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導語:趙敏是金庸老先生《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個女主。小說以元朝末年朱元璋帶兵起義時期為背景,雖然故事情節有虛構部分。但是,趙敏此人确有原形。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曆史上趙敏真實狀況并非如此

小說中趙敏的父親是察罕特穆爾,此人在曆史上确實是王保保的父親,而王保保有一個妹妹叫觀音奴,也就是小說中趙敏這個人物的原形。在小說中,趙敏是道地外籍女子,是大元王朝的郡主,不同于中原女子的婉柔柔弱。

趙敏敢愛敢恨,深受讀者喜歡。趙敏聰明伶俐,用小說中話語來說就是‘陰險狡詐’。在愛上張無忌之後,不惜與父親決裂來表示自己守護愛情的真誠,張無忌也說過自己對趙敏是又愛又恨。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一、王保保

在劇版《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哥哥王保保的鏡頭極少。但是也不難看出他對妹妹趙敏的寵愛,因為幫助妹妹追求自己的幸福,年紀輕輕最後死于非命。

這個人在劇中起到承接劇情的重要作用。王保保死後,趙敏和張無忌的感情也從暧昧期破冰。曆史上真實的王保保也是這樣,在曆史舞台上也曾轟轟烈烈。

不過,劇中為了凸顯女主角的光環,明顯弱化了王保保,真實的王保保是一個著名的将軍,确實也是年紀輕輕就殒命,47歲死于哈喇那海之衙庭,卻不是為了妹妹而死。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據說,他是因為長期的作戰加上與明朝的周旋,精力枯竭,心理壓力過大而死,也算得上是為國犧牲。王保保出身尊貴,父親是元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将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

就是說,其實察罕帖木兒是王保保的舅舅,後被收養。雖為養子,王保保這一生對父親,對朝廷忠心耿耿。南征北戰,多次與徐達交手,骁勇善戰,最後雖然因失利逐漸退出中原,退守西北。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二、觀音奴

元末以來,就一直流傳王保保有一半漢人的血統。就連他妹妹的墓志銘上寫的愍烈王妃觀音奴,王氏。觀音奴生于伯也台部,官宦家庭,作為王保保的妹妹,自然也是金枝玉葉。

在元朝時期,蒙古人承襲了民族的優良傳統“弓箭如手、駿馬為足,視騎射為生命”。觀音奴雖貴為萬金之軀也必定擅長于騎射,這和中原女子賢良淑德,嫁夫随夫的溫柔性格大相庭徑。小說中的趙敏便就是這種性格。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趙敏和觀音奴一樣都是不拘小節的外籍女子。趙敏最終和張無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退出江湖,歸隐山林。觀音奴卻沒有趙敏的好運氣。

如果沒有嫁入明朝皇室,觀音奴始終是那個能歌善舞,馳騁草原的女子。可惜,她一生都被宮牆所禁,求愛不得,最終死于宮廷深院裡。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三、朱元璋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政權之後,便建立了新的政權。在驅逐他們的時候,朱元璋看到了王保保的軍事才能,多次想要招安王保保,卻沒有成功。

他後來發現,元朝這些蒙古人的舊部對前朝忠心耿耿,很是難以利用。就革除蒙古女子不可與漢人通婚的制度,采取聯姻制度。

洪武四年,觀音奴悲催的宮廷生活便由此開始了。觀音奴被朱元璋許配給了秦王朱樉,是為正妃,可是朱樉對這場别有意圖的政治婚姻卻極為不滿意,他愛的人不是觀音奴,而是側妃鄧氏。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鄧氏是明朝開國武将鄧俞之女,因受了父親戰功累累的光,被指婚與朱樉,是為朱樉次妃。鄧氏也是一位美人,自小便含着金湯匙長大,嬌縱跋扈。

後又受到朱樉的寵愛,更是不可一世。觀音奴嫁過去之後,受到冷落,一直在深宮冷院裡面,終身不得半子。如果說朱樉的死是因果輪回,報應不爽,那麼觀音奴的殉葬就真的是紅顔薄命。

趙敏的曆史原型:嫁給朱元璋的傻兒子,幽禁半生最後被迫殉葬

結語:相傳,觀音奴是一個天生麗質的大美人,生前從沒有被朱樉寵過愛過,死後卻不得已和朱樉與穴同眠。還真的是諷刺,觀音奴這也太倒黴,真的是悲催。

現實有時候往往就是這麼悲慘,血淋淋的一生居然還不如一個紙片江湖來得暢快。趙敏的一生求有所得,觀音奴卻慘得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