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要讓部下忠心,就别胡說八道

然1侍衛之臣2不懈3于内4,忠志之士5忘身6于外者,蓋7追8先帝之殊遇9,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10,以光11先帝遺德12,恢弘13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14,引喻失義15,以塞16忠谏17之路也。

【注釋】

1 然:然而,表示轉折的連詞。

2 侍衛之臣:承擔侍奉和守衛的臣屬,此處代指承擔内政朝事的各級官吏。

3 懈:松懈,懈怠。

4 内:宮内、朝内,此處代指蜀漢國内。

5 忠志之士:忠誠有志節的士人。此處代指戍守邊境和外出征戰的将士。

6 忘身:忘卻自己的生命,意思是不惜犧牲自身。

7 蓋:覆寫,在此表示總結歸納,類似于“都”。

8 追:回想、追念。

9 殊遇:特殊的、不同尋常的待遇。

10 開張聖聽:開放擴充聖明的聽聞。聖聽:聖明的聽覺,特指皇帝接受意見和建議。

11 光:彰顯。

12 遺德:傳留下來的美德。

13 恢弘:廣大、發揚,此處做動詞,使……發揚、廣大。也作“恢宏”。

14 妄自菲(fěi)薄:沒有根據地把自己看輕、看薄。妄:虛妄、沒有真實依據;菲:微薄。

15 引喻失義:講話不符合道義、道理。引喻:引用和比喻;義:義理。

16 塞:阻塞。

17 忠谏:忠誠耿直的勸谏。

要讓部下忠心,就别胡說八道

前文分析了天下大勢和蜀漢的狀況,總的來說是很不利的。但蜀漢也不是沒有一點優勢。至少他擁有一批兢兢業業的大臣和将士。朝内人人勤勉,将士不怕犧牲。按照古人的說法,蜀漢是得了“人合”。用今天的說法,我們可以說蜀漢占有人才和人力資源的優勢。這一段從内容上看,仍然是在繼續分析形勢,但作者并沒有平鋪下來,而是用了一個轉折詞“然”,也就是“然而”來引出。這樣行文,既突出了侍衛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也就是朝内大臣勤勉,在外将士不怕犧牲的難能可貴。同時也暗含着對後主劉禅的激勵和警策。國家是皇帝你的國家,恢複大漢朝也是你父親的遺願,大家都這樣敬業奉獻了,作為皇帝的劉禅你還好意思不努力奮發嗎?你若不奮發,還能對得起誰?雖然作者并未如此直白地說出這層意思,但隻要還有點自覺性和羞恥心,劉禅就應該看得出來。而且下文作者也明确指出:大家之是以要這樣,不是你劉禅的威望和本事,而是因為先帝的原因。大家感念先帝,說得俗點兒,是看在先帝的份兒上,才這樣做,這樣對你劉禅的。

面對如此狀況,隻要還不想失去衆人的擁護,還不想讓衆人寒心,還不想不做皇帝,還不想毀掉國家,就應該積極進取、奮發有為。作者當然希望劉禅這樣做。于是接下來就開始了言辭懇切、态度謙和、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隻要劉禅願意奮發,即使不知道該怎麼做都沒關系,作者下邊的話講得非常清楚,而且句句落在實處,條條可以操作。

要讓部下忠心,就别胡說八道

面對這些忠誠的大臣,确實應該廣開言路。讓大臣們暢所欲言。這樣對上是彰顯了先帝傳下的德行,對下是對有識之士的激勵。我們都知道,對于像諸葛亮這樣有理想,有追求,有操守的士大夫來說,所看重的往往不是地位和待遇,至少不完全是。一展才華抱負,平治天下,成聖作賢是他們畢生的追求。這是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長期教化熏陶分不開的。有句古話說得好:“言不聽,計不從,留之而何?”意思是說建議聽不進去,謀劃不被采納,還留在這裡做什麼呢?這是中國古代有抱負的士大夫的普遍做法。要想留住他們,讓他們真心效力,就必須保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暢所欲言,讓他們意氣風發。

在那個時代,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擁有者,至少在名義上是這樣。如果他不講正理,胡說八道,颠倒黑白、文過飾非,那麼堅守原則的,有氣節的大臣便會沉默,進而灰心。畢竟锲而不舍,冒死進谏的人還是極少數。是以作者才會說:不應該随便看輕自己,引用比喻違反義理,進而阻塞忠誠進谏的通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