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青鋒芒盡顯,大漢王朝也今非昔比

作者:中亞研究

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英明神武的漢武大帝做了兩件大事,直接決定了大漢王朝的生命走向:春節之後,他采納了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頒布 “推恩令”,不久又在冰消雪融之時,發動了河南戰役。這兩件幾乎齊頭并進的大事,不論是對皇帝本人的皇權鞏固,還是對整個王朝的由弱走強,都具有決定意義。

早在兩年前的上谷郡戰役之後,匈奴人便憤恨異常,他們把幾乎戰成平局的小勝看做是大匈奴王國的奇恥大辱,為了報複,他們不斷打馬挑釁。一年前的深秋,匈奴兵分三路,突破長城關塞,搶掠無數,左路軍甚至斬殺了遼西太守,火燒眉毛之際,漢武帝隻好急令衛青率三萬騎兵突擊雁門關,令大将李息側出代郡,兩部不辱使命,衛青 “斬首虜數千”,匈奴的嚣張氣焰才得以遏制。

這年春天,野心勃勃的匈奴左賢王在大地剛剛解凍、萬物尚未複蘇之際,就又向大漢王朝挑釁,縱兵進犯上谷、漁陽。時任材官将軍的韓安國率領邊關守軍七百餘人,埋伏兩側狙擊敵人,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大敗後隻好退入城邑死守。這樣的對壘在漢匈邊界已是家常便飯,守城的士兵也見怪不怪,年紀大點的,從一參軍就在這樣的進退中消磨掉了青春,他們悠閑地看着城下匈奴士兵嗷嗷大叫,看着他們燒殺搶掠,就連本性裡該有的激憤也幾乎削減殆盡。當然,很多時候,匈奴人并不是為了攻城掠地,他們就像困獸出山,無非是為了吃喝穿用。果然,在漢軍退守不出之後,匈奴人由着性子擄掠千餘人及牲畜上萬頭,并揚言“當入東方”。

春雷陣陣,匈奴士兵的喊殺震天,越過雲端,直抵未央宮。

年輕氣盛的劉徹,在一株含苞待放的桃花前大怒,他折斷桃枝,大叫:欺人太甚。

的确是欺人太甚,不斷地燒殺搶掠,早已讓大漢百姓苦不堪言,就連京城長安也幾受威脅,倘若不徹底反擊,大漢危矣。道理誰都懂,普通百姓懂,皇帝更懂,但百姓隻知道國強民富了,該打該殺,卻不知道一着不慎滿盤皆輸。

這樣的憤怒在大漢王朝曆代皇帝身上并不少見,可平靜後,他們要麼割地,要麼和親,委曲求全成了他們得以休養生息的法寶。但這一次,忍夠了的劉徹卻說: “老子要讓你們有來無回。”這樣的話,劉徹在上谷郡戰役前說過,現在重溫,氣勢自是與上次不同:不是惱羞成怒的大吼大叫,而是胸有成竹的擲地有聲。

然而,攘外必先安内。

盡管兩年的時間裡,衛青鋒芒盡顯,大漢王朝也今非昔比。但各諸侯國的勢力也比之前更為嚣張。漢文帝時,少年才子賈誼鑒于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在 《治安策》中上書建議對諸侯國應該 “衆建諸侯而少其力”,謹慎的漢文帝盡管接受了這一建議,但還是囿于手足之情和情勢之危,為了防止再生不必要的反抗,隻做了小範圍的調整,并沒有徹底推行,使得這一頑疾延續到了景帝即位。綿軟孝順的漢景帝甫一上任,就感到危機四伏,再加之窦太後掣肘,皇權便受到嚴重威脅,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他采納了禦史大夫晁錯的《削藩策》,決心對諸侯國 “削減封地,收回旁郡”,但這一決策引起了各諸侯王的強力反對,進而在削藩令頒布十多天後,引發了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盡管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并含淚斬殺了晁錯以謝天下,諸侯王的勢力也是以大為削弱,但終歸養虎為患。至武帝初年,以淮南王劉安為首的一些大國逐漸崛起,實行地方自治,一面擁護中央政權,一面擁兵自重,個别諸侯王甚至與匈奴勾結,阻衆抗命,嚴重威脅中央集權。因而,文治武功的漢武大帝,在決定全力以赴反擊匈奴的時候,心裡還是顫了一顫,回想身前身後事,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氣,看似日益強盛的表象下,卻是各諸侯國垂涎三尺的暗濤洶湧——一旦中央軍隊西擊匈奴,身後定然是冷箭萬千。

衛青鋒芒盡顯,大漢王朝也今非昔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