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電舉辦著名導演謝飛、攝影師傅靖生電影及美術回顧展

作者:Beiqing.com
北電舉辦著名導演謝飛、攝影師傅靖生電影及美術回顧展

觀衆在參觀電影及美術回顧展。圖/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老一輩電影創作者在電影拍攝背後花了哪些心思?過去拍電影時劇組的速寫日記是什麼樣的? 今天(12月2日),著名導演謝飛與老搭檔、著名攝影師傅靖生的“電影及美術回顧展”在北京電影學院四度空間美術館開幕,現場展出了傅靖生參與創作的電影和創作手稿、攝影、版畫、油畫等作品。據介紹,謝飛、傅靖生還将以座談等形式與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分享電影人應具備的美學和藝術素養。

讓老師、學生感受電影創作的奧秘

“這個展覽的操作和實踐比拍一部電影還難。”在展覽現場,傅靖生向觀展者介紹自己的畫作,并回顧了其在美術和攝影領域的創作經曆。

公開資料顯示,傅靖生1944年出生,1966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著名攝影師,他在電影攝影及導演、電視劇攝影及編劇、電影紀錄片、科教片、連環畫、油畫、木刻、圖檔攝影、自創水印剪紙等方面皆有所涉獵并有顯著成就。他與導演謝飛合作拍攝了《湘女蕭蕭》《黑駿馬》《益西卓瑪》等多部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電影作品,在國内外都獲得高度認可。

出生于1942年的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謝飛,是此次回顧展的策展人。他與傅靖生合作拍攝的影片目前已陸續在北京電影學院放映,此次美術展的部分是傅靖生在電影拍攝中的相關美術創作。“我非常欣賞他的藝術才華,2017年在南韓首爾大學美術館舉行我的電影展映時,我第一次産生了将電影、美術聯合展覽的想法。曆經三四年的籌備與策劃,這一夢想終于在我們倆的母校實作了。”

謝飛介紹,此次展覽的主旨是将經典電影的造型創作納入美術館的展品,讓觀衆可以從傳統美術的曆史和技法角度,欣賞百年來電影藝術形式留下的“流動的繪畫”這一創作遺産,記住攝影、美術工作者們的藝術成就。他希望,從明年起,北電各系退休教師和老藝術家們的美術和攝影作品能夠陸續展出。

“在我的記憶裡,這是第一次電影藝術家和美術家的跨界藝術展,是當代電影藝術和美術的聯合成果,是當代藝術的探索和創新。”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胡智鋒在緻辭中表示,在跨學科、多層次、高水準的教學要求下,北京電影學院的學子理應具有寬廣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藝術修養。“讓老師和同學感受電影創作的奧秘。感謝老師們對當代藝術教育作出的貢獻。”

北電舉辦著名導演謝飛、攝影師傅靖生電影及美術回顧展

12月2日下午,著名導演謝飛與老搭檔、著名攝影師傅靖生的“電影及美術回顧展”在北京電影學院四度空間美術館開幕。謝飛(右2)、傅靖生(左一)與老校友合影。圖/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謝飛建議重視青少年視聽寫作教育

開幕式上,很多北電學子慕名前來觀展,與老師面對面交流。

學習影視作品創作及拍攝的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傅靖生認為,現在拍攝影視作品不再使用膠片,數字化技術讓拍攝沒有了限制,導緻學生在拍攝作品時容易變得膚淺。“大家把攝影機當吸塵器用,回來整理時弄得頭昏眼花,效率和品質很低。”傅靖生希望學生們在沒有實體限制時要進行自我限制,要理性思考,多學習老一輩藝術家的創作思想。

謝飛認為,每一段視訊的攝錄和編輯都應有章法,要經過視聽寫作學習。進入數字時代後,視聽寫作要像文字寫作一樣,普及到每一個現代人。“視聽寫作應該進入中國小的課堂,就像寫字、寫作文一樣,視聽作品是有文法和構圖的,中景怎麼拍,全景怎麼拍,構圖的重心在哪裡,采光和色彩……這些東西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到大學才學,而是中國小就學習。”謝飛建議,高校應重視對于視聽寫作教師力量的培養,社會應重視對青少年視聽寫作教育。

北電舉辦著名導演謝飛、攝影師傅靖生電影及美術回顧展

展覽展出的《湘女蕭蕭》、《黑駿馬》、《益西卓瑪》的底片。圖/李木易 攝

此次活動由北京電影學院人文學部、美術學院、校友會聯合主辦。展覽将從2021年12月2日起到12月31日結束,北電學生可以依照美術館的開放時間自由參觀。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缪晨霞 校對 楊許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