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作者:青林知青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安史之亂突然爆發,承平日久的大唐軍民驚恐萬分,叛軍勢如破竹,銳不可擋,及人們紛紛拿起刀槍迎敵之時,江山大半已落入敵手,一時生民塗炭,大好河山頓時狼煙四起,大唐王朝面臨極為嚴峻的考驗。

在這場長達八年之久的血火争戰中,造就了衆多的鐵血人物,他們同叛軍殊死抗争,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将領,這其中最優秀的便是郭子儀和李光弼,時人并稱“李郭”,後來一同被唐代宗挂在“淩煙閣”中。

可是,這二位的人生在後來卻大不相同,郭子儀極盡榮華,子孫富貴,祝壽時家中“笏滿床”;而李光弼卻充滿悲情,懼奸臣讒言,不敢進京,部将離散,驚恐而亡。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後人一直是将郭、李二人相比較來評論,結論無非是郭子儀極具政治智慧,會做人;而李光弼剛毅太過,政治敏感度太低,後來又患得患失,郁郁寡歡,最終将自己給活活氣死了。

李光弼,契丹族,營州柳城人,即今遼甯省朝陽人,安史之亂中戰功戰功卓著,曾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後為宦官所讒,年57歲時病死徐州,谥武穆。

作為武人,李光弼的一生就是在征戰中度過的,而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同安史叛軍作戰,他雖然出身于契丹的武将世家,但卻深受漢文化影響,很早就顯現出文武全才的天賦,其韬略和見識,俱為時人所欣賞。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當時的各路豪傑都想将其納入陣中,而他與郭子儀卻一直在當時手握重兵的四鎮節度使王忠嗣手下效力,這位王大人對他是贊口不絕,言“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安史之亂爆發後,在郭子儀的保舉下,李光弼出任河東節度副使,從此開始了他在這場平叛戰争中建功立業的沙場征途。

他所經曆的戰鬥無數,常山之戰,他血戰安祿山,“大破賊黨,斬首萬計,生擒四千”;太原之戰,他智敵史思明,“俘斬萬計。思明畏敗”;相州之戰,他同安慶緒打得難解難分,河陽之戰,他施“美馬計”,赢得對方數千匹良種公馬,又用叉船破火攻,大敗叛軍。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後來的交鋒中,他定亂河南,與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進行最後決戰,曆時兩年多,終于逼其自殺,安史之亂始告平定。

在這一系列的戰鬥中,無不展現了李光弼智勇雙全的特征,如果從戰神的角度來評價,他比郭子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也是以赢得“中興第一”的聲譽。

盛極之後便是衰落,唐代一直就有宦官監軍的惡習,安史之亂的初期,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俱死于宦官讒言之手;而到了唐代宗李豫之時,宦官魚朝恩和程元振又興風作妖,蠱惑朝政。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他們先是竄搗着皇帝罷削了郭子儀的兵權,讓李光弼接掌,繼而又不斷地使壞,這在李光弼的心中産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與郭子儀的老謀深算不同,世人對李光弼的評價是“工于謀國而拙于謀身”,即他對戰局和國家大事的足智多謀,但對自己卻考慮得很少,或者是欠考慮,在對宦官可能的陷害上,他隻用一個“躲”字,想以此來化解所有的災難。

青蠅紛營營,風雨秋一葉;

内省未入朝,死淚終映睫。

這是杜甫所寫的《八哀詩.李光弼》,詩中對李光弼是滿滿地同情,這是因為李光弼在平定了安史之亂後,代宗召其入朝,他為避禍是百般推诿,拒不去長安,後來是擁兵出鎮臨淮,即今大緻徐州一帶。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吐蕃、西戎相繼入侵犯京師,代宗跑路,诏征天下兵勤王,李光弼也是拒不奉诏,“遷延不至”,他的這種做法大失人心,部将也離心離德。

後來,大将田神功自己率所部去陝西勤王,自此脫離了李光弼回歸中央,而李光弼也是以“愧恥成疾”,在自責和檢討雙重的巨大壓力下,他病重身亡,一代将星就此隕落。

我其實很能了解李光弼不入朝的心情,但又覺得他不以朝廷所遭受的災難為事,在一邊袖手旁觀,這個就過分了,長此以往,擁兵一隅,豈不是日後必然會形成又一個遊離于中央的割據勢力。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如果真的有了這樣的後果,讓朝廷情何以堪,是以,李光弼被猜忌是必然的,他也是以被後人認為其“非純臣也”。

但是要看到,他并非是個想脫離中央的地方軍閥,這點我們從正史中“愧恥成疾”幾個字中便能看出來,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很羞愧的,也是很感恥辱的,從這點來說,李光弼至少是一位心系大唐的忠臣,其所為也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之是以現在李光弼的名聲沒有郭子儀響亮,這也是有原因的,如果說二人在平定安史之亂的功績上不分上下的話,而在平定後來外寇入侵時,郭子儀可是有着天大的功勞。

郭子儀大李光弼11歲,又比他晚去世17年,一來一去地活了84歲,盡管李光弼被皇帝譽為“克壯大業,無愧前賢”,而郭子儀卻有着“二造大唐”的偉業,當郭子儀率軍“再造大唐”之時,李光弼已含淚泉下了,是以,二人的功績當然是沒有可比性。

在安史之亂中戰功被推為中興第一的李光弼,為何聲名不及郭子儀

再者,郭子儀對朝廷的忠貞度也非李光弼可比,他也受到宦官的構陷,但他卻懂得孰大孰小,孰輕孰重,即使自己的祖墳都被魚朝恩刨了去,也并沒有改變自己對大唐的忠心。

宋代的抗金名将李綱對二人比較時有個很公允的評價,“子儀朝受命,夕引道,崎岖防谮間,不辯自明。而光弼間隙一開,卒不複合,至憂憤以死,其誠不足稱也。”

也就是說,郭子儀深谙人臣之道,以其忠誠,無怨無悔,懂得隐忍,識得大局;而李光弼卻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導緻與朝廷的不諧越弄越大,最終将自己逼上了絕路,這也說明,李光弼缺少人臣該有的“純”和“誠”,李綱的看法是一針見血,很有見地的。

不過,李光弼死後,朝廷對他還是很寬容的,不僅為舉行了隆重的國葬,還繪像入淩煙閣與郭子儀并列,獲賜鐵券,榮及子孫,對此,九泉下了李光弼還是應該含笑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