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導語:現在隻要我們一提起長征,就能想到那個艱苦困難的革命歲月,長征代表着一種激烈我們奮勇向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長征革命歲月是一段悲苦的回憶,當時損傷作為嚴重的是中央紅軍,當時一共有8.6萬的紅軍參加了長征。

但是最終能夠突破四道敵人封鎖的防線不到3萬人,幸虧後面在中共中央上司組織的正确指揮下,中共紅軍才得以排除萬難順利到底達陝北,結束了這段曲折且艱難的長征路途。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遵義會議結束後,那個曾對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最後結局如何

雖然這次紅軍在長征途中損失巨大,但是留下來的紅軍精英成為了日後革命成功的燎原之火。為何中共中央要決定長征呢?這是因為當時中共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這次反圍剿失敗和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是有一定原因的。

李德作為一個德國人,為何能夠擁有指揮中共紅軍的權力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那段曆史歲月和在李德身上發生的故事。李德原名叫做奧托·布勞恩,他于1900年在德國的慕尼黑城出生。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加入了奧匈帝國所在的部隊,最終被俄軍所俘虜,後又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他才得以加入蘇俄紅軍。在蘇俄發生的内戰中他表現突出,被任命為騎兵部隊的參謀長,蘇俄革命完成後時局穩定他就傳回了德國。

在德國的一場勞工運動時他再次被逮捕入獄,後來幸的獄友的幫助才得以越獄成功,于是他決定再次加入蘇聯紅軍。他曾在伏龍芝軍事學校學習過,在畢業後因為優秀的成績加入到了共産國際東方部工作。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在1932年李德因為被派遣到上海執行一個秘密任務,他在那裡遇到了友人博古,當時的上海總部正準備全部轉移到中共蘇區,博古身邊也缺少一個善于給意見的人,于是博古便向工廠國際申請把李德作為軍事顧問留在他身邊。

就這樣李德來到了中國,1933年的9月李德到達了瑞金,在歡迎會上博古大力稱贊了李德的軍事才能,對他寄予厚望。還允許了李德能夠參加以後是以的中央軍委會議,并對軍事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進行監督。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李德當時在蘇區的“優勢對待”不僅展現在權利上,在生活上李德也是得到了厚待,在當時生活條件艱苦的蘇區不要說雞鴨魚肉了就連基本的糧食都是很緊缺的,但是李德還是能夠吃上豐盛的食物。

到了後來李德在工作上的權力越來越大,作為軍事顧問的李德本沒有決定權,隻有給建議的權力,但是由于博古等人十分信任李德,把軍隊的軍事指揮權也交給了李德。再後來由于軍委的決定,李德和博古就完全的掌握到了中央紅軍的軍事指揮權。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但是由于李德并沒有什麼實戰經驗,對于中國和中共蘇區的情況更是沒什麼了解。李德固執地認為紅軍原來實行的遊擊戰是錯誤的行為應該打正規的攻堅戰,這對于當時敵強我弱的中國紅軍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1933年9月敵方集結了百萬士兵裝備對蘇區進行第五次的圍剿,由于敵我兩方勢力相差甚大加大李德等人錯誤的指揮,在一年多的艱難苦戰之後中共紅軍陷入了困境。第五次反圍剿宣布失敗,蘇區也變得岌岌可危隻能進行陣地轉移,中共紅軍決定進行長征。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在長征的初期部隊還是由李德博古等人掌握軍隊指揮權,在長征進行中雖然突破了四道防線,但是在湘江一戰中紅軍損失巨大,紅軍隊伍裡士氣低落士兵們對于革命的前途産生了迷茫之心。在這種情況下組織上提出向貴州等地區進行長征,在研究和讨論之後大多數的幹部都覺得西渡烏江遵義的計劃可行。

在遵義會議上,組織對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進行了批判。決定解除李德的軍事顧問一職,把中共紅軍的指揮權交給了毛同志等人,同時改變了中共紅軍的戰略政策。

遵義會議結束後,曾給紅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李德,後來去了哪裡

結語:失去了紅軍上司權的李德還是跟随着紅軍完成了長征路途,他在長征途中除非了解到了中共紅軍的實際狀況,後來他堅持抗戰精神一心為民。到了陝北之後,李德先是被任命為抗日軍政大學的一名教員,1939年收到了蘇聯的通知回到了莫斯科的文學出版社工作,1974年8月李德病逝于德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