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作者:五色四藩大視野

✪肖瑤丨沈陽炮兵學院 ✪王蕙存丨吉林師範大學遼源分院

<col>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李成梁(1526~1615)

鐵嶺李成梁家族是晚明遼東軍功家族,“其發于有明者,甯遠公一門最著。勳業官階,炳列史冊”。李成梁(1526~1618),字汝器,号銀城。遼東鐵嶺衛人,祖籍北韓,女真族後裔,“李氏世将,起自廢籍中”。嘉靖四十五年(1566),李成梁襲指揮佥事職,開始了晚明時期遼東一代名将、軍事家的軍事生涯。很快因戰功升任險山參将、協守遼陽副總兵等職。隆慶四年(1570),遼東總兵官王治道戰死,李成梁臨危受命,代理總兵官,開始了鎮守遼東總兵官生涯。萬曆七年(1579),功高至封甯遠伯,深受張居正器重。一代“邊才”,“進攻型”将領李成梁,先後鎮遼三十年,“身親百十餘戰”。“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二百年來未有也……師出必捷,威振絕域。”《明史鈔略•李成梁傳》說:“成梁父子,固亦人傑也哉!”威鎮遼東、叱咤風雲的李成梁,其成人、成才、成功的家族背景又如何呢?本文通過對李成梁家族世系源流的考證,了解家族環境、時代背景對李成梁個人成長的影響,從中發現個人的起落、家族的盛衰和王朝興亡之間的内在聯系。

▍一、李成梁家世之源

說到李成梁家世之源,李成梁的籍貫、族屬及世系是必須交待清楚的。

(一)籍貫北韓

“李氏出隴西,盤根挺秀,蕃衍遍海内。而吾宗則自北韓遷鐵嶺”。《李氏譜系》還記載,“李氏原籍北韓人也。明初渡江内附,遊至鐵嶺。因慕風土淳厚,遂家焉。蔔茔域于鐵嶺東南崔公堡之東,族人稱為老墳”。《明史•李成梁傳》記載,“高祖英自北韓内附,授世鐵嶺衛指揮佥事,遂家焉”。壬辰戰争中李如松赴朝作戰,其父甯遠伯李成梁寫信勉勵“逐倭援朝”的李如松奮勇殺敵。李成梁在信中說:“北韓乃吾先祖鄉”,記得家為北韓“理山郡”。李成梁的祖父李春美夫婦合葬的墓志銘記載,“先籍北韓國秃魯江人。自我太祖龍興,祖鷹你渡江而歸,遂家鐵嶺焉”。《李如松墓志銘》記載,“按李氏其先雁門,牧北地廣,世名将家。其苗裔浮沉沱潛間,乃不知何時度遼。洪武初曰鷹者以其聚七十五戶附,授總旗鐵嶺衛”。汪琬撰的《李思忠墓志銘》也記載:其先北韓人。在廣東番禺縣發現的《李氏族譜》記載:“鐵嶺李氏”家族的先祖“從北韓隴西郡楚山遷來”。那麼,李英為什麼要“自北韓内附”呢?李如松對北韓兵曹判書李桓福說:“五代祖因有罪,逃入中國。”又是什麼罪使李英要背井離鄉呢?李如松在房内對李如梅私下說:“吾祖世居豆滿江,以幹淫事移居東甯衛矣。”通過甄别、分析、考證上述史料,我們可以看出,李成梁的籍貫應該是,“原籍北韓”。李英是沿着秃魯江(江界)——楚山——東甯衛(遼陽老城北)——鐵嶺衛的路線遷居遼東的。

(二)族屬女真

女真族後裔之說,主要是日本學者園田一龜根據《李氏譜系》考證出,疑為鴨綠江右岸的女真人。理由之一,李成梁的這些先人曾經在北韓楚山地區居住,其地位于鴨綠江南岸,元末明初為女真人所據。《李朝實錄》中提到李氏祖先在北韓境内的居住地點有三個:理山郡、豆滿江、獨(秃)魯江(江界地)。

《東國輿地勝覽》卷 55:“理山郡……北至鴨綠江十二裡……建置沿革:本女真所居豆木裡。自高麗恭愍王(1351~1374年在位)時,人物漸實。本朝太宗二年(明建文四年1402年),以山羊湖(一作會)、都乙漢、烽火台、等伊彥等地合之,稱理州。十三年,例改今名。”《大東地志•楚山》:“建置:高麗忠烈王(1274~1298年在位)四年(1277)始設豆木裡萬戶,本高句麗渤海時契丹女真代有之地也,後二年改号理州,忠惠王後三年改楚山,本朝太宗二年以山羊會、都乙漢、烽火台、等伊彥等地合之,複為理州,十三年改理山郡。世宗朝移治于央土裡,世祖朝置鎮管車嶺山羊會,景宗四年升都護府,正宗初年改楚山。”可見,楚山、理州、理山郡實是一個地點,隻是建置沿革更改過名字。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신증동국여지승람(新增東國輿地勝覽)

《東國輿地勝覽》卷55:“江界都護府……建置沿革:古代稱秃魯江,高麗恭愍王十年置萬戶……本朝太宗元年,以立石、等伊彥二地合之,稱石州。”等伊彥,《東國輿地勝覽》和《大東地志》兩部北韓古代地理典籍都有記錄,梳理一下:李朝太宗元年,以立石、等伊彥二地合稱石州,即後來的江界都護府;太宗二年,等伊彥又合并到理州,即後來的理山郡。這樣,《李朝實錄》中提到李氏祖先在北韓境内的居住地點:理山郡、獨魯江(江界地)就有了交叉點——等伊彥。即使不能機械地斷定李氏先人就是居住在等伊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個大的地區都有一個叫“豆木裡”的老名字,而這個地區曾經是女真人的居住地。

再說“豆滿江”,其實就是圖們江,是北韓和日本的譯法。《東國輿地勝覽》載:“訓春江,女真之地。至東林城入于豆滿江,斡朵裡野人所居。”元代遼東版圖廣大,南至北韓半島中部,東至海,北至黑龍江以北,皆元為有,此區域内之人民大半為女真人,久曆遼、金、元三朝,将及四個世紀均安居于此。是以,即使不能确認李氏祖先就是女真人,但他們當年在北韓的居住地曾經長期是女真人地區可以确定。另,李如松說:“吾祖世居豆滿江,以幹淫事移居東甯衛矣。”考《明史•地理志》:“東甯衛本東甯、南京、海洋、草河、女直五千戶所,洪武十三年置。十九年七月改置。”明初東甯衛曾設女直(真)千戶所,是否也算一個佐證?

理由之二,李成梁五位先祖的名字不像漢族人和北韓人命名習慣,相反倒很像女真人。如哲根穗(Che-ken-sui)、哈山(Ha-shan)、廈霸努(Hsia-pa-nu)、把圖理(Pa-tu-li)等。今日用滿語語言學分析李成梁先祖名字,也可以作為其可能是女真人的一個有力佐證。李哲根穗、李哈山、李廈霸努、李把圖理、李膺尼五位先祖,其中一位叫“李把圖理”的先祖,名字中“把圖理”無疑應該是滿語“baturu(巴圖魯)”的音譯。漢語意為“英雄、英勇、勇士”。從“李把圖理”這個女真味道十足的名字來看,園田一龜的推斷是有道理的。

對于一個遷入民族來說,與其他民族成員的通婚是使其被多數民族融合,最後被同化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遼東總兵李成梁,一方面扶持建州的努爾哈赤,使其成為建州女真的首領,另一方面以通婚的方式,把女真人拉入其家族中來,以便緩和與女真人的關系。如李如柏的側室就是努爾哈赤之弟速爾哈赤的女兒。

朱相吉在《對“鐵嶺李氏”家族的考察》一文中認為:“‘鐵嶺李氏’家族既脫離了本家族的源流——‘星州李氏’,又完全差別于現今中國境内的北韓族。其家族的曆史,給我們描繪了明初北韓人的遷入及被同化的縮影。”

(三)世系源流

茲根據李樹德重修的《李氏譜系》、明朝末年手抄本的《李氏家譜》、《明史•李成梁傳》、《北韓李朝實錄》、墓碑等史料記載特将李成梁一支(老長房)家族世系整理如下: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李氏家庭老長房世系

鐵嶺李氏一世祖,應該是李哲根穗。關于鐵嶺李氏一世祖是誰?《李氏譜系》、《明史•李成梁傳》、手抄本《李氏家譜》和李春美夫婦合葬墓志銘幾種史料說法不一。

《明史•李成梁傳》記載為,“高祖英自北韓内附”。《李氏譜系》記載,“第一世,李英,公以軍功授世鐵嶺衛指揮佥事。卒葬鐵嶺東南樊(凡、汎)河北山之陽。族人稱為新墳。娶李氏。卒與公合葬。子一,文彬。”二書均記載李英為鐵嶺李氏的一世祖。

李春美夫婦合葬墓志銘則記載,“先籍北韓國秃魯江人。自我太祖龍興,祖鷹尼渡江而歸,遂家鐵嶺焉。世以武功衛國,升副千戶,逮于公已四世。”《李氏譜系》又記載,李樹德“修譜時有關東九世孫(李)廷相送宗圖一張,系諱如楠公親筆。據載雲:一世祖李膺尼,洪武渡江歸附,授總旗。二世祖(李)英。”兩個史料記載一世祖是李膺尼。

明朝末年手抄殘本《李氏家譜》,則記載,“一世:李撒把奴,回籍;李哈山,回籍;李者根穗,(妻)李氏,生一子(即李膺你);李把土裡,回籍。二世:李膺你,授千戶,(妻)李氏,生一子(即李英);三世:李英,襲千戶,(妻)李氏,知生五子,甯遠伯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贈太傅兼太子太保甯遠伯;四世:李春美,贈太傅兼太子太保甯遠伯,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生二男,長子(李)泾,贈太傅兼太子太保甯遠伯,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妻)楚氏,生四子,二(子)李滋,無嗣。”此譜追溯“明初渡江内附”前李氏一世始祖是,并列的李哲根穗、李哈山、李廈霸努、李把圖理四位。二世是李膺尼。李英則位列三世。

一世祖雖然确定為李哲根穗,但是他的事迹無從考證。目前除了明朝末年手抄本《李氏家譜》外,未見隻言片語的文字記載。

二世祖李膺尼,定居鐵嶺,成為遼東軍戶,先“受總旗”,後“世以武功衛國,升副千戶”。開鐵嶺李氏武将世家的先河。

三世祖李英,“公以軍功授世鐵嶺衛指揮佥事。卒葬鐵嶺東南樊(凡、汎)河北山之陽。族人稱為新墳。娶李氏。卒與公合葬。子一,文彬。”

四世祖李文彬,“襲指揮佥事。卒葬新墳。以曾孫成梁官,诰贈太傅兼太子太保甯遠伯。娶晏氏。卒與公合葬。诰贈夫人。子五,春美(老長房)、春茂(老二房)、春芳(老三房)、春芙(老四房)、春蓉(老五房)”。

第五世,李春美,“[字景華,号兵樓。生于明成化乙未年(成化十一年,1475)十一月十一日]襲指揮佥事。[甲午年(嘉靖十三年,1534)奉簡命叆陽守備,诰封定國将軍。卒于嘉靖壬子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二月二十六日。年七十有八]卒葬[鐵嶺以東]新墳。以孫成梁官,诰贈太傅兼太子太保甯遠伯。娶湯氏。卒與公合葬。诰贈夫人。子二,泾、滋。[女二,長适千戶金君鑄,次适張君成]”李春美是李成梁的祖父。“正德辛未(正德六年,1511)中,流賊劉六、劉七等倡亂,副總兵劉晖、總制陸公,知公之忠勇,出于性生,調從麾下把總。公奮然從之,誓不與賊俱生。”正德七年(1512),李春美随總兵劉晖率軍參加鎮壓劉六、劉七起義,在江南作戰。因“破流賊有功,塑像狼(郎)山,名登國史”。這是李氏家族青史留名的第一人。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卷45,“平河北盜”中,對李春美參加的狼山之戰有詳細記載。正當李春美事業蓬勃發展之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嘉靖九年(1530)七月,“鐵嶺備禦指揮李春美”被朝廷革職,“坐貪墨故也”。這樣李氏家族的發展受到了抑制。

第六世,李泾,“春美公之長子也。襲指揮佥事職。卒葬新墳。以子成梁官,诰贈太傅兼太子太保甯遠伯。娶楚氏。卒與公合葬。诰贈夫人。子四,成梁、成材、成實、成林”。李泾是李成梁的父親。“嘉靖二十年(1541)授本旗右哨把總。随備禦金湖修邊。偶病,湖令泾甥千戶金汝泉代之。适有警,馳兵于平定山,遇賊,金湖被害。汝泉法當連坐。泾因父芬痛甥陷罪。且念姊氏孤寡,扶疾出官,甘受軍罪”。正是由于父親獲罪“代姊子坐戍”,使家境跌到了低谷。成為李成梁“家貧,不能襲職,年四十猶為諸生”的主要原因。

李成梁祖父被革職,父親獲罪,李氏家道中衰。隻是李成梁到了中年以後,“甯遠公(李成梁)一門最著。勳業官階,炳列史冊”。第七世,李成梁,“泾公之長子也。字汝器,号銀成。生于嘉靖丙戌年(嘉靖五年,1526)七月十四日卯時”。李成梁的生平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大器晚成

由于家境破敗,李成梁到了四十歲時由于沒有錢賄賂京官,而遲遲不能襲職。多虧巡按禦史李輔器重,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資入京”,才“由遼東鐵嶺衛學生員襲指揮佥事。隆慶丁卯年(隆慶元年,1567)升副總兵,協守遼陽”,開始了他在遼東叱咤風雲的軍政生涯。

2.初鎮遼東

機遇為有準備的人準備。因總兵官王治道戰死,火線提拔代理總兵官。“庚午年(隆慶四年,1570)擢署都督佥事。萬曆甲戌年(萬曆二年,1574)升左軍都督府左都督鎮守遼東總兵官。乙亥年(萬曆三年,1575)[十月]加太子太保。戊寅年(萬曆六年,1578)[十二月]加太保兼太子太保,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甯遠伯。”在重文輕武的明王朝,武将能夠拜帥封爵屈指可數。李成梁以個人超群能力,“銳意封拜,師出必捷”,成為首輔張居正非常器重的守邊大将。威鎮遼東22年,既赢得“武功之盛”的贊譽,又光耀了門楣。

3.賦閑十年

泰極否來。由于張居正突然故去,李成梁受到株連,成為倒張派彈劾的對象。當然主觀上“貴極而驕,奢侈無度”也成為他地位動搖的一個主要原因。甲申年(萬曆十二年,1584)五月乞休,大學士申時行等疏言:“李成梁身經百戰,屢立奇功。沖邊大将難以輕易。但功名太盛,人或忌之。宜稍抑保全,庶讒謗可息。”上是其議因慰留之。辛卯年(萬曆十九年,1591)再疏疾辭奉。旨“李成梁義鎮重邊,忠勞懋著。茲屢疏乞休,情詞懇切,特準解任。俟代(待)回京,以甯遠伯奉朝請”。這樣李成梁開始了去位歸隐的十年閑居生活。

4.複鎮八年

“李成梁鎮守遼東二十年, 敵人畏服。成梁離鎮十年,八易大将,戎務盡弛,戰守無資,遼事大壞。”在大學士沈一貫的建議下,76 歲高齡的李成梁“以原官鎮守遼東”。李成梁複鎮遼東的八年,明哲保身,“暮氣難振”。庸庸碌碌,無所作為。

5.最後十年

“萬曆三十六年(1608)十月三疏告老。奉旨準解任,俟代(待)回京。卒于萬曆戊午年(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月□日□時,年九十有三。葬京北仰山之北。”自古多是“文死谏”“武死戰”,而“身經百戰”的李成梁,不但摸爬滾打于戰場而且還要勾心鬥角于官場。李成梁最終能夠壽終正寝的人生結局,還是非常幸運的,也是不多見的。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壬辰倭亂図屏風(和歌山県立博物館蔵)

第八世,李如松,李成梁的長子。字子茂,号仰城。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由武進士承父蔭授都指揮同知,充甯遠伯勳衛。萬曆十一年(1583)升山西總兵官。萬曆二十年(1592)哱拜反甯夏,特召提督陝西讨逆軍務總兵官。1592 年壬辰戰争爆發,特命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四萬東征。萬曆二十一年(1593)大捷撤兵,論功加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丁酉年(萬曆二十五年,1597)擢遼東總兵。戊戌年(萬曆二十六年,1598)土蠻犯境,追敵陣亡。時年五十。”“葬順天府宛平縣長興店之西南。子二,世忠、性忠(俱武出)。”李如松“最果敢,有父風”。

李如柏,李成梁的次子。字子貞,号肖城。生于嘉靖癸醜年(嘉靖三十二年,1553)七月十三日寅時。由父蔭授鐵嶺衛都指揮佥事。曆密雲遊擊黃花嶺參将,薊鎮副總兵,旋罷任。複起署宣府參将,引疾歸。尋升貴州總兵官。萬曆乙未年(萬曆二十三年,1595)改鎮甯夏,進右都督,再以疾歸家居二十餘年。因文武大臣英國公張惟賢等合疏薦,诏起授遼東總兵官。加封将軍,右軍都督府右都督。萬曆四十七年(1619),薩爾浒大戰之後,因三路俱敗唯他一路獨全。遭禦史給事中彈劾,被革職,“卒于泰昌元年(1621)九月十三日醜時,年六十有九。葬直隸良鄉縣崇國莊之北。子三,懷忠、效忠、抱忠”。李如柏雖然将門出身,但是領兵打仗卻不是強項。依仗父兄吃喝玩樂,飛揚跋扈。楊鎬用他犯了“愛屋及烏”的錯誤。

李如桢,李成梁的三子。号景城。由父蔭為指揮使。萬曆四十七年(1619)四月,出任遼東總兵官都督同知。同年九月,因救援鐵嶺不力,城陷,被罷任。後金攻陷鐵嶺,多數族人殉城。當然鐵嶺遇難的主要是旁支老二房的族人。由于李成梁緻仕後在北京養老,再加上“如柏還京,其族黨部曲高赀者悉随之而西,城中為空”。是以李如桢才有“擁兵不救”之舉。李如桢“卒于崇祯四年(1631年)。葬京北仰山之北。子二,元忠、耿忠”。李“如桢雖将家子,然未曆行陣,不知兵”。隻是明朝君臣在鎮遼無人的情況下,想當然認為“虎父無犬子”,便把這個纨绔子弟推上抗擊後金前線,成為誤國誤家的罪人。

李如樟,李成梁的四兒子。生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二月十七日申時。由父蔭任都指揮佥事。随兄李如松征甯夏有功,進都督佥事。升廣西延綏總兵官。“卒,失冢。無嗣。”

李如梅,李成梁的五兒子。字子清,号方城。由父蔭曆都指揮佥事。随長兄李如松征“逐倭援朝”有功,升遼東副總兵。萬曆二十五年(1597)進署都督佥事,旋擢禦倭總兵官。萬曆二十六年(1598)因長兄李如松抗擊土蠻戰死,代兄出任遼東總兵官。萬曆二十七年(1599)因擁兵畏敵,被罷任,“卒葬鐵嶺蕭家溝。子二,純忠、憲忠”。李如梅在李成梁諸子中除了李如松外,要比如柏、如桢、如樟的軍事才能強些。是以楊鎬特别器重他。“然躁動,非大将才。”

綜觀李成梁的五個兒子,與乃父的軍事才能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李氏家族在李成梁創造了頂點輝煌後,随着李成梁退出晚明遼東軍政舞台,因其“虎父犬子”現象,李氏家族走向衰落。可見李成梁及其家族與明王朝的命運是榮辱與共、興衰相連。

第九世,李世忠,李如松的長子,“嫡長男李世忠授錦衣衛勳衛加指揮使職俸,駐南鎮撫司。仍蔭一子本衛指揮使,世襲”。由父蔭授錦衣衛指揮使,掌南鎮撫司。仍充甯遠伯勳衛。未嗣爵。卒葬順天府宛平縣長興店之西南。子二:順祖、遵祖。

李性忠,李如松的次子,由父蔭授指揮。曆升至薊遼總督中軍副将。死于崇祯甲申之變,失冢。李樹德重修的《李氏譜系》記載“無嗣”。實際上是,“性忠依父(如松)生前之言,遺命其子應仁(初名應祖)東往北韓”。

李懷忠,李如柏的長子,字荩臣,号心葵,别号麟台。生于隆慶己巳年十月初七日亥時,中萬曆癸卯科武鄉試第一名,甲辰科進士。任義州衛參将,升陝西延綏孤山副總兵都督佥事。卒于崇祯丁醜年五月二十八日未時,時年69歲。葬直隸良鄉縣崇國莊之北。子二:繩祖、懋祖。

李效忠,李如柏的次子,生于萬曆己卯年。由世蔭授指揮使,累功升開原副将緻仕。卒于崇祯庚午年正月十一日,時年52歲,葬山東沂州南門外教場山。無嗣。

李抱忠,李如柏的三兒子。卒葬京北仰山之北。子一:敬祖。

李元忠,李如桢的長子,字萌赤。生于明萬曆壬子年七月二十六日子時。清初,由貢生任山西太平縣知縣,順治戊子年殉姜逆之難,時年37歲,失冢。子一:述祖。李耿忠,李如桢的次子,生于萬曆癸醜年九月十四日寅時。由世蔭襲錦衣衛指揮使。卒于崇祯壬午年,時年三十歲,葬京北仰山之北。以子率祖官,诰贈通議大夫。子一:率祖。

李純忠,李如梅的長子。遼學生員。崇祯甲申年,京師失陷殉難。失冢。子一:明祖。

李憲忠,李如梅的次子。任遼東總兵官中軍。殉難失冢。李樹德重修的《李氏譜系》記載“無嗣”。實際上是,李如梅“其孫得龍,年十八在都督劉铤(綎)麾下任千總。萬曆四十七年(北韓光海君四年)讨伐後金的明、鮮聯軍在深河慘敗,得龍僥幸逃脫,經水路輾轉漂至北韓。後改名成龍,娶妻生子。”

李成梁個人起落和李氏家族盛衰是随着明王朝治亂而如影随形的。張居正改革給李成梁個人崛起提供了機遇。李成梁個人事業與家族勢力,随着張居正改革給明王朝帶來的新氣象而蓬勃發展。相反,“覆巢之下豈有完卵”。1619年鐵嶺城陷落,李氏族人二十人與其他百姓一樣紛紛殉城。1644年京師失陷, 李成梁的後裔子孫,李如梅長子李純忠、李如松之孫李遵祖仍然逃不過殉難之劫。更有甚者,直系子孫流落避難于藩國北韓。

▍二、李成梁家世之流

李成梁家族在晚明遼東經曆了聲名顯赫的鼎盛時期, 随着明王朝衰亡也經曆了泰極否來的衰敗時期。 李氏家族在明清鼎革之際受到了沉重打擊,除了在鐵嶺城陷和北京失陷等戰亂中死亡外,去向大體是:一部分散居在中國各地,一部分仍然居住在鐵嶺,一部分避亂于東鄰北韓。

(一)散居在中國各地

李成梁威鎮遼東,屢立戰功,功至拜帥封爵,萬曆皇帝欽賜府第于北京。李成梁緻仕後也是在北京養老。他的五個兒子都官至總兵官,家眷子女也都生活在北京。這樣随着李成梁父子官位的升遷,他們的居住地點也由遼東的鐵嶺、沈陽、遼陽、廣甯等地遷徙到京師北京等地。李氏為了能夠到生活環境優裕的北京居住,族人甘願“背井離鄉”,是以“如柏還京,其族黨部曲高赀者悉随之而西,城中(鐵嶺)為空。”

從李樹德重修的《李氏譜系》記載的族人埋葬地來看,李成梁的直系子孫主要生活在今天的北京、山東、湖北等全國各地區。和李成梁一起“葬京北仰山之北”的有李如桢、李如柏之三子李抱忠、李如桢之次子李耿忠、李懷忠之長子李繩祖等。“葬順天府宛平縣長興店之西南”的有李如松、如松之長子李世忠、世忠之長子李順祖等。“葬直隸良鄉縣崇國莊之北”的有李如柏、如柏長子李懷忠、李如桢之長子李元忠等。“葬直隸完縣亭鄉村之西”的有李抱忠之子李敬祖等。“葬山東沂州南門外教場山”的有李如柏之次子李效忠等。“葬湖廣武昌府洪山寺之馬房山”的有:李懷忠之次子李懋祖等。“葬鐵嶺蕭家溝”的有李如梅等。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鐵嶺李氏家族老二房世系.jpg

據《李氏譜系》的記載,李成梁的直系後裔流向,以鐵嶺、北京為基點輻射分布在全國各地。

如果說晚明是李成梁所在的老長房一支顯赫發達時期,那麼清初默默無聞居住在鐵嶺的老二房李春茂一支,春風又綠重新勃興。是王朝鼎革為鐵嶺李氏家族提供了契機,伴随着清王朝的勃興,鐵嶺李氏家族又重新興盛于清代。李氏一門先後揚名顯聲于明清兩代,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其實奇而不怪,“清曆世不仇李氏,順、康間且大用李氏子孫,以為故明軍閥之号召。然皆非成梁本支,以其從孫思忠之後為最顯”。

李思忠是李春茂後裔,是李成梁的侄孫。1619年努爾哈赤攻陷鐵嶺時,遼東鐵嶺李氏族人損失慘重。李春茂一支有十男六女殉難。其中就包括李思忠的父母李如梴夫婦。面對家恨國仇,李思忠并沒有像李成梁一支愚忠抗金(清)殉明。而是審時度勢作出了“識時務”的選擇。不做腐敗的大明王朝殉葬犧牲品而是做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後金天命六年(1621)李思忠收攏其族人歸附努爾哈赤。他在清王朝勃興之際成就了一番事業,使鐵嶺李氏家族又重新興盛于清代。後金天聰五年(1631)李思忠功封世襲頭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清崇德七年(1642)編入漢軍正黃旗。1644年随多铎征服中原,後官至鎮守陝西提督總兵官。李思忠之三子李顯祖任廣東、浙江提督。李思忠次子李蔭祖任直隸、山東、河南、湖廣四省總督。李蔭祖的兒子李炳出任山東、安徽巡撫。李炳之長子李樹德曆任山東巡撫,并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重修《李氏譜系》。李恒忠之長子李輝祖也官至湖廣總督高位。此外,在武将輩出的李氏家族,出了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 即李輝祖之三子李锴,“雍正乙卯年(1735)辭官引退,攜妻買田于豸青峰下, 築鬥室曰:‘睫巢’。隐居二十載。其詩文著稱一時,古奧峭削,自劈門徑,高者可比杜甫。次亦不愧孟郊。所著有《焦明賦》、《舍中集》、《睫巢詩集》十卷、《原易》三卷、《春秋通義》十八卷、《尚史》七十卷。其中《尚史》被收入《四庫全書》”。此外,“李氏這一支族人中尚有多人在清廷位居高官,可謂是纓絡不絕。”

(二)仍然居住在鐵嶺

晚明,是李成梁所在的老長房一支因李成梁發迹而走出鐵嶺遷居北京等地。清初,是鐵嶺李氏老二房一支因李思忠效命于後金(清),家族重新發達,族人走出鐵嶺進而走向全國。可是,大多數李氏族人如老三房等還是居住在故鄉鐵嶺。居住在鐵嶺鄉間的李氏族人真是塞翁失馬,雖然沒有李成梁直系子孫那樣榮華富貴,但是卻躲過城陷被殺之劫而活了下來,陪伴着先祖的故園陵地過着平凡的百姓生活,至今香火不斷,薪火相傳繁衍不息。我于2004年10月,到鐵嶺縣催陣堡鄉小屯村尋訪李成梁祖茔,結識了一位李成梁的後人李澤綿先生。他自稱屬于老三房的傳人。據他介紹現在生活鐵嶺地區的李氏族人很多。居住在鐵嶺縣小屯村、新墳村等地。明朝末年手抄本《李氏家譜》,就是他1993年在鐵嶺縣腰堡鎮榮家屯李氏族人家中發現的。

(三)避亂于東鄰北韓

李成梁的直系後裔不但散居在全國各地,而且有一部分尤其是李如松、李如梅的後人,明末避亂于東鄰北韓。由于資訊不通,當時李樹德在重修《李氏譜系》時,對于李如松、李如梅失蹤的後人情況,統統記載為“無嗣”。随着中朝兩國互派使者資訊溝通,李成梁的後裔在北韓的情況才大白于天下。

1.李如松的後裔在北韓

孟森先生在《皇明遺民傳序》中說,“成梁子如松死于戰,孫性忠死于甲申之殉,性忠子應仁遁北韓為遺民,則皆成梁幹蠱之裔也”。

李如松第二子李性忠,死于崇祯甲申之變,性忠依父生前之言,遺命其子應仁(初名應祖)東往北韓。應仁“自遼東漂泊來居淮陽之長楊”,其後代也多移居此地。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英祖禦真(조선 영조1694~1776)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李如松在北韓子孫初未得顯聞,至性忠一支後孫李萱時蒙英祖召見,以射試居首,調用為宣傳官,後又升為五衛将軍。李萱四世祖性忠為李如松第二子。李萱之前如松後裔一直流落,未得顯赫。至李萱被英祖任命為都總都事,其侄李光錫代萱為宣傳官後,“門戶始為武家兩班矣”。英祖三十六年(乾隆二十五年)李萱始升入士大夫階層。

李如松的後裔不但有從中國避亂到北韓的李應仁,還有逐倭援朝戰争期間,李如松“在北韓時,曾娶通津琴氏女為侍姬,生有遺子天根,天根之後裔則多定居巨濟”。

李氏在北韓的始祖為李長庚,曾孫李英自北韓内附明朝,李如松子李天根(天忠)一支以長庚為始祖,“祭祀始祖李長庚,中始祖李天忠及天忠子哲南、孫承福”。

據《南韓人的族譜》一書《星州李氏》欄目記載,“鐵嶺李氏”家族的始祖李英的原籍是“星州李氏”,其世系如下: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2.李如梅的後裔在北韓

壬辰戰争期間,李如梅先後兩次入援北韓,因功遷禦倭總兵官。其孫李得龍,年十八在都督劉铤麾下任千總。萬曆四十七年(北韓光海君四年)讨伐後金的明、鮮聯軍在深河(薩爾浒之戰)慘敗,得龍僥幸逃脫,經水路輾轉漂至北韓。後改名成龍,娶妻生子,居于保甯,為北韓水軍節度使幕下軍官,卒後亦葬在保甯。其家族的發達是在肅宗時期,成龍子李翻曾登庚戌武科試,掌門閥的内三廳之一的拟宣薦廳曾因其為異國人子孫加以阻攔,李翻申訴于兵曹,兵曹判書予以支援,認為“中國門閥,豈見塞于小國内三廳之理哉?”特此題辭到付内三廳,李如梅裔孫“于是始通仕路”。“李翻有四子,曰東栽、東培、東發、東郁。東培子李著,東栽子李勉。”

李成梁家世源流考

李如梅後裔李東培于乾隆三十七年(英祖四十八年),以幕從随赴燕使臣闵鎮遠回中國尋祖,與中國同宗李廷基、李炜、李大詢等人相見,“得譜系以來”。該譜為清初鐵嶺族人李樹德所修,以内附明朝的李英為始遷祖。

3.北韓政府對李如松 、李如梅等人及後裔的态度

“(北韓李朝)宣祖三十六年(萬曆三十一年),北韓命平安道平壤府建武烈祠祭祀援朝明軍将帥,李如松、李如柏兄弟及石星、張世爵等六将入祀。”北韓政府修“萬東祠”紀念壬辰戰争期間援朝明朝将士。“‘萬東祠’者,祀明援鮮諸将,取‘朝宗之水,萬折必東’之義。所祀為楊鎬、李如松之流。”

明亡以後,北韓政府本着“愛蛛及朱”的精神,正宗年間,正宗曾下教說:“古人猶愛壁間之蜘蛛,蛛與朱之音似,愛之乃爾。況提督(李如松)之先系本出我國,而公孫反本東來,此己異矣。”北韓對這些明人後裔給以特殊的優惠政策。英宗年間,特命禮曹将北韓境内的明人辨識真僞後“精抄成案,名曰:‘華人錄’”,作為免役除布的依據。

對壬辰年間親自領兵援朝的李如松的後代,北韓更是寵遇有加,“拔例超遷”。對李如松家主祀人之無職者,則命“堂上以下随品附加,設樞銜堂下以下至白徒付司果”,并表示“此非義起而創式,敢欲追述列祖聖意之一端也”。李如松之弟總兵李如梅英祖特教立主建祠,地點在江華。

▍三、結論

綜上,李成梁一支直系李氏家族經曆了一個源出北韓而又流入北韓的有趣輪回。“李如松先祖本北韓人,自五世祖内附明朝,如松本人則有功于北韓,而北韓仍能保有明朝衣冠文物,其子孫反本而東,再歸先祖之國,延續祖宗香火。”

晚明遼東鐵嶺李氏淵源流變應該是這樣一個軌迹,唐末自中國隴西遷入北韓,“明初渡江内附”居住在遼東鐵嶺,明末族人一部分(李如松、李如梅後裔)又避亂于北韓。李成梁這一支,呈現出源出北韓而又流入北韓的特點。

來源:《東北史地》2010年第1期

說明:參考文獻見原刊。

配圖:滿學工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