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覺得蜀漢才是正統。蜀漢是劉備、諸葛亮等人一步一步,白手起家很艱難的才打下的江山。隻是,蜀國到了第二世,在面對外敵的進攻時,劉禅開門投降,蜀國也就此滅亡。

公元263年,司馬昭決定派軍攻打蜀國。不過在進軍攻打的途中,曹軍遇到了姜維的全力阻擋,難以前進,蜀漢的軍隊和曹軍進入了僵持的局面。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這時,曹軍中的一名大将認為應該走迂回路線,這位大将就是鄧艾。他帶領幾萬戰士繞路陰平,開鑿山路。又在綿竹打敗諸葛瞻,直逼蜀漢的首都。等到鄧艾兵臨城下時,劉禅沒有率領将士做很多的抵抗,反而開門向敵軍投降。

雖然鄧艾是偷襲,但劉禅其實不一定會輸,為什麼他不做抵抗就直接投降了呢?我們現在在史書上可以看到,鄧艾隻帶了九萬人伐蜀。在他開鑿山路,越過陰平越過重重障礙到達成都時,所剩兵力應該不多了。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而反觀蜀國,根據一些曆史材料的記載,我們大概可以猜出,那時的蜀國,大概還有十萬以上的兵力。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成都内至少還有三萬精兵,糧草也夠吃三年,而鄧艾的軍隊經過了長途跋涉早就疲憊不堪了。

劉禅不論是憑借城内的三萬精兵打敗鄧艾,還是閉城不戰,等着姜維搬師回朝,都完全足以讓鄧艾的軍隊滅亡。那為什麼他會選擇投降,難道劉禅真的是怕到不行,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嗎?其實劉禅選擇投降不戰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首先,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在當時諸葛亮已經去世。諸葛瞻被人們賦予厚望,劉禅對他也很器重。隻是在鄧艾的軍隊進攻綿竹時,他竟然沒有還手之力,被鄧艾殺死在戰場上。自己的一個很強的依靠被敵軍輕易的就殺死了,這件事,給劉禅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當時,陪伴劉備打天下的那群老一輩的大将們相繼去世,蜀漢除了諸葛瞻和姜維幾乎就沒有可以用來抵抗曹魏的将領了。雖然姜維在面對曹軍的進攻時是打退了敵軍,可另一大将在面對曹軍時沒有還手之力。換句話說,那時的漢朝除了姜維就沒有可以抵抗曹軍的人才了。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再者,劉禅繼位的前期,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大的成就,但是他的治理能力也不算差。還重用了姜維等人,那時的蜀國雖然沒有很強盛,但是政務和軍務也是處在一個比較正常的水準。

但是到了後期,劉禅開始滿足于自己的治理,貪圖享樂,寵信宦官黃皓。姜維曾經勸過劉禅,黃皓不可以親近。但是劉禅不相信,也就造成了後來姜維的屯田避禍。而後,黃皓大肆培養自己的親信,把蜀漢的朝廷弄的烏煙瘴氣。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是以,蜀漢的很多多朝廷官員對劉禅的忠誠度并不高。是以在鄧艾打到成都時,朝廷中人都勸劉禅投降,沒有一人勸戰。光祿大夫甚至還寫了一篇投降論,勸誡劉禅投降。

最重要的一點,蜀國的大勢已去,蜀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差的一國。不論是從軍事、人口還是經濟上來看,即使是強盛時期的蜀國都很難和其他的兩國相抗衡,更何況此時的蜀國已經經曆過五次北伐了。此使蜀國的國力、民心都不足以支援劉禅再打一場大仗。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即使是打敗了當時鄧艾的軍隊,後面還會有别的将軍會打過來。若是繼續死守,依照蜀國的國力,不足以再抵擋他國的猛烈的再一次進攻,必然會失敗告終,而且還會連累城内的百姓。是以在鄧艾打來時就選擇投降其實也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由于這些原因,即使劉禅當時的手上握有足以抵抗鄧艾的軍隊,。但是該來的總是會來的。被重視的臣子因戰去世,有能力的臣子屯田避禍,朝廷内部的很多人隻想謀取自己的利益。這樣的蜀國,就算是度過了這一次的難關,也很難再繼續走下去。

鄧艾兵臨成都後,蜀漢還有一戰之力,為何劉禅卻放棄抵抗直接投降

結語:很多人會認為劉禅投降的行為實在是窩囊,沒有能力。其實劉禅接手的蜀國已經是衰弱的,還支援了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還讓這個國家平安度過了三十年,即使最後是選擇了投降,也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