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導語:在黃埔軍校建校以來,出現了許多對中國近代史上有影響的著名人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黃埔軍校當時還設立了一屆女生隊,在這個女生隊中出現了許多巾帼英雄,其中有文揚中内外的著名女作家謝冰瑩,還有我國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他不僅是趙一曼丈夫,還有更厲害的身份

1950年電影《趙一曼》在長春電影廠制作完成,這部電影讓當時的電影《趙一曼》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風光一度。那時候已經距離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為國捐軀過去了将近十四年。

但是在組織上還是沒有找到女英雄的出身和現在家庭成員的下落,其實當時趙一曼的丈夫和兒子也還在世,而且他們還一起去觀看了《趙一曼》,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電影故事裡的主角就是他們日夜牽挂的人。

趙一曼原名叫做李一超,在離開丈夫之後因為各種原因才更名為趙一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他丈夫陳達邦和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1900年陳達邦出生于湖南省的長沙市,他除了是趙一曼的丈夫外還有一個特别的身份,他是任弼時的大舅哥。他的妹妹陳琮英後來嫁給了任弼時,陳達邦本身的出身也并不差。

他是黃埔軍校第六期的學生,趙一曼比他要早上一些,可以說是他的學姐。當時兩個年輕人一同在俄羅斯莫斯科的中山大學進修,就這樣兩個朝夕相對的年輕人堕入愛河。

在1928年李一超嫁給了陳達邦,在婚後他們生活美滿不久便誕下愛情結晶,取名為“甯兒”。李一超在生下“甯兒”後選擇響應組織的号召,決定帶着孩子傳回祖國,陳達邦選擇繼續留在大學裡進修。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到了1931年時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九一八事件,全國上下抗日熱情高漲。于是李一超決定把孩子暫時寄居在大伯陳嶽雲家,自己積極響應國家的号召前往東北指揮抗日工作。

臨走前李一超和孩子互相對望,當時的她怎麼樣也沒有想到這就是她和孩子的最後一次對望。到了東北之後李一超為了更好的開展抗日工作,決定化名為趙一曼。

1935年的11月趙一曼被日寇所俘虜,第二年八月被死于日寇的毒手下,壯烈為國犧牲。當時的她才正值青春美好的31歲。由于當時交通通信不便,遠在莫斯科的陳達邦根本不知道夫妻的狀況,更别提她化名趙一曼最終被殺害的噩耗了。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陳達邦在莫斯科完成了他的學業之後,憑借着優異的成績成功地進入了莫斯科的一件外國出版社工作。後來因為響應救國救民的号召下,陳達邦傳回了祖國,由于他當時失去了和黨的聯系,于是他決定先去重慶找他的大哥。

到了重慶之後陳達邦才知道妻子為了奔赴戰場将孩子寄居在哥哥家中,從那開始陳達邦開始漫長的尋妻之旅。在重慶他重聚了他的兒子“甯兒”,後來還在大哥陳嶽雲的印刷廠裡也工作了很長的時間。

1950年陳達邦接受了黨交給他的一個重要任務——主管出版新版人民币。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急需推行印刷一批全新的人民币。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這時候擁有着多年印刷經驗的陳達邦稱為負責這一任務最好的人選,在黨的号召下陳達邦擔任了中國人民銀行印刷版的一位主管,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新版人民币的印刷工作。

在這後面陳達邦還親自的前往了蘇聯學習研究人民币的設計和出版工作,1955年我國的新版人民币終于面試了,從人民币的設計到印刷再到最後的推行,陳達邦都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

1950年電影《趙一曼》上映的時候前去觀看的陳達邦并不知道電影故事的主角就是自己的妻子,到了1955年陳達邦通過各方打聽了解,最後得知了妻子已經壯烈為國犧牲的故事,而電影《趙一曼》就是以妻子原型故事改編的。

他是趙一曼的丈夫,也是任弼時的大舅子,還是黃埔軍校高材生!

總結:看到了妻子的故事之後陳達邦淚流不止,他對妻子的不畏犧牲精神十分感動。1966年66歲的陳達邦與世長辭,我們相信在遙遠的天國那裡,這兩位為我國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一定會得以相聚,他們的精神也永遠存留在我們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