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1955年,衛立煌在有關方面的周密安排下,回到了祖國大陸。他是内戰以後,海外歸來官職最高的國民黨将軍。衛立煌是憑戰功成為國民黨的進階将領的,不過,因為他在抗戰中明裡暗裡幫助過共産黨,受到國民黨反動的猜忌和監視,雖身為五虎上将,但總被蔣介石處處提防。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抗戰初期,衛立煌親自指揮了忻口戰役,雖然這場戰役最終失敗,但該戰役給了日軍當頭一棒。日軍入關以來,還沒有遭受過如此打擊沉重打擊,僅僅在忻口就損失兵力2萬多人。要不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将劉峙在河北潰敗,國軍很有可能在忻口取得大捷。無奈,劉峙一跑,娘子關一丢,嚴重影響了衛立煌的側後,他隻能選擇往後撤,不然就會陷入兩面夾擊之中。忻口會戰最終落個不戰而敗的結局。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真正讓衛立煌揚名海内外的是在1943年,此時他擔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中國軍隊第2次入緬對日作戰。這次遠征軍戰力暴增,盤踞在緬甸的日軍被逐漸消滅。滇緬公路全線貫通,國際援助這才源源不斷輸入内地。對于衛立煌的能力,史迪威在他的回憶錄中大加稱贊,說他是中國軍隊中最有才幹的将軍。蔣介石也知道他的才幹,把他與陳誠,劉峙、顧祝同、蔣鼎文共稱為國軍五虎上将。不過,其它四位是因為聽話才能上位,而衛立煌是實打實的上位。這五人當中,蔣介石最不放心的是衛立煌,總是處在被提防的狀态。

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槍口一緻對外,共同抵抗日本人的入侵。1938年,衛立煌就任第2戰區副司令,協助閻錫山保衛山西。在國難面前,他主張國共平等,軍用物資要平等對待,不能厚此薄彼。衛立煌是站在抗日角度來主張的,但這個舉動遭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猜忌,尤其是蔣介石,他在國難當頭之時還在想方設法不讓共産黨坐大,而自己的虎将居然要把物資平等配置設定,這讓他很是憤怒,認為衛立煌居心不良,讓特務處處進行監視。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抗日戰争勝利後,苦難的中國又陷入了内戰當中,蔣介石手握800萬軍隊,打算花一年時間解決共産黨。不過,讓蔣介石沒想到的是,表面強大的國軍,内部已經腐爛透頂,先是全面開戰失敗,後來重點進攻失敗。而人民解放軍卻是越打越強,人民支援的力度越來越大。很快,東北決戰開打,人民解放軍在東北四處攻城,國軍的地盤越來越小。

1947年8月初,身在南京的蔣介石派心腹愛将陳誠遠赴沈陽,接替已經焦頭爛額的熊式輝。面對國軍在東北的爛攤子,陳誠也是束手無側,一切聽從遠方蔣介石的遙控指揮。2個月後,人民解放軍發動秋季攻勢,陳誠的10萬部隊成了炮灰。1948年元月剛過,陳誠的嫡系新5軍,被解放軍一陣突襲報帳。陳誠感到大勢已去,隻得請求蔣介石再派能将來接替自己。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蔣介石大罵陳誠無能,火速任命剛回國的衛立煌去東北收拾爛攤子。不過,讓蔣介石沒想到的是,衛立煌到了東北,居然置自己的指令不顧,一次次地違抗。蔣介石不想數十萬精銳被一一消滅,他讓衛立煌把主力調到錦州,這樣背靠華北好進行支援。但衛立煌拒絕了,他認為解放軍機動性強,善于運動戰,此時調動,極有可能走不到錦州就全軍覆沒。

後來,解放軍進行關門打狗,要打錦州,蔣介石讓他出兵進行去支援,衛立煌還是不為所動,再後來,廖耀湘兵團被圍,他還是決定不救,氣的蔣介石大罵衛立煌縮頭烏龜。

遼沈戰役中,衛立煌之是以三番五次拒絕執行上面的指令,源于他深知蔣介石的為人。蔣介石喜歡進行越級指揮,常常以密碼行式來釋出指令,根本不顧及戰局的變化 。要是指揮的好還好說,要是出現敗局,那就是下面人無能,必須有人來承責任。衛立煌不願走别人的老路,還是根據自己判斷來決定行動。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1947年11月初,人民解放軍推進到山海關一線,東北全境獲得了解放。蔣介石心情糟糕到了極點,他于26日釋出指令,宣布撤銷衛立煌的一切職務,理由是遲疑不決,坐失戰機。衛立煌被禁于南京一處私宅,終日受到特務的監視。面對東北的失利,國民黨内部開始了推脫,有人趁機散布消息,說衛立煌從抗戰開始就跟共産黨打的火熱,這次在東北按兵不動,是典型的通共行為。要進行嚴懲。不過,這都是心懷不軌的人進行宣傳,沒有什麼證據,國民黨内部無法進行審判。

他是海歸官職最高國軍将領,抗戰時被猜忌傾共,内戰時被懷疑通共

新中國成立後,衛立煌看不慣蔣介石在台灣進行的秋後算帳行為,選擇從香港回到大陸。為了讓台灣了解大陸的對台方針,他專門在人民日報發表了《告台灣袍澤朋友書》。報中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說跟蔣介石共事30多年,一心為他賣命打天下,到頭來卻被懷疑和猜忌,真是跟錯了人,希望台灣的同胞早日醒悟過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