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鄭州災情牽動億萬同胞的心,子弟兵沖在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在每場災難面前,他們都守護在人民前面,殊死搏鬥,力挽狂瀾,救人們于火火,全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從未缺席。

當你在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作支撐!

翻開曆史畫卷,有無數革命先烈面容浮現眼前,他們為了心中理想、信念,奔赴戰場、沖鋒陷陣、抗戰殺敵,為建立一個新中國而努力,讓我們去追尋他們的動人故事,去感受他們的偉大胸襟。

四川資陽有這樣一位老農,過着常人般平凡的日子,但旁人不知道的是他是隐藏了六十年的光榮老兵,是戰鬥英雄,老爺爺也并未向他人講述過自己的光榮事迹,包括自己的子女。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這就讓很多年輕人對老人的軍人身份産生了懷疑,大家隻聽說老人以前當過兵,有滋事者甚至公開質問老人家有沒有上過戰場,是不是戰場的逃兵,以至于沒有什麼功勳事迹可講,還說老人隻是為了騙取政府的津貼而編造的老兵身份。

在人群中的老人聽此沉默不語,這似乎更加坐實了衆人的猜想,直到一個月後,省裡來了車,尋找當年的戰鬥英雄,過來拜訪老人,實情才得以水落石出,老人是真正的英雄,戰功赫赫。

後來老人解釋到,他不想靠着這些功勳過活,他的很多戰友死在了戰場上,他們一樣沒得,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讓人敬佩。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這位老人名為張良榮,生于1924年,是農民家庭長大的孩子,生活條件不太樂觀,他6歲時父親過世,從小經受饑餓之苦,但懂事的張良榮從沒抱怨,不胡亂哭鬧,并且主動為母親承擔農活。

1946年,張良榮的家鄉遭遇了水災,地裡莊稼顆粒無收,迫不得已,他帶着家中的母親外出逃荒,幾經輾轉,來到了山東淄博。

路途颠簸,母親生了病,在居民幫助之下住進了當地的醫院,之後一打聽,原來走到了共産黨的根據地,這家醫院就是專門為百姓開的,在政府得知張良榮的情況後,不僅免去了醫藥費,還分得兩畝土地。

希望種在了張良榮的心間,他也想幫助更多貧苦百姓。他向母親說出自己想要加入黨組織,母親也表示了十分贊同。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遂在他24歲之際,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黨的隊伍逐漸壯大,為今後的解放戰争奠定了基礎。此時正值1948年,解放戰争進入白熱化階段。

張良榮入黨期間骁勇善戰,多次獲得黨的嘉獎,功勳赫赫,榮獲特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他參加過的著名戰役有淮海戰役,渡邊戰役,解放大西南等等。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大家都熟知淮海戰役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當時的戰況形勢很是嚴峻。敵方武器精良,人數也占盡優勢。 張良榮當時所在團接到的任務是阻敵增援,正面戰場作戰。

敵人裝備齊全,阻敵任務進行艱難,緊要時刻,上級決定組建一支敢死隊,從敵後方摸入,炸掉敵人軍火。危險程度不言而喻,此刻張良榮卻主動請纓,深入敵方。

随着一聲聲爆炸聲,敵人警覺立即做出反應,派出坦克進行追擊,轟炸。

不少同行戰友轟然倒下,張良榮發了狠,抱着一捆手榴滾向坦克底部,轟隆一聲,坦克被炸飛,因滾的力道過大,他跌進一旁的水道,才得以幸存下來。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此後,他又參加了渡邊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親眼見證了解放戰争的全面勝利。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百年來,黨帶領人民一路披荊斬棘,踏平坎坷。

“若有戰,召必回”張良榮老人神情堅毅說出這句話,祖國需要的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站出來。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有了人民解放軍的負重前行,才有我們今日幸福、安穩的生活。

我國人民總是被最勇敢的那批人保護很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2003年非典,國家從業人員及醫護人員選擇逆行,戰鬥在前沿,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帶領人們共同抗疫,做出巨大的貢獻與犧牲。

2008年汶川地震,信号中斷,道路阻隔,四處滿目瘡痍,抗震救災人員頂着餘震進災區實施救援,從死神手裡救出一個個幸存者,用血肉之軀築起生命通道。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2020年新冠病毒來勢洶洶,醫護人員冒着被感染的風險,徹夜不眠,奮力搶救,國之脊梁鐘南山院士研究藥物,連續工作,他們用自己的身軀築成高牆。

曾經是戰士,終生為戰士。面對風雨,他們始終沖鋒在前,面對人民,他們始終全心全意。哪裡有困難,哪裡有他們的身影,緻敬中國軍人!

志在千秋,功不在你我!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我們造不了飛機,造不了火箭,造不了輪船。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航天從業人員憑借“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千錘百煉,克服困難,造出了我國第一架飛機、第一支火箭、第一艘輪船。

首個中國諾貝爾醫學得主屠呦呦,花費了大半生的光陰,經過上百次的試驗,甚至以身試毒,從200種中藥中的380種提取物提取出了青蒿,填上醫學史上的空白,挽救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東京奧運中國健兒揮灑汗水、奮力拼搏、永不言棄、超越自我,在奧運賽場上赢得一個個金牌,我們要為勝利者喝彩,同時也向所有拼盡全力的運動員緻敬!

白駒過隙,眨眼建黨百年,一把鋒利的鐮刀,一把堅重的錘子,無數的農民與勞工,将旗幟染成紅色。紅色精神淌在每個華夏子孫的血液裡,它是我們情感的寄托,是前行的動力。

95歲張良榮被鄰居嘲笑見錢眼開,掏出勳章才知是隐藏60年特等功臣

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一代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有一代人的擔當,先輩走好了他們的長征路,新的時代新的征程需要我們年輕一代承擔,責任不容推脫。

生來不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