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詞人秦觀的踏莎行

作者:青青草255829388

踏莎行

郴州旅社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驿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

郴州:湖南市名。

霧失樓台:濃霧遮住了樓台。

月迷津渡:夜月迷濛,辨不清渡口。

桃源:武陵(今湖南常德)有桃花源,即陶潛在《桃花源記》裡所虛構的世外樂園。秦觀南貶時路過桃源,曾作《點绛唇》詞,表達了對理想仙境的向往。

可堪:哪堪。

驿寄梅花:指親友郵寄贈。《荊州記》:“陸凱與範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并贈詩曰:折梅逢驿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魚傳尺素:遠方來信。

砌成:堆積成。

幸自:本自,本來。

潇湘:湘水北流至零陵與潇水合,亦稱潇湘。

紹聖三年(1096),秦觀從處州監稅南徒郴州,歲暮抵郴。此詞作于次年春日,正是疊遭打擊的憂患餘生。上片寫遠景,樓台消失在濃霧中,渡口被朦胧月色遮掩,遠望桃源無處可覓。哪堪獨處于春寒包圍的孤館中,聽杜鵑的悲啼,一聲聲不如歸去,直到傍晚。下片三句用了兩個典故:以寄梅花和傳書信來表現鄉愁。是它們堆砌成層層疊疊的愁城,教我無法擺脫。郴州本來是繞着郴山的,為什麼也要離開故土、流下潇湘呢?故發呆想,傾訴自己思鄉的悲情。東坡讀後,深受感動,歎曰:“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