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作者: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文丨那個吞媽

陪女兒吞吞讀繪本時,我讀了一些關于共讀的書。

《騎鲸之旅》、《幸福的種子》側重共讀感悟 《繪本大師》突出人物評價 《好繪本如何好》偏向内容解析 《朗讀手冊》完全是一本方法論

能夠系統地介紹圖畫書的曆史及背後的故事,阿甲老師所著的《圖畫書小史》是頭一個。

阿甲

非著名法院書記員,著名童書推廣人、稿件拖拉機,經曆過“白天判案晚上讀童話”的分裂生活,見證了近二十年國内圖畫書的發展,耗費十年心血将世界圖畫書的百年彙內建冊——《圖畫書小史》,可謂前無古人。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圖畫書小史》以英、美圖畫書發展為主線,從開端到探索、從潮流到創新,詳細介紹了百年圖畫書史。

雖叫小史,但書本厚如青磚、内容詳實,密密麻麻的宋體字填滿了300頁;雖是大部頭,但作者功夫了得,文字深入淺出、平易近人,仿佛和阿甲老師面對面閑談一般;故事連貫且每篇篇末有懸念,引人一讀再讀,不知不覺和阿甲老師面對面閑談間走過童書百年。

女性的守護開啟圖畫書之旅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回顧圖畫書曆史可以發現,無論是圖畫書鼻祖波特小姐,還是童書守護人先驅穆爾小姐,或是童書編輯領軍人物梅·馬西,圖畫書的從無到有和女性密不可分。沒有女性的堅持,就沒有圖畫書的今天。

01 波特小姐和她筆下的《比得兔的故事》

因為成人對兒童觀念的改變,漸漸出現了專門以兒童為創作對象的書籍,1902年波特小姐出版的《比得兔的故事》是公認的圖畫書開端。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波特小姐家境富裕、從小衣食無憂,但缺少父母的陪伴,她的童年并不快樂。她聰慧而敏感,沒有多少朋友,唯獨喜歡給小孩子講故事。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在好友的鼓勵下,她将給孩子們寫的信改編成故事,在編輯諾曼的幫助下《比得兔的故事》得以出版,大獲成功。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波特小姐和諾曼聯手,接二連三推出了好多本小書,都很成功。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然而出版商出于利益希望她不斷重複自己,波特小姐感到厭倦,于是降低創作頻率,将精力投入更有意義的事情:保護湖區生态環境。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直到今天,還沒有一位創作者能在科學的嚴謹性、童話的趣味性和繪畫的藝術性三方面的完美統一上超越波特小姐,圖畫書鼻祖當之無愧。

02 以穆爾小姐為代表的童書守護人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1876年美國圖書館協會成立之初,有識之士提出公共圖書館應該為未成年人服務;20世紀初,兒童閱覽室成了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标配,由此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群體:兒童圖書館員。

由于男性對童書領域的普遍輕視,早期的兒童圖書館員幾乎全是女性,她們對童書非常了解,同時非常愛孩子,從根本上希望下一代變得更好,她們大多選擇終身不嫁。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1921年,時任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兒童館館長的穆爾小姐慕名到英國拜訪波特小姐,兩人一見如故,之後極力促進英美童書的交流。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在以穆爾女士為代表的早期“童書守護人”的推動和影響下,童書市場對好童書、新童書的需求越來越大,獎勵文字作者的紐伯瑞獎和獎勵插畫作者的凱迪克獎應運而生。

03 以梅·馬西為代表的童書編輯

梅·馬西是美國圖畫書最重要的創始者之一,她挖掘并培養了一大批非常有才華且非常忠誠的作者。她有兩個本領:對圖畫書的成本算的非常精确;在兒童圖書館員中人緣特别好,和穆爾小姐私交甚厚。她是無人匹敵的得獎大戶。

童書編輯雖不創作童書,但他們善于挖掘優秀的童書創作者,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百家争鳴推動圖畫書走向繁榮

20世紀50年代初期,二戰剛剛結束,歐洲百廢待興,美國俨然西方世界的領袖。在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影響下,圖畫書領域率先步入前所未有的歡欣歲月,進而掀起國際化潮流。

01 奇人疊出的歡欣歲月

銀行街教育學院實驗小組是一支富有實驗和探索色彩的隊伍。無論是發起人露西·米歇爾、還是她的得意弟子瑪格麗特·布朗、或者領軍人物露西·克勞斯,都倡導“此地此時”的創作理念,強調兒童故事要與當下兒童的生活經驗相契合。雖然她們的理念遭到穆爾女士的強烈反對,甚至一度與大獎無緣,但十分受孩子們歡迎。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音樂巨星凱·湯普森和自己的作品《艾洛伊絲》殺入童書圈。故事主人公艾伊洛絲住在紐約廣場飯店頂層豪華套房,永遠隻有六歲,過着肆無忌憚的生活。這樣非主流的作品可以說是一朵奇葩。

蘇斯博士的作品看似瘋瘋癫癫,但其實用詞凝練、非常押韻,是語言啟蒙的好幫手,寓教于樂的模範;厄蘇拉受到小朋友嘴上說着“I can read, I can read”卻無書可讀的啟發,全力打造的專門針對小讀者的品牌“I Can Read”無人企及。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02 文化交融的童書世界

美國圖畫書的快速發展和外來移民密切相關。20世紀5、60年代美國童書領域湧現的一群圖畫書天才全都是三代以内的移民,特别是猶太移民。

莫裡斯·桑達克、謝爾·希爾弗斯坦、露絲·克勞斯、艾茲拉·季茲、威廉·史塔克、H.A.雷和瑪格麗特·雷夫婦、湯米·溫格爾、艾瑞·卡爾……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師都是移民。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文化交融對世界和平有重大意義。國際安徒生獎(IBBY)的創立初衷是促進國際間的童書交流,它不獎勵某部作品,而是褒獎一位在世作家或插畫家在兒童文學領域的全部作品、全部貢獻。創始人萊普曼女士堅信:“就算隻是為了孩子,也不該再有戰争了。”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03 國際化潮流影響世界各國

日本繪本的發展離不開“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努力。他極具眼光和胸懷,發掘了安野光雅、赤羽朱吉等繪本名家,并斷言:“日本戰後教育的成功完全歸功于圖畫書。”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法國圖畫書雖然20世紀80年代才真正起步,但因為法國從來不缺文學家和插畫家,圖畫書創作隊伍很快壯大。旁帝、奧利維耶·塔萊克、安德烈·德昂、埃爾維·杜萊等繪本作家在中國很受歡迎,“小雞卡梅拉”近年來在中國的人氣值甚至高于法國本土。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德語圖畫書主要集中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對中國近20年來的圖畫書發展影響很大。受語言和文化的影響,德語圖畫書通常文字量偏大,整體風格偏嚴肅,但有相當深度的思考,大人看了也受益頗多。

中國大陸原創圖畫書2002年左右才開始起步,比英美晚了100年,比日本晚了50年,比中國台灣晚了30年。但随着中國大陸整體上對圖畫書越來越重視,有越來越多的讀者願意買單,童書推廣機構、童書工作室和出版社越來越多,原創圖畫書正蓬勃興起。

有血有肉的圖畫書作者

阿甲在書中單獨辟出一部分用來介紹圖畫書創作者,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在這部分可以了解到很多圖畫書創作背後的故事,作者不再是印封面上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再讀圖畫書時,會有更多的感觸。

當我們被“比得兔的世界”中精美華貴的服裝折服時,能夠想起波特小姐對服飾敏感且見多識廣,多次去南肯辛頓博物館服裝館寫生,各種款式的服飾信手拈來,為圖畫書服務。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當我們被卡爾爺爺筆下童趣稚拙的動物打動時,能夠想起我們看到的這些源自艾瑞·卡爾的幼稚園情結,他在藝術創作時最開心的狀态就是像小孩子一樣畫畫。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當我們被白希娜的作品感到視覺、心靈雙重沖擊時,能夠想起她的成名作《雲朵面包》被出版社霸王條款所綁架,一度陷入抑郁,創作初期十分不易。

喜歡圖畫書的人來說,這本書真的讀得我熱血沸騰

故事剛剛開始

圖畫書曆經百年,走過血雨腥風、歡欣歲月,如今蓬勃正起、欣欣向榮。今天的圖畫書正朝着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不斷地創新、求變,另一個則是在沉靜地摸索着故事與藝術最本源的東西。

圖畫書反映了人類對自我的探究,圖畫書最激動人心的篇章也許剛剛開始。

我很欣賞阿甲老師關于閱讀的态度:一個人讀了1000本圖畫書,他就有了1000種人生觀察。人生特别長,特别寬,特别分散。随便找個起跑線,想往哪個方向跑就往哪個方向跑,隻要他高興,隻要他能有所成就。

夜深人靜時,我會問自己,給吞吞讀繪本為了什麼?是為了讓她學知識?是為了讓她學技能?還是單純為了讓她學點什麼?

都不是,是為了在她心中埋下種子。讀書無他,隻為取悅自己,豐富内心。

吞吞總有自主閱讀的一天,等她長大成人後,或許會囿于廚房與愛,但也會想起曾經在書中見過的山川湖海,廣闊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