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导语:现在只要我们一提起长征,就能想到那个艰苦困难的革命岁月,长征代表着一种激烈我们奋勇向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长征革命岁月是一段悲苦的回忆,当时损伤作为严重的是中央红军,当时一共有8.6万的红军参加了长征。

但是最终能够突破四道敌人封锁的防线不到3万人,幸亏后面在中共中央领导组织的正确指挥下,中共红军才得以排除万难顺利到底达陕北,结束了这段曲折且艰难的长征路途。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遵义会议结束后,那个曾对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最后结局如何

虽然这次红军在长征途中损失巨大,但是留下来的红军精英成为了日后革命成功的燎原之火。为何中共中央要决定长征呢?这是因为当时中共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这次反围剿失败和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是有一定原因的。

李德作为一个德国人,为何能够拥有指挥中共红军的权力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那段历史岁月和在李德身上发生的故事。李德原名叫做奥托·布劳恩,他于1900年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出生。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加入了奥匈帝国所在的部队,最终被俄军所俘虏,后又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他才得以加入苏俄红军。在苏俄发生的内战中他表现突出,被任命为骑兵部队的参谋长,苏俄革命完成后时局稳定他就返回了德国。

在德国的一场工人运动时他再次被逮捕入狱,后来幸的狱友的帮助才得以越狱成功,于是他决定再次加入苏联红军。他曾在伏龙芝军事学校学习过,在毕业后因为优秀的成绩加入到了共产国际东方部工作。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在1932年李德因为被派遣到上海执行一个秘密任务,他在那里遇到了友人博古,当时的上海总部正准备全部转移到中共苏区,博古身边也缺少一个善于给意见的人,于是博古便向工厂国际申请把李德作为军事顾问留在他身边。

就这样李德来到了中国,1933年的9月李德到达了瑞金,在欢迎会上博古大力称赞了李德的军事才能,对他寄予厚望。还允许了李德能够参加以后所以的中央军委会议,并对军事会议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进行监督。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李德当时在苏区的“优势对待”不仅体现在权利上,在生活上李德也是得到了厚待,在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的苏区不要说鸡鸭鱼肉了就连基本的粮食都是很紧缺的,但是李德还是能够吃上丰盛的食物。

到了后来李德在工作上的权力越来越大,作为军事顾问的李德本没有决定权,只有给建议的权力,但是由于博古等人十分信任李德,把军队的军事指挥权也交给了李德。再后来由于军委的决定,李德和博古就完全的掌握到了中央红军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但是由于李德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对于中国和中共苏区的情况更是没什么了解。李德固执地认为红军原来实行的游击战是错误的行为应该打正规的攻坚战,这对于当时敌强我弱的中国红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1933年9月敌方集结了百万士兵装备对苏区进行第五次的围剿,由于敌我两方势力相差甚大加大李德等人错误的指挥,在一年多的艰难苦战之后中共红军陷入了困境。第五次反围剿宣布失败,苏区也变得岌岌可危只能进行阵地转移,中共红军决定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在长征的初期部队还是由李德博古等人掌握军队指挥权,在长征进行中虽然突破了四道防线,但是在湘江一战中红军损失巨大,红军队伍里士气低落士兵们对于革命的前途产生了迷茫之心。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上提出向贵州等地区进行长征,在研究和讨论之后大多数的干部都觉得西渡乌江遵义的计划可行。

在遵义会议上,组织对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进行了批判。决定解除李德的军事顾问一职,把中共红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毛同志等人,同时改变了中共红军的战略政策。

遵义会议结束后,曾给红军造成巨大损失的李德,后来去了哪里

结语:失去了红军领导权的李德还是跟随着红军完成了长征路途,他在长征途中除非了解到了中共红军的实际状况,后来他坚持抗战精神一心为民。到了陕北之后,李德先是被任命为抗日军政大学的一名教员,1939年收到了苏联的通知回到了莫斯科的文学出版社工作,1974年8月李德病逝于德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