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1930年,在中央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中,紅軍不僅活捉張輝瓒,還收獲一個克敵制勝"神秘武器"的領軍人物——被主席稱為通信工作"開山鼻祖"的人。

在此後的革命鬥争中,他成為敵人的噩夢,屢屢将敵人重要情報破譯無餘、我軍指揮資訊不間斷傳遞。在"橫掃千軍如卷席"的第二次反"圍剿"中,在四渡赤水的神來之筆中,在勢如破竹的解放戰争中,在"竹竿敲下飛機"的神秘空戰中……他都屢建奇功。

他就是曾先後任我軍通信部主任、副總參謀長等職的開國中将——王诤。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1909年7月3日,王诤出生于江蘇省武進縣一個普通的農家,十七歲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蘇州工業專科學校,随後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通訊學科,畢業即參加北伐軍第二軍第四師,擔任師部電台台長兼報務主任,而後進入正在江西“剿共”的第十八師,負責無線電台。

1930年10月,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中取得了勝利,活捉了國民黨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瓒,還意外地繳獲了敵人的一部電台。

說是一部電台,其實隻能算是“半部”,因為電台的發報機已被砸壞,隻保留了一部收報機。

曾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紅一方面軍參謀處長的郭化若,注意到被俘人員中有自己在黃埔軍校時的同學王诤,當即向上級推薦了這個難得的電訊業務尖子。

因為王诤的到來,紅軍從此建立起了自己的無線電台。

當時,紅軍和革命根據地被國民黨軍隊分割包圍,地處窮山惡水之間,資訊傳遞全靠騎兵送達,使許多重要戰鬥都因通訊不力而緻失利。

王诤和這半部電台的到來,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抗日戰争爆發後,時任軍委三局局長兼政委的王诤,為滿足全面抗戰的需要,在延安共建立了8個戰略無線電網絡,承擔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遊擊隊的中央軍委聯絡網,以及國民黨軍委會和友鄰戰區的協同聯絡網等,主席曾風趣地稱贊他:“沒有你們三局,我們在窯洞裡就無事可做了。”

而在解放戰争中,中央上司人正是通過無線電通訊,洞察全局,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以最小的司令部指揮了全國最大的戰場,這一點,王诤和他的通訊隊伍功不可沒。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全國解放後,王诤的貢獻更加巨大,比較著名的是“竹竿捅飛機”。

1964年,在一次外交部組織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有一位外國記者問:“貴國最近連續打下了美國的U-2型高空偵察機,請問你們用的是什麼武器?”

陳老總非常幽默地說:“我們是用竹竿把他捅下來的呀。”

大家都知道,竹竿捅不下飛機,這隻是一種外交智慧和幽默。

實際情況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制U-2飛機屢屢侵犯我領空,進行空中偵察活動。

1963年3月至9月,敵機深入至我腹地偵察,三次飛入我國地空飛彈設伏地點,但我國地空飛彈部隊屢擊不中,這引起了中央的急切關注。

作為四機部部長的王诤,主動帶上電子雷達專家,深入飛彈部隊,共同分析“号脈”。

經過反複研究,找出了對策。

“号脈”準确,下藥對症,1963年11月我國一舉擊落U-2飛機,之後又兩次擊落U-2飛機。

從擊落的幾架敵人飛機來看,證明王诤的判斷是完全正确的。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如今人們看到“竹竿捅下U-2飛機”的過程,或許覺得簡單,但在當時各方面條件都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是極其困難的,這也充分展現了王诤善于在實踐中解決各類棘手問題的膽識和能力以及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

王诤的貢獻還不止于此,他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與校友一起創造了我軍曆史上許多領域的第一,包括:第一家通訊社、第一家語音廣播電台、第一個通信器材工廠、第一個氣象觀測網,開創我軍電子對抗事業、我軍指揮自動化事業,等等。

1955年,王诤被授予中将軍銜。

他是我軍通訊事業的開山鼻祖,去世後,葉帥親自為其主持葬禮

1977年,王诤因積勞成疾,被檢查出癌症,但他仍然以頑強的毅力工作。

葉帥請著名畫家李苦禅畫了一隻雄鷹圖送給王诤,并題寫了“英雄老去心猶壯,獨立蒼茫若有思”,之後更是親自主持了他的葬禮。

1978年8月13日,王诤中将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人生路,終年7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