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珅甘肅怒查貪官 200多名官員全部落網

老天或許有點偏愛和珅,阿桂有軍功,和珅也有了一個立功的機會即查 處甘肅冒赈案。和珅懲貪官?這個聽起來似乎頗具有諷刺意味。這個曆史上 最大的貪官,還能夠反貪?但事實卻真的證明,和珅在查處、懲治貪官上确 實有一手。理财、反貪,算是和珅最能拿得出手的兩大功勞。何以證明呢? 除了上文提到的李侍堯,再一個便是王亶望。

和珅甘肅怒查貪官 200多名官員全部落網

事情還得從乾隆四十六年說起,當時,欽差大臣阿桂、和珅奉命在甘肅 督軍,天長日久,蘭州一萬多名官兵的軍饷、糧草成了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甘肅布政使王廷贊之前已經贻誤戰機,此次怕皇上追究,自作聰明地主動上 奏,将自己曆年積存的“廉俸銀”四萬兩白銀,捐出來作為軍饷,以将功補 過,解軍隊的燃眉之急。

不料,王廷贊此舉弄巧成拙。精明的乾隆向來對A錢案敏感,他立即感 到事有蹊跷,衆所周知,甘肅是個窮省,官員收入很低,王廷贊隻不過是個 布政使,以他的俸祿,就算不吃不喝,也攢不了這麼多錢。此外,和珅報告 甘肅接連下雨與陝甘總督勒爾謹等人曾多次向乾隆禀報,甘肅地區旱災嚴重, 農民顆粒無收,請求朝廷答應甘肅實行捐監制度,以籌措銀兩赈災;同時還 請求朝廷直接調撥赈災糧款的情況恰好相反,這引起了乾隆懷疑。乾隆立刻 下令甘肅布政使王廷贊前往熱河觐見,同時下發密旨給和珅,要求徹查此事。

和珅收到密旨,他明白自己打仗不行,查辦貪官還是有一手的。和珅身 為官場中人,知道這種上不了台面的事情都是瞞上不瞞下,自下而上才好查。 首先吩咐家奴劉全等人,化裝成外地商人,打聽甘肅是否接連幹旱。調查發 現,甘肅這些年來風調雨順,從來沒有旱情。此外,和珅又用這種方法打聽 到,甘肅規定監生把應捐的谷糧折為銀子。本應捐糧四十三石,折合成銀子 就是四十七兩。另外加收辦公銀、雜費銀八兩,是以每個人得繳納銀子五十 五兩,這些銀子名義上都是要用來赈災的。和珅心裡盤算了一下,一名監生五十五兩,整個甘肅地區得收上來多少 銀子啊!甘肅既然沒有早災可販,這些銀子和朝廷的赈災銀自然就是被甘肅 官員瓜分了。整個甘肅省的官員竟然能夠把這麼一件大事掩蓋得毫不透風, 連和珅也自愧弗如。這個案子如果成功查處,那可是一件轟動全國的大案, 整個甘肅省的高層官員都要牽連進去。

和珅抓住線索,深入調查,發現了巨大的官場黑幕。甘肅七年前開始上 報朝廷,甘肅地區連年大旱,請求捐監,陝甘總督勒爾謹是始作俑者。乾隆 當時接到甘肅受災的奏報,責令當時的甘肅布政使王亶望負責捐監收糧事宜。 甘肅官員王直望、勒爾謹、王廷贊等人早就已經暗中勾結,監生交來的錢糧 全部被私吞。此後,甘肅官員每年都謊報旱災,私吞銀兩無數。如今,王亶 望已經升為浙江巡撫,王廷贊則成為新一任甘肅布政使,他們官官相護,不 知道将多少甘肅官員參與造假。

老天沒有辜負和珅,在給阿桂立軍功機會的同時,也給了和珅這個立功 的機會。不過,此事牽涉的人過多,必須小心行事。

和珅一邊寫奏折禀報皇上,一邊制定了自己的計劃。首先要清查甘肅各 地的監糧賬目,甘肅捐監多年,國庫内自然應該儲存監糧,曆年赈災也應當 有賬目記錄,隻要清查存糧是否和賬目對上,就可以了。

和珅甘肅怒查貪官 200多名官員全部落網

清查存糧并不是簡單的事情。此前,乾隆曾經派刑部尚書袁守侗前往甘 肅開倉查糧。當時官場裡都不願意得罪人,所謂核查大多是走過場。甘肅各 州縣官員串通作弊,在糧倉的下面鋪架木闆,在木闆上面撒上谷物,使糧倉 看起來全是滿囤,還對朝廷禀報說,存糧需加蓋二十六處倉房才裝得下。袁 守侗也沒有細看,回京複命時竟然奏稱“倉糧系屬實貯”。

清查倉糧需要布政使的配合,由于甘肅布政使王廷贊已經前往熱河觐見 乾隆,和珅召見了蘭州知府蔣全迪,要求配合清查國庫存糧。

蔣全迪打算争取時間準備一下,道:“現在正在打仗,安排核查多有不 便。既然大人一定要查,我即刻安排差役準備一下,過幾日便請大人前往糧 倉視察。”

和珅明白是蔣全迪不願意配合,于是滿不在乎地說:“還準備什麼。這次 隻是過過樣子,皇上交代下來,總得應付差事。我這兩日馬上就要回京了, 明天就去,隻要去糧倉那裡走一圈就行了,瞧完也好回京複命。”?

蔣全迪這才放下心來,答應明日核查,萬萬想不到自己已經進入了和珅 的圈套。這天晚上,和珅悄悄來到阿桂軍營中。阿桂并不喜歡和珅,兩人素來沒 有什麼交往,不知道和珅有什麼目的,不冷不熱地問:“和大人怎麼會有閑心 到這裡,有什麼公事嗎?”

和珅甘肅怒查貪官 200多名官員全部落網

和珅十分謙虛地說:“阿桂大人,和某此來,是求您一件事。大人知道, 和某奉皇上之命,查辦國庫存糧,和某不敢相信當地的這些人,想跟大人借 京城調來的精兵一用。這件案子非同小可,對于甘肅的官差,我實在有些信 不過。萬一出了亂子,我可是擔待不起。”

阿桂對和珅雖然沒有好感,但這是公事,他從來都是公私分明的,于是 爽快答應道:“好!我手下的親兵護衛一百名,是絕對可以信任的,現在就借 給你調用。”

和珅連忙道:“多謝大人的信任和協助,和某感激不盡!”

第二天,和珅帶着從京城調來的親兵,到糧倉和蔣全迪見了面。蔣全迪 一見和珅身後的一群士兵,心裡有些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和珅道:“蔣大人 不必擔心,這些是跟随我的親兵,一起去視察糧倉的。開倉門吧!”

蔣全迪不敢反對,隻得下令開了倉門,一百名士兵立即湧入了糧倉各處。 和珅指令跟随的士兵,一個個地仔細檢查。士兵們很快禀報,倉庫裡不僅沒 有儲存監糧,就連平時國庫應存儲的正項存糧也虧空。蔣全迪猝不及防,當 場傻在那裡。

和珅一聲令下,将蔣全迪五花大綁,帶回營地連夜盤問。蔣全迪經不起 拷問,很快就全招了,案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原來,甘肅捐監、冒領赈災款都是前任甘肅布政使王亶望想出來的。

王亶望出生于山西臨汾,是江蘇巡撫王師之子。王師為官清廉,王亶望 卻截然相反。王亶望年輕時中舉,花掉了家裡的不少積蓄,捐得知縣一職, 進入了官宦之途。此人善于鑽營,任知縣不久即被提拔為甘肅甯夏知府,後 來又成為甘肅布政使。

王亶望親身經曆了捐監的過程,覺得捐監是一條生财之路。但是大規模 的捐監需要一個名目。王亶望升任甘肅布政使後,勾結陝甘總督勒爾謹,一 起謊報甘肅災情,請求朝廷同意甘肅暫時利用捐監籌集赈災糧食。為了掩人 耳目,王亶望還調任親信蔣全迪為蘭州知府,授意各州縣收來的捐監糧食都 交将全迪處理。蔣全迪做得更絕,上任後馬上宣布不再收糧食,監糧全部折 成白銀。蔣全迪收取的白銀全部以赈災的名義随意做賬開銷,到乾隆四十二 年,已經開銷監糧六百餘萬右用來“赈災”,實際上這些錢糧全部落到了這些甘肅省的貪官手中。

荒唐的是,乾隆還以為王亶望赈災有功,升其為浙江巡撫。監糧折銀, 不符合捐監的規定,新任計肅布政使王廷贊報告給了總督勒爾謹,勒爾謹本 就參與其中,他說服了王廷贊參與其中。乾隆四十二年上任開始,王廷贊經 手辦理的監糧就有五百多萬石。

即使是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對甘肅官員的大膽行為也感到震驚。他細細 地追查每一筆銀子的下落。捐監本是一個省的大事,經手的人很多,關系複 雜,甘肅官員很多人參與,有的直接分贓,有的間接接受賄賂,對朝廷則集 體做假。根據蔣全迪的招認,甘肅官場上,至少有一百多官員牽扯其中。甘 肅本沒有收捐糧,卻還謊報朝廷,存放的捐糧需要加蓋二十六處糧倉,需要 雇用運糧的夫役。乾隆信以為真,命戶部撥給二十萬兩銀子作經費,銀子再 次被甘肅官員瓜分。

這是一個驚人的大案子。經過數天的審訊,和珅終于查明了甘肅捐監冒 赈的賬目明細。他立即決定起程回京,向乾隆禀報這一驚人内幕。辦得如此 漂亮的一件大案,用來邀功請賞是再好不過了。此外,除了蔣全迪已經捉拿 歸案,其他主犯都不在甘肅。王亶望已經升任浙江巡撫,勒爾謹因平匪不力 京城在押,主犯王廷贊在熱河觐見皇上。和珅查明情況後,又收集了必要的 證據,馬上告别阿桂,押解蔣全迪到熱河面聖。阿桂一邊平叛,一邊接手繼 續清查甘肅冒赈案。

乾隆提前接到了和珅的奏折,幾乎不敢相信。和珅一到熱河,乾隆就急 忙召見,問道:“甘肅的情況,到底如何,你有沒有真憑實據?”

和珅肯定地說:“皇上,奴才已經查得清清楚楚。甘肅這麼多年來并無旱 情,甘肅國庫發現不僅沒有儲存監糧,就連平時國庫應存儲的正項存糧也虧 空。陝甘總督勒爾謹請求捐監,實際上都将監糧折成白銀,随後将收取的白 銀借災赈的名義開銷。這些銀子都落到了諸多甘肅官員的手中,根本沒有赈 災一事。所謂的監糧根本就是有名無實!”

乾隆皇帝火冒三丈,騰地站起來:“勒爾謹竟然如此大膽!這麼重大的事 情,勒爾謹怎麼能瞞過他人,甘肅的官員全都是貪官嗎?”

和珅道:“皇上息怒,甘肅官場此次牽連甚廣,隻怕大小官員都有參與。 不僅僅是勒爾謹,還有王亶望、蔣全迪、王廷贊,至少有一百多名官員都牽 涉其中了。奴才已經将蔣全迪捉拿歸案,這些都是他親口供述的。”

乾隆平日自诩洞察秋毫,最恨貪官,不由地說道:“這麼多人,怎麼可能?整個甘肅全都辜負了朕的信任嗎?”

和珅道:“皇上,甘肅布政使王廷贊正在熱河觐見,可以将這個王廷贊拿 下審問,事情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

乾隆仿佛自言自語地輕聲道:“别人A錢,朕還可以相信,但這個王廷 贊,朕十分了解。他一向為官清廉,怎麼會做出這等事情!王廷贊出任甘肅 布政使之前,曾做過安定縣知縣,為安定縣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架橋修路, 百姓們對他十分擁戴,名聲很好。這樣的好官,怎麼能A錢百姓的血汗錢?”

和珅知道,乾隆隻是需要一個理由。和珅道:“皇上,根據蘭州知府的招 供,王廷贊直接經手辦理的監糧,大約就有五百多萬石。蘭州戰事,王廷贊 請求捐銀四萬兩,他身為布政使,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俸銀?這些銀子是否跟 甘肅捐監的事情有關系,一審便知。”

乾隆沉默了一會兒,終于說道:“和珅,審理王廷贊的事情還是交給你來 辦吧。此案牽連過多,必須要有切實的證據。”

和珅喜道:“奴才遵旨,一定盡心查辦,将貪官繩之以法。”

由于和珅準備充分,對甘肅冒赈案已經調查得十厘清楚,是以審理十分 順利,王廷贊很快招供。遠在蘭州的阿桂也把進一步清查的結果寫成奏折, 急報乾隆。從三十九年開始至今年年初,甘肅共有二十七萬多人報捐監生, 甘肅省收取白銀一千五百多萬兩,甘肅官員借赈災之名,侵吞赈災錢糧折合 白銀将近三百萬兩,所謂的監糧根本就是有名無實。受到牽連的甘肅官員達 一百一十二名,A錢數量在一千兩銀子以上的縣官六十三人,知州五人,同 知三人,通判五人,縣承二人。按照大清律例,A錢白銀千兩以上的官員即 處死。倘若再清查下去,牽涉的人員更多,隻怕無法收場。

這樣一個涉及全省的巨案,不但在甘肅是公開的秘密,在全國也為許多 人所知。由于此事牽連甚廣,需全省官員合力進行,王亶望實行利益均攤, 但每個人得到好處的多少,卻由他決定。為了多報些災情,多得些銀子,不 少地方官絞盡腦汁讨好王亶望。王亶望供認,僅在甘藩司三年任内,送銀、 送物給他的人太多了,以緻他根本記不清楚了。

乾隆怒火中燒,他本來最痛恨貪官,對待貪官從不手軟,如今這樣規模 巨大的A錢案,可謂曠古未有,偏偏發生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長達七年無 人知曉。乾隆當即下旨:“主犯王亶望、蔣全迪主管其事,罪大惡極,立即處 死;勒爾謹聽任下屬王亶望犯罪,且參與其中,念其曾經有功,賜其自盡; 王廷贊發現前任官員的問題後,不但不彈劾,反而效仿A錢,判決絞監候!其他涉案官員,刑部根據大清律,拟定判決。”

誰都看得出來,乾隆這次下決心大開殺戒了。

刑部尚書德福卻十分為難。上奏道:“這次甘肅冒販案,從犯數目衆多, 幾乎全省道、府、州、縣都有貪官,一百一十二位官員受牽連,其中A錢千 兩以上的官員就有六十多位,應該如何處置?請皇上明示。”按照大清律,貪 污千兩以上就要判處死刑,總不能把這六十多位官員都殺了吧?德福拿不定 主意,隻得上奏皇帝。

所謂法不責衆,乾隆也毫無辦法,隻得下旨道:“受牽連的一百一十二位 官員,一律抄沒家産。其中,A錢白銀二萬兩以上者,情節嚴重,斬立決; A錢白銀二萬兩以下者,斬監候;A錢一萬兩以下者,刑部視情況酌情 處理。”

和珅甘肅怒查貪官 200多名官員全部落網

最後查明,A錢兩萬兩以上被處死的二十二人;A錢一萬兩以上處斬監 候的十五人;A錢萬兩以下、千兩以上的二十六人,共六十七名省、道、府、 州、縣主官被送上斷頭台或锒铛入獄,一百餘名貪官家産被抄。

這次去甘肅,和珅總算沒有空手而回,還因為清查冒赈案立了大功。乾 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乾隆任命和珅兼任兵部尚書;十二月,任命和珅兼職管 理戶部三庫。

前後曆經近十年的甘肅冒赈案總算有了最後的結果。這樣大的案子,七 年之内居然無一人舉報告發,最終還是A錢者自我暴露,被乾隆警覺。一省 如此,其他各省官風也大抵可以想見。乾隆皇帝不禁歎息:“甘肅此案,上下 勾通,侵帑剝民,盈千累萬,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

這天,乾隆與和珅閑談,想起王亶望在A錢大量銀兩的同時,還不斷上 奏朝廷,說他辦理捐糧事宜,救了無數災民,災民流着淚感謝皇帝的恩德。 奏折把皇帝哄得心花怒放,因王亶望辦理捐糧有功,乾隆還曾經一道谕旨将 其調往浙江升任巡撫。結果王廷贊接任布政使,按前例繼續A錢。乾隆身心 疲憊,百感交集,歎口氣道:“近些日子的A錢案一件接一件,實在讓朕心 焦。甘肅冒赈案情節如此嚴重,真是史上罕見。難道我大清的監察都是形同 虛設嗎?”

和珅道:“皇上,雖說這個案子情節惡劣、前所未有,不過經過皇上的嚴 厲處置,其他官員一定會有所震懾。”

乾隆道:“朕對放赈的過程,還仔細研究過,自以為萬無一失。發放糧米 時,官員必須親自到場;每日發放後,官員要親自簽字畫押,以為憑證;全部發放完畢之日,還要在發放冊首尾簽上總名,通冊加騎縫印記,以備上司 檢查;同時還要将具體發放數目、領取人名字張榜公布,讓百姓監督。除此 之外,聯曾經派人到甘肅開倉查糧,以防捐糧過程有弊。現在看來,這些指 施從來沒有人認真執行過。”

和珅道:“這都是下邊的官員自行謊報災情,所有報災、勘災、監放的規 定,都被他們視為一紙虛文,無一執行。數年之間,不但從來沒有人檢查核 實,更無人舉報揭發。奴才曾經查訪過,皇上派人查糧的時候,各州縣官員 串通造假,在糧倉的下面鋪架木闆,木闆上面撒上谷物,給監察官員以糧倉 滿囤的假象,欺騙朝廷。奴才這次查糧,為防止有詐,還借用了阿桂大人的 精兵。”

乾隆道:“這個案子涉及甘肅省官員兩百餘人,這些朝廷命官,面對這樣 明目張膽的罪行居然無一拒絕,反而趨之若鹜,真正是廉恥喪盡。朕真是失 望透頂啊!”

和珅道:“奴才以為,A錢官員并非都是毫無廉恥。甘肅冒赈案,長達七 年時間,向朝廷謊報全省連年大旱,甘肅全體官員集體配合,難道他們沒有 一個好官?可能有些官員最初并不想欺瞞朝廷,可他想要保全官位,就必須 參與其中,否則,根本無法在甘肅容身。官員們大多科舉出身,自小熟讀四 書、五經,都是懂得‘禮、義、廉、恥’的。”

乾隆道:“這個案子不是這麼簡單的。當年王亶望向朝廷建議開捐之時, 聯本來尚在權衡利弊,猶豫是否接受,朝中管理戶部的大學士、首席軍機大 臣于敏中在旁邊不斷慫恿,不斷說王亶望的好話,朕一時聽信了他的話,終 于準許。幾年前,朕懷疑甘肅存糧不足,派人查糧時,被甘肅官員欺騙,顯 然是準備好的,必然是朝中有人為之通風報信。”

和珅驚奇道:“于大人……“難道他也有參與?”

乾隆重重地歎了口氣,道:“于敏中身為首席軍機大臣,生前号稱廉潔, 朕也信以為真,對他頗為信任。乾隆四十四年,于敏中故去,卻傳出家人為 分财産而鬧得沸沸揚揚。朕聽說此事,十分疑惑,派人幫助分家,秘密調查 于敏中的财産,居然達二百萬兩之多。朕十分驚愕,一直不明白這麼多的家 産是從哪裡來的,直到甘肅冒赈案發,才恍然大悟。首席軍機大臣竟然是個 巨貪,真是令人痛心疾首!這些官員,真的以為朕是好蒙騙的嗎?朕不過念 在于敏中為國盡忠多年,心存仁慈之心,沒有過多追究而已。”

和珅聽得脊背發涼,他自己A錢的錢财,比于敏中還要多,乾隆這話好像是說給他聽的一樣。和珅定定神,輕聲道:“皇上不必擔心,A錢雖然很難 徹底清除,但清官、好官比比皆是。大學士阿桂多年來為皇上南征北戰,誰 也沒聽說他A錢受賄。有如此威望都廉潔自愛,才是我們這些臣子的楷模。”

乾隆也不願多談,道:“但願如此吧。王廷贊也曾經是個好官,當地百姓 多麼擁嫩他!可到了甘肅,最終同流合污,想必也是形勢使然吧!和珅,你 此次查案,幸而沒有被人蒙騙,比以前的欽差大臣要強多了,也是一大 功勞。”

和珅松了一口氣,趕緊謝恩。對于“大功臣”和珅,乾隆記挂在心,晉 封和珅為一等男爵,随即又被調任為吏部尚書,授協辦大學士。面對着如此 驚天大案,和珅不露聲色地成了最大赢家,誰也不知道,這個善于查辦A錢 案件的和珅,才是最大的貪官。

想不到這件事情還沒有完。此案大大小小涉案人員一律抄家,所有财産 上繳國庫。許多貪官家裡都查抄出不少金銀珠寶、绫羅綢緞,這些财物都要 運進京城,呈獻給皇帝。已經到了浙江的王亶望家裡的贓物較多,負責查抄 的閩浙總督陳輝祖一直到乾隆四十七年年初才查抄完畢,運到京城。負責查 抄的陳輝祖禀報,王亶望查抄的财産折合白銀達三百多萬兩。對于王亶望, 乾隆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每年都要進貢很多珍寶。按慣例,凡上貢物品進三 退一。有些絕世之寶都被乾隆退回去了。王亶望平時最喜收藏古玩字畫,剛 好乾隆也喜歡品評字畫,王亶望曾進貢唐伯虎麻姑圖一幅、華岩牡丹一幅 米芾墨迹一卷、蘇轼佛經一卷,乾隆退還之後一直念念不忘,作為皇帝又不 好意思讨要。如今王亶望被抄家,乾隆還惦記着這些珍貴的字畫,差人去抄 家後運來的物品中尋找,卻連一幅都找不到。

這麼珍貴的字畫怎麼會不見了?王亶望也是喜好風雅之人,一定會細心 保管的。乾隆對照王亶望抄家的呈冊來找,居然連一幅像樣的字畫都找不到。 此外,呈冊中記錄的一些物品,與實際進呈的并不符合。聯想起王亶望的贓 物遲遲運不到京城,一拖就是半年,乾隆一下子明白了,這些物品定是有人 掉包了。

乾隆指令和珅查清楚這件事。和珅首先研究了贓物呈冊,然後一一清查 贓物,然後上奏道:“皇上,這次解京之物實在有些不像話,王室望A錢銀兩 三百多萬,怎可能都是這樣一些東西?這裡都是一些不值錢的物品,甚至有 很多都是虛報。王亶望最愛古玩字畫,可這呈冊中竟然很少。王亶望案早就 處理完了,贓物本應即行解京,唯獨這批贓物一拖就是半年。是以奴才以為,這些贓物定是有人調換過。”

乾隆道:“沒想到竟然有人如此膽大包天,敢在聯眼皮底下調包。/人為 财死,鳥為食亡”,這些人為了錢,命都不想要了。這件案子就交給你來辦。 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和珅道:“奴才接旨。其實,要查清這件事情并不難,隻要找出查抄毛胄 望贓物的底冊就可以真相大白。此外,還懇請筆上思準奴才找一名得力的 助手。”

和珅道:“皇上,奴才懇請皇上給浙江布政使盛住下一道密旨,讓他助奴 乾隆道:“你打算找誰幫你?” 才一臂之力。”

乾隆當即答應了下來,密令盛住協同和珅查案。

和珅早就聽說過陳輝祖貪财,已經暗中将目标鎖定在陳輝祖身上,助手 自然也要從陳輝祖身邊來找。盛住與和珅交好,對于和珅所交代的事情,都 會當做聖旨一般,幹得幹淨又漂亮。何況盛住一直都在陳輝祖眼皮底下做事, 哪能聽不到半點風聲?正因如此,和珅才選中了他做自己的助手。和珅給盛 住寫了密信,附上陳輝祖上交内務府的進呈冊,讓盛住務必找到查抄王亶望 贓物的底冊。盛住一看到信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查抄浙江王亶望的當天, 盛住确實就在現場,當時的程式還是很講究的。閩浙總督陳輝祖逐層封鎖院 落門屋,布政使、按察使等兩司與衢州府知府王士浣、金華府知府張思振等 人都在現場見證,大門鑰匙交給仁和縣知縣楊先儀、錢塘縣知縣張诏收管。 負責抄籍底冊的,則是陳輝祖的親信、浙江糧道道台王站住。

不過,盛住隻是在場的一名普通官員,并沒有什麼權力,隻看到王亶望 府内僅搜出的黃金就有五千兩,珍貴玉器數量衆多,更多的是珍藏的名家字 畫精品。不過盛住并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再加上公務繁忙,多一事不 如少一事,盛住也從來沒有過問過清查的事情,具體的查抄、清點實際上是 王站住等人在負責。最後查抄的底冊,盛住也隻有大緻的印象,記得幾件十 有一件在錄。

分珍稀的寶貝。然而,此刻對照着内務府的進星冊,自己記得的寶貝竟然沒 盛住明白事情的嚴重性,連忙召見了與其關系不錯的仁和縣知縣楊先儀。 盛住與楊先儀私交甚密,斥責道:“楊先儀,你怎麼能這麼糊塗!王站住等人 敗露,皇上已經下了密旨,要我協助和大人查辦這件事情。這件事已經瞞不 知法犯法,竟然将贓物掉包,你既然看在眼裡都不上報給我?現在事情已經敗露,皇上已經下了密旨,要我協助和大人查辦這件事情。這件事已經瞞不下去了,遲早要水落石出。你參與了多少,趕快說出來,說不定能夠保你 一命。”

楊先儀慌了,道:“盛大人,我哪裡敢動皇上的東西,這都是王站住搞的 鬼,我們隻是得了他一點好處,替他保密而已。”

盛住問道:“當初你負責保管王亶望府上的鑰匙,每天去清查贓物,你一 定在場。那贓物的清查底冊,你手中有嗎?”

楊先儀道:“按照規矩,這底冊一共有三份,一份呈給總督,一份存在藩 司衙門,一份存在糧道衙門,我手中自然沒有。不過,我當時覺得會有問題, 留了個心眼,私自抄錄了兩份。”

盛住喜道:“如此甚好,有了這份底冊,你就立功了。”

楊先儀連夜取來底冊,盛住将查抄的底冊拿出來翻閱,又與和珅給他的 内務府呈冊相比較。他發現底冊中有金條、金葉、金錠等共四千七百四十八 兩,可是進呈冊中卻根本沒有,隻是憑空多出了銀子七萬三千五百九十三兩。 這樣将金換銀,王站住占了許多便宜。盛住又繼續往下檢視,發現底冊中記 載有書畫真迹、玉瓶子、玉山等物品,可在進呈冊中卻連影子都沒有。

盛住盤問楊先儀,道:“這件事情不可能這麼簡單。王站住隻是一個糧道 道台,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是不是上頭有人給撐腰?”楊先儀道:“這個下官 就不清楚了,我隻幫王站住做了些事情,他們具體如何調換物品、抽調了多 少,我并不知情。不過據我猜測,衢州府知府王士浣、嘉興知府楊仁譽、錢 塘縣知縣張诏必然牽涉其中。”

盛住道:“和大人特别交代過,閩浙總督陳輝祖,有沒有參與這件事?”

楊先儀猶豫了一下,說道:“他可能是最大的主謀,但沒有絲毫證據,下 官不敢亂說。”

盛住道:“也罷。這個案子案情簡單,不過牽扯的人太多了。現在王站住 已經升任河南布政使,其他官員官位也不低,以我的身份,并不好查辦;隻 有将這底冊和你說的情況禀報給和大人。我會盡量給你說好話的。”

楊先儀自然千恩萬謝。事情的調查已經告一段落,盛住連忙給和珅寫了 封信,将事情的原委詳細地禀報一番。和珅得信後,急忙向乾隆禀報。

乾隆得知内情,大發雷霆:“這些官員一個個都是财迷心竅,竟敢公然欺 瞞朕!這件事一定要盡快查辦。”

和珅道:“皇上,隻怕那個王站住并非主謀,這件事隻怕牽扯的還要廣, 閩浙總督陳輝祖說不定也會參與其中。事到如今,能夠辦得此案的隻有阿桂大人了。”和珅憑借自己的經驗,知道陳輝祖必然參與其中,這個燙手的叫p 就留給阿桂好了。

阿桂比和珅大好幾十歲,是滿洲人中少有的幾個進士之一。他還曾跟别 乾隆南征北戰,立過汗馬功勞,乾隆對他十分信任。不過,和珅與阿桂之間 卻一直不很和睦。和珅知道自己扳不倒阿桂,就想盡一切方法将阿桂支離京 城,他在京城才可以為所欲為。

乾隆道:“不會的,陳輝祖貴為總督,難道會為了這點蠅頭小利,監守自 盜?調換贓物,隻是下屬所為,陳輝祖最多是失察之罪。”

和珅不再說話。陳輝祖有沒有參與,阿桂一查便知,和珅不想摻和了,。

乾隆随即下旨:“令大學士阿桂和戶部右侍郎福長安前往浙江清查,閩浙 總督陳輝祖、江南布政使盛住協同審理。”

阿桂與福長安很快取道河南南下,途中将王站住解任,押解前往浙江, 一起審問。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情,令乾隆不再相信陳輝祖。 原來,浙江前任布政使李封、按察使陳淮、王杲三人前往熱河觐見皇帝。 乾隆十分關心他們辦理王亶望贓物的事情,便随口問了幾句,哪知道這簡單 的幾句話就讓乾隆洞察天機。

“甘肅冒赈案剛剛了結,你們浙江官員就又鬧出了這樣的亂子。查抄的時 候你們也都在場,那贓物的底冊自然也都見了,難道你們就沒發現内務府的 進呈冊有什麼問題?”

李封等人聽了十分慌張,隻得敷衍道:“這……都是臣等的失職。那王站 住暗中調換,門路也頗多,臣等并不知曉。”

乾隆冷冷地說道:“王站住以金換銀,可那是四千七百多兩銀子啊!這樣 大的數目,你們究竟是全然不知,還是有意欺瞞?那贓物的底冊在朕的手中, 與内務府呈冊相較,少了許多東西。王站住如今已經押解在案,朕也已經派 阿桂前往浙江清查,你們要是再敢隐瞞,難道不怕我要了你們的腦袋?”

李封見乾隆發怒了,吓得魂不附體,吞吞吐吐地禀報道:“臣等官職低 微,實在不知曉内情。不過,有一次陳輝祖接見司道時,曾聽他說起過以金 易銀的事情,還囑咐奴才向錢塘縣換金五十兩。”

乾隆一聽之下,想起和珅提醒他的話來,看來陳輝祖必然參與了這個案 子,說不定還是幕後主謀。想到這裡,乾隆又發了一道加急聖旨,下令将陳 輝祖革職拿問,由河南巡撫富勒渾補授閩浙總督。至于李封三人,革去職位, 交由刑部審理。陳輝祖被革職查辦後,查市過程都順利開展了起來。阿桂有聖旨在手, 立即将陳輝粗抓獲,進行審問:“陳輝祖,你膽大包天,以金易銀,私春贓 歌,還不認罪?”

陳輝祖辯解道:“大人,實在是冤枉啊!當初下官在查抄王亶塑家産時, 發現那些金子的成色不好,押運到京的路途遙遠,一定會大有損耗,是以下 官才将金子兌成銀子。下官這麼做,完全是體皇上着想呀。”

阿柱厲聲斥責道:“荒唐!陳輝祖,你也曾當過堂堂的總督,你覺得拿這 麼狗屁不通的話來辯解就沒事了嗎?現在底冊已經查出,原有的珍寶、字畫 不翼而飛,查抄王亶望贓物本就是由你負責,如何解釋?王站住早已将全部 事實交代了,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陳輝祖見事情敗露,隻得招認,說出了偷換王亶望抄家物品的具體經過。 阿桂搜查陳輝祖的家,經過清點,陳輝祖抽換王亶望抄沒入官的物品有:金 錠八百兩,玉方龍觥一件,玉暖手一件,小玉罄一件,玉松梅瓶一件,玉蕉 葉龍觥一件,玉太平有象一件,華岩牡丹一幅,米芾墨迹一卷,劉松年山水 畫手卷一件,唐伯虎麻姑圖一幅,貫休白描羅漢一件,蘇轼佛經一卷,董其 昌蘭草一卷,王蒙巨區林屋一軸,明人泥金佛經一冊,宋旭山水一卷。最後 清點陳輝祖的家産,竟然累計達三十一萬兩。

和珅甘肅怒查貪官 200多名官員全部落網

查清楚後,阿桂直接把結果禀報了乾隆,乾隆立即下旨:“陳輝祖以閩浙 總督之高位,監守自盜,知法犯法,罪不可恕,判處斬監候;衢州府知府王 士浣在查抄家财時夥同陳輝祖作弊,均判為斬監候;知縣楊先儀、張诏直接 經手其事,發配新疆邊境充當苦差。按察使陳淮雖然聽聞此事,卻不聞不問, 革職并發往河工效力贖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