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作者:ELLEMEN睿士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1951年4月,當傑克·凱魯亞克用三周時間,在列印機上敲完《在路上》的初稿時,他大概也沒有預料到,這将成為風靡全球的公路文學,直到今天仍然激勵了無數年輕人踏上旅程。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這本書講述了幾個年輕男女靠着自駕與搭便車橫穿美國的故事。在一次次的公路旅行中,他們聊文學、宗教、人生,也從酒精中尋找快樂。

除了寫作《在路上》,凱魯亞克也在美國掀起了一陣名為“垮掉派(The Beat Generation)”的文學運動,從文學品位到生活方式改變了一代美國年輕人的審美,甚至之後誕生于60年代的嬉皮士文化都受其影響頗深,凱魯亞克以及《在路上》這本書因而被嬉皮士們奉為精神偶像。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70年後,在迪奧二零二二秋季男裝系列秀場上,凱魯亞克的“列印書稿”被完整搬上T台,巨大的卷軸沿着伸展台徐徐鋪展而開。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本季迪奧男裝從傑克·凱魯亞克以及其所代表的“垮掉派”身上汲取靈感,再現上世紀50年代的美式風格,以及受到自由精神感召的一代人的時尚品位。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格紋作為重要元線索貫穿本季,而這些花紋都來自于Yves Saint Laurent和Marc Bohan于上世紀中葉所創作的系列格紋軟呢及斜裁設計。

雖然如今格紋已經成為衆所公認的時裝元素,但當幾種不同的格紋元素疊加出現,我們仍然能隔空感受到凱魯亞克式的不羁态度與叛逆精神。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 向左滑動 -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無論是牛仔褲、工裝夾克、飛行員夾克還是登山靴,都是走實用主義路線的,頗有随時出發來一場長途公路旅行的垮掉派作風。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本季主要的面料之一,複古水洗牛仔布充滿野性。黑色皮夾克上的印花則來自凱魯亞克首版小說的封面設計。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本季秀場上,你幾乎很難看到成套的西裝出現,多是用西裝搭配些随意感更強的短褲或者牛仔褲,平添幾分嬉皮意味。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細領帶的高頻出現。這些領帶飾以跳脫卻不誇張的花紋,讓人聯想到垮掉派們無所拘束的生活态度。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費爾島毛衣也是迪奧男裝本季的重點單品,特别的是,這些針織衫上點綴着精巧亮片刺繡,在光線下閃爍着細膩光彩,為毛衣更增幾分精緻感。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本季迪奧男裝的配飾都着眼于勾畫旅行風尚:搭配登山繩的馬鞍包,做舊風格的卡其色和靛藍色迪奧 OBLIQUE 圖案,以及設計成 iPhone 外殼造型的經典手袋。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鞋履上,也是推出了造型感和實穿度兼顧的經典德比鞋、系帶涼鞋以及全新的迪奧登山靴。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另外,在本季秀場上,我們發現了不少迪奧與凱魯亞克兩相結合的元素,凱魯亞克的頭像印花和書籍封面貫穿始終。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與此同時,一些套裝和夾克沿用源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原版軟薄綢,飾有一系列迪奧方巾圖案。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這些圖案将迪奧的字母印花與黃石公園、優勝美地、凱魯亞克鐘情的大蘇爾等美國國家公園勝景結合,再現了美國公路的風情。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說了這麼多凱魯亞克的穿衣風格與迪奧新一季釋出,事實上,迪奧與凱魯亞克最大的契合點是在造型之上的,更多是創新精神的共鳴,兩者都改變了其所在的時代。

傑克·凱魯亞克是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家,他開啟了美國的公路文學熱潮,并激勵在二戰後感到百無聊賴、困頓不堪的年輕人去追逐更為自由随性的生活。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垮掉派詩人勞倫斯·費林蓋蒂開在舊金山的書店“城市之光”,不僅出版了大部分垮掉派作品,也曾是凱魯亞克和朋友們常常聚會的場所。

在實體書店式微的當下,這家書店仍然因凱魯亞克的魅力,而吸引着全球的文學愛好者前往朝聖。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在路上》出版那一年,克裡斯汀·迪奧先生逝世。雖然迪奧先生生前并未與凱魯亞克或“垮掉一代” 有過任何交集,但當時兩者都是各自領域絕對的先鋒人物,以強大的精神力量改變了時代潮水的流向。

《在路上》之于文學界的意義,恰如1947年迪奧先生首場大秀之于時裝界。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本次迪奧男裝大秀由珍稀書籍經銷公司PETER HARRINGTON的文學專家Sammy Jay一手策劃。

秀後同步舉行“Kim Jones個人收藏的珍貴書籍和手稿特别展覽”,深入探索《在路上》所描述的“垮掉一代”及其汪洋恣意的創造力。

“此展覽将展示意義重大的珍稀藏品,揭示‘垮掉派’文化對各界的深遠影響。作家凱魯亞克本人、他的缪斯摯友Neal Cassady和詩人Allen Ginsberg,是整個策展的核心人物。小說《在路上》 中,他們化身Sal Paradise、Dean Moriarty和Carlo Marx,這些年輕人因欣賞‘純粹存在的褴褛和狂喜’相聚在一起。”Sammy Jay表示。

《在路上》怎麼影響了一代青年的穿衣審美?

Kim Jones的凱魯亞克藏品十分豐富,包括一份未發表的《奧德賽》手稿,一封寄給母親的親筆家書,以及一本初版《在路上》。與這些藏品同展的還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簽贈本和手稿,甚至還有凱魯亞克的私人藏書,如克西的《飛越瘋人院》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此外,策展人還将衆多未曾正式介紹的“垮掉派”人物融入其中,以此緻敬他們的深厚友誼與交情。

策展人Sammy Jay寄語:“這一意義非凡的展覽旨在重溫傑克·凱魯亞克及其同道遊子的所感及所寫,再現那種充滿無限可能的年輕活力。對他們來說,‘無處歸去,浪迹四方,何妨在星空下四處漂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