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作者:牧海

今年10月9日,貴州六盤水出現了一座巨大的蜂巢,每層蜂巢呈盤狀分布,足足壘疊了十幾層。由于體積龐大且分量十足,移動整個馬蜂窩甚至還出動了挖掘機。單就規模來看,這座蜂巢确實極為罕見。

這隻巨型蜂巢在網上引發了熱議,甚至還沖上了熱搜,很多網友都表示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蜂巢,還有人留言稱這是“馬蜂的城堡”!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養過馬蜂的人都清楚:這座蜂巢可不簡單,經濟價值極高,堪稱一座“金窩”!

馬蜂的學名是胡蜂,别名為黃蜂、草蜂,由于有些胡蜂的蜂巢和人的頭部差不多大小,是以也被稱為“人頭蜂”。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蜂巢是胡蜂活動的核心場所,其形狀與蜂種有關,一般呈盤狀或球狀。摘蜂巢是一項高危活動,但依然有人險中求财。比如今年8~10月,四川宜賓就出現了多個巨型馬蜂窩,當地村民在深山老林中多次打落野生蜂巢,其中一個蜂窩的直徑達到了2.4米,淨重196斤,被摘下時蜂巢已有3~4層!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村民為何要冒險摘蜂巢?這背後的經濟價值才是關鍵原因。

蜂巢本身就是珍貴的中藥材。蜂巢的原材料是植物的表皮,是經胡蜂反複咀嚼并混合唾液後修築而成,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農村地區,收集馬蜂窩并集中出售是一種常見的小生意。

蜂蛹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蜂蛹是胡蜂的未成熟幼蟲,體胖而色白,肉質肥厚,營養價值高。不少地區都将蜂蛹視為特色美食,最傳統的做法就是油炸。一桶蜂蛹的售價可達200元左右,在夜市街頗為流行,是不可多得的道地小吃。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蜂王、雄蜂也大有用處。蜂王的經濟價值最高,可用作繁殖蜂群的種蜂。蜂王的售價和品種有關,比如葫蘆蜂蜂王一隻可賣15元,金黃虎頭蜂蜂王則為50~130元。至于普通雄蜂,則可以泡在米酒中裝瓶出售,民間傳聞:老蜂酒可治療風濕疾病,售價高達100元/斤。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街邊出現胡蜂泡酒

總之,野生蜂巢價值不菲,幾乎全巢都是寶貝。但野生蜂巢數量很少,而且巢穴隐蔽,不易被發覺,難以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一些村民開始從采摘野生蜂巢轉變為人工飼養,産量更加穩定,在西南山區等原始資源豐富的地區已形成可觀的産業。

無論是養蜂還是采摘野生蜂巢,獲益多少主要取決于蜂巢的規模和大小。那麼,蜂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枚蜂巢的産生還要從蜂王說起。蜂王也叫母蜂、蜂後,是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的雌蜂。每年3~4月份,越冬的蜂王相繼複蘇,但此時的營養條件較差,需要一段時間采食以補充營養,之後才會開始營巢。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有意思的是,越冬後的蜂王不需要與雄蜂交配就能直接産卵。這是因為年前蜂王和雄蜂已多次交配,并将雄蜂的精子存入到了貯精囊中,精子可保留數年之久。更加神奇的是,蜂王産下的卵既有受精的卵子,也有未受精的卵子。其中,受精卵發育成工蜂或蜂王(雌蜂),未受精卵則發育成雄蜂。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雌蜂和雄蜂的外觀差異主要為:雄蜂的腹節和觸角都比雌蜂多出一節,且觸角端部常彎曲成鈎狀。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判斷方式,看有無蜇針:隻有雌蜂腹部才有蜇針,能伸縮,可排出毒液,是以會蜇人的胡蜂都是雌蜂。

不同品種的蜂王,其築巢時間有所不同,但過程都如出一轍:築巢時直接将腹部伸入巢室中,将卵子産在巢室的基部側壁。卵孵化成幼蟲後需要由工蜂照料,個體肥胖,可充滿整個巢室。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可能有人會問了,有的蜂巢直徑可達2~3米,那麼大的巢穴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這種巨型巢穴主要是工蜂的“傑作”。在南方地區,蜂王一年可繁殖4~6代,前幾代新蜂大多都是工蜂,專門負責巢穴的擴建、飼喂、禦敵、護巢等内外勤活動,蜂王則專門負責産卵。工蜂性情兇狠,蜇針發達,排毒量大,攻擊性強,是蜂群的主力軍。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由于經濟效益喜人,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投身于胡蜂的養殖,利用蜂王培育初級蜂群逐漸成為熱門項目。

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養胡蜂的主流方式是在雌蜂築巢以後,将蜂巢轉移到野外天然放養。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成本更低,省時省力,養殖戶隻需要記住位置,在蜂巢發育到最大規模時采摘即可。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據了解,一個初級蜂群的售價就高達1300~1800元,而有經驗的養殖戶每年可培育上萬隻葫蘆蜂蜂王,再加上老蜂、蜂蛹、蜂巢,背後的産業價值難以估量。

但是要注意,胡蜂畢竟是肉食性蜂種,而且毒性大,背後的隐患不容小觑。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首先,胡蜂是蜜蜂的天敵,盲目放養并不理智。每年7~9月是蜜源緊缺期,此時胡蜂會大量叼食蜜蜂哺育幼蟲,嚴重的甚至能将一個蜂群吃垮。胡蜂侵入後,蜜蜂群因受驚而四散逃飛,蜂箱附近也經常出現傷亡的青壯年蜂,大多數都是無頭、斷足或者殘翅蜂,給蜜蜂養殖戶帶來了嚴重損失。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其次,胡蜂對農村居民也能構成潛在威脅。在野外放養胡蜂,其安全性比不上網狀大棚養殖,胡蜂可自由活動,攻擊性強,對人畜都有可能造成意外傷害。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野外放置的胡蜂巢對地點有嚴格要求,必須置于人迹稀少的地區,還要設定警示牌。但目前胡蜂養殖從業者素質不一,部分養殖戶安全意識不高,投巢操作也不規範,一旦出現失誤就有可能釀成大禍。

2014年10月9日,四川巴中市的一對母女到田間挖蕃薯,不小心驚動了附近松樹上的胡蜂群,蜂巢體型竟比水桶還大!在胡蜂的圍攻之下,母女二人不幸遇難,就連趕來營救的村民也被胡蜂嚴重蜇傷,躺進了醫院。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更讓人痛心的是由人禍引發的悲劇。2020年9月,幾名外省人在湖北黃石某村莊發現了一隻馬蜂窩,當場将其捅落下來。出人意料的是,這些蜂群并未立即消散,而是在周圍來回遊蕩,這也給後來的悲劇埋下了隐患。

第二天,村裡的一位3歲孩童在自家門口玩耍,竟突然遭到了一群馬蜂圍攻,發出的慘叫聲驚動了在田間勞作的奶奶。奶奶用身體護住孫子,結果自己也被嚴重蜇傷。最終,祖孫兩人因傷勢過重而身亡。

摘蜂巢的隐憂:馬蜂窩變“金窩”,人蜂兩敗俱傷,代價有多大?

馬蜂蜇人(圖文無關)

總之,胡蜂的養殖應當慎之再慎,尤其是野外放養。隻有小心謹慎,提高從業者的專業素養與安全意識,才能将風險降到最低,切實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對于采摘馬蜂窩及野外放養的行為,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