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世界戰争史乃至人類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一次世界各國勢力的大洗牌,也是世界進化史的一部分。也就是這樣一段彌漫着硝煙的往事早已成為漫漫曆史長河裡的細微塵埃,它曾帶來給人們的那些不愉快的經曆也随風而逝,就隻剩下飽經滄桑的曆史殘垣和記錄下光影歲月的老照片還在訴說着當年的故事。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二戰時期的法國巴黎,在德軍的占領下,巴黎成為了少之又少的在戰火中依舊儲存完好的城市。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是德國納粹的占領區之一。法國除了被德軍征用各方面的資源之外,還要向德軍繳納占領費用,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保護費”。因為其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和悠久的曆史文化,法國衆多的資源、工廠和人力等都使其成為了德軍占領區中最重要的國家,同時也是德國維持戰争的一部分。雖然戰争避免不了打打殺殺和腥風血雨,但在戰争陰影籠罩下的普通百姓,還是得過日子。而法國巴黎,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德軍占領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國法西斯開始向歐洲大陸多國發動進攻,其中就包括法國、荷蘭等衆多歐洲陸軍強國。然而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僅僅在短短的42天之後,以陸軍聞名的法國就一敗塗地,德國法西斯的鐵蹄逼近了凱旋門,踏上了法國國土。如此,法國的首都巴黎,宣布不設防,也是以,巴黎成為了在二戰中占領軍與被占領區人民彼此相安無事,甚至和平相處的少數城市。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在法國被占領期間,巴黎街頭呈現出了在戰火紛飛年代鮮有的祥和之景。德軍士兵會與當地商人讨價還價,法國的時尚女郎也會穿着光鮮亮麗的服裝面帶微笑地接受德軍士兵的邀請去酒吧小酌。雖然法國仍有些許的地下組織在為反法西斯鬥争而努力積極抗争,并且認為同德軍相處的群眾是麻木不仁,但終究巴黎表面上仍是一派祥和。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的抗日戰争和日軍在我國留下的傷痕累累的罪證。同樣都是法西斯,同樣都是侵略者,為何他們二者的行為卻相差如此之大?而同樣作為德軍的被占領區,為何巴黎和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的遭遇又形成鮮明對比?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巴黎逃過一劫

巴黎之是以逃過一劫,難道隻是因為占領巴黎的德軍素質比較高嗎?也許這是一個原因,但更多的,興許是兩國達成一緻的成果。

首先,德軍軍紀嚴肅。在法國被占領之初,德國元首希望在法國樹立良好形象,把占領軍嚴謹、自律、文明的形象展現給法國群眾。也是以,在巴黎鮮少出現德國士兵為惡的情況。同時,這也讓法國成為了二戰中損失較少的國家,與蘇聯甚至是中國相比而言是非常幸運的。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原因之二,德軍元首出于保護巴黎古建築完整性的初心,下令對巴黎采取圍而不攻的政策。而法軍一是見到大勢已去,二是想讓巴黎免于戰火威脅,也放棄了武裝鬥争的想法。如此一來,不僅僅是古建築得以儲存完好,普通百姓也免去了戰火之苦。而在些許的老照片裡可以看到,即使外面兵荒馬亂,在巴黎城内依舊是歌舞升平的繁華之景。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與此同時也有人猜測,德國人有種族歧視的偏向,就如同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一般,被他們認為是劣等民族的斯拉夫人即蘇聯人卻占有廣袤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是以蘇聯人在德軍眼裡變得“面目可憎”。而法國文化底蘊深厚,被德軍認為是優等民族是以應該受到優待。也是以,法國和蘇聯在德軍占領區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也許有人會說,侵略者永遠都是侵略者,他們都隻是為了美化自己侵略者的形象而已。無論他們再如何優待巴黎,都掩蓋不了他們是作為侵略的一方,打擾了原住民的安逸生活。

話雖如此,若将在日軍占領下的南京與巴黎進行對比,南京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對比巴黎人民的正常生活,南京的死寂對比巴黎的繁華,南京的殘壁斷垣對比巴黎的高樓大廈,不難看出,相比起日本毫不掩飾的強盜行徑,德國的表面功夫為法國減少的,不是一星半點的災難。

二戰德軍占領下的巴黎,超乎想象,該打打、該殺殺,但日子照常過

也就是在這般“溫柔”的對待下,巴黎人民才得以正常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