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局勢美國以所謂“民主峰會”和外交抵制冬奧會加大孤立中國力度,但避戰情緒明确。日本新老政客紛紛口出狂言,還要打基地,唯恐天下不亂。台灣當局賊心不改,釋出“戰時動員召集令”心懷叵測。面對激烈博弈呈現出的這三個特點,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其中铤而走險的可能,并在這個背景下,深入研究兩個可能出現的戰争爆發點,做好随時收複台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各項準備。

相比對伊拉克、南聯盟、利比亞、叙利亞和阿富汗的狂轟濫炸,美國對于中俄,已經沒有膽量做“叢林中的殘暴獵殺者”,“院子裡的流氓”成了當下美國最惟妙惟肖的形象。目前的兩件事情最能說明問題。其一,拜登競選時候就處心積慮要召開的“民主峰會”,終于要在12月9、10日粉墨登場了。美國不僅給中國埋了“邀請蔡英文當局參會”這顆大雷,而且明确排斥和中俄友好的匈牙利參會,邀請和中俄對抗的立陶宛參會,活生生地把“民主峰會”搞成了一家獨霸天下的混淆黑白和倒行逆施。其二,美國正式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和所謂的“民主峰會”相配合,美國以“中國‘侵犯人權’”為由,扭扭捏捏一段時間後,白宮終于表态,要“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即不派出美國政府官員參加冬奧會,但美國運動員參加比賽。
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台灣智庫線上演講時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安倍這個退居幕後的日本狡猾政客的極端言行,就像軍國主義煙火熄滅之前的回光返照,也顯示出其老奸巨猾的用心險惡,至少存在三個綁架。一是将台灣和日本綁架在一起。二是将日本軍國主義和美國霸權主義綁架在一起。三是安倍這個過了氣的老政客綁架日本人民上軍國主義的戰船。
到目前為止,日本的軍事威脅中,幾乎都捆綁着美國,要和美國一起使用“威懾力量”介入台海。但這其中,需要看到日本正在逐漸預謀的“對敵基地的攻擊能力”。這是日本在和平憲法限制下讨論軍事力量建設時所創造的特有概念,企圖具有對敵方飛彈發射基地進行攻擊的武器裝備實力。9月10日,日本的防衛大臣岸信夫的記者會上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揚言準備與中國攤牌,叫嚣攻擊飛彈基地。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5日報道,島内後備軍人近期收到“動員召集預告書”,有效期是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通知書言明收到該檔案者是明年度“戰時動員召集”的對象,提醒群眾“戰時動員召集是當國家發生戰事或緊急危難時,國防部将透過大衆傳播媒體,釋出動員指令生效”,轄區警察會将“動員召集令”送至群眾戶籍地或指定地點,要求群眾攜帶身份證明檔案準時報到,“共同防衛家園”。
對于蔡英文當局的各種挑釁,大陸已經公布了“台獨”頑固分子部分名單,并對其背後字大陸賺錢的“金主”企業,進行了處罰。從目前來看,已經有了威懾震撼的效果,但還不具備強大的打擊能力,可以進一步加大懲罰力度,并推出獎罰分明的促進兩岸統一獎罰條例,凝聚最強大的促進祖國統一力量。
12月7日,外交部黨委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明确指出,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過去我們是順勢而為,今後要逆風而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警惕很可能出現的兩個戰争爆發點。其一,可能出現的俄羅斯與烏克蘭戰争。盡管7日開始了拜登和普京的第二次會晤,但不排除爆發沖突的可能。其二,冬奧會休戰期間,可能出現的台灣當局和美國勾連挑釁的铤而走險。12月2日,第76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緻通過由中國和國際奧委會起草的奧林匹克休戰決議,173個會員國共提該決議。但恰恰是美日英澳等20個國家沒有簽署。這就在客觀上存在一種可能,台灣當局利用大陸休戰铤而走險。
對于這兩個可能出現的戰争爆發點,解放軍需要全面做好預案,一旦有事,必須具備雷霆萬鈞之力,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創始人秦安,為本平台原創作品,歡迎注明來源的轉載,轉載是凝聚網絡力量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