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言阿裡裁員2萬人?時代主角已悄然轉換,唯有價值創造生生不息

作者:職來職往2021
職來職往,深度職場: 所謂裁員,對于企業而言,是對剩餘價值創造能力的一次再審視和再調整; 所謂裁員,對于個人而言,是對剩餘價值貢獻能力的一次再自檢和再選擇;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天下有永恒的利益!
傳言阿裡裁員2萬人?時代主角已悄然轉換,唯有價值創造生生不息

近日一則“阿裡内部會通知要裁員大概2萬人,管理層更加扁平化管理,有的部門将徹底消失”的截圖在網上流傳,各大網站和自媒體大号紛紛炒作,阿裡巴巴是不是快不行了?。

傳言阿裡裁員2萬人?時代主角已悄然轉換,唯有價值創造生生不息

事情的緣由可能與近期阿裡釋出2022年Q2季度财報有關。11月18日,阿裡巴巴第二季度營收2006.9億元人民币,市場預估2061.7億元人民币。第二季度調整後淨利潤285.2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高達39%。财報一經釋出,引發市場強烈嘩然。結合近期國家反壟斷對阿裡的罰款、螞蟻上市受阻、阿裡股價持續下跌等資訊,廣大網民紛紛熱議,進而想到一個問題:阿裡巴巴是不是不行了?

裁員不裁員,可能隻是一個引子。對此經有關人員向阿裡方面确認裁員2萬人真假,阿裡公司回應:沒有收到通知,沒有此事。

關于裁員,我想說的是,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對于阿裡二三十萬正式員工的體量來說(騰訊約10萬,位元組跳動約11萬),即使真的有兩萬人的裁員,也不到整個公司的百分之十。對于很多網際網路大公司來說,正常業務波動産生的發展和萎縮,動辄一兩萬人的增加和減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比如,位元組跳動,過去兩年,員工數量就增加了兩三萬人,每個月都釋出大量的招聘資訊。

在網際網路圈子裡待過很多年的有心人,應該有這麼一個印象,每年一到年底,網上就會曝出某某網際網路公司裁員的資訊,結合氣溫驟降的氣象預報,給出網際網路行業寒冬将至的警告。這無非是一些自媒體的炒作,或者叫做職業使然吧。

一般情況,各大公司會在年底進行公司業務總結,同時對來年的業務作出相應的規劃。人力資源戰略調整是整個業務規劃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做出的人員增加和減少的決定,是企業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通常,考慮到企業社會影響力,在沒遇到突發性或者毀滅性的困境下,企業不會對外釋出裁員的公開消息。即使有裁員的需求,也會變相的通過績效考核、業務調整、戰略聚焦等理由,在内部悄悄的進行人員結構優化。對于大體量的公司,各種管理上稍微緊一緊,比如控一控招聘,适度削減一點人員,加上自然離職率,人員規模慢慢地就能降下去。

傳言阿裡裁員2萬人?時代主角已悄然轉換,唯有價值創造生生不息

不過最近網際網路圈确實出現了幾個容易引起關注的事情。

前段時間,網上曝出位元組跳動公司進行組織架構大調整,位元組跳動将業務重新梳理為六個業務闆塊:抖音、大力教育、飛書、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随着業務版塊的調整,相應地會出現一些關鍵高管或者人員的變動。其中教育闆塊減員最多。另外傳言位元組跳動2021廣告收入上半年雙位數增長,第三季度陷入停滞。廣告收入是位元組跳動收入的主要來源,去年廣告收入占比集團收入高達77%。

無獨有偶,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愛奇藝裁員事件也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在随着愛奇藝持續虧損之後,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在發現會員數量無法增加之後,采取了提價措施,提價必然會造成一定使用者流失,是以愛奇藝随即加大内容成本的投入,也許是沒抓住使用者的痛點,内容投入并沒有産生相應的效果,但是導緻開支進一步增加。為了生存,愛奇藝不得不斷臂求生,對一些部門進行裁撤或者縮減。

再回到阿裡,目前的阿裡真的是四面飄搖。前期布局的各大掙錢領域,目前都面臨後起之秀的強烈沖擊。淘寶是基礎,但是前有京東,後有拼多多,目前還有一個潛力股,那就是抖音、快手之類的短視訊和直播平台也開始了電商和帶貨。文娛闆塊基本上沒什麼動作了,本地生活餓了麼被美團死死地壓制。螞蟻金服本來是個巨無霸,可惜因為一次不謹慎的演講,導緻突然擱淺,到現在都前途未蔔。

還有美團、京東,騰訊、滴滴等企業,其實仔細觀察他們的财報,基本上經營能力都在下降。是以,以上案例并不一定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可能是行業整體的問題。随着國家反壟斷對阿裡、騰訊、美團等進行處罰,對滴滴上市進行多部委審查,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新基建的大力支援(包括北京中小闆設立),這裡不由得引發猜想,網際網路企業的幕布是不是要落下了。

傳言阿裡裁員2萬人?時代主角已悄然轉換,唯有價值創造生生不息

網際網路時代也許沒有那麼快謝幕,畢竟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還擺在那裡。雖然收入和利潤的增速放緩,但是還是可以秒殺一衆實體企業。是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網際網路企業都會在中國的舞台上展現魅力。但是一些資訊我們不得不關注。

今年5月20日,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釋出内部全員信,宣布卸任CEO一職。張一鳴決定放下公司日常管理,聚焦遠景戰略、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等長期重要事項,計劃“相對專注學習知識,系統思考,研究新事物,動手嘗試和體驗,以十年為期,為公司創造更多可能。年紀輕輕,在事業巅峰急流勇退,相信背後必有高人指點,也相信行業必然出現瓶頸。

與此同時,馬雲、黃铮、劉強東一衆網際網路大佬也随着卸任,從網際網路業務的日常管理中退卻出來,開辟人生或者事業的第二戰場。

今年釋出的胡潤百富榜,榜單前10名的富豪排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去年排名第五的許家印和排名第六的楊惠妍退出了榜單的前10名,曾經占據榜單前10名半壁江山的地産界富豪全部淡出,房地産高歌猛進的時代宣布結束。位元組跳動的張一鳴,甯德時代的曾毓群,長城汽車的魏建軍進入榜單前10名。富豪榜上名字的變化,是經濟發展最真實的寫照。

另外,目前一些傳統行業裡面經常會有黑馬殺出。元気森林随着最新一輪融資披露,估值也水漲船高,達到近千億人民币。一個短短三五年的小衆品牌,在極簡的營銷政策和高舉高打的市場政策下,對同行業農夫山泉和可口可樂發起迅猛的沖擊,大有超越行業龍頭之勢。

拼多多逆襲淘寶,抖音逆襲微信,新能源汽車廠商蔚來小鵬理想颠覆傳統大衆汽車廠商。很多追趕和逆襲,以前可能要花個十年八年或者一輩子,現在也許就三五年的時間。而很多巨無霸企業的倒下,也許就是一瞬間,比如恒大,海底撈。

這個社會,更新換代的速度,遠遠超出你我的想象。沒有創新,不願變革,也許很快就會被一匹名不見經傳的黑馬取而代之。躺在過去的成功薄上指點江山的時代基本上結束了,隻有不斷腳踏實地,推陳出新,才能不斷地延長企業的生命周期。

傳言阿裡裁員2萬人?時代主角已悄然轉換,唯有價值創造生生不息

時代已然悄然變化,作為職場中的我們,也需要相機而動,踩準時代的脈搏,提前儲備好能力,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永遠有危機感,永遠保持學習的初心和能力,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社會是一個價值創造和價值索取的交易體系。多審視自己,自己的薪水,能不能支撐起自己的剩餘價值;自己的薪水,能不能支撐起更大的剩餘價值。看着很殘酷,但是很現實。沒有什麼理所當然,沒有什麼曆史功勳,在生存面前,很多都不堪一擊,不值一提。

2022年據說有1000萬大學生即将湧入社會,這個群體,還在通過國家大批高校源源不斷地輸送出來。這些人過不了幾年,就會成為你我強勁的對手(網際網路公司平均從業年齡低于30歲,而且呈現越來越小的趨勢)。以往,可能需要十年。現在,也許隻需要三五年足矣。

且行且珍惜!

強化自我,永葆價值!

大家好,我是@職來職往2021。關注我,多點贊!聚焦職場管理,點評職場時事,分享職場經驗。歡迎大家評論交流!

#頭條職場說##網際網路##裁員##愛奇藝##網際網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