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末年崇祯朝名臣、名将、各部尚書、各首輔在任時間大全彙總

作者:我是一個老撲街

一、内閣首輔(18位)。

1、黃立極(天啟朝末代首輔,天啟、崇祯兩朝過渡性首輔)。

黃立極(1568年2月27日—1637年11月2日),字石笥,又字中五,号我範,直隸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營鎮鄉黃莊村)人。

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累官少詹事,禮部侍郎。

明熹宗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魏忠賢因同鄉之因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旋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

次年(1626年)遷武英殿、建極殿大學士,為首輔,以“夜半片紙了當之”一語促魏忠賢誣殺熊廷弼。

崇祯帝即位,閹黨案定,天啟七年(1627年)十一月緻仕落職,崇祯十年(1637年)去世,年七十。

2、施鳯來(黃立極後,崇祯朝第一任首輔)。

施鳯來(1563年—1642年),字羽王,号存梅,明末浙江平湖人,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獲會試第一名,廷試一甲第二名,即榜眼。

授編修,積官‘少詹事兼禮部侍郎’,以禮部尚書入閣,史記此人素無氣節,以和柔媚于世,擅于依阿權勢,在太監魏忠賢勢大時,為谄媚對方,在浙江巡撫潘汝桢提出要為魏忠賢建生祠時一起提議上書,因而受到其它士大夫的鄙視。

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亡故,明思宗朱由檢(崇祯帝)即位後,于同年十一月接替黃立極為首輔,次年(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緻仕。

3、李國(施鳯來後,崇祯朝第二任首輔)。

李國,字元治,高陽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天啟六年七月,超擢禮部尚書入閣,跟魏忠賢是同鄉,但他并不依附魏忠賢,後來更以登極恩進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但是不久李國就請辭了。

具體時間為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接替施鳯來當首輔,五月緻仕。

4、來宗道(李國之後,崇祯朝第三任首輔)。

來宗道(1571年10月21日—1638年3月13日),字子由,号路然,浙江杭州府蕭山人(今杭州濱江區長河街道)。

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授庶吉士,明熹宗朱由校天啟朝充經筵講官,受其重用。

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接李國任内閣首輔,一月後緻仕歸鄉,僅在位一月餘。

曆官光祿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戶部尚書、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七次進階,顯赫一時。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去世,享年六十八,葬故鄉長河龍井山塢(今長河街道塘子堰村井山塢),尚有遺迹可尋。

5、周道登(來宗道之後,崇祯朝第四任首輔)。

周道登,蘇州吳江人(今江蘇吳江),為宋朝理學鼻祖周敦頤後裔。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供職,天啟元年升至禮部左侍郎,旋即緻仕。

崇祯初年複起,任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國史館正總裁。

周道登為人愚蠢謙和,多年的官場生涯,周道登就是認認真真裝孫子,等到自己修成正果的時候,他終于不用再裝了,因為他已經成了真的孫子。

無論做官還是做事,此時的他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能邁半步絕不邁一步。

具體時間為崇祯元年(1628年)六月接替來宗道,十二月退。

6、韓爌(周道登之後,崇祯朝第五任首輔)。

韓爌(1566年~1644年),字虞臣,号象雲,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人,東林黨元老。

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曆任少詹事、禮部尚書、内閣首輔等。

泰昌至崇祯年間發生的諸多大事,如“紅丸案”、“魏黨案”等韓爌都曾參與其中,且都起了相當的作用,後因袁崇煥冤案所累,罷職還鄉,但卻享有了“先後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黨,天下稱其賢”的美譽。

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二十二(1594)年授職為翰林院編修,後又與李騰芳等人充任正史纂修官,至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朝内大事多與參聞,與葉向高一樣,尚能公允,與浙黨諸臣能夠共處。

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明光宗泰昌帝即位,授職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與機要事務。

不久,光宗病危,韓爌因輔佐天啟帝朱由校登位有功,加封為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天啟元年(1621年),朱由校登基,韓爌和劉一燝二人以皇帝未曾出閣讀書,請求皇帝從十二日起開講經筵,皇帝允。

天啟二年(1622)四月,禮部尚書孫慎行彈劾方從哲用李可灼進獻紅藥丸,跟弑君、叛逆同罪,廷議紛亂,韓爌上疏辯白,進而護首輔、浙黨領袖方從哲周全,未造成大冤案。

不久,魏忠賢得勢,修撰文震孟上《勤政講學梳》影射魏忠賢,魏忠賢欲治其罪,韓爌大力上疏營救。

天啟三年(1623),因平定山東妖賊徐鴻儒有功,加封少師、太子太師。

天啟四年(1624年)七月,葉向高緻仕,韓爌晉升首輔,起初楊漣曾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魏忠賢向韓爌求援,韓爌不予理睬,魏忠賢便對他懷恨在心,在葉向高罷歸後,韓爌為内閣首輔,遭魏忠賢怨恨報複。

天啟四年(1624年)十一月六日,因魏忠賢陷害而憤然辭職退隐而去。

天啟五年(1625)七月九日,逆黨李魯生受魏忠賢訓示,彈劾韓爌,将韓爌除名,剝奪官籍。

崇祯元年(1628),有人請求崇祯征召任用韓爌,五月,崇祯遣人召用麼,十二月二十六日回到朝廷,重任首輔。

崇祯二年(1629)正月,大學士劉鴻訓因張慶臻敕書一事被重罰,韓爌上疏營救,皇帝不聽。

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因袁崇煥抵禦後金建奴之事不利而牽連隐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蒲州,逼迫韓爌出來相見,韓爌不從,賊兵便抓住韓爌唯一的孫子進行威脅,無奈依從。孫子得救,韓爌卻是以而病倒,無多日便“憤郁而卒”,終年八十歲。

7、李标(韓爌之後,崇祯朝第六位首輔)。

李标(1583年1月6日—1636年),字汝立,号建霞,直隸真定府高邑(今河北高邑)人。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曆官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曾兩次出任内閣首輔。在任期間,正值明末,朝廷黨派林立,互相傾軋,李标中立無黨,極力反對黨派之争。

李标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禮,顧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敢于直言谏君,每事持大體,以風節顯。死後贈少傅,谥文節。

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接替韓爌擔任首輔,三月緻仕。

8、成基命(李标之後,崇祯朝第七位首輔)。

成基命(1559—1635),字靖之,号毖予,大名(今屬河北)人。

天啟中累官禮部右侍郎,因得罪魏忠賢落職,崇祯時曆任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多有建樹,性寬厚,每事持大體,為官清廉,有“清白相公”之稱。卒贈少保,谥“文穆”,葬今大名城南關。

萬曆三十五年(1607)進士,經庶吉士,曆任司經局洗馬,署國子監司業事。

天啟元年,因上疏請求明熹宗幸學未先向内閣禀報,令其以原官還局,遂請告歸。不久起官為少詹事。累官至禮部右侍郎兼太子賓客,改掌南京翰林院事。

崇祯元年(1628),閹黨被清算,成基命起家擔任吏部左侍郎。

崇祯二年(1629)十月,正值己巳之變,京師戒嚴,成基命請求起用孫承宗再次任為樞輔(他與孫承宗關系頗好,此後還為馬世龍辯解以保護孫承宗),并消除不必要的争議。十一月,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内閣。

在韓爌、李标相繼去職之後,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成基命成為過渡首輔,與周延儒、何如寵、錢象坤共事。

同年六月,溫體仁、吳宗達也進入内閣,周延儒黨羽已豐,成基命為保全自身,于當年九月即緻仕。

崇祯八年在家中去世,贈少保,谥号文穆。有《雲石堂稿》。其子成克鞏投降建州,仕至秘書院大學士。

具體時間,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接替李标成為首輔,九月緻仕,讓位周延儒。

9、周延儒(成基命之後,崇祯朝第八位首輔。)

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繩,号挹齋,明代宜興人(今宜興宜城鎮人)。

周延儒少時聰明,有文名,20歲連中會元、狀元,授修撰。天啟年間遷右中允,掌司經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祯帝即位,召為禮部右侍郎。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在文華殿受到崇祯帝召見,君臣二人密談了很長時間,談了什麼,外人一概不知,後金入侵京師時,崇祯帝下诏拜周延儒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令其入閣參預機務,次年二月加太子太保頭銜,改任文淵閣大學士,同年九月升任首輔。

周延儒在擔任首輔僅四個月後為溫體仁所排擠,告病回鄉,周延儒回鄉後不久,溫體仁因執政成績不佳被罷免,接着張至發、薛國觀先後執政,但是不僅不能挽回時局,反倒令形勢愈加緊張,後金、農民軍勢力越發壯大,結果先後被罷免。

最後在東林黨人的影響下,崇祯帝遂下诏再次啟用周延儒。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周延儒到達京城複任首輔。

崇祯十六年(1643年)四月,清兵入關,周延儒自請視師,卻假傳捷報蒙騙崇祯帝,崇祯帝不知内情,對周延儒褒獎有加,特進太師。

後錦衣衛指揮駱養性上疏揭發真相,其他的官員也相繼彈劾,因而獲罪流放戍邊。不久,崇祯帝下诏勒令周延儒自盡,籍其家。終年51歲。

周延儒第一次為首輔:崇祯三年(1630年)九月進,六年(1633年)六月罷。

10、溫體仁(周延儒之後,崇祯朝第九位首輔)。

溫體仁(1573年—1638年),字長卿,号園峤,浙江烏程(今湖州)南浔輯裡村人。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編修官,累任到禮部侍郎。

崇祯初年升為尚書,協理詹事府事務。崇祯三年(1630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入閣後逼迫周延儒引退,自己成為首輔。

崇祯十年(1637年),請辭獲批,次年(1638年)在家中病死。

具體時間,崇祯六年(1633年)六月接替周延儒進,十年(1637年)六月緻仕。

11、張至發(溫體仁後,崇祯朝第十位首輔)。

張至發(1573~1642),字聖鹄,号憲松,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南)人。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曆任知縣、禮部主事、禦史。

崇祯五年(1632)升光祿卿,進而累遷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繼為首輔。

崇祯十一年(1638)謝政歸裡。回藉後,體察民情,不忘國事,關心鄉裡。

十二年捐資倡建淄川縣石城、義倉,代輸丁銀,捐俸供給士人。崇祯十五年病重,自知人世不久,遺囑曰:“勿情恤,勿立家廟,勿入鄉賢祠,勿用墓志。”終年七十歲。

具體時間,崇祯十年(1637年)六月接替溫體仁進,十一年(1638年)四月罷。

12、孔貞運(張至發後,崇祯朝第十一位首輔)。

孔貞運(1574年—1644年),字開仲,号玉橫,江左池州府建德縣(今安徽省東至縣)人,孔聞敕次子,孔子第六十二代孫。

生于萬曆二年(1574年),萬曆四十年(1612年)鄉試中舉。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科莊際昌榜進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天啟五年(1625年),充任會試考試官,充經筵展書官,纂修兩朝實錄。

天啟七年,升左春坊左谕德,崇祯元年(1628年)擢國子監祭酒,進少詹,仍管監事。

崇祯六年,服阕,起南京禮部侍郎,後轉北京吏部左侍郎。崇祯九年入閣,官至首輔。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因驚聞崇祯上吊而悲恸至死,享年69歲,谥文忠。

具體時間,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接替張至發擔任首輔,六月去。

13、劉宇亮(孔貞運後,崇祯朝第十二位首輔)。

劉宇亮(具體生年不詳,1642年卒),字蓬玹,四川綿竹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

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選庶吉士,累遷吏部右侍郎。

崇祯十年(1637)八月,擢禮部尚書,與傅冠、薛國觀同日入閣。

崇祯十一年(1638)六月,孔貞運罷歸,劉宇亮代為内閣首輔。

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被薛國觀構陷算計而罷歸。

具體時間,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接替孔貞運擔任首輔,十二年(1639年)二月罷。

14、薛國觀(劉宇亮後,崇祯朝第十三位首輔)。

薛國觀(?——1641年),字家相,号賓廷,陝西西安府韓城縣(今陝西省韓城市)人。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授萊州府推官(基層司法官員,類似于地方法院院長),天啟四年(1624年),擢戶部給事中,後因曾附魏忠賢而被南京禦史袁耀然彈劾,最終罷職歸裡。

崇祯九年(1636年),任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後升任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戶部尚書,進文淵閣;再加少保、吏部尚書,進武英殿。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因受賄被吳昌時彈劾免職,最後賜死。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接替劉宇亮擔任首輔,十三年(1640年)六月緻仕。

15、範複粹(薛國觀之後,崇祯朝第十四位首輔)。

範複粹(1580年-1658年),字玉坡,号清六,山東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及第,崇祯元年(1628年)進京任禦史,因告發董懋中等受到崇祯帝朱由檢賞識。

之後範複粹先後巡按江西,陝西,對兩地的财政、防務進行了有效的改革,受到崇祯帝褒獎。

1635年,再次回京任職,擔任大理寺少卿,不久竟直接升任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以大理寺之職代理刑部,進入内閣。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範複粹接替薛國觀任内閣首輔,後數次因病或彈劾請辭,崇祯帝皆不允,崇祯十四年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極殿大學士。

後李自成攻占洛陽,福王遇害,範複粹漸感回天乏術,在借崇祯帝大赦天下之機釋放衆多被囚禁官員後,于五月辭職歸家。

明朝滅亡後,範複粹數次拒絕了為清朝做官的邀請,隐居在老家黃縣的盧山,于清朝順治十四年病逝,享年79歲。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進,十四年(1641年)五月罷。

16、張四知(範複粹後,崇祯朝第十五位首輔)。

張四知(具體生年不詳,1646年死),字贻白,号岩叟,山東兖州府沂州費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費縣)人。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簡讨。崇祯時官至禮部右侍郎。

崇祯十一年(1638年)廷推閣臣,位列其中,給事中李淳力陳其A錢狀,四知力辯,薛國觀亦力援之,明年五月遂入閣。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緻仕。明亡降清,授濟甯道禦史。順冶三年(1646年),劾死。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接替範複粹當首輔,九月降。

17、周延儒(張四知後,第二次為首輔)。

具體時間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接替張四知,十六年(1643年)五月因謊報軍情而死。

18、陳演(周延儒死後,崇祯朝第十六位首輔)。

陳演(具體生年不詳,1644年死),字發聖,号贊皇,四川省成都府井研縣(今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人。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崇祯十三年正月拜禮部左侍郎、東閣大學士,入閣。

四月改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周延儒第二次首輔罷,繼任為首輔,實無能為,無所籌劃,十七年罷政。

李自成破京師時被拿,以獻巨金于劉宗敏獲釋,最後被殺。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接替周延儒當首輔,十七年(1644年)二月罷。

19、蔣德璟(陳演後,崇祯朝第十七位首輔)。

蔣德璟(1593-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椰,明末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已知入教明末論教思想家,著有《西方問答》《天圓說》《天問略》和部分“晉江景教堂辛”始發教書發。

現存故宮中國最早地球儀(陽瑪諾)為其仿制,另仿制望遠鏡佚失。

泉州晉江福全人,入閩始祖為明開國授禦守閩福全古城千戶蔣旺,其父蔣光彥,也是進士出身,官至江山縣知縣,廣東布政司參議,有武功政績,配享晉江(今泉州)文廟先賢祠,因忤當事,棄職宦場,返鄉歸養。

蔣德璟從小受到書香教育,受到父親耿直性格的陶染,這對其以後成為明朝一代著名的政治家,無不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他生當明末,曆事天啟、崇祯、福王、唐王,最後眼見沒法挽回大勢而不得志還裡歸家。

蔣德璟以《古之賢人》、《仁遠乎哉》、《子之武城》、《周有八士》、《知天地之化育》、《賢者而後樂》、《得道者多助》等文章于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登進士,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崇祯十五年(1642年)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戶部尚書,晉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蔣德璟與皇上作了一場辯論後,竟引罪去位,留京宿會館至闖破京,為崇祯帝扶靈發喪。

後因南明唐王亡而痛哭吞金殉國,葬南安邱南明殉國軍民五坑之官坑。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接替陳演擔任首輔,三月罷。

20、魏藻德(蔣德璟後,崇祯朝第十八位首輔,也是最後一位。)

魏藻德(1605—1644),字師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直隸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人。

崇祯十三年(1640年)狀元,授修撰,十六年以疏陳兵事召對稱旨,驟擢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

次年,诏加兵部尚書兼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為北明最後一任内閣首輔。

李自成破京師,被執,勒令輸金,受刑而死。其人擅長辭令,有辯才,且深通崇祯的謀略,故總能迎合崇祯的心思,然有才無德,又不能以天下為己任,想出治國之策。終至投敵後慘死獄中。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接替蔣德璟進,後亡于李自成之手。

二、六部尚書。

1、兵部尚書。

1、1:崔呈秀(明熹宗朱由校天啟朝最後一任兵部尚書,過渡性兵部尚書 )。

崔呈秀(1584年-1627年),薊州(今天津市薊州區)人,明末閹黨“五虎”之首。

明神宗萬曆四十一年中進士,熹宗天啟初年,擢升禦史,巡按淮、揚,期間因贓私被都禦史高攀龍舉報,遭朝廷革職等候處置。

崇祯即位後,閹黨被定為逆案,朝廷下诏捉拿處治,崔呈秀自缢而死,但仍被追戮屍體。

1、2:閻鳴泰(崔呈秀後,崇祯朝第一任兵部尚書)。

閻鳴泰(1572年生,亡時不詳),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進士出身,官至明朝兵部尚書。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登進士,授戶部主事,曆任遼東參政、佥事,山東參政。

天啟二年(1622年),擔任遼東監軍、參議,同年改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兼右佥都禦史、遼東巡撫。

天啟五年(1625年)擔任兵部右侍郎,署協理京營戎政、整饬薊鎮等處邊備。

天啟六年(1626年)擔任順天巡撫、薊遼總督,并任兵部尚書、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

天啟七年(1627年)授少師,代崔呈秀為兵部尚書。

1.3:王在晉(閻鳴泰後,崇祯朝第二位兵部尚書)。

王在晉(1567年7月22日-1643年),字明初,号岵雲,河南浚縣人。

萬曆二十年進士,曆官中書舍人、江西布政使、右副都禦史、兵部侍郎、南京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天啟五年(1625年),王在晉由原南京兵部尚書被任用為南京吏部尚書,不久又改任南京兵部尚書。

崇祯元年三月,太子太傅兼刑部尚書,崇祯元年四月,太子太保兼兵部尚書,崇祯二年正月削籍。

1.4:王洽(王在晉後,崇祯朝第三任兵部尚書)。

王洽,字和仲,臨邑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曆知東光、任丘。服阕,補長垣。

崇祯元年,召拜工部右侍郎,攝部事。兵部尚書王在晉罷,帝召見群臣,奇洽狀貌,即擢任之。

1.5:申永懋(王洽後,崇祯朝第四任兵部尚書)。

無具體資料。

1.6:梁廷棟(申永懋後,崇祯朝第五任兵部尚書)。

梁廷棟,崇祯三年到四年間的兵部尚書,據《明史》記載,其人才幹可以,但品行有問題,是以隻當了一年多就被撤換。

到了崇祯八年又被起用為兵部右侍郎兼右都禦史,此外“代楊嗣昌總督宣、大、山西軍務”。

崇祯九年的時候,清兵又繞道長城喜峰口侵入關内,直逼京師。清兵經過的是梁廷棟的轄地,對此有直接責任,被指令戴罪入援,梁廷棟和太監盧維甯、督師張鳳翼“三人相掎角,皆退怯不敢戰。于是寶坻、順義、文安、永清、雄、安肅、定興諸縣及安州、定州相繼失守”。

梁廷棟自知渎職罪大,害怕受到崇祯制裁,是以幹脆每天服用少量大黃,最後病死。

1.7:熊明遇(梁廷棟後,崇祯朝第六任兵部尚書)。

熊明遇(1579-1649年),字良孺,号壇石,江西南昌進賢人。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授長興知縣,四十三年(1615年)曆任兵科給事中、福建佥事、甯夏參議,為人多所論劾,疏陳時弊,言極危切。

天啟元年(1621年)以尚寶少卿進太仆少卿,尋擢南京右佥都禦史。

崇祯元年(1628年)起兵部右侍郎,遷南京刑部尚書、拜兵部尚書,緻仕後又起故官,改工部尚書。

因接近東林黨人,與魏忠賢不合,故屢遭貶谪甚至流放,仕途頗多周折。

1.8:張鳳翼(熊明遇後,崇祯朝第七任兵部尚書)。

張鳳翼,字伯起,号靈虛,别署靈墟先生、冷然居士。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與燕翼皆中舉人,為人狂誕,擅作曲。

1.8:楊嗣昌(張鳳翼後,崇祯朝第八任兵部尚書)。

楊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國明朝後期大臣、詩人。

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楊鶴之子,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

崇祯十年(1637年)出任兵部尚書,翌年入閣,深受崇祯皇帝信任。

崇祯十二年(1639年)以“督師輔臣”的身份前往湖廣圍剿農民軍,雖在四川瑪瑙山大敗張獻忠,但随後被張獻忠緻敵戰術牽制,疲于奔命。

崇祯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已患重病,聞此消息後驚懼交加而死(一說自殺),享年五十四歲。

1.9:傅宗龍(楊嗣昌後,崇祯朝第九任兵部尚書)。

傅宗龍,明末将領,雲南昆明人,字仲綸,一字括蒼。萬曆進士。

天啟四年(1624年),巡按貴州,崇祯三年(1630年)以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不久罷官。

十二年召為兵部尚書,以不能從谀承意,忤旨下獄,十四年從獄中釋出,起為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由陝入豫,與保定總督楊文嶽合圍李自成、羅汝才聯軍,中伏大敗,逃至項城,被農民軍殺于城下。

1.10:陳新甲(傅宗龍後,崇祯朝第十任兵部尚書)。

陳新甲(生年不詳,1642終),四川省重慶府長壽縣人(今重慶市長壽區)。

萬曆三十六年舉人,授定州知州。崇祯元年(1628年)入為刑部員外郎,進郎中,遷甯前兵備佥事。

崇祯七年擢右佥都禦史,巡撫宣府,十一年受楊嗣昌推薦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禦史,總督宣大,協禦清兵。

崇祯十三年進兵部尚書,進而成為是從明弘治年間(1488~1505)工部尚書賈俊以後,以舉人身份做到尚書(正二品)要職的第一人。

後于崇祯十五年松錦之戰中因指揮失誤而大敗,在内外交困之下崇祯帝密使他與清兵圖和議,旋因家童無意間洩露消息被殺。

其人在邊疆多年,有才幹,有魄力,習邊事,可為文人統帥之典範。然不能持廉,才亦不可大用,終屢誤國事,贻後世以罵名。

1.11:張國維(陳新甲後,崇祯朝第十一任兵部尚書)。

張國維(1595年-1646年)、字玉笥,浙江東陽人。曾任明末江南十府巡撫,後任兵部尚書。清兵入關後,甯死不降,以身殉國。

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授番禺知縣,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右佥都禦史,巡撫應天、安慶等十府,主持興建繁昌、太湖二城。

崇祯八年(1635年),時任巡撫都禦史的張國維同巡撫禦史王一鹗修吳江石塘,勘核全坍應修一千五十五丈,半坍二千八十六丈,平望西諸聚水缺,應築内外塘七百六十丈,并修長橋、三江橋、翁泾橋。

崇祯九年(1636年)上書請求開浚吳江縣長橋兩側的洩水通道。

崇祯十六年四月,清兵入畿輔,國維檄趙光抃拒螺山,八總兵之師皆潰。言者诋國維,乃解職,尋下獄。帝念其治河功,得釋。召對中左門,複故官,兼右佥都禦史,馳赴江南、浙江督練兵輸饷諸務。出都十日而都城陷。

1.12:馮元飚(張國維後,崇祯朝第十二任兵部尚書)。

馮元飚,即馮元飙,字爾弢,浙江慈溪人,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

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天啟六年(1626年)任揭陽縣令,後升授戶部給事中、禮部右給事中、太常少卿、南京太仆卿、通政使、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

南明福王時(1644年)在家鄉去世。

1.13:張缙嚴(馮元飚後,崇祯朝第十三任兵部尚書)。

張缙彥(1600—1672年),字濂源,号坦公,又号外方子,别号大隐,河南新鄉人,明兵部尚書,後降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逼近京師,張缙彥拒絕采納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确建議,并且隐匿軍情不報。

三月,李自成攻陷京師,張缙彥和大學士魏藻德率百官表賀迎接,司禮太監王德化怒斥其誤國。

四月,清軍入關,張缙彥逃歸故裡,聞福王據江甯,騙說自聚義軍,受封總督河北、山西、河南軍務。

清順治三年(1646年),總兵黃鼎領洪承疇指令入山招降張缙彥,張缙彥降清,因投誠在江南平定之後,清廷不用。

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後,張缙彥曆任山東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

順治十七年六月,因“文字獄”被捕下獄;十一月被沒收家産,流徙甯古塔。

順治十八年二月初二日(1661年3 月2 日),張缙彥攜大量圖書并歌姬10人出關。

四月十三日(5 月11日)至甯古塔舊城(今黑龍江海林)。

康熙四年(1665年)夏,張缙彥邀集同為被流放人士姚其章、錢威、吳兆骞、錢虞仲、錢方叔、錢丹季等六人,發起“七子詩會”、是黑龍江省第一個詩社,每月集會一次,分派題目,限定韻律,作詩唱和。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張缙彥逝世于甯古塔。

2、吏部尚書。

2.1:房壯麗(明熹宗朱由校天啟朝末任吏部尚書,崇祯朝過渡期。)

房壯麗(1555~1636年),字威甫,号素中,安州(今安新)人。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任山西襄陵知縣7年,為政清廉,頗得當地人民好評。

三十三年(1605年)升禮部主事,三十五年(1607年)考選湖廣道監察禦史,敢于向朝廷谏言,及巡按南畿(蘇南),向朝廷推薦屬官楊漣等13人,後都為名臣。

天啟元年(1621年)任江西巡撫,破獲一起串連明朝宗室謀反大案,消弭了一場災難。

不久升工部侍郎,河道總督,當時黃河決口,他日夜在河堤上督率河工,決口合龍時其身體疲累不堪,告假回鄉養病。

天啟六年(1626年)複任吏部侍郎,魏忠賢專權,殘害忠良,他不附從,閉門不問政事。

天啟七年(1627年)秋,崇祯即位,久聞其有清正之名,提拔為都察院左都禦史,協助翦除魏忠賢黨羽。

不久改任吏部尚書,在任期間,清理冤案積案,對被魏忠賢迫害至死者,恢複名譽,在世者恢複官職。

崇祯元年(1628年)告老還鄉,崇祯九年(1636年)清兵越長城侵掠畿輔,八月破安州,房壯麗被殺。

具體任職時間:天啟七年十一月(1627年)接任周應秋,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緻仕。

2.2:王永光(房壯麗之後,崇祯朝第一任吏部尚書)。

王永光,東明縣三春集鎮油坊村人,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進士,曆官中書舍人、吏部主事、工部左侍郎、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

1598年(明萬曆二十六年)升為吏部主事,曆員外郎中,主管人事。

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升為通政司參議,四年後為右通政,右佥都禦使、巡撫浙江。

1614年(明萬曆四十二年)轉為南大理卿,明光宗泰昌帝即位,為工部左侍郎,署部事,後又為右都禦使,仍管左侍郎事,不久升為工部尚書。

1623年(明天啟三年)改任戶部尚書,總督倉場,調掌南京督察院。

1625年(明天啟五年)加太子太保,1626年(明天啟六年)轉任南京兵部尚書。

1628年(崇祯元年),又任戶部尚書,後改任吏部尚書,掌管朝延人事,堅決肅貪。

具體任職期間,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接任房壯麗,崇祯四年(1631年)三月罷免。

2.3:闵洪學(王永光之後,崇祯朝第二任吏部尚書)。

闵洪學,字周先,号曾泉,明代浙江烏程縣晟舍鎮人(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

生于明隆慶元年(1567年),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獲“順天鄉試一百三十九名”,二十六年(1598年)以“會試二百七十三名,廷試二甲二十六名,觀刑部政”。

二十七年(1599年)“授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二十九年(1600年)‘進階承德郎”。

三十一年(1603年)“升本部江西司員外郎,錄囚江南”,三十二年(1604年)“升本司郎中”。

三十三年(1605年)“進階奉政大夫”,三十六年(1608年)“升陝西布政使司,整饬邠乾分巡内道右參政兼按察使司佥事”。

四十年(1612年)“祖母重,尋升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四十四年(1616年),複除江西按察使”。

四十六年(1618年)任山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1620年)轉任福建布政使司左布禦史,巡撫雲南,兼建昌、畢節、東川等地方理軍務,兼督川貴兵饷。

天啟六年(1626年)十一月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禦使,天啟七年(1627年)二月,闵洪學請求休緻。同日,他與新任雲南巡撫謝存仁完成交接工作,結束了近5年的雲南巡撫生涯。

崇祯元年(1628年)允許“在籍調理”。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被任命為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禦史。

四年(1631年)三月遷任吏部尚書,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被迫辭官歸家。

崇祯十七年(1644年)去世,享年78歲。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四年(1631年)三月接任王永光,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罷免。

2.4:李長庚(闵洪學之後,崇祯朝第三任吏部尚書)。

李長庚(1572年-1641年),字酉卿,号孟白,湖廣麻城(今湖北麻城)人。李正芳族孫,梅國桢女婿。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明末“西陵三老”(麻城晉代為西陵縣)之首,授戶部主事、曆江西左、右布政使、山東巡撫、改右副都禦史、順天府尹、吏部尚書等。

萬曆二十年(1592年)舉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曆任浙江參政、山西按察使、江西左、右布政使,皆考最清廉,遷京兆尹,曆三朝,先後任四部尚書,官居正二品,為明代楚中不可多得的風雲人物,其學術深得“公安派”學者袁宏道贊譽,後因事忤明思宗崇祯而被斥為民,居家十年,明亡後卒于故裡。

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接替闵洪學上任,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削職。

2.5:謝陞(李長庚之後,崇祯朝第四任吏部尚書)。

謝升(1572-1645年), 字伊晉,山東德州人。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中進士,曆任北直隸三河縣、遵化縣、雄縣、河南滑縣知縣,升禮部主事。

曾為太子講書,曆任吏部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卿、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書等,官至建極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洩露議和之事罷官歸鄉。後在香河知縣師敔城與李自成部隊對抗,向清兵投降,封官複原職。

順治二年(1645年)卒。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接替李長庚上任,崇祯十年(1637年)二月罷免。

2.6:田維嘉(謝陞之後,崇祯朝第五任吏部尚書) 。

河北饒陽人,明吏部尚書,降清後至刑部尚書,貳臣。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接替謝陞上任,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罷免。

2.7:商周祚(田維嘉之後,崇祯朝第六任吏部尚書)。

商周祚,字明兼,号等軒,明紹興會稽人,明萬曆二十九年進士。

商周祚是燕陽公(即商為正)之長孫,景亳公之冢子(即嫡長子),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舉人。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醜科張以誠榜進士,授邵武縣令5載,廉潔如冰,因賠貼而緻家産殆盡,入京累官太仆寺少卿。

萬曆四十八年擢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天啟五年(1625年)再起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翌年升兵部尚書,以母年老,請告歸養,裡居10載。

崇祯十年(1637年),起複都察院右佥都禦史,掌院事。由于剛正不阿,屢違聖意而丢職歸裡。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接替田維嘉上任,十二月(1638年)削職。

2.8:莊欽鄰(商周祚之後,崇祯朝第七任吏部尚書)。

莊欽鄰(1580-1668年),字寅卿,号陽初,泉州鯉城莊厝,累官至史部尚書。

萬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周起元榜舉人,萬曆二十九年辛醜(1601年)聯第,與裡人徐缙芳、李夢樣、蔣光源、許懈等,同登張以誠榜進士。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接替商周祚上任,七月未至罷免。

2.9:謝陞(莊欽鄰之後,複起第二次任用。)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複用,崇祯十三年(1640年)四月入閣。

2.10:傅永淳(謝陞之後,崇祯朝第八任吏部尚書)。

無詳細資料,具體任職時間為崇祯十三年(1640年)五月接任謝陞上任,九月罷免。

2.11:李日宣(傅永淳之後,崇祯朝第九任吏部尚書)。

李日宣 (生卒年不詳),字晦伯,江西省吉水縣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禦史。

天啟元年(1621年),清軍攻下遼陽,日宣上疏,請熹宗面見大臣,共同處理政務;又請廣開言路,起用被斥退的正派官員。熹宗認為其濫薦,停薪三月。

天啟五年七月,李邦華、李日宣被宦官倪文煥彈劾為“東林邪黨”而削職。

崇祯帝即位,李邦華複職,李日宣避嫌不出。

崇祯三年(1630年)複官,巡按河南,崇祯九年冬任兵部右侍郎,鎮守昌平,後進左侍郎總督戎政,因功晉升兵部尚書。

崇祯十三年,擢吏部尚書,十五年主持廷推,崇祯帝以其廷推不公而加以譴責,日宣奏辯被下刑部獄,發配戍邊重慶,赦還後病逝。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三年(1640年)接替傅永淳上任,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下獄充軍。

2.12:鄭三俊(李日宣之後,崇祯朝第十任吏部尚書)。

鄭三俊(1574-1656年),字用章,号元嶽,池州建德(今安徽東至)人。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授元氏知縣,累任南京禮部郎中,歸德知府,福建提學副使。

天啟初年被召為光祿少卿,改太常,他反對魏忠賢之閹黨,正色立朝。

崇祯初年官拜南京戶部尚書,後轉吏部尚書,加太子少保,留為北刑部尚書,吏部尚書。

弘光元年已酉(隆武元年)(1645年)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召,晉文淵閣。未至。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五年(1642年)八月接替李日宣上任,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罷免。

2.13:李遇知(鄭三俊之後,崇祯朝第十一任吏部尚書,明朝末代吏部尚書。)

明代萬曆、泰昌、天啟、崇祯四朝任職,累官至崇祯朝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太子少保。

明代洋縣城東10裡吳家山人,原籍在今四川省隆昌縣李市鎮李家莊。

生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自幼聰慧,10歲能詩文,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中進士。

萬曆四十年(1612年)被明熹宗朱由校皇帝任命為言官,職責是諷議左右、以匡君失,主要是向皇帝進谏。

天啟七年(1627年),熹宗病死,崇祯皇帝繼帝位,任吏科左給事中,負責清理魏忠賢的贓物。

事畢,诏令冊封蜀藩,後升太常少卿等職。因監修慶陵有功,升任戶部尚書一職,後轉任吏部尚書。

1644年因病緻仕,一說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明亡絕食7日死。

具體任職時間,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接替鄭三俊上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病去,明亡。

3、戶部尚書。

3.1:郭允厚(崇祯朝第一任戶部尚書)。

郭允厚,字萬輿,号默千,曹州(今山東菏澤)城裡人,明朝大臣,官至戶部尚書。其父郭堵,曾做過戶部主事。

1607年(明萬曆三十五年)進士,任文安(屬河北省)知縣。

天啟年間,授兵科給事,赴任湖廣副使,管理糧饷于沆州,因有疾病不能司職而歸。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糧食欠收,他開倉放糧赈濟百姓,使衆多百姓度過饑荒。由于積勞成疾,屢次上疏要求退職,沒有得到準許,卒于任上,享年70歲。

3.2:王永光(郭允厚之後,崇祯朝第二任戶部尚書,兼任吏部尚書)。

1602年(明萬曆三十年)升為通政司參議。四年後為右通政,右佥都禦使、巡撫浙江。

1614年(明萬曆四十二年)轉為南大理卿,明光宗泰昌帝即位,為工部左侍郎,署部事。後又為右都禦使,仍管左侍郎事。不久升為工部尚書。

1625年(明天啟五年)加太子太保,1626年(明天啟六年),轉任南京兵部尚書。

1628年(崇祯元年),又任戶部尚書,後改任吏部尚書。掌管朝延人事,堅決肅貪。

3.3:畢自嚴(王永光之後,崇祯朝第三任戶部尚書)。

畢自嚴,(一作曰岩)字景會(一作景曾),淄川人(今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西鋪村)。

天啟、崇祯年間任戶部尚書,掌管全國财政,在财源枯竭、入不敷出的情況下,畢自嚴精心協調、精打細算,支撐明朝财政近10年,功在社稷。

萬曆二十年弱冠時進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綜理複雜的經濟事務。

先後任刑部主事、工部員外郎、淮徐道參議、河東副使、洮岷兵備參議、陝西右布政使,泰昌元年升為太仆寺卿,跻身九卿之列。

畢自嚴(1569~1638年),字景曾,号白陽,明末大臣,王村鎮西鋪村人。

1588年(明萬曆十六年)中舉,1592年中進士。曆任松江推官、刑部主事、工部員外郎、河東副使、洮岷兵備參政、榆林西路按察使、右布政使。

1620年(泰昌元年),升為太仆寺卿。後任右佥都禦史兼天津巡撫,與登萊巡撫袁可立互為犄角,專饬海防,修戰船、治兵器、建水軍,曾鎮壓河北、山東的白蓮教起義。

1628年(明崇祯元年)任戶部尚書時,軍事頻繁,國庫空虛,他提出節支建議24項,并到九個邊疆督扶鎮所清查兵馬數,堵塞漏洞。因功被晉封為太子太保,後舉為吏部尚書,但未就任。

1632年(明崇祯五年)秋,刑部按慣例特請皇帝下诏,任畢自嚴為主筆。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去世。

3.4:候恂(畢自嚴後,崇祯朝第四任戶部尚書)。

侯恂(1590~1659年),字大真,号若谷,歸德府(河南商丘)人。

明萬曆丙辰年(1616年)進士,授山西道禦史,東林黨人。天啟年間因與閹黨魏忠賢鬥争,父子三人曾遭罷官。

崇祯元年(1628年)再次啟用任河南道禦史,次年任太仆少卿。

崇祯三年(1630年)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崇祯六年(1633年)任戶部尚書。

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破開封後,以按兵不救之罪遭陷害入獄。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謝絕任官,歸家隐居,任上為官清廉,不附會權奸,屢遭陷害,兩次入獄,仕途坎坷。

3.5:程國祥(候恂之後,崇祯朝第五任戶部尚書)。

程國祥,字仲若,号我旋,古關(今屬安徽歙縣)人,後遷居江蘇上元(今南京市江甯區)。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曾在多部門任職,仕途沉浮,最後官至東閣大學士,有詩名,為官清廉,緻仕後居住南京,生活貧困。

3.6:李待問(程國祥之後,崇祯朝第六任戶部尚書)。

李待問(1603—1645年),字存我,南直隸松江華亭(今屬上海市奉賢區西渡街道燈塔村)人,崇祯十六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後在抵禦清兵時被殺害。

3.7:傅淑訓(李待問之後,崇祯朝第七任戶部尚書)。

傅淑訓,字啟昧,孝感小河溪人,新昌知縣傅偉之子,少穎異,負隽才。

萬曆庚子(1600年)舉于鄉,辛醜(1601年)捷南宮成進士,時年甫弱冠。

甲辰(1604年)廷對,出知山東濮州,丙午(1606年)調山西澤州,三年轉工部員外郎。

戊午(1618年)冬擢山西驿傳道副使,旋改任督學,轉任商積參政。

癸亥(1623年)備兵安徽,甲子(1624年)召為太仆少卿。

崇祯戊辰(1628年)召補順天府尹,壬申(1632年)轉通政使,旋遷戶部左侍郎。

乙亥(1635年)請終養歸,丁醜(1637年)起督南北直隸及各省剿饷,建行台池州。

3.8:倪元璐(傅淑訓之後,崇祯朝第八任戶部尚書,兼任禮部尚書)。

倪元璐(1594年1月7日-1644年4月25日),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鴻寶,浙江紹興府上虞(今紹興市上虞區)人。

天啟二年(1622年),倪元璐中進士,以庶吉士授編修,後出主江西鄉試。

崇祯八年(1635年)任國子祭酒,因被控“妾冒妻封”而落職。南歸後居紹興城中。

崇祯十五年(1642年)起用為兵部右侍郎兼侍講學士,次年拜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不久又兼攝吏部。

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大順軍逼近北京,倪元璐請修南京宮殿,以備不測,但未被采納。

三月,北京失陷,倪元璐自缢以殉節。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追贈少保、吏部尚書,谥号“文正”。後清廷賜谥“文貞”。

4、禮部尚書。

4.1:孟紹虞(崇祯朝第一任禮部尚書,過渡型)。

明河南杞縣人,字聞叔,号玄缽,萬曆進士,曆少詹事、禮部侍郎。

崇祯初晉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元年(1628)緻仕。明亡,憂憤而死。

4.2:何如寵(崇祯朝第二任禮部尚書)。

何如寵(1569年~1641年),字康侯,号芝嶽,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枞陽縣枞陽鎮何家青山)人。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是明末一代名臣。

萬曆三十九年,如申督征軍饷,事完回家,如寵才再赴京城,升中允,遷右庶子。

4.3:李騰芳(崇祯朝第三任禮部尚書)。

李騰芳(1565年-1631年)字子實,湘潭人,據1929年湘潭高塘李氏九修家譜卷六記載,騰芳公生于嘉靖四十四年五月初五,卒于崇祯四年。

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改庶吉士。

4.4:黃汝良(崇祯朝第四任禮部尚書)。

黃汝良(1562.12.30~1647),字明起,号毅庵,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今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人。

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曆官南北國廠司業、東官日講官,累官禮部尚書緻仕。

4.5:李康先(崇祯朝第五任禮部尚書)。

李康先,鄞人,明萬曆丁未(1607年)進士,改庶吉士。曆官禮部右侍郎、國子監祭酒。後因得罪魏忠賢被罷官。

崇祯改元(1628年)後,以原官起用,進禮部尚書,加宮保。終與内閣溫體仁不協,削籍歸裡。

4.6:黃士俊(崇祯朝第六任禮部尚書)。

黃士俊(1570年—1661年),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廣東廣州府順德縣(今佛山市順德區)甘竹右灘人。

明萬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殿試第一、狀元及第,任修撰。曆官宮谕少詹,升禮部侍郎。

崇祯九年(1636年)晉升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擔任宰輔(行相事)。

曆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年(1638年)罷相。後相永曆帝,年過九十,不能決事,辭職歸鄉。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卒于家,享年91歲,谥文裕。

4.7:姜逢元(崇祯朝第七任禮部尚書)。

姜逢元,明人,生座年不詳。字仲讱,号業肅齋。

浙江餘姚人,萬曆四十一年癸醜進士,累遷國子司業,曾任太子保,充日講官,官至禮部尚書。

4.8:林欲楫(崇祯朝第八任禮部尚書)。

林欲楫(1576-1662年)字仕濟,号季翀,别号平庵,明末清初泉州晉江西濱人。

生于明·萬曆丙子(1576年)十月。故宅在泉州城内三教鋪宅頂。

4.9:王铎(崇祯朝第九任禮部尚書)。

王铎(1592—1652年),字覺斯(之),号十樵、嵩樵、癡庵、癡仙道人、煙潭漁叟,平陽府洪洞縣(今山西省洪洞縣)人。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王本仁的兒子。

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縣。

天啟二年(1622年)考中進士,入選庶吉士,曆任太子左谕德、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南京禮部尚書。

弘光政權建立,出任東閣大學士。

順治元年(1644年),跟随錢謙益投降清朝,授禮部尚書、弘文院學士、太子少保。

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享年六十一歲,安葬于河南鞏義縣洛河邊,谥号文安。

5、刑部尚書。

5.1:蘇茂相(崇祯朝第一任刑部尚書)。

蘇茂相(1566-1630年),字宏家,号石水,泉州晉江人,禦史蘇士潤侄。

萬曆辛卯二十年(1592年)聯第進士,時年方二十六,授戶部主事。

5.2:王在晉(崇祯朝第二任刑部尚書,兼任兵部尚書)。

王在晉(1567年7月22日-1643年)明代官員、學者。字明初,号岵雲,河南浚縣人。

萬曆十三年(1585年)舉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初授中書舍人,後曆官工部署郎中事、南京禮部署郎中事、福建副使興泉兵備、湖廣參議、湖廣提學參議、浙江右參政兼佥事、浙江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山東等處督理營田提督軍務。

泰昌時(1620年),進督河道,遷兵部左侍郎,廣甯之戰中,王在晉受命以任戶、工、兵三部左侍郎,上書請辭不被允許。

熊廷弼、王化貞丢失廣甯(今遼甯北鎮)後,朝廷大震,誅除熊廷弼、王化貞。

天啟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晉代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州)、萊(州),帝特賜蟒玉、衣帶和尚方寶劍。

崇祯元年,召為刑部尚書,不久,又遷兵部,任内對孫承宗加以抨擊。

萬曆二十七年三月,工部署郎中事,萬曆二十七年十二月 福建副使興泉兵備。

萬曆三十三年九月,湖廣參議,萬曆三十五年閏六月 湖廣提學參議。

萬曆三十八年三月,浙江右參政兼佥事,萬曆四十年閏十一月 浙江按察使。

萬曆四十三年四月,浙江右布政使,萬曆四十四年二月 江西左布政使。

萬曆四十七年三月,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山東等處督理營田提督軍務(山東巡撫)。

泰昌元年八月,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軍務俱兼都察院右佥都禦史(河道總督)。

泰昌元年十月,添設兵部左侍郎,天啟元年六月 添注兵部左侍郎兼督三部事。

天啟二年三月,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經略遼東薊鎮天津登萊等處(遼東經略)。

天啟二年八月,南京兵部尚書,天啟二年九月 辭去南京兵部尚書。

天啟五年三月,南京吏部尚書。

崇祯元年三月,太子太傅兼刑部尚書,崇祯元年四月 太子太保兼兵部尚書。

崇祯二年正月削籍。

5.3:喬允升(崇祯朝第三任刑部尚書)。

喬允升,字吉甫,号鶴臯,孟津人,明代大臣,官至刑部尚書,以清廉正直、執法不撓、政績卓著而聞名于世。

萬曆十年(1582年)中舉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中進士,授山西聞喜知縣,調太谷知縣;任滿征授為禦史,曆按宣化、大同、山西、畿輔等地;後遷順天府丞,進府尹。萬曆末,齊、楚、浙三黨用事,移疾歸。

天啟初起用,以太常寺卿擢刑部侍郎。天啟三年(1623年)進刑部尚書。

崇祯元年(1628年),召拜故官(刑部尚書),審判魏閹餘黨。後坐逸囚遣戍,卒于途,年78歲。

5.4:韓繼思(崇祯朝第四任刑部尚書)。

韓繼思,号正堂,明陝西泾陽人,萬曆丙午解元,萬曆癸醜年(1613年)翰林院初任刑科給事,中二任史科右給事,中三任工科左給士四任戶部都給事,中五任太常寺少卿,六任光祿寺卿,七任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八任刑部尚書,授資政大夫浩贈世襲書香生員,名載泾陽縣志。

5.5:胡應台(崇祯朝第五任刑部尚書)。

胡應台,字征吉,長沙府浏陽人。萬曆朝進士,曆官兩廣總督、南兵部尚書。

胡應台,生卒年不詳,字征吉,湖廣長沙府浏陽縣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同進士第71名(趙秉忠榜)。

授中書舍人,擢兵科給事中,轉吏科。以直忤時相,出為江西按察司副使。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晉兩廣總督,威名益著,召為南司寇,忤逆宦官被奪職。

崇祯七年(1634年),以親老歸養。

5.6:馮英(崇祯朝第六任刑部尚書)。

馮英,崇祯年間刑部尚書,字美中号鐘華,直隸甯晉人(現河北邢台甯晉)。

萬曆三十五年進士,由于崇祯無用人之才,在位十七年,刑部易尚書十七人,是以《明史》上記載的有關崇祯年間刑部尚書的資料很少。

5.7:鄭三俊(崇祯朝第七任刑部尚書,兼任吏部尚書)。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授元氏知縣,累任南京禮部郎中,歸德知府,福建提學副使。

天啟初,被召為光祿少卿,改太常,他反對魏忠賢之閹黨,正色立朝。

崇祯初,官拜南京戶部尚書,後轉吏部尚書。複命阙下,加太子少保,留為北刑部尚書,吏部尚書。

5.8:劉澤深(崇祯朝第八任刑部尚書)。

劉澤深,字涵之,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醜連科進士。

崇祯十年(1637年),劉任兵部侍郎,十三年(1640年)升為刑部尚書。

他曆任明王朝三世官職,不畏權貴,案無留牍,日斷刑案數十宗,以緻積勞成疾,他上書崇祯帝要求退休,未獲準許,隻有勉強工作,結果痰湧而卒。贈他太子太保。

5.9:甄淑(崇祯朝第九任刑部尚書)。

甄淑,字爾儀,号錦石,明代湖廣黃州府黃岡城清源門甄家巷人。

淑公生于明穆宗隆慶三年( 1569年)三月,為湖北黃岡甄氏始遷祖省六公之九世孫。

明神宗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淑公再次赴湖廣武昌府應試,由于他學富四海,再加上多年曆練,因而厚積薄發,筆端生花,三場下來,高中湖廣鄉試癸卯科舉人。。

明神宗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冬,淑公辭别父母北上赴京師參加會試。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春二月,淑公躇滿志參加了京都會試,三場下來,高中正榜貢士。

1610年秋,朝廷任命淑公為河南開封府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縣令。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淑公調任河南陳州府太康縣縣令。

萬曆四十八年( 1620年)七月,神宗崩,光宗朱常洛繼位。

天啟四年(1624年),都禦使楊漣因上疏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狀而被捕入獄并判極刑。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崩,朱由檢繼位,是為崇祯帝。

崇祯元年(1628年),朝廷任命淑公為翰林院太常寺卿,掌朝中禮儀及皇家宗廟祭祀,資望與禮部尚書同。

由于淑公大難中為國受刑,執政其間恪盡職守,不久,又被崇祯帝任命為兩京刑部尚書,官至正二品。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淑公高壽而終,享年73歲。朝廷贈淑公太子太傅葬服一套,七梁冠一頂,雲鶴花錦二百匹,龍泉寶劍一把,葬銀六千。

5.10:李覺斯(崇祯朝第十任刑部尚書)。

李覺斯,字伯铎,東莞人,明朝萬曆46年(1618年)舉人,天啟乙醜(1625年)進士,因破滁州有功,升工部侍郎,後因督建京城有功,官至刑部尚書。

順治四年降于清,貳臣。

5.11:範景文(崇祯朝第十一任刑部尚書,兼任工部尚書)。

範景文(1587年11月29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末期政治家、文學家、東閣大學士。字夢章,号思仁,别号質公,河間府吳橋(今屬河北)人。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師,衆臣請帝南幸,範景文勸帝“固結人心,堅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

範景文留下遺書曰:“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餘恨。”後赴雙塔寺旁的古井自殺。贈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譜》、《戰守全書》。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宣府,前鋒直逼京師的奏報傳來,範景文茶飯不思,夙夜憂歎,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獨自一人對月流淚,念念自語:“身為大臣,不能仗劍為天子殺敵,雖死又有何益?”有大臣提出讓崇祯棄京南逃,以避鋒芒,對此,範景文堅決反對,說:“團結人心,堅守待援而已,除這以外,我什麼也不知道。”意即堅持到底。此事讨論來,讨論去,終無結果。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1644年4月23日),崇祯帝又将範景文召至宮中,此時,範景文已有三天未進飲食了,見到皇上,放聲大哭,言詞斷續不能成句,崇祯帝不由也暗自落。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城池失陷,起義軍擁入京師,包圍官宅府第。聞此訊,範景文急速趕到宮門。宮人說:“皇上已經出去。”又急速趕到朝房,賊寇已經堵塞道路。随從的人請他換下服裝回家,範景文說:“皇上出去了,我怎麼能回家呢?”就在道旁的廟中草拟遺疏,又用大字寫道:“身為大臣,不能夠在戰場建功立業,死有餘恨。就到演象所拜辭阙墓,跳入雙塔寺旁的古井而死。範景文死的時候,猶以為皇上已逃亡南方,殊不知皇帝已自缢身死。他死後,贈太傅,谥号文貞。清朝賜予谥号文忠。

5.12:徐石麒(崇祯朝第十二任刑部尚書)。

徐石麒(1577—1645),初名文治,字寶摩,号虞求,浙江嘉興人。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授工部營繕司主事,因得罪魏忠賢,被削籍。

崇祯三年(1630年)恢複原職,官至刑部尚書,因忤崇祯帝意,落職閑住。

崇祯八年(1635年),佐尚書鄭三俊京察,澄汰至公。曆任南京尚寶卿、應天府府丞。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入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召對,崇祯帝問守邊、救荒、安民三事。

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刑部右侍郎,審理吏部尚書李日宣等案件。

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即位,建元弘光,起用徐石麒為副都禦史,後改右都禦史,旋升吏部尚書。

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政權滅亡。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谥“忠懿”。

5.13:張忻(崇祯朝第十三任刑部尚書)。

張忻,字靜之,号北海,貳臣,明天啟乙醜進士,仕至天津巡撫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明末刑部尚書,例授榮祿大夫,诰封弘文院大學士,見邑志谕賜祭葬崇祀鄉賢。

6、工部尚書。

6.1:薛鳳翔(崇祯朝第一任工部尚書)。

薛鳳翔,字公儀,明朝時亳州城裡人,萬曆時由例貢當了官,後來官至鴻胪寺少卿。他是文學家、亳州名人薛蕙的孫子。

6.2:劉廷元(崇祯朝第二任工部尚書)。

明代著名官員,平湖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授知縣,後任陝西道禦史、直隸巡按。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成為梃擊案第一個審理官,由于曲庇犯人張差,而被王之寀彈劾。

天啟二年(1622年)被削職為民,天啟五年(1625年)複用,任太仆寺少卿,後升左副都禦史、左都禦史、南京兵部尚書、工部尚書。

崇祯二年(1629年),被列入“逆黨”,贖徒為民。

6.3:李長庚(崇祯朝第三任工部尚書)。

李長庚(1572年-1641年),字酉卿,号孟白,湖廣麻城(今湖北麻城)人。

李正芳族孫,梅國桢女婿。

6.4:張鳳翔(崇祯朝第四任工部尚書)。

張鳳翔(1577~1657年)字稚羽,号元蓬,山東東昌府堂邑縣(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入《貳臣傳》乙編。

萬曆二十五年丁酉科(1597年)舉人,萬曆二十九年辛醜科(1601年)進士,授廣平府推官,後升給事中。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任文選司主事,萬曆四十年升任驗封司員外、文選司郎中。

泰昌元年改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天啟元年任太常寺少卿,天啟二年(1622年)任右佥都禦史、巡撫保定等地,此後升任左副都禦史。

天啟三年擔任兵部左侍郎,天啟五年任兵部尚書,崇祯元年改吏部左侍郎,次年改工部尚書。

明亡後歸順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起用為戶部右侍郎,順治五年,改吏部左侍郎。

順治八年,升任工部尚書,同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緻仕歸裡,卒年81歲。

6.5:南居益(崇祯朝第五任工部尚書)。

南居益,字思受,号二太、損齋,(1566-1644年),陝西渭南縣人,生于四川成都驿傳署衙門。

萬曆辛卯年陝西鄉試第十名,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會試七十七名,二甲五十三名。

戶部觀政,甲辰,授禮部主事,丁未,刑部關外審決,戊申,升員外,升郎中。

庚戌升廣平知府,癸醜升山西提學副使,丙辰升參政,己未升本省參議。

庚寅,升右布政照管事,辛酉升本省左布政,壬戌升太仆寺卿,癸亥升都察院右副都禦史。

總督河道工部右侍郎右副都禦史,起工部右侍郎總督倉,崇祯二年升工部尚書。

6.6:劉遵義(崇祯朝第六任工部尚書)。

無具體記載。

6.7:曹珖(崇祯朝第七任工部尚書)。

曹珖(約1566年~1645年),本名珍(任工部尚書後,避明仁祖之諱而改名),字用韋,号葆素,别号季玉,山東青州府益都縣人。

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曆官兵部武選司主事、職方司郎中、南京太常寺少卿。

天啟初,加官光祿卿,又進太常、大理卿,忤魏忠賢,削籍歸裡。

崇祯元年(1628年)起戶部右侍郎,崇祯三年(1630年)升工部尚書。

崇祯五年(1632年)加官太子少保,後因與中官張彜憲不和辭官鄉居十餘年。

明亡不仕,崇祯十七年(1644年,順治元年)八月降清貳臣王鳌永向清廷舉薦曹珖,不就。

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賦《絕命詞》絕食而死,終年八十歲。

6.8:張廷登(崇祯朝第八任工部尚書,兼職都禦史)。

張延登(1566年~1641年),字濟美,号華東,别号小黃山居士、白䨲緣人、古香齋主人、漢儒伏生裡人、漢儒伏生同裡等,山東鄒平人。

萬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士,曆内黃縣、上蔡縣知縣,遷給事中,後曆官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太仆寺卿、浙江巡撫、南京督察院右都禦史、工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

崇祯十四年(1641年)署刑部,因積勞成疾病逝,時年七十六歲。

6.9:周士樸(崇祯朝第九任工部尚書)。

周士樸(?-1642)字丹其,河南商丘縣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癸醜科二甲進士。

泰昌元年(1620年)征授禮科給事中。因不谄附太監,為魏忠賢不滿。謝病歸。

崇祯元年(1628年),起太常寺少卿,曆戶部左、右侍郎,拜工部尚書。

崇祯十五年(1642年),廷臣交相推薦,不召。同年八月,李自成攻陷商丘,與妻曹氏、妾張氏、子舉人業熙、兒媳沈氏同日自缢而死。

6.10:劉遵憲(崇祯朝第十任工部尚書)。

劉遵憲(1575~1644年),直隸省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縣劉軍莊)人,明朝工部尚書。

萬曆三十二年登進士,授兵部郎中,萬曆四十三年任山東副使、陝西兵備副使、陝西按察司副使。

天啟元年擔任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後升按察使。

6.11:陳必謙(崇祯朝第十一任工部尚書)。

陳必謙,字益吾,海虞鎮福山人,明朝大臣、東林黨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癸醜科殿試金榜三甲第四十九賜同進士出身。曆任萬曆朝輝縣知縣、天啟朝南京江西道禦史、崇祯朝河南巡撫、工部尚書等。

7、都禦史。

7.1:曹思誠(崇祯朝第一任禦史)。

曹思誠(1572-1660年)北直隸河間府景州(今河北省景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萬曆三十二年,登進士,授文選司郎中,天啟五年升任太常寺少卿;次年,再升太常寺卿、同年改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

天啟六年,授戶部尚書。天啟七年,改左都禦史、加太子太保。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31歲)鄉試中舉,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32歲)進士及第,授河南泌陽縣知縣。

萬曆四十年(1612年,40歲)授工部主事,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41歲)改兵部職方司。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42歲)擢吏部主事,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43歲)補(吏部)稽勳司,曆(吏部)驗封、考功司,升(吏部)文選司郎中。

明熹宗朱由校天啟五年(1625年,53歲)拜太常寺卿,天啟六年(1626年,54歲)為太常寺正卿,授通議大夫,曆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戶部尚書理吏部左侍郎事。

天啟七年(1627年,55歲)加太子太保,拜都察院掌院事、左都禦史。

7.2:曹于汴(崇祯朝第二任禦史)。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明代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給事中,轉吏科給事中,遇事敢言。

7.3:闵洪學(崇祯朝第三任禦史、兼職吏部尚書)。

闵洪學,字周先,号曾泉,明代浙江烏程縣晟舍鎮人(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裡鎮)。

闵洪學是浙西望族闵氏的第十三世孫,弘治朝刑部尚書闵珪第五世孫。,86生于明隆慶元年(1567),著有《撫滇奏草》。

7.4:陳于廷(崇祯朝第四任禦史)。

陳于廷(1566—1635年),字孟谔,号中湛,又号湛如,又号定軒,明常州府宜興人。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進士。曆知光山、唐山、秀水三縣,授禦史。

7.5:唐世濟(崇祯朝第五任禦史)。

唐世濟(1570~1649),字美承,号存憶,浙江烏程烏鎮(今屬桐鄉市)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官至左都禦史。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授甯化知縣,以廉卓,征為江西道監察禦史,巡按淮揚。

天啟元年(1621年),任佥都禦史,巡撫南贛。曆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被權宦魏忠賢矯旨罷官。

崇祯元年(1628年)官複原職,因參劾參軍高出放歸。崇祯五年(1632年)擢南京右都禦史,上書崇祯帝應該分類剿撫起義軍,得到采納,擢升左都禦史。

崇祯九年(1636年),唐世濟依附溫體仁,溫體仁和謝陛意圖為閹黨翻案,唐世濟推薦閹黨成員霍維華,下獄。次年,群臣參劾溫體仁,唐世濟坐戍邊。

弘光元年(1645年),官複原職,管右都禦史事,加太子太保。南京陷落,降于清,卒年八十。

7.6:商周祚(崇祯朝第六任禦史,兼任吏部尚書)。

商周祚,字明兼,号等軒,明紹興會稽人。明萬曆二十九年進士。

燕陽公(即商為正)之長孫,景亳公之冢子(即嫡長子)也。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舉人。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醜科張以誠榜進士,授邵武縣令5載,廉潔如冰,因賠貼而緻家産殆盡。入京,累官太仆寺少卿。

萬曆四十八年擢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福建,不征民間一錢,擒斬劇盜,抗擊倭寇侵擾,故離任之日,閩人為之立祠。

天啟五年(1625年)再起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翌年升兵部尚書,以母年老,請告歸養,裡居10載。

7.7:錘炌(崇祯朝第七任禦史)。

7.8:傅永淳(崇祯朝第八任禦史,兼任吏部尚書)。

明末清初真定府靈壽人。天啟二年進士。任房縣知縣,有惠政。崇祯初遷河南道禦史。時都禦史陳奇瑜主持鎮壓農民軍戰事,永淳獻計,奇瑜不能用。官至吏部尚書。明亡,攜家浮海島。康熙中卒。

7.9:王道直(崇祯朝第九人禦史)。

明湖廣陽川(治今廣西平南西北)人,字履之,天啟進士。

崇祯元年(1628年)擢禦史,巡按江南,請停織造恤災。十三年遷左都禦史,十五年免職歸。

7.10:劉宗周(崇祯朝第十任禦史)。

劉宗周(1578年-1645年),字起東,别号念台,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天啟元年(1621年)為禮部主事,四年起右通政,參與東林黨活動,曾因上疏彈劾魏忠賢而被停俸半年并削籍為民。

崇祯元年(1628年)為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十四年(1641年)為吏部侍郎,不久升任左都禦史,因上疏與朝廷意見不合再遭革職削籍。

南明弘光朝複官,又因與馬士英、阮大铖不合而辭官歸鄉。清兵攻陷杭州的消息傳到紹興時,正在進餐的劉宗周即推開食物恸哭絕食。期間,清貝勒博洛以禮來聘,劉宗周“書不啟封”。絕食二十三天,于閏六月初八日卒。

7.11:李邦華(崇祯朝第十一任禦史)。

李邦華(1574年~1644年4月25日),字孟暗,江西吉水盤谷鎮谷村人。

十二年(1639年)四月,邦華複起,出任南京兵部尚書,十五年(1642年)冬季,邦華起複故官,掌管南方都察院的事務,不久接替劉宗周當了左都禦史。

十七年(1644年)二月,李自成攻下了山西。邦華秘密上書請求崇祯帝固守京師,同時仿照永樂年間的舊例,讓太子到南都監國。

明朝當時追贈邦華為太保、吏部尚書,谥忠文。後來滿清給他加谥号為“忠肅”。

二、宦官(太監,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十二監是明代所設管理皇室内務的十二個衙門,各有掌印太監一員。

明代宮廷置司禮監、内官監、禦用監、司設監、禦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绶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等十二監,各設掌印太監主管,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

此外還設有四個司(惜薪、鐘鼓、寶鈔、混堂),八個局(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内織染、酒醋面,司苑),合為内官廿四衙門。

宮女也有六個局(尚宮、尚儀、尚食、尚寝、尚功等),每個局下設四個司。

司禮監:批答奏章,傳宣谕旨,總管有關宦官事務,統領其他宦官機構的地位,兼顧其他重要官職,如東廠提督、南京守備等。

内官監:主要掌管采辦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圍屏、床榻、桌櫃等)

司設監:掌管卥簿、儀仗、圍幙、帳幔、雨具等。

禦馬監:主管内府馬政。

神宮監:掌管太廟及各廟的灑掃及香燈等。

尚膳監:掌管禦膳、宮内食用和筵宴等。

尚寶監:掌管寶玺、敕符、将軍印信。

印绶監:掌管古今通集庫以及鐵券、诰敕、貼黃、印信、圖書、勘合、符驗、信符等。

直殿監:掌管各殿及廊庑灑掃之事。

尚衣監: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襪等。

都知監:起初負責各監行移、關知、勘合等事,後來專門跟随皇帝,負責導引清道。

1、王承恩。

王承恩(?-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北直隸順德府邢台縣(今河北邢台)人,屬太監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深得崇祯信任,甲申之變李自成攻入北京時,與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2、張彜憲。

張彜憲,明朝末年宦官。司禮太監,崇祯四年(1631)九月,令鈎校戶、工二部出入,署名“戶工總理”,其權視外總督,内團營提督。

六年(1633)六月,請催逋賦1700萬。七年(1634),又有朝觐官赍冊之奏,九年(1636),守備南京。

3、高起潛。

高起潛,明末宦官,崇祯初為内侍,以知兵稱,與曹化淳,王德化等深受崇祯器重。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督諸将征孔有德叛亂。旋督甯、錦軍,鎮壓農民軍。

九年,任總監,分遣諸将禦清軍不敵,怯醜不敢戰,惟割死人首冒功。

崇祯十一年(1638年)皇太極又命多爾衮、嶽托等越過長城,大舉深入,明朝以盧象升為督師,宦官高起潛為監軍,負責督軍迎敵。

而高起潛與兵部尚書楊嗣昌皆不欲戰,結果盧象升孤軍奮鬥,在巨鹿賈莊血戰而死。

這年冬,清兵大蹂畿輔,連下四十三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東,攻破濟南,俘明德王朱由樞。

清兵由山東回師出塞,明軍皆尾随不敢擊,這次出塞,清兵俘漢人四十六萬餘,獲白金百餘萬,滿載而歸。

與兵部尚書楊嗣昌力主和議,遇事掣肘,緻宣大總督盧象升孤軍作戰,後盧象升戰死。

十七年,李自成攻京師,他監甯、前諸軍,中道棄關走。福王時召為京營提督。後降清。

4、方正化。

方正化,明朝時山東人,崇祯朝做司禮太監,崇祯十五年(1642)冬,北京城附近的地方被清兵包圍,崇祯帝命他總管保定的軍務,有保城的功勞,不久撤還。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又命他出任地方長官,方正化磕着頭推辭,當時内臣殉難的人,另外有司禮掌印太監高時明,司禮秉筆太監李鳳翔,提督諸監局太監褚憲章、張國元四人。

5、王德化。

王德化,山西大同人,明末太監,時稱二王公。崇祯末年為司禮監太監。

崇祯時掌東廠以慘刻,兵部尚書陳新甲與德化關系密切,故下屬貪贓而不獲罪。叙緝奸功,蔭弟侄錦衣百戶。

崇祯十四年(1641年),左侍郎備列諸監局職掌而不及東廠,德化以辭職疏争,又與東廠理刑吳道正等偵察閣臣薛國觀陰事,緻其死。同年八月,帝親臨太學,令王德化“率群臣習儀于太學”。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二月,受命盡督内外軍。三月,闖王李自成陷北京,王德化開德勝門迎李自成,當時朝廷文武百官囚服立午門外,上箋勸進。

6、曹化淳。

曹化淳,字如,号止虛子,家境寒微,十二三歲左右入宮,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後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孫朱由檢,極受寵信。

崇祯十一年,任司禮秉筆太監、東廠提督,總提督京營戎政的曹化淳因病乞準告假,向崇祯帝連上三疏。

崇祯十二年二月,曹化淳蒙允告假還鄉。

曹化淳同胞兄弟五人,三兄化富、四兄化勤早喪,曹化淳與同朝為官的次兄後軍都督化雨關系最為密切。

崇祯十六年六月六日,曹化雨病逝,因長兄化春年邁,殡葬及轉年春立碑、建亭等事均由曹化淳親臨料理。

三、錦衣衛。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設定錦衣衛。初始職能為三項:其一,守衛值宿;其二,偵察與逮捕;其三,典诏獄。此三項職能在一段的時期内并未設立供其穩定實施的制度。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有濫用職權,依勢作寵之态,便此時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将内外刑獄從錦衣衛職責中廢除,交由法司處理。

正統成化時期職權有所擴大,一些在朝廷中由憲司負責的事項逐漸由錦衣衛處理。

鎮撫司由衛的下屬獨立于錦衣衛,權力擴大,可直接向皇帝上奏。

正德初期,太監劉瑾操握政權,将心腹布于朝廷各要位上,錦衣衛指揮使石義文也常對劉瑾阿谀奉承。

随着劉瑾權勢的進一步擴大,錦衣位不得不依附于東廠,廠衛格局形式發生變化。

在由錢甯治理衛事時,錦衣位權勢再一次上升。

世宗嘉靖時期錦衣衛權力鼎盛時期,待陸炳執掌衛政之時,錦衣衛權力達到頂峰,衛權甚至超越廠權,東廠亦為之低頭俯首。

隆慶、萬曆、泰昌時期,史書上對此期的錦衣衛人事變遷少有記載。

萬曆初期,朱希孝為錦衣衛指揮使,其對權力的行使可謂規規矩矩,不擴大事态,嚴格遵守規矩,對事物的處理比較謹慎。

萬曆十年,劉守為錦衣衛都督,其與東廠狼狽為奸,作威作福,雖對錦衣衛的發展産生不利的影響,造成了錦衣衛與東廠互利互惠、互相合作的局面。

萬曆後期,神宗久久不理朝政,此時非法羁押、長期監禁的情形普遍存在,此時錦衣衛權力不及東廠之勢。

天啟崇祯時期錦衣衛權力低于東廠,淪為其附庸。

自萬曆年間,明朝的社會沖突逐漸加深,朝廷分崩離析,大臣們結黨自擁,大太監魏忠賢權傾内外。

熹宗初期,劉僑為錦衣衛鎮撫司指揮,因為人正直,“不肯獻媚,不肯殺人” ,遵紀守法,魏忠賢便借勢将其削館免職。

随後田爾耕投靠魏忠賢甘願作其義子。其為人“陰險狡詐”,又因其“緝捕有功”升為錦衣衛都督。

崇祯初期,朱由檢雖已撥亂反正,但社會沖突一時并未消除。此期由董琨治理錦衣衛之事,此人急功近利,必究便被罷免。

随後由吳孟明掌管錦衣衛,此人雖公正,但為不阿,行事時總觀望東廠之态。

崇祯末期,駱養性掌管錦衣衛。

1、第一任指揮使在曆史上沒有明文記載,不過有錦衣衛指揮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骧,毛骧制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自己也被朱元璋為了平息衆怒而殺頭。

2、第二任是蔣瓛,曆史上藍玉謀反的罪證就是他秘密禀告朱元璋的,藍玉案之後也被朱元璋賜死。此後到建文時代都沒有常設。

3、第三任是明成祖時的紀綱,永樂十三年(1415年),他将《永樂大典》總裁官解缙置于雪地凍死。永樂十四年(1416年)因為支援漢王奪嫡被殺。

4、明英宗時,錦衣衛指揮使是劉勉和徐恭,《明史》記載他們“皆謹饬”。王振上位後,提拔親信馬順作了錦衣衛指揮使,明英宗被俘後,作為王黨“餘孽”被活生生的打死在朝堂上。

5、明景泰時,盧忠當了指揮使,指揮了一把景泰朝的“金刀案”,撲朔迷離之後,盧忠甚至裝瘋,一把刀引發的血案被内閣和司禮監聯手壓了下去。“奪門之變”後的指揮使是逯杲,公然索賄,胡亂按罪,被準備謀反的曹吉祥的侄子曹欽發現了無間身份後砍了,為事業獻身。

接任的是門達,也不是好人,明憲宗繼位後流放廣西。

不過天順朝最出名的指揮使是皇帝的大恩人袁彬,全大明錦衣衛的頭頭腦腦們摘出來,所有人聽過的好話加起來估計也沒有給他一個人的多。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個皇帝上台錦衣衛都得大清洗一遍,隻有他服侍了兩代皇帝還都是正牌衛使。

去世時官爵為光祿大夫、上柱國、左軍都督,為帝國超一品的大員,連母親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

另一位在同期做過錦衣衛指揮使的是蒙古人哈銘,他和袁彬是唯二與英宗在“土木之變”後共患難的。

6、憲宗朝的第一位指揮使是萬貴妃的弟弟萬通。後繼者朱骥持獄公正,風評不錯。

7、正德朝時,錦衣衛指揮使石文義與張采攀附劉謹,劉瑾倒台後也被處死。

接任指揮使的是錢甯,錢甯從小被太監義父“嬖之”。做禦前侍衛時更是跟武宗同睡一張床,後來被武宗皇帝親近江彬扳倒。

江彬繼任錦衣衛指揮使和武宗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且同時兼管東廠。武宗死後,江彬也被殺。

8、嘉靖朝錦衣衛指揮使更疊很快,朱宸、駱安、王佐、陳寅都是嘉靖在安陸興王府的舊部。

之後就是陸炳,他是嘉靖奶娘的兒子,而且還于火災中救過嘉靖的命,居官并無過甚之惡迹,并且對士大夫折節有禮,不曾陷害一人,為朝士所稱。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中年暴斃。

9、嘉靖三十九年接任的是朱希忠,他是“靖難”功臣朱能的後人,襲封成國公。

10、萬曆朝張居正時代的指揮使是劉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後期是駱思恭,到天啟四年,在“移宮案”中出了大力,可惜被魏忠賢陷害,接任指揮使的是田爾耕。

11、崇祯皇帝繼位後完結,接任的是駱思恭的兒子駱養性。之後是吳孟明,緩于害人而急于得賄。

四、武将勳貴(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盧象升。

盧象升(1600年4月16日-1639年1月15日),字建鬥,又字鬥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今江蘇宜興)人,明末抗清名将。

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升任右副都禦史,總理河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兼湖廣巡撫,後升任兵部侍郎,再遷兵部左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

崇祯七年(1634年),擊潰張獻忠農民軍,崇祯八年(1635年)擊敗高迎祥、李自成農民軍。

崇祯十一年(1638年),擔任兵部尚書,力主抗清,守衛京師,連戰皆捷,反被太監高起潛陷害,免去尚書職務,以侍郎視事。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1639年1月),率部在巨鹿賈莊被清軍包圍,高起潛擁兵不救,終因炮盡矢絕,戰死疆場,年僅三十九歲,追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

南明福王時,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肅”。

2、孫傳庭。

孫傳庭(1593年5月21日—1643年11月16日),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明朝末年大臣。

于二十七歲中進士,曆任永城知縣、商丘知縣、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司郎中,因不滿魏忠賢專權而棄官歸鄉,賦閑近十年之久。

崇祯八年(1635年)還京任職,曆任吏部驗封司郎中、順天府丞。

崇祯九年(1636年)調任陝西巡撫,與洪承疇一起鎮壓農民起義,擒獲“闖王”高迎祥,消滅十五股義軍,穩定了陝西的局面。

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清兵入塞,赴京勤王,在盧象升戰死後代其總督各鎮援兵,翌年升任保定總督,不久以失聰為由請求辭職,遭到崇祯帝懷疑而下獄。

崇祯十五年(1642年)獲釋,任陝西三邊總督,在崇祯帝催促下出潼關進剿李自成,在郏縣之戰中敗退陝西。

崇祯十六年(1643年)加督師、兵部尚書銜,再次出關進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戰中潰敗,不久後陣亡于潼關,享年五十一歲。

孫傳庭死後僅五個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是以《明史》有“傳庭死而明亡矣”之說。

3、周遇吉。

周遇吉(?-1644年),字萃蓭,明末錦州衛人。又按周氏家譜稱其原籍為今江蘇睢甯風虎山,明朝名将。甯武關之戰,力抗闖軍,戰死。追贈太保,谥忠武。

4、閻應元。

閻應元 ,字皕亨,漢族,直隸通州(今北京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陰抗清三公之一。

1645年,即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将,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幸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

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湧沸而仆”,終英勇就義。

5、鄭成功。

鄭成功(1624.08.28-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改名朱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甯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隻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内)的駐軍,收複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6、袁可立。

袁可立,字禮卿(1562年4月25日~1633年11月12日),号節寰,河南府睢州(今河南省睢縣)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

明萬曆十七年進士,初任蘇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監察禦史,五月初九日因直谏而罰歲俸。

二十四年正月初十遭罷官回籍,泰昌元年八月十七日起尚寶司司丞。

天啟元年二月初四日升本司少卿,七月十六日晉太仆寺少卿 ,天啟二年三月初七日升通政使司左通政署司事、侍經筵,三月十四日充廷試讀卷官,四月初十日以右佥都禦史巡撫登萊。

天啟三年十月初六日晉兵部右侍郎,天啟四年三月初三日起七上疏予告歸。

天啟五年十一月十八日起兵部添設右侍郎,天啟六年閏六月初九日為右侍郎,七月二十八日轉左侍郎,十一月二十二日廷推南京戶部尚書,十二月初一日加兵部尚書緻仕。

天啟七年八月十二日加太子少保,累加太子太保,三上疏辭,自此絕意仕進”。

8、孫承宗。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号恺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人,明末愛國将領、民族英雄。

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而後替代王在晉為薊遼督師,修築甯錦二百裡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功勳卓著,遭到魏忠賢的妒忌,辭官回鄉。

皇太極包圍京都時,朱由檢急召孫承宗,運籌帷幄将清軍擊退。但不久之後孫承宗又遭到朝中大臣彈劾,孫承宗再次辭官回鄉,在家高陽縣住七年。

累官至兵部尚書、太傅等,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軍大舉進攻,孫承宗領家人守衛高陽,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都戰死。

9、虎大威。

虎大威,明朝陝西榆林人,明末将領,本塞外降卒,勇敢有戰略,從軍數載随盧象升同後金作戰中多有戰功,累官山西參将。

崇祯時多次随軍同農民起義軍作戰,擢為陝西總兵官,署都督儉事,其所率軍兵雖僅有數千人但卻被指揮圍剿張獻忠的總督楊嗣昌、楊文嶽等視為主力,然而由于農民軍多采用流動作戰,以及朝廷在對農民軍剿與撫舉措失當,是以戰功不大。

在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圍攻開封戰役中,與總督楊文嶽在援救開封之戰時,同農民軍作戰中,被李自成農民軍火炮擊中身亡。

10、楊國柱。

楊國柱(?-1642年),浙江紹興人,清軍入侵錦州,爆發松錦之戰,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甯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人,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二十九日,命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陷清軍埋伏,清軍以高官厚祿勸降,楊國柱死戰不降直至中箭身亡。

11、曹文诏。

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勇毅而有智略。明朝崇祯年間将領,“文诏忠勇冠時,稱明季良将第一”,官至總兵。在鎮壓明末農民起義的戰争中功勳卓著。

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頭鎮之戰中因寡不敵衆兵敗自盡,死後,明王朝追贈其為太子太保、左都督。

12、曹變蛟。

曹變蛟(1609~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

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懷勇力,少年時即随曹文诏在軍中效力,多次鎮壓農民起義,很受天子器重。

先後被任命為參将、副總兵、都督佥事、左都督、總兵官,時稱曹文诏和曹變蛟為大明朝的大小曹将軍。

曹變蛟統兵有方,敢戰敢為,為抵抗後金統治作出了巨大貢獻,于崇祯十五年松錦大戰壯烈殉國,此役,明軍大部崩潰,諸軍皆逃,唯變蛟親率部下沖後金軍大陣,直抵皇太極中軍,箭射後金大纛,吓敵酋使其中軍後退裡許,惜大勢難擋,終因勢孤力窮,兵敗并俘。

13、熊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飛白,号芝岡,湖廣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漢族,明朝将領、軍事家。

萬曆二十六年,考中進士,起家保定推官,遷監察禦史。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授右副都禦史、巡按遼東,請求屯田。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浒之戰後,出任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招集流亡,整肅軍令,制造兵器,浚壕繕城,鞏固守備。

明熹宗即位,天啟元年(1621年),再任遼東經略,與廣甯巡撫王化貞不和,終緻兵敗潰敗,坐罪下獄,卷入黨争。

天啟五年(1625年),坐罪處死,時年五十七歲,

崇祯二年(1629年),得以恢複官爵,谥号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14、洪承疇。

洪承疇(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彥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在明末農民起義的戰事中屢立戰功,升任陝西三邊總督。

15、袁崇煥。

袁崇煥(公元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廣東廣州府東莞縣人,明末抗清武将,愛國将領。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進士,但因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淩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裡,并抄沒家産,實則家無餘财。

16、左良玉。

左良玉(1599年~1645年),字昆山,東昌府臨清州(今山東省臨清市)人。官至平賊将軍、太子少保,封甯南侯。

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曾受侯恂提拔。後在鎮壓農民軍的戰争中,不斷擴大部隊,日益驕橫跋扈,擁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甯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後,又晉為侯,鎮守武昌。

此時,弘光政權中馬士英、阮大铖用事,排斥東林黨人。他袒護東林黨人,且懷有個人野心,于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未幾,病死于九江舟中。子左夢庚率所部降清。

17、祖大壽。

祖大壽(1579年—1656年),字複宇,遼東甯遠(今遼甯興城)人,明末清初名将,吳三桂的舅舅。

崇祯元年(1628),鎮守甯遠,獲得“甯遠大捷”,升任前鋒總兵官,駐守錦州,跟随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

袁崇煥下獄後,擔心受到牽連,逃出關外,經過袁崇煥親自招撫,傳回明朝。

崇祯四年(1631)參加大淩河之戰,面對糧盡援絕,進而詐降。逃往錦州,繼續對抗清軍,拒絕投降。

崇祯十四年(1641),參加松錦大戰,惡戰之後随着洪承疇兵敗投降,率部投降清軍,授漢軍正黃旗總兵,跟随清軍入關。

順治十三年(1656年),病故于北京,時年七十七歲。

18、陳奇瑜。

陳奇瑜(1590年9月初9日—1648年正月27日),字玉铉,一字正學,山西保德州(今山西保德縣)人。明朝末年大臣。

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中進士,遣大理寺觀政,授洛陽知縣。

崇祯五年(1632年)任右佥都禦史巡撫延綏,鎮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甚力,名噪關陝。

七年擢為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進馳均州,調集諸将圍擊各路起義軍。

李自成農民軍被迫退入興安(今陝西安康市),困于車箱峽,因明軍包圍嚴密,于是詐降,傳檄所過郡邑。被圍義軍既出棧道,連破寶雞、鳳翔、麟遊,州縣告急。各省巡撫、朝廷言官交章彈劾,被罷職流戍。後釋放歸鄉。

甲申之變後,李自成部将郝安才據府谷,執拿了陳奇瑜。陳奇瑜與故将唐通謀,得免。後幫助降清的唐通攻克了府谷。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正月27日,遭宣大總督申朝紀陷害,以不遵剃發令為由,遭到殺害,葬故城新墳。

19、吳三桂。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遼東廣甯前屯衛中後所(今遼甯綏中縣)人,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明末清初政治、軍事人物,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

出身将門,善于騎射。崇祯年間考中武舉,憑借門蔭,授都督指揮。屢立戰功,累遷甯遠團練總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歸降大清,參加山海關大戰,大敗李自成,跟随清軍入關,受封平西王。

此後平定農民起義,攻城略地,頗有功勳。順治十六年(1659年)鎮守雲南,後攻入緬甸,擒獲南明永曆帝并将其處死,晉封親王,與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并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讨虜大将軍,開啟“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登基稱帝,國号大周,年号昭武。

同年秋病逝,時年六十七歲,隻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其孫吳世璠嗣位。

20、滿桂。

滿桂(?—1630年),漢族,宣府(今河北宣化)人(也有說是從關外來的蒙古人),祖籍山東兖州府峄縣(今棗莊市),明末抵抗後金的著名将領。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後,逐漸嶄露頭角,曆任遊擊、參将等職,天啟四年(1624年)署總兵銜,是甯遠之戰、甯錦之戰的明軍主要統帥,功勳卓著。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630年1月28日),滿桂在保衛北京的戰鬥中壯烈殉國。

21、鄭崇儉。

鄭崇儉(?-1641),字大章,山西鄉甯人,明末文臣。

鄭崇儉是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進士,初任河南府推官,後又任濟南兵備副使。

崇祯初年升任陝西右參政,後多次升轉擔任了右佥都禦史,巡撫甯夏。

在此期間,他多次打敗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受賜朝廷銀币,蔭封子孫為世襲錦衣副千戶。

崇祯十二年(1639年),擢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奉旨率兵入蜀平亂,督總兵賀人龍、左良玉等,敗張獻忠于瑪瑙山,旋還關中。

後張獻忠在蜀複振,遂以撤兵太早為罪,削籍候代,崇祯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破襄陽,楊嗣昌死于督師任上,崇祯帝懷恨,責鄭崇儉以縱兵擅還,失誤軍律,棄市。

22、鄧玘。

鄧玘,四川人,天啟初,從軍,積功得守備。安邦彥反,玘追賊織金,勇冠諸将。已,敗織績河濱。魯欽敗殁,賊犯威清。玘夜斫營走賊,進都司佥書,讨敗苗酋李阿二。自貴州用兵,裨将楊明楷、劉志敏、張雲鵬并骁勇,不得為大将,惟玘以功名聞。後部下于樊城叛亂,鄧玘自殺。

23、猛如虎。

猛如虎(1598年—1641年),甯夏衛人,原來是從塞外過來歸附的蒙古降人。

公元1632年,猛如虎因剿農民起義軍有功,從遊擊升到總兵官。

公元1640年被督師楊嗣昌用為正總統,入四川追擊張獻忠,猛如虎所部士卒疲于奔命,在開縣大敗。

猛如虎向後移軍駐南陽,被李自成團團包圍,公元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城破猛如虎力戰殉國。

24、祖寬。

祖寬(?—1639年),明末遼東(今遼甯遼陽)人,明末名将,早年是祖大壽家仆,為甯遠參将、副總兵。

崇祯八年(1635年),以三千關甯軍鎮壓農民軍,盧象升戰死後歸洪承疇。

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南下,師援山東。次年濟南失守,褫職被逮,以“失陷籓封罪”處死。

25、闵夢得。

闵夢得,男,156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織裡鎮晟舍,烏程(浙江吳興)人。字翁次,一字禹錫,号昭餘,闵圭五世孫,闵一範之子,闵洪學從弟。

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中舉人,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進士,授工部主事,二十八年升郎中。

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知漳州,以寬為政,後遷偏沅巡撫都禦史、雲貴總督。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升兵部右侍,總督四川、雲南、湖廣、貴州、廣西五省軍務,皇帝賜尚方寶劍。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晉升為兵部尚書,贈太子太傅。

26、喻安性。

喻安性(公元1574~1654),字中卿,号養初,浙江嵊州人。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進士,曆官南昌府推官,有政績,先後擔任南昌府推官、禮部主事、吏部全事中、廣東巡海使、山海關巡撫、薊遼總督等職。

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至澳門清查葡萄牙人蓄倭之事,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喻安性與袁崇煥東巡廣甯。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九月,柳河之役潰敗,魯之甲與李承先均戰死,後為統一事權,遼東巡撫一職被裁,喻安性另改推用。崇祯時,拜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

27、王業浩。

王業浩,男,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府馀姚縣,明朝兵部尚書、進士出身,王陽明之弟王守文的玄孫。

萬曆四十一年,登進士,授江西道試禦史。天啟三年,升為山東道禦史,後改廣東巡按禦史,曆任湖廣道禦史、掌河南道禦史。

崇祯二年,升為通政使司右通政、左通政、通政使。

崇祯四年,升為兵部右侍郎,擔任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後升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

28、餘煌。

餘煌(公元1588~1646),字武貞,号公遜,浙江會稽人。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狀元。

崇祯即位,餘煌雖受牽連并未遭受懲罰,不久家母病故,辭官歸鄉。

服喪期滿,被任命為左中允,官右庶子,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崇祯吊死煤山後,魯王任命餘煌為兵部尚書。

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六月,清兵直逼紹興,魯王渡海而逃。餘煌見大勢已去,果斷下令,大開城門,放軍民出城避難。城空之後他賦絕命詩一首,獨自出東門赴水,殉國而死。

29、馮元飙。

馮元飙,字爾弢,明朝大臣,浙江慈溪人。父親馮若愚,南京太仆寺少卿;兄馮元飏,崇祯年間進士,天津巡撫、右佥都禦史,抗清志士。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中舉人,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進士及第。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任揭陽縣令,後升任戶部給事中,先後仕禮部右給事中、太常寺少卿、南京太仆寺正卿、通政使、兵部右侍郎,終兵部尚書。

南明時跟随福王,1644年于甯波逝世。

30、柯夏卿。

柯夏卿(公元1610-1681),字仲倩,号玉硯,浙江台州府黃岩縣(今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人,明代官員。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擢職方郎中,出為河間兵部佥事,曆任天津兵備道參政。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河東三府饑荒,饑民萬衆聚集教台村,震動京城,夏卿設計擒首領,餘皆不究。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以母老辭官歸家,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南京亡。

六月,柯夏卿與陳函輝、張國維、張煌言等在台州奉表請魯王朱以海監國,柯任佥都禦史。

次年(公元1646年)出使福建,聯絡唐王朱聿鍵修好兩王關系,唐王授柯為兵部尚書。

後浙閩聯合抗清在馬士英、阮大铖、方國安破壞下失敗,柯回鄉隐居,自号“遁庵”,改書屋為“忍冬軒”。

晚年以詩酒自娛,工于書畫,求索者盈門,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卒,終年70歲。

31、丁啟睿。

丁啟睿(公元1595年-1647年),字性如,号聖臨,河南永城(今永城市馬牧鄉丁老家)人,明末大臣。

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中進士,官至陝西三邊總督,并督師諸軍鎮壓李自成起義,因鎮壓不力而被罷官。

朱由崧在其伯父丁魁楚等人的擁立建立南明,丁啟睿官拜兵部尚書、督河南勸農剿寇諸務。

南明福王政權被清軍攻滅後投降清朝,1647年(順治四年)因所謂“京師王道士案”被殺。

32、阮大铖。

阮大铖(公元1586年~1646年),字集之,号圓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枞陽縣)人。

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中進士,明朝末年大臣,戲曲作家。

阮大铖以進士居官後,先依東林黨,後依魏忠賢,崇祯朝以附逆罪去職。

明亡後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書、右副都禦史、東閣大學士,對東林、複社人員大加報複,南京城陷後降于清,後病死于随清軍攻打仙霞關的石道上。

33、堵胤錫。

堵胤錫(公元1601年-1649年11月26日),又寫允錫,又名錫君,原名靈授,字仲緘,一字牧子,号牧遊,生于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今宜興市屺亭鎮前亭村人。

清軍入關後任大明兵部尚書,封光化伯,在湖南、江西、貴州、廣東、廣西等地進行抗清活動。

但遭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堵胤錫等人主張聯合大順軍和大西軍,何騰蛟、瞿式耜則排斥農民軍,瞿式耜同黨的丁時魁、金堡等上疏劾奏他在湖南“喪師失地之罪”。

永曆三年(公元1649年)十一月與忠貞營的淮侯劉國昌出兵,是月二十六日,至浔州(今廣西桂平),二十七日吐血病卒,年僅49歲,三軍恸哭,如喪父母。

昭宗皇帝痛悼不已,辍朝五日,谕祭九壇,贈上柱國、中極殿大學士,太傅兼太子太師、浔國公,谥文忠。葬屺山西南麓(今屬屺亭鎮勝天村)。

34、史可法。

史可法(公元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号道鄰,祥符人,祖籍大興,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為官清廉,堅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進士,任西安府推官,後轉平各地叛亂。

北京城被攻陷後,史可法擁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為帝,繼續與清軍作戰,官至督師、建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清軍大舉圍攻揚州城,不久後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35、馬士英。

馬士英(約公元1591~1646),字瑤草,貴州貴陽人,明末大臣,官至内閣首輔,相傳本姓李,過繼馬氏,祖籍廣西梧州。

明萬曆己未(公元1619年)成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後曆官嚴州、河南、大同知府、廬鳳總督等職。

甲申之變(崇祯自挂)後,馬士英與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等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是為弘光帝。

因“擁兵迎福王于江上”有功,升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成為南明明弘光政權首輔,人稱“馬閣老”。

後國事不濟,曾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抵抗清兵入侵,最終殉國而死,但世人對其死因存疑,在清代被後人所責罵。

36、孫嘉績。

孫嘉績(公元1604年~1646年),原名光弼,字輔之,号碩膚,浙江餘姚人。

宋朝燭湖先生之後,明忠烈公孫燧五世孫,明大學士孫如遊之孫。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初授南京工部主事,召改兵部主事,擢升職方員外郎,不久升任郎中,為太監高起潛所陷害下獄。

福王登基後,起為九江兵備佥事,不任。清軍下杭州,郡縣望風降附,孫嘉績在浙東首舉抗清義旗。

魯王時晉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後因憂勞過度患疾而卒,被追贈為太保,賜祭九壇,谥忠襄。

37、楊廷麟。

楊廷麟(公元1596—1646年),明末抗清民族英雄,江西臨江府清江縣人。

字伯祥,一字機部,晚年自号兼山,意在效法文天祥(号文山)、謝枋得(号疊山)這兩山氣節。

崇祯進士,南都陷,隆武帝加兵部尚書,攻複吉安,旋失,退保贛州,清兵陷城,投水殉國,

38、揭重熙。

揭重熙(生年不詳,公元1651年12月15日終),字祝萬、又字萬年,号蒿庵,江西臨川湖南鄉揭家坊人。南明著名大臣,明末詩人。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鄉試及次年會試均以五經中試,時稱異才。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進士,初任福甯(今福建霞浦)知州,有“一清如水愛如春”之譽。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

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敗走,滿清鐵騎揮戈南下,迅速占領了大半個中國。

揭重熙決心以身許國,與福甯州副總兵洪日升起兵勤王,當年八月,他和洪日升率兵到達南都,輔助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抗清,任吏部考功主事,三個月後因父喪回撫州守孝。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六月,進占江西,正在撫州為父守孝的揭重熙,與艾南英、傅鼎铨、曾亨應等招募鄉人,組織抗清隊伍。

不久,撫州亦被占領,揭重熙往福建投奔隆武帝朱聿鍵,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四月,揭重熙任右佥都禦史,取代劉廣允巡撫河東。

八月,隆武帝朱聿鍵在汀州被俘,揭重熙率部進入深山。

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揭重熙得知南昌總兵金聲桓、副總兵王得仁及邵武守将郭天才等欲舉兵反清。

永曆五年(公元1651年),向邵武進軍,在崇安百丈石被清軍包圍,揭重熙奮勇殺敵,頸部中箭,斃敵數十,力竭被俘。

永曆五年(公元1651年)十一月初三日(12月15日),揭重熙在建甯南街市口遇害。

39、沈宸荃

沈宸荃(公元1615年-1652年),字友荪,号彤庵,浙江省甯波府慈谿縣(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明首輔大臣,抗清志士。清高宗感其忠義,谥之為忠節。

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九歲應童子試成為廪生,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二十五歲登進士及第,授行人,曆官福建。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同考順天鄉試,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北京淪陷,崇祯皇帝自盡。

福王立于南京,擢宸荃山西道監察禦史,巡視中城。疏劾閹黨馬士英、阮大铖誤國,險緻害。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蘇松兵備佥事任上,南京淪陷,福王被俘,蘇松所屬各鎮先後失守。

沈宸荃同江上佥事馮元,迎魯王朱以海監國于紹,。擢右佥都禦史督師,進兵部左侍郎兼副都禦史。江防兵潰,扈魯王航海。

魯監國二年(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宸荃克複福州所屬各縣,欲揮師攻福州,遭鄭彩阻。

魯監國三年(永曆二年,1648年),進南明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

魯監國四年(永曆三年,1649年),清軍克閩,宸荃從魯王遷師舟山。練水師,列巨舶于東南水門外。

魯監國六年(永曆五年,1651年),清軍集大兵分三路攻舟山,沈宸荃兵敗。

魯監國七年(永曆六年,1652年)從扈思明、金門,請往日本征兵。

正月二日,舣南日山,遭風舟覆死,或曰名振沉之,年三七。

五、國戚。

1、周奎。

周奎(生卒年不詳),字延儒,南直隸蘇州府(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朝外戚,莊烈皇後周氏的父親,明思宗朱由檢的嶽父。

崇祯三年(1630年),封為嘉定伯,十七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占北京,下獄。

有一女周氏(姓名不詳),在崇祯皇帝朱由檢為信王時被冊封為正妃。

2、大明奉天開國推誠宣力武臣魏國公(1370年—1644年)。

第1代,中山武甯王徐達,16年1370年11月29日-1385年4月7日,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洪武十八年二月己未。

第2代,魏國公徐輝祖,15年1388年11月24日-1402年 洪武廿一年十月丙寅—建文四年,徐達子。

第3代,魏國公徐欽,15年 1407年9月1日-1421年3月2日,永樂五年七月辛巳—永樂十九年正月壬辰徐輝祖子。

複封,魏國公徐欽,1424年10月25日-1424年12月19日,永樂廿二年十月乙巳—永樂廿二年十一月庚子,徐輝祖子。

第4代,魏國公徐顯,14年,1425年3月27日-1448年 洪熙元年三月戊寅—正統十三年,徐欽子。

第5代,魏國公徐承宗,16年,1448年8月3日-1464年1月14日,正統十三年七月戊子—天順七年十二月庚寅 徐顯宗弟。

第6代,魏國莊靖公徐俌,53年 1465年-1517年7月30日 成化元年—正德十二年七月丙戌,徐承宗子。

第7代,魏國公徐鵬舉,54年,1518年12月29日-1571年3月4日,正德十三年十一月癸亥—隆慶五年二月辛醜 徐承宗曾孫。

第8代,魏國公徐邦瑞,18年,1572年5月22日-1589年 隆慶六年四月丙寅—萬曆十七年徐鵬舉子。

第9代,魏國公徐維志,5年,1589年10月30日-1593年8月27,萬曆十七年九月丙寅—萬曆廿一年八月癸未 徐邦瑞子。

第10代,魏國莊武公徐弘基,1595年9月2日— 萬曆廿三年七月己亥—崇祯末,徐維志子。

第11代,魏國公徐文爵,弘光元年四月—弘光元年五月,徐弘基子。

3、大明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定國公(1404年—1644年)。

第1代,定國忠愍公,徐增壽追封,徐達子。

第2代,定國公徐景昌 ,34年,1404年8月5日-1437年,永樂二年六月己亥—正統二年六月,徐增壽子。

第3代,定國公徐顯忠,11年 1438年10月24日-1448年 正統三年十月丁巳—正統十三年四月,徐景昌子。

第4代,定國公徐永甯,50年 1455年4月16日-1504年 景泰六年三月乙亥—弘治十七年正月,徐顯忠子。

第5代,定國榮僖公,徐光祚,23年,1504年6月24日-1526年,弘治十七年五月壬寅—嘉靖五年八月,徐永甯孫。

第6代,定國公徐延德,39年 1529年12月11日-1568年1月10,嘉靖八年十一月癸卯—隆慶元年十二月壬辰 徐光祚子。

第7代,定國康惠公徐文璧,35年,1568年4月21日-1602年,隆慶二年三月甲戌—萬曆三十年六月,徐延德子。

第8代,定國公徐希 ,29年,1603年1月27日-1630年 萬曆三十年十二月癸卯—崇祯三年,徐文璧孫。

第9代,定國公徐允祯15年1630年-1644年崇祯三年—崇祯十七年,徐希?子。

4、大明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成國公(1402年—1644年)。

第1代,東平武烈王朱能,5年,1402年9月30日-1406年 建文四年九月甲申—永樂四年十月。

第2代,平陰武愍王朱勇,42年,1408年7月28日-1449年,永樂六年七月壬子—正統十四年,朱能子。

第3代,成國公朱儀,45年1452年5月23日-1496年,景泰三年五月丁酉—弘治九年三月,朱勇子。

第4代,成國恭僖公朱輔,28年,1496年12月10日-1523年10月30日,弘治九年十一月己酉—嘉靖二年九月己 朱儀子。

第5代,成國公朱麟,1年1525年3月25日-1525年,嘉靖四年三月辛酉—嘉靖四年六月,朱輔子。

第6代,成國榮康公朱鳳,8年,1529年10月11日-1536年7月23日,嘉靖八年九月壬寅—嘉靖十五年七月己未,朱輔弟。

第7代,定襄恭靖王朱希忠,38年,1536年9月26日-1573年,嘉靖十五年九月甲子—萬曆元年九月,朱鳳子。

第8代,成國公朱時泰,1年,1574年-1574年萬曆二年—萬曆二年九月,朱希忠子。

第9代,成國公朱應桢,7年,1580年3月14日-1586年,萬曆八年二月己亥—萬曆十四年,朱時泰子。

第10代,成國公朱鼎臣,2年1600年4月20日-1601年,曆廿八年三月辛亥—萬曆廿九年,朱應桢子。

第11代,成國公朱應槐,10年1601年10月10日-1610年7月18日,萬曆廿九年九月己酉—萬曆卅八年五月壬申 朱應桢弟。

第12代,成國公朱純臣,34年,1611年4月15日-1644年 ,萬曆卅九年三月癸卯—崇祯十七年三月,朱應槐子。

第13代,成國公朱元臣,34年,崇祯十七年八月—,朱應槐子。

5、大明黔國公(1408年—1661年)

第1代,定遠忠敬王沐晟,32年 1408年7月29日-1439年5月2日,永樂六年七月癸醜—正統四年三月丁卯,沐英子。

第2代,黔國榮康公沐斌,11年,1440年-1450年 正統五年—景泰元年十月,沐晟子。

第3代,黔國武僖公沐琮,32年,1465年9月14日-1496年10月12日,成化元年八月己亥—弘治九年九月庚戌,沐斌子。

第4代,黔國莊襄公沐昆,23年,1497年11月5日-1519年,弘治十年十月己卯—正德十四年六月,沐誠子。

第5代,黔國敏靖公沐紹勳,16年,1521年3月19日-1536年,正德十六年二月甲午—嘉靖十五年,沐昆子。

第6代,黔國恭僖公沐朝輔,12年,1536年12月30日-1547年7月7日,嘉靖十五年十二月乙亥—嘉靖廿六年六月庚子,沐紹勳子。

第7代,黔國公沐融, 3年,1547年11月8日-1549年,嘉靖廿六年閏九月甲辰—嘉靖廿八年,沐朝輔子。

第8代,黔國公沐鞏,1549年12月3日,嘉靖廿八年十一月庚辰—,沐融弟。

第9代,黔國公沐朝弼,17年1554年4月14日-1570年,嘉靖卅三年三月癸醜—隆慶四年,沐朝輔弟。

第10代,黔國公沐昌祚,25年,1571年2月28日-1595年,隆慶五年二月丁酉—萬曆廿三年八月,沐朝弼子。

第11代,黔國公沐睿,15年,1595年-1609年10月19日,萬曆廿三年—萬曆卅七年九月丁酉,沐昌祚子。

複封,黔國公沐昌祚,17年,1609年-1625年,萬曆卅七年—天啟五年,沐朝弼子。

第12代,黔國公沐啟元,4年,1625年4月25日-1628年7月10日,天啟五年三月丁卯—崇祯元年六月己亥,沐睿子。

第13代,黔國公沐天波,34年,1629年1月11日,崇祯元年十二月甲辰—永曆十五年七月丙寅,沐啟元子。

6、大明英國公(1408年—1644年)。

第1代,定興忠烈王張輔,42年,1408年7月29日-1449年,永樂六年七月癸醜—正統十四年,張玉子。

第2代,甯陽恭靖王張懋,66年,1450年7月4日-1515年 ,景泰元年五月戊辰—正德十年三月,張輔子。

第3代,英國莊和公張侖,21年,1515年11月25日-1535年7月25日,正德十年十月癸酉—嘉靖十四年六月乙,張懋孫。

第4代,英國公張溶,1535年12月21日,嘉靖十四年十一月甲申—,張侖子。

第5代,英國公張元功,15年,1582年4月18日-1596年12月26日,萬曆十年三月甲申—萬曆廿四年十一月庚子,張溶子。

第6代,英國公張元德,3年,1596年-1598年,萬曆廿四年—萬曆廿六年五月,張元功弟。

第7代,英國公張維賢,1598年12月20日,萬曆廿六年十一月甲辰—崇祯,張元德子。

第8代,英國公張之極,張維賢子。

第9代,英國公張世澤,2年,1643年-1644年崇祯十六年—崇祯十七年,張之極子。

7、大明西平侯(1377年—明末)

第1代,昭靖西平侯沐英,15年,1377年 - 1392年,洪武十年 - 洪武二十五年追封黔甯王,後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末。

第2代,惠襄西平侯沐春,7年1392年 - 1399年洪武二十五年 - 建文元年因無子,其弟沐晟繼承爵位。

第3代,忠敬西平侯沐晟,39年,1399年 - 1438年建文元年 - 正統四年贈定遠王。

代西平侯沐昂,6年,1438年 - 1444年正統四年 - 正統十年,晟有子斌,字文輝,幼嗣公爵,居京師,而以昂代鎮。贈武襄定邊伯。

第4代,榮康西平侯沐斌,14年,1440年 - 1454年正統五年 - 正統十四年于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年襲封黔國公。

8、大明鎮遠侯(1403年-1644年)

第1代,武毅鎮遠侯顧成,11年1403年-1414年永樂元年 - 永樂十二年贈夏國公。

第2代,鎮遠侯顧興祖,1414年-?永樂十二年 -靖難之役中,因顧成被擒降燕,顧統被誅。顧統之子顧興祖繼承顧成的侯爵爵位。孫淳嗣。

第3代,鎮遠侯顧淳,弘治十六年卒,無子。其堂弟溥嗣。

第4代,襄恪鎮遠侯,顧溥,-1503年?-弘治十六年子仕隆嗣。

第5代,榮靖鎮遠侯,顧仕隆,1503年 -?弘治十六年-?贈太傅。

第6代,鎮遠侯顧寰子肇迹嗣。

第7代,鎮遠侯顧肇迹,-1644年?-崇祯末年都陷,爵亡。

9、大明西甯侯(1403年—1644年)

第1代,西甯侯宋晟,4年,1403年- 1407年永樂元年 - 永樂五年。

第2代,西甯侯宋琥,1407年-永樂五年 - 宣德年間尚成祖安成公主。

洪熙元年,因不敬罪連坐,被奪爵位,并削驸馬都尉官。宣德年間恢複。

第3代,忠順西甯侯宋瑛,宣德年間 -尚成祖鹹甯公主。瓦剌也先入侵時戰死。贈郓國公。

第4代,西甯侯宋傑。

第5代,西甯侯宋誠。

第9代,西甯侯宋裕德,1644年-崇祯末年死流寇難。

10、大明武安侯 (1403年—明末)。

第1代,忠毅武安侯鄭亨,31年,1403年 -1434年永樂元年 - 宣德九年贈漳國公,妾張氏,自經以殉,贈淑人。

11、大明永康侯(1403年—明末)。

第1代,忠烈永康侯徐忠,10年,1403年 -1413年永樂元年 - 永樂十一年贈蔡國公。

12、大明陽武侯(1420年-1644年)

第1代,忠武陽武侯薛祿,原名薛六,10年1420年 - 1430年年永樂十八年 - 宣德五年贈鄞國公,傳爵至明亡。

第2代,陽武侯薛诜,1430年 - ?宣德五年 - 。

第3代,陽武侯薛翰無子,族人相争襲位,久而不得請,後,田宅歸入公家。

第4代,陽武侯薛翰,1577年-?萬曆五年。

第5代,陽武侯薛翰?- 1644年? - 崇祯末年崇祯末年,李自成攻占京師,薛濂被害,爵位遂亡。

13、大明安遠侯(1411年-明末)。

第1代,襄湣安遠侯柳升,16年,1411年 - 1427年永樂八年 - 宣德二年原封安遠伯。

永樂八年,晉升為侯爵,仍世襲伯爵。正統十二年,升融國公。

第2代,武肅安遠侯柳溥。

第3代,武襄安遠侯柳珣登庸乞降,加太子太傅。又以讨瓊州黎賊功,加少保。卒贈太保,谥武襄。傳至明亡,爵絕。

14、大明豐城侯(1403年—1628年)。

第1代,剛毅豐城侯李彬,19年,1403年 -1422年永樂元年 - 永樂二十年贈贈茂國公。

第2代,忠憲豐城侯李賢,29年,1422年 -1451年永樂二十年- 景泰二年,贈豐國公。

第3代,豐城侯李勇,1451年,景泰二年。

第4代,武襄豐城侯李旻,1522年,嘉靖初年無子,李彬大将之玄孫李熙繼承爵位。

第5代,豐城侯李熙,31年,1522年 -1553年嘉靖初年 - 嘉靖三十一年無子。

第6代,豐城侯李儒,1553年,嘉靖三十一年-。

第7代,豐城侯李承祚,1628年?- 崇祯元年崇祯元年,被奪去爵位戍邊。次年,與梁夢環等人押赴刑場斬首。

15、大明恭順侯(1425年-1644年)。

第1代,忠勇恭順侯吳克忠,原名答蘭,蒙古人,24年1425年-1449年洪熙元年- 正統十四年忠壯國公恭順伯吳允誠之子。土木之變時,其與弟吳克勤俱殁于陣。贈邠國公。

第2代,忠壯恭順侯吳瑾,12年,1449年-1461年正統十四年 - 天順五年吳克勤之子。贈涼國公。

末代恭順侯吳惟英?-1644年?- 崇祯末年吳允誠七世孫、吳克勤六世孫、吳瑾五世孫。崇祯末,都城陷,舉家自缢。

16、大明甯遠侯( 1457年 - 明末)。

第1代,忠僖甯遠侯劉安,1457年-天順初年 -成化年間繼承其父劉榮廣甯伯爵位。

明英宗發動奪門之變後,再封其甯遠侯,并世襲,再增俸祿三百石。

曹石之亂時,劉安受傷,加封為太子少傅。成化年間去世,贈峄國公。傳爵至明亡。

六:皇親(共27位)

1、秦王。

封地:西安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樉。

世系: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懷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錫)-秦簡王(朱誠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懷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誼旐)-秦王(朱誼漶)-秦王(朱存樞)。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李自成攻破西安後,末代秦王朱存樞被俘,死。

2、晉王。

封地:太原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

世系:晉恭王(朱?)-晉定王(朱濟熺)-晉王(朱濟熿)-晉王(朱美圭)-晉莊王(朱鐘铉)-晉端王(朱知烊)-晉簡王(朱新典)-晉惠王(朱慎鋷)-晉穆王(朱敏淳)-晉王(朱求桂)。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李自成攻陷山西後,末代晉王朱求桂被俘,死。

3、周王。

封地:開封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橚。

世系:周定王(朱橚)-周憲王(朱有火敦)-周簡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镳)-周恭王(朱睦審)-周莊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肅溱)-周王(朱恭枵)。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李自成攻開封,末代周王朱恭枵出告示,殺賊一人者,賞黃金50兩,賊久攻不克解圍散去。

(1642年)四月,李自成再圍開封,決河灌城,死者數十萬,城破後,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軍救出,不久去世。其孫南走,死于廣州。

4、楚王。

封地:武昌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桢。

世系:楚昭王(朱桢)-楚莊王(朱孟烷)-楚憲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榮氵戒)-楚愍王(朱顯榕)-楚恭王(朱英佥)-楚王(朱華奎)。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張獻忠攻湖廣,兵至武昌,俘虜末代楚王朱華奎,将其一家沉入江中,他的子嗣無幸免者。

5、魯王。

封地:兖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檀。

世系:魯荒王(朱檀)-魯惠王(朱泰堪)-魯莊王(朱陽鑄)-魯端王(朱觀火定)-魯恭王(朱頤坦)-魯敬王(朱壽鏳)-魯憲王(朱壽鋐)-魯肅王(朱壽镛)-魯王(朱以派)—魯王監國(朱以海)。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但南明時出了一個監國。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攻兖州,魯王朱以派被俘,死。其弟朱以海來到紹興,稱為魯王(監國)。後來,清兵攻紹興,朱以海入海,部分子孫流散海外。

6、蜀王。

封地:成都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椿。

世系:蜀獻王(朱椿)-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黨)-蜀和王(朱悅菼)-蜀定王(朱友垓)-蜀懷王(朱申鈘)-蜀惠王(朱申鑿)-蜀昭王(朱賓瀚)-蜀成王(朱讓栩)-蜀康王(朱承龠)-蜀端王(朱宣圻)-蜀恭王(朱奉铨)-蜀王(朱至澍)。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張獻忠攻陷成都,末代蜀王朱至澍與妃妾們投井自殺,全宗的人也都被殺。

7、代王。

封地:大同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桂。

世系:代簡王(朱桂)-代隐王(朱仕廛)-代惠王(朱成煉)-代懿王(朱俊杖)-代昭王(朱充耀)-代恭王(朱廷崎)-代定王(朱鼐铉)-代王(朱鼐鈞)-代康王(朱鼎渭)-代王(朱傳火齊)。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大同,末代代王以及他的全宗都被殺。

8、肅王。

封地:蘭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楧。

世系:肅莊王(朱楧)-肅康王(朱瞻焰)-肅簡王(朱祿埤)-肅恭王(朱貢錝)-肅定王(朱弼桄)-肅懷王(朱紳堵)-肅懿王(朱缙貴)-肅憲王(朱紳堯)-肅王(朱識鋐)。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攻破蘭州,末代肅王朱識鋐被俘,全宗的人皆被殺。

9、慶王。

封地:銀川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親戚,朱旃。

世系:慶靖王(朱旃)-慶懷王(朱邃欻)-慶莊王(朱邃塀)-慶恭王(朱寘錖)-慶定王(朱台浤)-慶惠王(朱鼒枋)-慶端王(朱倪貴)-慶憲王(朱伸域)-慶王(朱帥鋅)-慶王(朱倬纮)。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流賊攻甯夏,末代慶王朱倬纮被俘,下落不明。

10、岷王。

封地:武岡府。

始封組:明太祖的兒子,朱楩。

世系:岷莊王(朱楩)-岷恭王(朱徽煣)-岷順王(朱音瀼)-岷簡王(朱膺钅丕)-岷靖王(朱彥汰)-岷康王(朱譽榮)-岷憲王(朱定耀)-岷王(朱禋洪)-岷王(朱企崟)。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流賊攻武岡,末代岷王朱企崟和全宗的人全部被殺。

11、韓王。

封地:平涼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松。

世系: 韓憲王(朱松)-韓恭王(朱沖火或)-韓懷王(朱範圯)-韓靖王(朱範仰)-韓惠王(朱徵钋)-韓悼王(朱偕氵充)-韓康王(朱偕灊)-韓昭王(朱旭櫏)-韓定王(朱融燧)-韓端王(朱朗锜)-韓王(朱亶火脊)。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流賊攻陷平涼,末代韓王被俘,死。

12、沈王。

封地:潞州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模。

世系:沈簡王(朱模)-沈康王(朱佶焞)-沈莊王(朱幼學)-沈恭王(朱诠钲)-沈憲王(朱允栘)-沈宣王(朱恬烄)-沈定王(朱珵堯)-沈王(朱效庸)-沈王(朱迥洪)。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明末,李自成的大将劉芳亮攻城,把年紀尚小的末代沈王朱迥洪擄走,下落不明。

13、唐王。

封地:南陽府。

始封祖:明太祖的兒子,朱桱。

世系: 唐定王(朱桱)-唐靖王(朱瓊烴)-唐憲王(朱瓊炟)-唐莊王(朱芝址)-唐成王(朱彌鍗)-唐敬王(朱宇溫)-唐順王(朱宙栐)-唐端王(朱碩熿)-唐王(朱聿鍵)-唐王(朱聿镆)。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南明時卻出了皇帝。崇祯九年(1636年),唐王朱聿鍵率軍倡義勤王,卻被勒令回國,廢為庶人,幽之鳳陽,改封其弟朱聿镆為唐王。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陷南陽,朱聿镆被殺。

崇祯十七年(1644年),北京淪陷,福王朱由崧立于南京,釋放了朱聿鍵。

順治二年五月,南京被清軍攻破,朱聿鍵行至杭州,南安伯鄭芝龍等人擁立他為監國,立政權于福州,年号隆武。順治三年,清軍克紹興,魯王朱以海逃往海上,福建大亂,鄭芝龍假言海寇至,率兵航海逃去。清軍入福建,俘虜唐王朱聿鍵。

14、趙王。

封地:彰德府。

始封祖:明太宗的兒子,朱高燧。

世系:趙簡王(朱高燧)-趙惠王(朱蟾塙)-趙悼王(朱祈镃)-趙靖王(朱見氵爵)-趙莊王(朱佑棌)-趙康王(朱厚煜)-趙穆王(朱常氵臾)。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已經很疏遠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流賊攻彰德,末代趙王被俘。

15、襄王。

封地:襄陽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兒子,朱瞻墡。

世系:襄憲王(朱瞻墡)-襄定王(朱祁镛)-襄簡王(朱見淑)-襄懷王(朱佑材)-襄康王(朱佑櫍)-襄莊王(朱厚颎)-襄靖王(朱載堯)-襄王(朱翊銘)-襄王(朱常澄)。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比較疏遠。崇祯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攻陷襄陽,襄王朱翊銘死。他的兒子朱常澄寄居九江府。

16、荊王。

封地:蕲州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兒子,朱瞻堈。

世系:荊憲王(朱瞻堈)-荊靖王(朱祁鎬)-荊王(朱見潚)-荊和王(朱佑橺)-荊端王(朱厚烇)-荊恭王(朱翊钜)-荊(朱常氵言)-荊康王(朱常火由)-荊定王(朱由樊)-荊王(朱慈火畐)。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比較疏遠。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張獻忠攻陷蕲州,末代荊王死。張獻忠的軍隊圍宮,盡掠而去。

17、淮王。

封地:饒州府。

始封祖:明仁宗的兒子,朱瞻墺。

世系:淮靖王(朱瞻墺)-淮定王(朱佑啟)-淮莊王(朱佑楑)-淮憲王(朱厚焘)-淮恭王(朱載坮)-淮順王(朱載堅)-淮王(朱翊钅具)-淮王(朱常清)-淮王(朱由榛)。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比較疏遠,南明時,立淮王朱常清為監國。同年桂王永曆帝登基,使節至,淮王取消監國及年号。後來,淮王下落不明。

18、德王。

封地:先是德州府,後來搬到濟南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潾。

世系:德莊王(朱見潾)-德懿王(朱佑榕)-德恭王(朱載墱)-德定王(朱翊館)-德王(朱常潔)-德王(朱由樞)。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比較疏遠。崇祯十二年(1640年)正月,清兵攻克濟南,末代德王朱由樞被俘。

19、崇王。

封地:汝甯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澤。

世系:崇簡王(朱見澤)-崇靖王(朱佑樒)-崇恭王(朱厚耀)-崇莊王(朱載境)-崇端王(朱翊钅爵)-崇王(朱由樻)。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比較疏遠。 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汝甯,俘虜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陽伯。崇王不從,被殺。

20、吉王。

封地:長沙府。

始封祖:明英宗的兒子,朱見浚。

世系: 吉簡王(朱見浚)-吉定王(朱厚冒)-吉端王(朱載均)-吉莊王(朱翊鎮)-吉宣王(朱翊銮)-吉王(朱由棟)-吉王(朱慈煃)。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比較疏遠。崇祯十六年(1644年),張獻忠入湖南,燒吉王府,末代吉王朱慈煃南竄。明亡後,吉王死在緬甸。

21、益王。

封地:建昌府。

始封祖:明憲宗的兒子,朱佑槟。

世系: 益端王(朱佑槟)-益莊王(朱厚烨)-益恭王(朱厚炫)-益宣王(朱翊鈏)-益敬王(朱常遷)-益王(朱由本)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有些疏遠。明亡,末代益王朱由本組織抗清失敗,逃往福建,後死。

22、衡王。

封地:青州府。

始封祖:明憲宗的兒子,朱佑楎。

世系:衡恭王(朱佑楎)-衡莊王(朱厚燆)-衡康王(朱載圭)-衡安王(朱載封)-衡定王(朱翊镬)-衡王(朱常氵庶)。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有些疏遠。明亡,清兵攻陷山東青州,末代橫王朱常氵庶逃亡,下落不明。

23、榮王。

封地:常德府。

始封祖:明憲宗的兒子,朱佑樞。

世系:榮莊王(朱佑樞)-榮恭王(朱載墐)-榮王(朱翊鉁)-榮王(朱常溒)-榮憲王(朱由枵)-榮王(朱慈炤)。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有些疏遠。明末,張獻忠入湖南,末代榮王朱慈炤和母親姚氏逃走,不知所終。民間傳說朱慈炤後來隐姓埋名,以當私塾先生為生,康熙18年在山東汶上縣被清軍捕獲,全家被殺,清朝為政治需要硬把他說成是“朱三太子”朱慈炯。

24、潞王。

封地:衛輝府。

始封祖:明穆宗的兒子,朱翊镠。

世系:潞簡王(朱翊镠)-潞王(朱常淓)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略親。南明時,末代潞王差點被東林黨人立為皇帝(可惜後來是福王被立為皇帝)。清軍南下時,朱常淓也當了幾天監國,順治二年六月,南京被清軍攻破,朱常淓投降,後死。

25、福王。

封地:洛陽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洵。

世系:福恭王(朱常洵)-福王(朱由崧)。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很親。明末,貪婪的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殺死,他的血被做成了“福祿酒”。他的兒子朱由崧南竄,後來用計當上南明皇帝,荒淫無度。順治二年五月,清軍渡江,朱由崧逃到安徽蕪湖被俘,被清軍押赴北京處死。

26、瑞王。

封地:漢中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浩。

世系:朱常浩(就一代)。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很親。崇祯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攻重慶,朱常浩被俘,死。

27、惠王。

封地:荊州府。

始封祖: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潤。

世系:朱常潤(就一代)。

結局:明末時,這支宗室與皇室的血緣關系很親。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張獻忠攻長沙,朱常潤在戰争中下落不明。

七:甲申國難時殉葬之人:

1、大學士範景文及其妻妾。

2、戶部尚書倪元璐與他的一家十三口人。

3、左都禦史李邦華。

4、副都禦史施邦昭。

5、大理寺卿淩義渠。

6、兵部右侍郎王家彥。

7、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與其妻何氏兒子孟章明,兒媳萬氏。

8、左谕德馬世奇并其妾朱氏、李氏。

9、左中允劉理順并其妻萬氏、妾李氏及兒子、奴仆婢女滿門共十八人。

10、太長寺少卿吳麟征。

11、左庶子周鳳翔與他的兩個妾。

12、檢讨汪偉與他的妻子耿氏。

13、戶部給事中吳甘來。

14、禦史王章。

15、禦史陳良谟與其妾時氏。

16、禦史陳純德、趙馔。

17、太仆寺丞申佳允。

18、吏部員外許直。

19、兵部郎中成德并母張氏、妻張氏及子。

20、兵部員外金铉并母章氏、妾王氏及弟錝。

21、光祿寺署丞于騰蛟并妻。

22、新樂侯劉文炳并祖母與弟。

23、左都督文耀及妹、子孫男女共十六人。

24、驸馬鞏永固并樂安公主及子女五人。

25、惠安伯張慶臻并阖門男女。

26、宣城伯衛時春并阖家。

27、錦衣衛都指揮王國興。

28、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

29、錦衣衛千戶高文采并一家十七人。

30、順天府知事陳貞達,副兵馬司姚成。

31、中書舍人宋天顯、滕之所、阮文貴。

32、經曆張應選,陽和衛、毛維、張儒士、張世禧并二子。

33、百戶王某。

34、順天府學教官五人,俱失其姓名。

25、長州生員許琰,俱死之。

死述:孟兆祥守正陽門,死于門下;王章、趙撰罵敵而死;範景文、申佳允、劉文炳、衛時春赴井。

金铉、滕之所、阮文貴、張應選投禦河;施邦曜飲藥;淩義渠扼吭;鞏永固及樂安公主、張慶臻自焚;

其餘皆投環自缢而死。

以上資料均來自網絡,由本人個人整理彙總,非本人原創,發表在此隻供各位查閱浏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