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导语:赵敏是金庸老先生《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女主。小说以元朝末年朱元璋带兵起义时期为背景,虽然故事情节有虚构部分。但是,赵敏此人确有原形。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历史上赵敏真实状况并非如此

小说中赵敏的父亲是察罕特穆尔,此人在历史上确实是王保保的父亲,而王保保有一个妹妹叫观音奴,也就是小说中赵敏这个人物的原形。在小说中,赵敏是地道外籍女子,是大元王朝的郡主,不同于中原女子的婉柔柔弱。

赵敏敢爱敢恨,深受读者喜欢。赵敏聪明伶俐,用小说中话语来说就是‘阴险狡诈’。在爱上张无忌之后,不惜与父亲决裂来表示自己守护爱情的真诚,张无忌也说过自己对赵敏是又爱又恨。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一、王保保

在剧版《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王保保的镜头极少。但是也不难看出他对妹妹赵敏的宠爱,因为帮助妹妹追求自己的幸福,年纪轻轻最后死于非命。

这个人在剧中起到承接剧情的重要作用。王保保死后,赵敏和张无忌的感情也从暧昧期破冰。历史上真实的王保保也是这样,在历史舞台上也曾轰轰烈烈。

不过,剧中为了凸显女主角的光环,明显弱化了王保保,真实的王保保是一个著名的将军,确实也是年纪轻轻就殒命,47岁死于哈喇那海之衙庭,却不是为了妹妹而死。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据说,他是因为长期的作战加上与明朝的周旋,精力枯竭,心理压力过大而死,也算得上是为国牺牲。王保保出身尊贵,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

就是说,其实察罕帖木儿是王保保的舅舅,后被收养。虽为养子,王保保这一生对父亲,对朝廷忠心耿耿。南征北战,多次与徐达交手,骁勇善战,最后虽然因失利逐渐退出中原,退守西北。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二、观音奴

元末以来,就一直流传王保保有一半汉人的血统。就连他妹妹的墓志铭上写的愍烈王妃观音奴,王氏。观音奴生于伯也台部,官宦家庭,作为王保保的妹妹,自然也是金枝玉叶。

在元朝时期,蒙古人承袭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弓箭如手、骏马为足,视骑射为生命”。观音奴虽贵为万金之躯也必定擅长于骑射,这和中原女子贤良淑德,嫁夫随夫的温柔性格大相庭径。小说中的赵敏便就是这种性格。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赵敏和观音奴一样都是不拘小节的外籍女子。赵敏最终和张无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退出江湖,归隐山林。观音奴却没有赵敏的好运气。

如果没有嫁入明朝皇室,观音奴始终是那个能歌善舞,驰骋草原的女子。可惜,她一生都被宫墙所禁,求爱不得,最终死于宫廷深院里。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三、朱元璋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政权之后,便建立了新的政权。在驱逐他们的时候,朱元璋看到了王保保的军事才能,多次想要招安王保保,却没有成功。

他后来发现,元朝这些蒙古人的旧部对前朝忠心耿耿,很是难以利用。就革除蒙古女子不可与汉人通婚的制度,采取联姻制度。

洪武四年,观音奴悲催的宫廷生活便由此开始了。观音奴被朱元璋许配给了秦王朱樉,是为正妃,可是朱樉对这场别有意图的政治婚姻却极为不满意,他爱的人不是观音奴,而是侧妃邓氏。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邓氏是明朝开国武将邓俞之女,因受了父亲战功累累的光,被指婚与朱樉,是为朱樉次妃。邓氏也是一位美人,自小便含着金汤匙长大,娇纵跋扈。

后又受到朱樉的宠爱,更是不可一世。观音奴嫁过去之后,受到冷落,一直在深宫冷院里面,终身不得半子。如果说朱樉的死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那么观音奴的殉葬就真的是红颜薄命。

赵敏的历史原型:嫁给朱元璋的傻儿子,幽禁半生最后被迫殉葬

结语:相传,观音奴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大美人,生前从没有被朱樉宠过爱过,死后却不得已和朱樉与穴同眠。还真的是讽刺,观音奴这也太倒霉,真的是悲催。

现实有时候往往就是这么悲惨,血淋淋的一生居然还不如一个纸片江湖来得畅快。赵敏的一生求有所得,观音奴却惨得多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