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最美校園藏寶24萬件,敦煌寫經卷“神顔”逆天

作者:現代快報
東方最美校園藏寶24萬件,敦煌寫經卷“神顔”逆天

她是東方最美麗的校園

擁有120年校史

145歲的大銀杏樹

名家大師設計的古典建築

……

這個超長待機的秋天,陽光溫暖,賞景,讀書,最好不過。

徜徉在南京師範大學随園校區,滿地金黃,一路好風景。這裡收藏了珍貴的古籍文獻。

視訊加載中...

“南師大擁有線裝古籍13萬冊,民國文獻11萬件,它們都是國家寶藏。它們的流傳也是傳奇。”近日,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部主任胡濱以“館藏傳奇”為主題,講述了這些特藏文獻的源流和故事。

東方最美麗的校園

坐落着兩座老圖書館

素雅古樸的南京師範大學随園校區中,坐落着兩所獨特的圖書館—— 随園圖書館和華夏圖書館。

随園圖書館建于1982年,穹窿頂是每個讀書人都會拍照打卡的經典之作。

華夏圖書館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今年87歲,由美國著名設計師亨利·墨菲設計,大屋頂,靠南的外牆,整面整面都是窗;地闆也十分講究,從美國進口的碎木地闆,光亮堅硬,走在上面悄無聲息。三樓,還有書籍提升機……

“華夏圖書館曾經留下過很多文學大師的足迹,包括唐圭璋、孫望、徐複等,都在這裡和他們的學生,共同研究、學習。”胡濱說。

兩年前,在随園校區大修之前,現代快報記者曾前往探望華夏圖書館。它即将修繕完畢,并于明年回歸。

1400多歲敦煌寫經卷

“逆天神顔”曾惹争議

漫步在古老的校園,猶如“走讀”曆史。

比校園更古老的,是24萬件特藏文獻。這些都是先賢采集、保護而來,傳承到現在。

敦煌寫經卷(局部)

長7.55米,紙張不黯、柔韌鮮明、墨色如新、烏黑均勻……胡濱說,這件敦煌寫經卷,抄寫于隋末唐初,已經1400多歲了,是全校特藏文獻中年代最久遠的、最寶貴的東西。

“它讓我們看到了前輩先生們的高風亮節。我們所傳承的,不止是珍貴古籍,還有精神和溫度。”

這件國寶,還有一段曲折往事。

孫望先生

1956年,南京師範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前身)迫切希望擴充一些文獻。時任中文系主任的孫望與院長陳鶴琴等一同參加了教育部召開的工作會議。在北京開會的20多天裡,一有空餘時間,孫望就往琉璃廠跑,前後跑了12趟。

4月12日晚飯後,孫望又來到了琉璃廠。這一次,他夢想成真,遇見了讓他心動的國寶:3件敦煌寫經卷。于是,興奮地買了回來。

很快,這件擁有“逆天神顔”的寫經卷卷進了一場真假風波。

敦煌寶藏散于天涯,這真是“滄海遺珠”嗎?常任俠夫婦、胡小石……一批專家學者鑒定後,認為是真品。但也有不少學者表示懷疑,因為這件寫經卷“太新”,像完全沒受過污損一樣。他們懷疑,不會是剛寫不久的吧?

部分筆迹對比

直到1999年,這場風波的終結于敦煌學研究專家黃征。“黃征先生來南師大做客座教授,看到了這件寫經卷。他認為是真的。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在大英博物館出版的敦煌文獻中,找到了一段卷子,隻有50厘米,它和我們的7.55米的01号卷《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卷上》所缺部分正好完全銜接,文字内容、書法風格、行高字數、格式大小等所有特征完全吻合。也就是說,這是同一部寫經卷,隻是脫落為兩段。”胡濱說,大英博物館的敦煌寫經卷是直接從敦煌藏經洞拿走的,真實性毋庸置疑。

這也就意味着,孫望先生買回的這件敦煌寫經卷是真品,而且比大英博物館的更長、更完整。

張謇、劉海粟、錢基博……

先賢功不可沒

如果說,亨利·墨菲、呂彥直、傅煥光梁思成……這一串國寶級設計師是“東方最美校園”的幕後推手。

那麼,這座校園裡的古籍文獻,則和張謇、錢基博、劉海粟等一大批先賢們,有很深的淵源。

胡濱介紹說,南京師範大學收藏的古籍,源流很多。中央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通過對館藏印書章的梳理,我們發現一共有70多枚,涉及三四十個不同的收藏機關。”胡濱說,特藏文獻中的館藏章,傳遞了很多資訊,訴說着很多故事,也拉近了學子們和很多名人的距離。

“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的印章

很多文獻蓋着“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的章。無錫國專原名無錫國學專修館,1920年冬建立于無錫惠山之麓,是國學精英的搖籃。錢鐘書的父親錢基博曾是這個學校校務主任,著名學者章太炎曾到無錫國專講學,馮其庸、錢仲聯、錢偉長、陳中凡等知名學者都曾在這裡就讀。

“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圖書館”的印章

東方最美校園藏寶24萬件,敦煌寫經卷“神顔”逆天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圖書館”的印章

還有的文獻中,可以看到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的章。

“這些館藏章讓我們感受到,原來,這些大師離我們那麼近。在我們的學術血脈中,是傳承了這些大師的學術基因的。他們都站在我們的身後。”胡濱說,今天我們所見到的這些書,也許是他們選購過的,也許是他們閱讀過的,也許是他們向學生推薦過的,或者是他們主持的某一個機構、某一項事業的印記。

它們也許會變成“沙”

傳承下去,留住光

南師大古籍特藏部還珍藏着豐富的民國文獻。它們被嚴格分類,存放在書架上、櫃子中。

衆多的民國文獻中,你會遇見非常有意思的書籍。一部巨厚的商标類字典,翻開,可以看到系統整理好的民國時期亞洲地區的衆多世界馳名商标,諸如:三菱等等,都有。

東方最美校園藏寶24萬件,敦煌寫經卷“神顔”逆天

而民國時期的學校課外書也很有趣,寓言類、詩歌類等各方面都有。比如著名的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國小生文庫》。其中,《表情兒歌》由任雁風編著,《中國寓言》由胡懷琛著。

胡濱說,民國時期,就已經很注意國小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當時,像竺可桢、葉聖陶、周建人等一批名人都參與了《國小生文庫》的編著。

“民國文獻由于紙張的原因,酸化嚴重,要特别注意。有的碰都不敢碰。”胡濱說。

一方紅色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書館章”,端正地落在一冊古籍黑亮的封面上。胡濱說,這本古籍的封面,原來是黃色的紙,非常挺括,品質很好,但是放到今天,它已經變了顔色,紙張酸化比較嚴重。這是因為,紙張在制造的時候,更多地隻是考慮了紙張的強度,但當時人不懂紙張自身變化的規律,選用的材料有一些問題。

“紙張已經變成了黑色,上面印章的顔色依舊殷紅,但是我們已經不敢多碰它了,隻敢平着端起,平着放下,甚至不敢橫向移動。隻要抖一抖,這本書的封面,連帶着金女院的美麗的紋印,就會變成風中的沙。”

胡濱說,過去傳承下來的,不管是物,還是精神、記憶,都會随着時光去消淡、流逝。怎樣留住它的光彩,傳遞下去,讓後人感受到它,更好地發揚起來?我們應該做的,是講述,是傳承血脈。“它會變成沙,但是我們還是要留住光。物會老去,人會老去,但是我們要把不會老去、永遠長新的東西傳遞下去。”

而今,這些卷帙浩繁的特藏文獻,基本都被完好地儲存在古籍特藏部。恒溫恒濕機24小時運作,線裝古籍珍藏在樟木闆制作的封閉式書架内。

胡濱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所有的古籍和民國文獻,都進行過整理和清潔,保護下來非常不容易。“專業的老師和研究所學生使用到的時候,可以提出申請。”

文|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劉靜妍

圖|現代快報+記者 趙傑 錢念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