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1955年,卫立煌在有关方面的周密安排下,回到了祖国大陆。他是内战以后,海外归来官职最高的国民党将军。卫立煌是凭战功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的,不过,因为他在抗战中明里暗里帮助过共产党,受到国民党反动的猜忌和监视,虽身为五虎上将,但总被蒋介石处处提防。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抗战初期,卫立煌亲自指挥了忻口战役,虽然这场战役最终失败,但该战役给了日军当头一棒。日军入关以来,还没有遭受过如此打击沉重打击,仅仅在忻口就损失兵力2万多人。要不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刘峙在河北溃败,国军很有可能在忻口取得大捷。无奈,刘峙一跑,娘子关一丢,严重影响了卫立煌的侧后,他只能选择往后撤,不然就会陷入两面夹击之中。忻口会战最终落个不战而败的结局。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真正让卫立煌扬名海内外的是在1943年,此时他担任远征军司令长官,中国军队第2次入缅对日作战。这次远征军战力暴增,盘踞在缅甸的日军被逐渐消灭。滇缅公路全线贯通,国际援助这才源源不断输入内地。对于卫立煌的能力,史迪威在他的回忆录中大加称赞,说他是中国军队中最有才干的将军。蒋介石也知道他的才干,把他与陈诚,刘峙、顾祝同、蒋鼎文共称为国军五虎上将。不过,其它四位是因为听话才能上位,而卫立煌是实打实的上位。这五人当中,蒋介石最不放心的是卫立煌,总是处在被提防的状态。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枪口一致对外,共同抵抗日本人的入侵。1938年,卫立煌就任第2战区副司令,协助阎锡山保卫山西。在国难面前,他主张国共平等,军用物资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卫立煌是站在抗日角度来主张的,但这个举动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猜忌,尤其是蒋介石,他在国难当头之时还在想方设法不让共产党坐大,而自己的虎将居然要把物资平等分配,这让他很是愤怒,认为卫立煌居心不良,让特务处处进行监视。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抗日战争胜利后,苦难的中国又陷入了内战当中,蒋介石手握800万军队,打算花一年时间解决共产党。不过,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表面强大的国军,内部已经腐烂透顶,先是全面开战失败,后来重点进攻失败。而人民解放军却是越打越强,人民支援的力度越来越大。很快,东北决战开打,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四处攻城,国军的地盘越来越小。

1947年8月初,身在南京的蒋介石派心腹爱将陈诚远赴沈阳,接替已经焦头烂额的熊式辉。面对国军在东北的烂摊子,陈诚也是束手无侧,一切听从远方蒋介石的遥控指挥。2个月后,人民解放军发动秋季攻势,陈诚的10万部队成了炮灰。1948年元月刚过,陈诚的嫡系新5军,被解放军一阵突袭报销。陈诚感到大势已去,只得请求蒋介石再派能将来接替自己。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蒋介石大骂陈诚无能,火速任命刚回国的卫立煌去东北收拾烂摊子。不过,让蒋介石没想到的是,卫立煌到了东北,居然置自己的命令不顾,一次次地违抗。蒋介石不想数十万精锐被一一消灭,他让卫立煌把主力调到锦州,这样背靠华北好进行支援。但卫立煌拒绝了,他认为解放军机动性强,善于运动战,此时调动,极有可能走不到锦州就全军覆没。

后来,解放军进行关门打狗,要打锦州,蒋介石让他出兵进行去支援,卫立煌还是不为所动,再后来,廖耀湘兵团被围,他还是决定不救,气的蒋介石大骂卫立煌缩头乌龟。

辽沈战役中,卫立煌之所以三番五次拒绝执行上面的命令,源于他深知蒋介石的为人。蒋介石喜欢进行越级指挥,常常以口令行式来发布命令,根本不顾及战局的变化 。要是指挥的好还好说,要是出现败局,那就是下面人无能,必须有人来承责任。卫立煌不愿走别人的老路,还是根据自己判断来决定行动。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1947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推进到山海关一线,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蒋介石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他于26日发布命令,宣布撤销卫立煌的一切职务,理由是迟疑不决,坐失战机。卫立煌被禁于南京一处私宅,终日受到特务的监视。面对东北的失利,国民党内部开始了推脱,有人趁机散布消息,说卫立煌从抗战开始就跟共产党打的火热,这次在东北按兵不动,是典型的通共行为。要进行严惩。不过,这都是心怀不轨的人进行宣传,没有什么证据,国民党内部无法进行审判。

他是海归官职最高国军将领,抗战时被猜忌倾共,内战时被怀疑通共

新中国成立后,卫立煌看不惯蒋介石在台湾进行的秋后算帐行为,选择从香港回到大陆。为了让台湾了解大陆的对台方针,他专门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报中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他说跟蒋介石共事30多年,一心为他卖命打天下,到头来却被怀疑和猜忌,真是跟错了人,希望台湾的同胞早日醒悟过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