天天看點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1951年4月11日淩晨,杜魯門總統召開記者招待會,突然宣布解除麥克阿瑟一切職務的決定。一夜間,一個擁有四個統帥頭銜的五星上将被解除一切職務,這在美國曆史上是罕見的。為什麼麥克阿瑟會突然被趕下台?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美國著名的五星上将之一,他1880年1月26日出生于美國南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座軍營裡,得天獨厚的天資和與衆不同的家教,養成了他勇敢、堅強、自信、高傲的性格。

他參加過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屢立戰功的出色表現使他平步青雲:

1919年成為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1925年成為最年輕的陸軍少将;1930年成為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1942年3月被授予國會榮譽勳章;1944年12月被晉升為陸軍五星上将;1945年8月被任命為盟軍最高統帥……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美國朝野認為,他以往的傳奇色彩與他以70歲高齡在北韓戰争中所創造的傳奇經曆相比均黯淡失色。

的确,麥克阿瑟曾因為在北韓戰争中創造奇迹而成為美國的英雄,但是也正是因為在北韓戰争中的一再失誤斷送了他的軍事生涯。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1950年,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指揮侵朝戰争。仁川登陸戰,他暫時扭轉了美軍初期的敗局,将北韓人民軍一截為二,然後他長驅直入抵達鴨綠江邊。

一連串進攻和冒險的勝利,使這位将軍頭腦發昏,“自我”膨脹起來,他自認為打遍天下無敵手,竟派兵轟炸我東北城市,在海上炮擊我商船,直接威脅我國的安全。

中國政府一再提出警告,但麥克阿瑟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認為中國人民是不敢也無力參戰的。狂妄自大使他完全無視中朝人民不屈的尊嚴和反侵略的巨大潛力。

1951年3月23日,麥克阿瑟向中國軍隊私自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志願軍無條件投降。此舉惹惱了杜魯門,将他的做法看作是對總統權威的挑釁,擔心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于是下令撤銷了麥克阿瑟的四項職務。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出乎人意料地是,麥克阿瑟回國後受到了山呼海嘯般的歡迎,在之後的聽證會上,他更是巧妙給自己辯解,他狡猾地不再提及要向中國點燃戰火的事兒,也不提扔原子彈的事情。

他把自己粉飾成美國的李雲龍,把杜魯門描繪成了投降派宋江,這下引爆了傻乎乎群眾的英雄主義,34分鐘的講演被30次掌聲打斷。

當時有三千萬美國人收看了電視直播,工廠停工、學校停課讓大家收看,收聽收音機的更是不計其數。

盡管麥克阿瑟口吐蓮花、天花亂墜,但杜魯門根本就沒看電視,吃完午飯,睡會兒午覺,翻翻麥克阿瑟的講稿,據說其評語是:“一堆狗屎。”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美國大選的日子到來了。

1952年,共和黨人塔夫脫是争取共和黨提名的領先競争者。但共和黨中的自由派認為,塔夫脫是不可能取勝的,因而他們選擇了當時擔任北約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為人謙遜、寬厚、正直,不像麥克阿瑟那樣傲性十足,而且艾森豪威爾深受各個階層的敬重和喜愛,甚至民主黨人也能夠接受他。

1952年7月7日,麥克阿瑟被邀請在共和黨大會上作重要講話。當他走進大廳時,受到了驚人的熱烈歡呼和熱情洋溢的歡迎。像1944年的大選一樣,他又大有一爆冷門的機會。

然而,這一機會便很快失去了。他的演講華而不實,乏味浮誇、冗長無味,并充滿陳詞濫調,就好比七月的天氣讓人熱得幾乎要窒息一樣。

打了敗仗的麥克阿瑟,回國後經曆了什麼?

很難想象,一年前,他的“老兵不死”的演講上穿透人心、魅力四射的演說不複存在了。他的講話被一片嘈雜聲所淹沒,沒有人在意他的陳詞濫調,有的觀衆匆匆離場,會場出現前所未有的混亂。

之後,心情沉重的麥克阿瑟悄悄離開會場,傳回紐約,抱着一線希望,等待大會投票結果。

但在7月11日的第一輪投票中,艾森豪威爾得了六百多票,塔夫脫五百多票,麥克阿瑟隻得了十幾票。就這樣,麥克阿瑟的美夢再次成為泡影。正如羅斯福所說:“他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卻是一個鼈腳的政治家。”

1964年4月5日,麥克阿瑟這位集狂妄自大與勇猛無畏于一身的将軍去世。他的遺體被先後擺放在華盛頓、紐約和諾福克供人們憑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