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南宋主戰派主持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

北伐之戰可以說是一部艱巨的對戰史,北方戰事十分艱難出師不利是常有的事情。在隋唐時期以前,華夏還是東西政治;戰争自然也是東西地區之間的對戰。那時大多數情況都是西部地區勝多敗少,東部地區則總是處于被統治地位;秦漢隋唐都是如此。自隋唐以後,華夏則演變成南北政治和戰争;南北之間往往都是北方勝于南方。可以說除了朱元璋北伐成功以外,就再也沒有南勝北的例子。南宋的兩次北伐也無外乎如此,均是以失敗告終。這不僅是因為北方适合騎兵兇悍士兵悍勇,更主要的是南宋軍事有很大的問題。

為何南宋主戰派主持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

南宋的經濟雖然發達,但是在強大的經濟也支撐不了戰事上接連的失利。算上嶽飛的那次北伐,南宋實際上已經發動了三次北伐戰争。這其中耗費的資金,無疑是一筆龐大的數額。而軍隊出戰的錢從哪來呢?要知道南宋的财政主要依靠稅收,也就說軍費其實主要是靠着百姓的錢來支撐。這也就意味着百姓不僅要被地主官員剝削,還要被朝廷剝削;是以主戰派受人民支援無疑是無稽之談。

自北宋南遷之後,宋朝朝堂之上于主戰還是主和的争議從來就沒有斷絕過。直到以文天祥為首的主戰派最後壓倒了主和派,才使得南宋對敵的态度得到轉變;可是當主戰派一方在朝堂赢得勝利的時候蒙古已經馬上就要被金所滅了。南宋朝堂上可不僅僅隻有兩個派系,而是有四個派系;隻是主戰和主和派勢力要比其他兩派威勢大的多。主戰派大多是以北地南遷的官員,手中具有一定的權力且還有反攻的意願;畢竟文人多少都會有些風骨和才氣。而主和派則大多是南方本地的官員,他們手中也有權但是沒有反擊的意願。雖然他們的确缺乏骨氣且在道義上也站不住腳跟,但是卻符合南宋求穩求存的實際需求;可以說這一派系才是廣大百姓擁護的對象。

本來北宋南遷就已經給南方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畢竟外來人口一多南方本地人口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土地的兼并、地租的上漲以及各種剝削等都是問題。而且由于朝廷的财政手段單一,最主要是靠着征收百姓的賦稅填充國庫;也就是說南宋打戰的軍費百姓來承擔。這就導緻南宋不斷增加賦稅的名目,百姓的錢随着戰事的增多而越來越窮;南宋簡直就是趴在平民百姓身上敲骨吸髓。

為何南宋主戰派主持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

盡管宋朝在高宗趙構的努力下得以重建,但确實卻是一個屈辱的王朝。南宋自建立以來,就先後受到金國和蒙古的侵襲。先是為了圖存臣服于金國之下,然後又覆滅與蒙古的手裡;可以說南宋從始到終都是在外族的威脅和壓迫下生存。也正是因為如此,南宋成了華夏封建王朝中唯一一個沒有首都的王朝。它一直把汴京視為首都,就是想着有一天能夠打回汴京把它收複回來。是以,臨安隻被南宋稱之為行都;也即是南宋王朝臨時定下的都城。然而事實就是南宋到覆滅也沒有收回汴京,它就如南宋的一個夢隻存在于想象之中無法實作。

不過南宋也是這個理想而不斷努力,于是就有了兩次著名的北伐戰争;也就是宋孝宗時期的“隆興北伐”和宋甯宗的“開禧北伐”。這兩次北伐都存在着很多問題,暴露南宋軍隊許多弊端;且促成它們的主事人目的各有不同,自然導緻兩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當初宋孝宗之是以決定北伐,那是新皇繼位的三把火,年輕氣盛的他想通過這場戰争成為宋朝的中興之主。宋高宗當時已做了三十多年偏居一隅的窩囊皇帝,他已對看不到未來的朝政很是厭倦了;是以直接以倦勤為由把皇位傳給了養子趙昚,也就是宋孝宗自己當起太上皇養老去了。

為何南宋主戰派主持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

于是宋孝宗就召來了已經年過半百的儒将張俊,和他一起商量北伐滅敵的大計。他的想法雖好但是過于不切實際了,是以最後這場北伐以失敗結尾。“隆興北伐”失利的原因有三。其一,就是選擇的時機不對。要知道在北伐之前金國内部發生了一場大動亂,金國的皇帝完顔亮被襲殺;耶律窩罕帶領一部分契丹人叛亂。本來這是場北伐的最佳時機,可是宋孝宗趙昚剛登位心中對是戰是和還十分躊躇;以至于最後失去了這次收複汴京的機會。等到他決定派遣張浚北伐的時候,金世宗已經平息了内亂;南宋也就動搖不了金國的政權了。

此外,就是南宋軍隊北伐的方向過于單一;且規模還十分有限。宋孝宗先是怕惹怒金國,是以放棄了西北十三州領土。然後在其放棄大片疆域後又轉向北伐,使得南宋軍隊在西北的優勢蕩然無存。最後北伐方向局限在東部的宋軍大敗,這次北伐宣告就此終結。其三,就是南宋的軍隊荒廢軍事已久,戰鬥意識低下;尤其是勇猛的名将相繼逝世後,優秀将領青黃不接。身為隆興北伐的張浚雖是愛國将領,但是其志大才疏于富平之戰中被金軍大敗。本來就處于不利地位,可是宋軍内部卻還不團結;如邵宏淵等将領竟看着李顯忠陷入絕境而不管,簡直要命了。

為何南宋主戰派主持的兩次北伐均告失敗?

宋軍缺少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怎麼可能會獲得勝利。而有韓侂胄主導開禧北伐,那可謂是一場鬧劇。自金世宗去世後,金國就由盛轉衰軍隊逐漸廢弛,内部動亂不止。加之鞑靼部落又時常擾亂邊境,使得金國國庫空虛将士疲乏。韓侂胄見此情形,便以為是金國的氣數将盡;想着這是個攻打金國的大好時機,于是就決定揮師北上伐金。可是金國在如何衰落,也不是南宋軍隊可以打敗的。

而且韓侂胄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争權奪利上,哪有半點心思放在軍政上;是以說他力促宋甯宗北伐絕對是頭腦發熱了。并且南宋籌備北伐的準備也少,從決定開始到出兵就用了兩年時間。金軍早就已經做好抵禦的準備了,是以失去先機的宋軍戰事接連失敗。開戰之初,就有吳曦與金人暗中往來;并趁南宋軍隊大敗之機歸降金人,導緻宋軍潰敗不止。韓侂胄想以北伐鞏固自己權勢的目的沒達到,反而還誤了自己卿卿性命,最後頭顱被用來平息金人怒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