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作者:朗邁劇場

說起汪精衛,多數國人都恨得咬牙切齒,對這個賣國賊唾棄不已。誰能想到,最後投向日本侵略者懷抱的汪精衛,剛開始也是個熱血青年,是跟着孫中山轟轟烈烈搞革命的,能力相當好,是孫中山工作上的好助手兼生活裡的密友。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汪精衛,偏偏還是因為主張抗日才大權旁落的,結果最後成了人人喊打的賣國賊,落得一個千古罵名。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革命先行者的熱血青年

說到汪精衛,大家往往以為這是他的本名。實則不然,“精衛”二字隻是他在《民報》發文章用的筆名,他原名叫汪兆銘。不知他取“精衛”二字為筆名,是否有效仿精衛鳥的精神,日日勞作,隻為守得雲開見月明。可惜,從他後來的人生經曆來看,汪精衛的性格有點偏執,像精衛鳥一般隻知道埋頭幹活,根本不理會别人的意見,總是會做出一些異于常人的舉動,偏偏他自己還是我行我素。

汪精衛的擰巴性格,跟他十三四歲就沒了父母有關。好在,同父異母的大哥接納了他,悉心教導。望弟成龍的長兄對他異常嚴苛,汪精衛在此等寄人籬下的處境下,也隻能乖乖照做。長兄的高壓教育,使汪精衛養成了表面恭順、内心抗争的性子,優柔寡斷卻又一意孤行,對旁人的批評置之不理,有點古代遊俠的意思。

外人看不到汪精衛的扭曲性子,隻是豔羨他年紀輕輕,就已經嶄露頭角,有自己的追随者。年輕的汪精衛雖說出身儒家文化浸染的書香門第,起初卻是目标堅定的革命黨。

1903年,汪精衛官費留學日本。在這裡,他遇上了帶着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孫中山,1905年參與組建同盟會,一度主編《民報》。此時的他,還是積極向上的大好青年。為了宣傳革命主張,以筆為筏,抨擊清政府。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孫中山的革命主張是受贊譽不假,可孫中山組織上司的起義活動,往往傷亡慘重。意識到問題的孫中山決定暫時休整,停止不成熟的起義活動,待他日卷土重來,再行打算。

為了踐行自已的革命主張,報複心切的汪精衛沒愣着,直接付諸行動。在1910年,時年27歲的汪精衛幹了件大事,冒險去刺殺時任小皇帝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沣。暗殺沒成功,自己還蹲了大獄。吃牢飯的汪精衛,獲得了廣泛的同情。

當時的清廷本就是封建腐朽的代名詞,喪權辱國的賣國行徑,早就引起了進步人士的極大不滿。本該即刻判處死刑的汪精衛,在種種聲援下,隻落得一個終生監禁的判決。如果,汪精衛就此在牢裡呆完餘生,或許還能落下一個美名。

事情很快有了轉機,汪精衛沒有在牢裡呆太久。武昌起義後,革命黨要求清政府釋放政治犯,汪精衛于是順利開釋。

出獄後的汪精衛被奉為革命偶像,他本人因為刺殺事件的死裡逃生,此時本就對跟孫中山一起搞革命的前途迷茫,陷入右傾投降主義的泥淖。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出獄後的汪精衛組織起“國事共進會”,宣揚跟清政府調解;後又避談政治,遠走法國,投身到文藝創作中。或許,這時候就能看出汪精衛并不适合政治,他的革命意志不夠堅定,動辄走極端刺殺,輕則消極逃離政治,根本沒有孫中山那樣持之以恒為國家富強奮鬥的決心。若是現在他能夠退出政治舞台,投身創作,定能在文壇有不俗的表現。

猶猶豫豫,失利在與蔣介石的鬥争中

孫中山對才華橫溢的汪精衛十分欣賞,認為他不過是暫時失意,意志消沉罷了,過段時間就能重返革命一線。

1920年10月,在孫中山的盛情邀請下,汪精衛回國參加孫中山上司的二次護法運動,重返政壇。此後的汪精衛在政局裡起起落落,困于政治,直至生命的結束。

孫中山力邀汪精衛回國,回國後的汪精衛也不負衆望。此刻的汪精衛,陪着孫中山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五年。這五年裡,汪精衛的表現極好,像以孫中山使者的名義多次會見東北少帥張學良,聯合反對直系軍閥,是孫中山革命政策的堅定執行者。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孫中山也沒虧待這個早年就追随自己搞革命的汪精衛,汪精衛在國民黨内的官職不低,先後擔任廣東革命政府高等顧問、教育會會長等職位,更是在1924年1月的國民黨“一大”會議上被孫中山指定為會議主席團成員之一,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後來又出任中央宣傳部長。對汪精衛信任有加的孫中山,讓汪精衛得以在1924年11月擔任孫中山的秘書,切切實實做到了孫中山的心腹。就連孫中山的遺囑,都是汪精衛起草。

好景不長,孫中山在1925年去世,汪精衛頓時沒了伯樂。汪精衛太過清高,從不與人結黨營私,被聲望、資曆都遠不及他的蔣介石截了胡,逐漸瓦解了手中權力。

蔣介石的職業軍人出身,強大的軍事背景,根本就是文人出身的汪精衛難以匹敵的。盡管1925年汪精衛以全票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可蔣介石直接釜底抽薪,效仿袁世凱,另立中央。1927年蔣介石直接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和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汪精衛不是沒想過撥亂反正,奈何對手蔣介石既強大還狡猾。幾次明裡暗裡的倒蔣行動,參加的軍閥各懷鬼胎,最後弄得每每失敗收場。

汪精衛的反蔣意圖,蔣介石心知肚明,他早早就娶了大資産階級的富家千金宋美齡,還有孫中山連襟的身份,暗中布局,利用黃埔軍校當校長的人脈,又在國民黨内部廣結善緣,一次次把汪精衛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1932年,日本已經進攻到了上海,眼看戰火就會燒到南京。國民政府居然不想辦法禦敵,選擇遷都洛陽。這會的汪精衛還是想着如何保住上海和南京的。可無奈手下沒人,手上有軍隊的蔣介石忙着跟共産黨一争高下,東北少帥張學良看沒有任何支援保障,也不肯出兵。隻有和自己比較親近的上海守軍蔡廷锴願意與日軍殊死一搏,和日軍僵持了有33天後,傷亡慘重後才被迫撤退。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讓汪精衛更難堪的還在後面,日軍侵犯熱河時,汪精衛下令讓張學良正面迎戰。張學良倒找他要大筆軍費,蔣介石也不表态,北方的将領更是表示與張學良共進退。汪精衛四面楚歌,國民黨卻還在火上澆油,他的行政院院長一職讓蔣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取代。

劍走偏鋒,投敵叛國,終成賣國罪人

受了窩囊氣的汪精衛懷恨在心,自己主張抗日,國民黨将領紛紛推诿責任,基本沒人願意聽命于他。汪精衛本就是文人,文人的弱點就是遇事容易消沉,但傷春悲秋可是政治家大忌。

沒多久,汪精衛就陷入了他人生最值得诟病的一段時間。一直主張抗日的他,在身邊人的鼓動下,竟一步步走上親日道路,最後成了臭名昭著的大漢奸。

日方一直宣稱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是為了亞洲人民才來到中國,正在大力鼓吹親日論。汪精衛有感于國民黨無人積極抗日,做出了非常錯誤的認知,認為中國沒有人願意跟日本侵略者拼個你死我活。

汪精衛曾跟着孫中山革命,沒有學到孫中山三起三落之後還能不改初心、鬧革命的毅力,懦弱的他選擇了破罐子破摔,直接和日方接觸,尋求日方給自己一個出路。

汪精衛萬念俱灰,選擇投敵日本、讒言獻媚,他身邊的人難道就沒有反對的嗎?遺憾的是,汪精衛身旁的人反對的不多,還有人願意代他去和日本談判,隻希望日方能夠撤軍。種種推波助瀾之下,汪精衛将事情推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也把自己推到了萬劫不複之地。

1938年12月29日,汪精衛去往河内,在這裡發表了惡名昭著的“豔電”,來響應日本政府12月22日發表的對華聲明,宣揚對日投降。也就在這一天,汪精衛公開投降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這封“豔電”,因29日的電報代碼為“豔”而得名,是以蔣介石和國民黨中央通電的形式發的,還在香港《南華日報》上公開發表通電内容。通電一經發出,蔣介石上司的國民黨成了衆矢之的。汪精衛此前是國民黨副總裁,是僅次于蔣介石的二号人物。

跟着孫中山搞革命的汪精衛,投敵日本後是什麼可悲下場

“豔電”發表後,汪精衛這位國民黨元老受到全國人民的聲讨。此前跟汪精衛關系不錯的國民黨高官和将領紛紛表示堅持抗日。

備受指摘的國民黨,抵擋不住群情激憤,永久開除了汪精衛的黨籍、撤銷了他在國民黨的一切職務。剛開始,還有人前往熱河勸說他回頭是岸,一意孤行的汪精衛哪裡聽得進去。慶幸的是,汪精衛的投敵,反而讓中國人的抗日愈加賣力。

投敵的汪精衛沒等到日本兌現承諾,日本退兵遙遙無期。沒辦法,投敵的汪精衛已經回不了頭,惶惶不可終日,還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成立汪僞政府,徹底淪為自己年輕時最不齒的賣國賊。

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年輕時犯下行刺攝政王壯舉的汪精衛,晚年時,因為投降日本,看不慣他賣國行徑的年輕人,同樣對他進行了行刺。雖然這次行刺沒能成功,但汪精衛死在了日本投降前的1944年。死于日本投降前,同樣沒有逃得過清算,他的梅花山墓地被炸,死後也沒能落個清淨。

回顧汪精衛這一生,真是唏噓不已,明明年輕時也是愛國志士,追随孫中山搞革命。卻在和蔣介石的奪權失利後,走上投敵日方的不歸路,真真成了千古罪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