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作者:國學史觀

2010年的清明節這一天,天氣仍帶有些許寒意,此時在河南許昌的一處街頭,突然有人大喊了一聲“集合”,随後100多名老兵默契地排成隊列。其中有些人年紀大了,但是依然盡力挺直了胸膛。他們望着身旁的隊友,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全體都有,敬禮默哀!”随後100多名老兵望着李保良的烈士遺像,齊刷刷地擡起了右手。

黑白相框中的李保良面目清秀,二十歲的年紀,穿着整齊的軍裝。在遺像的一側挂着一條橫幅,上面寫着“尋找烈士遺骸”,旁邊站着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兵,他的名字叫郭益民。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老兵集合

郭益民和李保良是河南老鄉,兩人在戰場上約定,誰若犧牲就由另一個人帶他回家。不幸的是,在1979年,李保良在戰場上壯烈犧牲了,可郭益民卻沒能找到他的遺體,這件事郭益民記了30年。2009年,郭益民踏上了尋找戰友遺骸的征途,從中原大地到西南邊陲,郭益民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本文就讓我們聊聊這可歌可泣的戰友情。

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一時間,蘇聯和越南都十分驚訝。長期以來,越南屢屢侵擾我國邊境,中國忍讓再三,采取和平外交的形式勸告越南。可是越南卻以為中國好欺負,更加嚣張跋扈。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留影

早在戰争發起前,國家就開始積極号召,社會各層都開始準備着戰争。許多有志青年報名入伍,其中就有來自河南許昌的郭益民和李保良。當時招兵辦的門口人頭攢動,郭益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從人堆中搶到兩張登記表,身旁的老鄉李保良看着報名表問道:“這上面都寫了啥?”郭益民回答道:“問那麼多幹嘛?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自衛反擊,保家衛國!”

郭益民比李保良大一歲,進入社會較早。李保良讀過一些書,斯斯文文的,是以走到哪腰邊的口袋裡都裝着一支筆。李保良因為比郭益民小,平時就喊他哥,郭益民也對這個弟弟倍加照顧。兩人因為是同鄉,是以平時無話不談,在新兵連時便結下了深刻的友誼。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誓師大會

在新兵連訓練結束後,兩個人被編入不同的部隊赴越參戰,等待兩人的将是一場血與火的洗禮,而兩人的命運也從此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1979年2月,郭益民所在的連隊負責攻擊越軍防守的高地,還是新兵蛋子的郭益民剛進入戰場就面臨這麼艱巨的任務,心裡忐忑不安,旁邊的戰友看他渾身發抖,便給他加油鼓氣。郭益民看着身邊目光堅定的戰友,心裡也燃起了勇氣,随着一聲指令,郭益民跟随部隊發起了進攻。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圖檔來源于網絡

可剛開始進攻,我軍就遭遇了越軍的炮火襲擊,一發炮彈落在了連長旁邊,剛剛還在指揮部隊的連長當場壯烈犧牲。副連長當即接過指揮權,指令大家原地卧倒,并指令郭益民和其他幾名戰士去把連長的遺體搶回來。

郭益民等人爬到連長旁邊,看着連長的屍體,心裡既害怕又憤怒。他們在心裡咒罵越南人是白眼狼,用着中國的援助,接受中國的訓練,如今卻倒打一耙來打中國。郭益民和戰友強忍着心中的怒火,冒着炮灰将連長的遺體包裹起來運到了後方。此時的郭益民已經完全不害怕戰場了,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消滅敵人,為戰友報仇。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接下來的進攻也不是很順利,前前後後又犧牲了幾名戰士,才最終拿下了越軍的陣地,經曆這一戰的郭益民已經頗具有老兵的素質了。

身上滿是血迹的郭益民下了戰場後神态恍惚,郭益民感覺自己腦袋裡滿滿的,隻要一閉眼就閃現出犧牲戰友的樣子。

正在此時,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益民哥!”郭益民回頭一看,竟然是同鄉戰友李保良。從昔日分别到今日重逢,雖然時間不長,但郭益民感覺仿佛過了許久。兩人幾乎同時丢下了武器和身上的東西,互相擁抱,他們互相打量着對方,李保良摸着郭益民身上的血迹,焦急地說:“哥,你是不是受傷了?”郭益民說:“哥沒事,小傷不痛不癢。”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郭益民随後對李保良講述連長犧牲的事情,兩個人都為之憤慨。李保良氣憤得攥緊拳頭,對郭益民說:“越南人吃裡扒外,背信棄義,一直侵擾我國邊境,他們必須受到懲罰!”

郭益民走到李保良身邊,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兩人遙望被炮火洗禮的戰場感慨萬千,這大好河山,就這麼被越南人給毀了!李保良轉頭對郭益民說:“哥,如果我犧牲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帶我回家!”郭益民點點頭,對他說:“哥答應你,不過我死了,你帶我!”兩人說罷緊緊相擁,此時的郭益民沒有料到,為了這個承諾他将苦尋30年。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參加對越作戰的解放軍士兵

1979年3月,郭益民所在部隊奉命撤出陣地,回後方休整,當郭益民四處打聽李保良的消息,得到了一個驚天噩耗——李保良犧牲了!郭益民聽到消息後呆了許久,與李保良的往事湧上心頭,他的同鄉和摯友,前幾天還活蹦亂跳的李保良,就這麼沒了!郭益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這個鐵骨铮铮的漢子也流下了淚水。

當郭益民冷靜下來後,他想起了自己對保良的承諾,“保良,我要帶你回家!”郭益民到處問保良的遺體在哪,可問了一圈也沒人知道。郭益民後來得知,3月11日李保良正在使用重機槍射擊,突然一發火箭彈打了過來,彈片從重機槍上彈起後劃到了李保良的脖子上,割斷了大動脈,最後因失血過多壯烈犧牲。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郭益民和李保良的遺像

郭益民直到退伍都沒能打聽到李保良遺體的位置,隻知道當時部隊急于撤離,将烈士遺體匆匆掩埋,至于埋在哪誰也不知道,郭益民隻能帶着遺憾離開了部隊。

從1979年到2009年這三十年,郭益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過來的,他轉業後就參加了工作,娶妻生子。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對于戰友的承諾,他把李保良的照片挂在牆上,每天都會燒幾炷香,寄托自己的哀思。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郭益民總會想起自己和李保良的點點滴滴,有時他會坐在李保良的遺像旁,一根又一根地抽着香煙,直到靠在牆上睡着。郭益民總會夢到這個可愛的小弟弟,他在夢裡總會叫他哥,給他讀報紙、講知識,可一覺醒來,看着遺像中的李保良,郭益民隻能深深歎氣,“保良,你在哪?”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李保良與郭益民

2009年,郭益民打點好行裝,踏上了尋找李保良烈士遺體的路途。可時間畢竟已經過去了三十年,許多當事人已經離世,檔案也多有遺失,但郭益民并沒有放棄希望,他走遍了許昌的大街小巷,可是卻得不到任何線索。

直到有一天,一位戰友提供消息稱,當時有一位戰士名叫許平,他負責救治過李保良,但他隻知道這個許平是武漢人,并不清楚确切住址。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郭益民

這對郭益民來說已經足夠了,他立刻踏上了前往武漢的道路,可武漢畢竟是大城市,在這麼大的城市裡尋找一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郭益民便舉着橫幅,拿着李保良的遺像,在武漢四處尋找。郭益民這種看起來“瘋癫”的行為終于引起了媒體的重視,還登上了報紙,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許平也正是如此才主動聯系上了郭益民。

許平見到郭益民後非常自責,他哭着對郭益民說自己一直為沒能救活李保良而内疚,當郭益民問道遺體的去向時,許平說在李保良犧牲後他就把遺體交給了一位名叫陳建國的戰士,他也不知道陳建國具體在哪,隻知道他是湖南人。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尋找烈士遺骸

就這樣,郭益民來到了長沙,為了打聽陳建國的住址,他聯系了在湖南的戰友,經過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陳建國。丢掉李保良的遺體是陳建國一生的痛,在李保良犧牲後,陳建國就一邊背着烈士遺體一邊撤退,可敵人攻勢猛烈,為了不拖部隊後腿,指揮員下令将烈士遺體就地掩埋。

說到這,陳建國流下了熱淚,“我當時就眼睜睜看着他在我的背上犧牲了,我使勁叫他的名字。可他沒有任何反應,我知道他已經犧牲了,我想要帶他回家,可戰争緊急沒有辦法。”郭益民一邊安慰陳建國,一邊問他是否還記得掩埋的位置,陳建國仔細想了想,給郭益民畫了張圖,說隻能記得一個大概位置。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陳建國憑記憶畫的位置圖

郭益民拿過地圖一看,這個位置正好在廣西愛店鎮的中越邊境一帶,而且是在越南那一邊。來不及多想,郭益民迅速趕往廣西,他迫切地想要找到李保良的遺體,帶他回家!

可現實是殘酷的,郭益民因為沒有邊境通行證,根本沒法到越南那一邊,他隻能暫時住下來,一邊修自行車,一邊想辦法偷渡到越南那一邊,這一住就是幾個月。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他喬裝越南人頻繁出入邊境。因為陳建國說他當時把李保良埋在了一棵大樹下邊,但記不清是哪一棵了,郭益民隻能每棵樹都嘗試着挖一挖,但都沒有結果。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李保良烈士

每一次郭益民都一直挖到了拂曉,他一邊刨一邊哭,“保良,你在哪?跟哥回家吧!”可郭益民最後還是什麼也沒挖到,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垂頭喪氣,難道真的不能兌現承諾了嗎?

郭益民望了望刨的土坑,他決定帶一抔黃土回家,為李保良建一個衣冠冢。郭益民鄭重地俯下身,捧起了一把紅土,仿佛手中捧得是烈士遺骸,郭益民朝着黃土說:“保良,跟哥回家!”郭益民感到李保良的靈魂真的就在自己的手中,直到傳回河南,他一直在默默地說:“保良,回家!”

1979年,戰友遺體被埋在越南戰場,30年後,老兵喬裝越境帶他回家

郭益民在戰友李保良墓前長跪不起

2010年清明節這一天,百位越戰老兵來到許昌,為李保良烈士默哀送行,這才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随後郭益民将這一抔土灑進了黃河,他希望李保良的靈魂能夠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安息。直到今天,郭益民還沒有放棄對李保良烈士遺骸的尋找,他的足迹踏遍了中越邊境,為了這個承諾,他将付出一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