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作者:月冉日華

話說徐達、常遇春在太原聯手大敗王保保,讓王保保狼狽而逃後,也不知是不是這兩位虎将帶給王保保的陰影太大,王保保消失了好長一段時間,估計是躲哪個角落重新招兵買馬、恢複元氣去了。

正好,沒有王保保的幹擾,之後的路會走得更順利。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攻克太原後,山西也成為大明王朝的勢力範圍,但北伐還遠遠沒有結束,徐達帶領軍隊繼續攻打陝西。

中國曆史上,由于地形問題,大凡從山西進攻陝西,都是極為艱苦,難以攻下。從最初的秦國據守函關後占據六國,到後來的日本人侵略中國,拼了老命,卻始終無法踏進陝西一步。

由此可見,在地形地貌發揮極大作用的冷兵器作戰年代,陝西絕對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是以此前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元順帝甯願去上都這個極度荒涼的地方,還得時不時防着明軍打過來,也不願意去陝西這般易守難攻之地。可能元順帝出身蒙古,上都對于他來說更加熟悉吧,回到上都可能更加有近鄉情怯的觸動。

不過眼下,照着朱元璋的布局,徐達就要向陝西進軍了。

照例,攻陝西之前徐達對陝西的守将摸了個底,陝西由地主武裝李思齊、張良弼等人鎮守。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張良弼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李思齊應該還是比較熟悉的,之前說到王保保為何在朱元璋派徐達等人北伐之時一直沒有帶兵阻攔,導緻大都不攻而破,元順帝被迫攜元集團逃至上都?那時的他正忙着黨派之争,而對家,正是李思齊。

能與王保保成為對手,李思齊必然也不是尋常人。

李思齊也是身經百戰的大将,元末爆發起義的時候,無論是為了元皇帝的封賞還是為了維護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他都是組織過軍隊對抗起義軍的功臣。但他畢竟是個漢人,要說他像出身蒙古貴族世家的王保保一般忠君愛國,實在是太過勉強。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此前的種種,不過是在自保的基礎上為自己争得利益,在蒙古人當政的元朝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罷了。

但自從和王保保争權失敗,李思齊明顯淡然了很多,至少徐達率領軍隊攻過來的時候發現,李思齊帶領的軍隊,上至主帥,下至士兵,完全沒有作戰的激情。

此後李思齊對抗徐達時也是一退再退,做足了表面功夫,看似徐達猛烈的攻勢讓李思齊難以招架,可怕是徐達和李思齊心裡都清楚得很,李思齊這是在暗戳戳的讓地盤,準備投靠大明呢?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說到底,李思齊還是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的。

畢竟作為一個漢人,特别是一個能力極強的漢人,卻出生在蒙古人統治的年代,功名與上級的賞識都是靠着鎮壓同胞起義軍來的,甚至蒙古同僚看待他的眼神中也總是夾雜着對漢人的蔑視。

而此前與王保保的權力之争為何會輸,真的是自己才能不如王保保嗎?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李思齊心裡清楚,更多的還是因為王保保是蒙古名将後人,而自己隻是個在統治者面前毫無根基的漢人。

而這次徐達攻取陝西,李思齊應該也是樂見其成的,畢竟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求賢若渴是天下人皆知的。

是在風雨飄搖的北元繼續當無人重視的忠臣,還是去漢人統治的明朝,尋求施展才能的機會?這對于任何一個正常的人來說,都不該是難以抉擇吧!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而自己表面功夫也已經做足了,即使日後元王朝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自己也是拼死抵抗過,實在是徐達的攻勢太過猛烈,難以招架,王保保不是也因為招架不住徐達的攻勢損失了十萬大軍,自己逃了嗎?還不是沒什麼事。

北元那兒也最多将自己貶職,這樣的代價可以接受。

于是李思齊在收到朱元璋的招降書後,也不再過多猶豫,領兵投降元朝了。

明将徐達為何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占領自古易守難攻的陝西

這下,整個陝西地區的主将已經投降了,丢了主心骨,任憑張良弼等人再怎麼抵抗也無濟于事。張良弼和弟弟張良臣先叛後降,堅守徐陽,最後被徐達讨平。

至此,陝西平定,加上之前從王保保手中奪來的山西,北方大部分地區落入了明朝手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可以點選文字上方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收到之後的推送啦。

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可移步至評論區,我們一起探讨!

文字來源:月冉日華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