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提到陳修和這個名字,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他有一個弟弟很出名,是新中國的開國元帥。兄弟兩人雖然在人生開始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但是最後還是殊途同歸,走上了一條共同理想的道路。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1913年,陳修和與弟弟陳毅分别考入成都高等工業學校和都甲種工業學校,結束了朝夕相處的生活。後來弟弟考入留法預備學校,由四川省工費前往法國勤工儉學,陳修和因旅費不足,未能實作自費去法國的願望,留在上海。

1921年,陳老總和其他留法學生一起回國,到上海後,和兄長認真探讨了國内外形勢。他先是回四川任《新蜀報》編輯,後又到北平中法大學學習,并加入中國共産黨。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當時國共兩黨已實作第一次合作。陳修和則認為隻有去參加孫中山先生在廣東創辦的黃埔學校、參加革命軍才能有為國效力的機會。1925年,陳修和南下廣州,考取了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畢業後到上海兵工廠,先當技工,後升任該廠政治指導員兼代主任。

1927年底,陳修和被推薦擔任了蔣介石的侍從室副官。1932年由兵工署選派,去法國留學,學習兵工五年,學成歸來後,先後在兵工署、中美聯勤司令部等部門任職,軍銜為少将,抗戰結束後,他作為滇緬聯軍的全權代表,去越南接受日軍的投降。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1946年,蔣介石獲悉時任兵工署駐昆明辦事處處長的陳修和是新四軍軍長陳老總的嫡親堂兄,就召陳修和到南京,令陳修和去“策反”,并許以“山東省主席兼集團軍總司令”的職位。

陳修和與陳老總在走出家門後的幾十年裡,隻聯系過幾次,但他深知自己的這個弟弟的革命信仰是何等堅定。兩人在北平見面後,兄弟二人重叙離别之情,并商定在合适的時間起義。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陳修和回到南京後,拒不“面君”。蔣介石見他沒有完成任務,但在兵工技術上出類拔萃,于是派他到沈陽兵工廠任廠長。

沈陽兵工廠的前身是奉系軍閥張作霖于1902年建立的奉天軍械廠。他先後曆經奉系軍閥和日本侵略者手中,後來落到國民黨政府的口袋裡。

解放戰争打響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1948年遼沈戰役前夕,蔣介石為了拉攏陳修和,将扛了十多年少将軍銜的陳修和提升為沈陽兵工廠中将廠長。蔣電令:盡快将兵工廠搬到關内,如果來不及搬遷,一定在解放軍進入沈陽前将其炸毀。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但陳修和牢記弟弟的囑托,和蔣派來的特務巧妙周旋,并在沈陽解放前率部起義,蔣沈陽兵工廠完整交到解放軍手中。聽到這個消息,陳老總特意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說:向真理和人民低頭,固吾兄弟多年來立身行道之風度也。

蔣介石後來多次派飛機去轟炸沈陽兵工廠,陳修和冒着風險,帶着勞工将工廠順利搬遷,很快恢複生産,為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沈陽兵工廠後來一度成為成為全國最大的槍彈廠,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了很大貢獻,陳修和功不可沒。

弟弟是開國元帥,他是國軍中将,1948因一特殊貢獻而銘記史冊

全國解放前夕,陳修和随二野進軍大西南,主持修建了成渝鐵路,在四川恢複和建成了若幹兵工廠,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國務院參事等職務。1998年11月,陳修和因病去世,享年101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