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作者:紅色風雲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北韓人民歡送志願軍回國

在北韓戰争爆發後,應北韓政府的請求,中國人民志願軍于1950年10月“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拉開了抗美援朝戰争的序幕。

經過将近三年的艱苦奮戰,敵人在北韓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抗美援朝戰争宣告結束。志願軍陸陸續續從北韓撤出了大批部隊,但為維護停戰局面的穩定,很多志願軍的戰士仍守衛在北韓的土地上,嚴陣以待……

從志願軍進入北韓土地的第一天開始,就一邊參與作戰,一邊在戰鬥的間隙幫助北韓的人民生産勞動,重建立設家園。

在1953年北韓停戰協定簽訂之後,更是如此,基本入朝作戰的志願軍部隊都參與過北韓的生産建設工作。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志願軍入朝

同時,志願軍還派出了大量的工兵,在曾經作戰的地方排雷,填平農田中的炸彈坑,幫助北韓人民建房子,幫助他們盡快恢複正常的生活。

除此之外,志願軍還幫助北韓人民修複了被打得癱瘓的鐵路網,重新修建了鐵路線,建立了車站……

志願軍重點建設了平壤、元山等大城市,他們提出了要以建設北京的勁頭來建設平壤的口号,僅在平壤一個地方就修建了很多辦公樓、醫院、學校等。

雖然北韓已經停戰,國際局勢趨于緩和,但局勢還是有些緊張的。是以志願軍除了在幫助北韓人民進行恢複和建設工作,還堅決維護北韓停戰協定,保衛中國和北韓兩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繼續增加了和北韓人民的團結。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王平将軍

據當時擔任志願軍政委的王平将軍回憶:

志願軍在戰後的五年多,共幫助北韓人民修建公衆場所881座,民房45000多間,恢複和建立各種橋梁4260座,修建堤壩4096條,全長近430公裡,植樹3600多萬棵……

志願軍全體指戰員和戰士在中央和毛主席的訓示下,為北韓人民重建家園,流盡了汗水。

面對北韓的複雜形勢,楊勇知道應該随時做好準備,主張有備無患。從他第一次到北韓的時候,就深入陣地檢查防禦工事,從三八線附近到東西海岸的很多地方,都留下過楊勇的足迹。

為了維護和平,楊勇要求部隊在嚴格遵守北韓協定的同時,還要密切關注敵人的動向,修築工事。

對此,他提到:

“我們既然有力量取得北韓的停戰,也就有力量把它繼續鞏固下去,有力量争取最終和平解決北韓問題。”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楊勇和戰友

1955年,楊勇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員。

兩年後,随着北韓形勢的平穩,中朝兩國開始商量撤軍的問題。

1957年11年,毛主席在通路蘇聯時,與同在蘇聯通路的金日成親自商談了志願軍全部撤出北韓的問題。

毛主席提出:

鑒于北韓局勢已經穩定,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使命已經基本完成了,可以全部撤出北韓了。

金日成也多次表達贊同志願軍回國,并迅速提出了具體的撤軍實施辦法。同時中朝雙方就撤軍問題通過外交途徑進行了協商。

金日成緻函周恩來總理,邀請中國方面派代表團通路北韓,并希望周恩來能親自率領代表團。

次月,周恩來回信表示願意接受邀請。

1958年的年初,北韓發表聲明,主張撤出在北韓的一切外國軍隊和實作北韓的和平統一。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金日成和毛主席

僅在兩天後,中國政府就給出回應,發表聲明表示贊同和支援北韓政府的主張,并且準備就相關問題進行磋商。

為此,周恩來決定率領代表團盡快赴朝。

而楊勇回國彙報北韓工作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志願軍要撤軍回國的打算,他也開始為迎接周恩來通路北韓和志願軍撤軍做着一系列的準備……

1958年2月14日,周恩來率領代表團乘坐專機前往北韓。代表團的成員有陳毅、粟裕、張聞天等人。

在北韓的平壤機場,代表團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周恩來在機場的講話表示,中國政府不僅支援北韓政府提出的從北韓撤出一切外國軍隊的各項建議,并會為實作這個目标而作出積極的努力。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周恩來在北韓

同時,從機場到所居住飯店的路上,北韓的人民在長達十多公裡的道路兩旁,熱烈歡迎中國代表團,還有人從人群中擠出來給周恩來獻上了鮮花。

周恩來站在敞篷汽車上不斷地向群衆揮手緻意,群衆的歡呼聲響徹雲霄。

這是中國人民和北韓人民友誼的展現,更代表了北韓人民對周恩來的深深敬意。當天,他們就開始對志願軍撤軍的相關問題展開了磋商……

在志願軍到達北韓後的第四天,也就是2月17日,還是農曆的除夕。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周恩來等人到北韓烈士陵園

這一天,北韓漫天大雪;這一天,中國代表團冒着大雪來到了位于北韓的桧倉烈士陵園;這一天,長眠于烈士陵園的烈士們迎來了家鄉的親人……

在烈士陵園,周恩來、陳毅、粟裕等人,帶着全國人民的思念與敬意,為志願軍的烈士們送上了花圈。

接着他們又冒着漫天風雪,繞着陵園走了很久很久,代表全國人民瞻仰烈士的陵墓。

就這樣,他們不停地走着,走着走着,周恩來卻突然停了下來,原來這一座座陵墓中,有一座特殊的,隻見墓碑上面刻着七個大字——毛岸英同志之墓。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周恩來等人在毛岸英墓前

而毛岸英生前的音容笑貌也在周恩來的眼前浮現……

毛岸英是毛主席寄予厚望的兒子,也是周恩來看好的年輕人。

在周恩來眼裡,毛岸英身上有着很多優秀的品格,他謙虛,溫和,而且還受過很多苦,這也讓他十分心疼。

那一年,他去蘇聯治胳膊的時候,見到了毛岸英。那時的他剛到蘇聯兩三年,他學習很努力,是個很上進的好孩子。

在毛岸英剛回國沒多久,毛主席就讓他去上勞動大學。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毛主席和毛岸英

他記得,有一次毛岸英和吳滿有的兒子回到延安辦事,正好碰上了文藝演出,毛主席身邊的從業人員就讓他們留下看完演出再走。

但毛主席就是不同意,要毛岸英一定要回去,吳滿有的兒子可以留下。理由就是毛岸英還是勞動大學的學生。

他聽說這件事以後,心疼極了,于是就勸毛主席:“主席,您是否對岸英太過嚴厲了,這孩子從小就受了很多苦啊!”

但毛主席卻說:“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這句話也讓他深刻地明白了毛主席對兒子那深沉的父愛。

新中國成立前後,毛岸英多次提出要下基層工作,也來找過他,他也幫忙勸說了,最終毛岸英如願去了北京機器廠工作。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毛主席和毛岸英在交談

但不久他就去了北韓,并犧牲在了那裡。但毛主席還是當年那句“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一想到這些,周恩來就心疼不已。看着周恩來停下了腳步,其他人也都停了下來。

周恩來在毛岸英的墓前,用他那受傷的右手不停地撫摸着毛岸英的墓碑,沉默了許久。周恩來悲傷地對陳毅說:“岸英的犧牲,對國家和人民,對黨,尤其是對毛主席,都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損失。”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楊勇

接着,周恩來又對時任志願軍司令的楊勇說:“一定要派人守護好陵園,在園内多種樹苗,可以美化環境,讓烈士安息,果實還可以留給北韓的人民……”

說着說着,周恩來的眼眶已經濕潤了……

對于周恩來的心情,楊勇也是了解的,毛岸英的犧牲,他更是感同身受,周恩來說的這件事,他自然是答應的,于是他哽咽道:“好。”

這裡是楊勇來過很多次的地方。每次國内的代表團來,他都會将代表團帶到這裡。在這裡,楊勇會介紹毛岸英的英雄事迹,會号召大家向毛岸英學習,會傳達毛主席的訓示:

我的兒子就應該像所有的志願軍烈士一樣,不要把他運回國内。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在看到志願軍烈士的墓時,楊勇都會要求停車,向烈士的墓表達自己的哀思。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楊勇舊照

參觀完烈士陵園之後,周恩來一行人又繼續忙碌磋商關于志願軍撤軍回國的事情。

關于志願軍撤軍的時間問題,周恩來專門征求了楊勇的意見。

周恩來問楊勇:“志願軍準備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撤出北韓,你們有什麼意見?”

楊勇想了片刻,回答:“我擁護中央的決定,不過我有一個建議,志願軍最後一批撤出北韓的時間,能不能推遲幾個月?最好安排在10月25日,那一天正好是志願軍出國作戰8周年的紀念日,而且還可以多幫助北韓人民搞建設。”

周恩來十分贊同這個建議,并上報了中央。周恩來同楊勇說:“中央基本贊同你的意見,明天我們就和北韓方面商量一下這個問題。”

在除夕之夜,楊勇在志願軍總部主持召開了歡迎大會,周恩來一行人出席了。那一天晚上,周恩來喝了很多酒,看了志願軍文工團準備的文藝演出……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周恩來和金日成

2月19日,周恩來和金日成分别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聯合聲明。

中國政府的聯合聲明中宣布:中國人民志願軍完全同意中國政府的建議,并決定在1958年底前分批撤出北韓。

這一措施,再次證明了中國和北韓兩國的深厚友誼。

次日,志願軍總部也發表了從北韓撤出的聲明。聲明中提到:

“在我們即将開始撤出北韓國土的時候,我們願意向北韓人民保證,雖然我們即将離開你們了,但我們的心将永遠同你們在一起,我們仍然會像在北韓的時候一樣,繼續關注我們兩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和平的共同僚業……”

這份聲明發表後,進一步證明了中朝兩方的深厚友誼,立即在國内外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在通路期間,周恩來非常重視向北韓的人民學習,率領代表團先後參觀了平壤紡織廠,興南化學肥料廠……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周恩來一行人所到之處,都受到了北韓人民的熱烈歡迎。歡迎人群載歌載舞的熱烈場面,也會讓周恩來等人深受感動。

一位曾經救助過志願軍傷員的北韓老媽媽,聽說周恩來要參加黃海制鐵所,不遠萬裡從自己的家鄉趕到那裡歡迎。

她拉着周恩來的手,将自己用紅布包着的一雙銀筷和銀碗獻給他。

到了2月21日,中國政府代表團結束了在北韓的通路,帶着北韓人民的深情厚誼回到了祖國。

臨行前,當周恩來一行人在和北韓的人民群衆告别時,人群一起搖動着花束和彩旗,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

周恩來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率領代表團的這次通路,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那年,志願軍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撤軍工作,根據周恩來的訓示,志願軍向全軍發出了“不驕不懈,善始善終;軍隊撤出,友誼長存”的口号,志願軍的戰士們除了武器裝備和個人物品外,其餘的東西都無償交給了北韓人民軍。

北韓方面還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成立了專門的歡送委員會,歡送志願軍回國.。志願軍收到的北韓人民紀念品和送别信就有數十萬件。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北韓人民歡送志願軍

到1958年的10月,也就是在接近志願軍入朝作戰紀念日子的時候,北韓人民的送别活動達到了高潮,超過600多萬北韓人民在緻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和中國人民的感謝信上簽下了名字。

10月20日左右,楊勇率領志願軍總部全體官兵來到志願軍烈士陵園,向長眠在北韓土地上的戰友做了最後一次悼念。

望着一塊又一塊的墓碑,大家都長久沉默不忍離去。是啊,他們可以回家了,可是他們的戰友們卻永遠長眠了。

看陵園的北韓老人對楊勇等人說:“

請轉告烈士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隻要有北韓人民在,就一定要把烈士的墓保護得好好的。”

不久,最後一批志願軍回國。

楊勇是最後從北韓回來的志願軍司令員。臨别之時,他萬衆矚目,幾乎成了新聞人物,無論他們走到什麼地方,總會被友好的北韓人民圍住。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北韓人民歡送志願軍戰士

金日成還專門接見了楊勇等人。當楊勇和金日成登上主席台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在主席台上,楊勇說:

“10月25日,正是志願軍八年前出國參戰的日子,我們從出國到回國,在北韓整整度過了八年的時間。這八年,是中朝人民的傳統友誼在鮮血和汗水的灌溉中空前鞏固發展起來的八年,也是英雄的北韓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從廢墟中重建立立起更雄偉美麗家園的八年……我們堅信,我們正義的事業必然會勝利……”

北韓還舉辦了隆重的儀式,授予楊勇一級國旗勳章,這也是北韓的最高勳章。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北韓舉行的盛大歡送會

到了不得不走的那一刻,金日成等人來到了車站,在廣場上,向楊勇等人送行。

八年了,這八年和北韓結下了生死情誼,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楊勇等人懷着無限不舍的心情,向敬愛的金日成首相告别!向勇敢勤勞的北韓人民告别!

在依依不舍中,車上的,車下的,包括前來送别的北韓人民和新聞記者們,無一例外,都哭了。

這是不舍的淚水,這淚水中有着北韓人民對中國人民,對志願軍深深的情誼。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志願軍戰士和北韓大娘

在志願軍出國八周年紀念日之際,最後一批志願軍帶着鮮花和友誼跨過了鴨綠江回到了祖國。

八年前。彭德懷帶着志願軍從這裡通過。八年後,楊勇帶着志願軍從這裡凱旋。在鴨綠江,曆史寫下了永不磨滅的勝利記錄。

當列車駛過布滿彈坑的稻田,駛過袅袅炊煙,來到了安東車站,安東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志願軍戰士們終于回到了祖國,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當他們看到了祖國的親人們隆重的歡迎行列,聽到了親人們熱情而愉悅的歡呼聲,感到了無限的溫暖。

八年了,志願軍戰士們終于回來了,終于能見到日思夜想的家人們,尤其是他們看到了祖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欣欣向榮,更是欣慰不已。

八年了,人民群衆終于等到了英雄回家,終于能為他們的勝利而歡呼!

他們當年到北韓打仗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希望全國人民能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嘛,雖然他們的很多戰友們都犧牲在了異國他鄉,但犧牲的戰士們看到了這宏偉景象,也會歡欣鼓舞。

列車繼續行駛,路過了沈陽、錦州、天津等地,無一例外,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北京人民迎接志願軍

當列車到北京時,周恩來和陳毅等許多元帥将軍們親自到車站迎接,同時他們一起唱起了志願軍軍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列車還沒有停穩的時候,熱情的人們群衆就湧了上去。他們要歡迎他們的英雄,歡迎最可愛的人!

在隆重的歡迎大會上,楊勇充滿激情地講話,總會被一陣又一陣的掌聲打斷。

次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毛主席富有感情地問楊勇:“都回來了嗎?”

楊勇回答都回來了,毛主席高興地說:“好,回來好哇,熱烈歡迎你們!”

58年志願軍撤軍回國前,楊勇提出一條建議,周恩來:中央基本贊同

圖 | 毛主席

在回國的那段時間,楊勇和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所到之處,都充滿了鮮花掌聲。可楊勇卻明白,掌聲不僅是屬于他們的,也屬于先期回國的志願軍戰士和長眠在北韓土地上的烈士們!

這些鮮花和掌聲,這些榮譽,更應該是屬于他們的。

在此後的時光中,楊勇常常對家人說:

“在戰争年代,有無數的同志為革命犧牲了,在他們墓前沒有鮮花和掌聲,但後人會永遠記得他們,緬懷他們的業績,繼承他們的事業。……”

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們,才應該是我們永遠要記住的人,不能忘記的人,最可愛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