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作者:WarOH協虎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橫掃歐洲諸國,其作戰勇猛程度隻有蘇聯軍隊才能與之匹敵。特别是在受到納粹思想的洗腦後,這些士兵更是完全不在乎生死了,每次上戰場都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投降這種事更是絕對幹不出來的。

是以在二戰末期,絕大多數德軍士兵一旦遭遇必輸局面,都會選擇殊死抵抗,即使是死,也會拉一個墊背。但是有一支部隊卻是十分特殊,他們的主帥在最後時刻下令将部隊原地解散,并且還告知将士們,想做什麼都可以,即使是投降。這一決定令這支部隊幾乎沒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沒有給敵人造成多大的傷亡。

這道指令正是出自有着“防禦大師”之稱的莫德爾,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會覺得此人是貪生怕死之徒,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在下達這一指令後,莫德爾就選擇了自殺,了斷此生。為什麼莫德爾會讓部隊原地解散,又為何會選擇自殺,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莫德爾又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莫德爾此人是特殊的,不管是他的個性還是出身,他都與德軍進階将領們格格不入。他出身在一個貧苦家庭,從小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即使後來選擇了參軍入伍,也是與部隊體制格格不入。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在戰場上卻是屢次臨危受難,多次将德軍從危局中挽救回來。

1941年,随着在莫斯科戰場上遭受重大挫折,德軍開始顯露出頹勢,蘇軍趁機發起反攻。在蘇軍的猛烈進攻下,德軍隻能收縮戰線,從攻勢轉為守勢。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衆所周知,德軍最為出名的就是出其不意的攻擊,以雷霆之速擊敗一個國家。但是在莫斯科城下的挫敗,讓德軍開始懷疑自身的戰力,一度被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在莫德爾的指揮下,德軍很快便清醒過來,穩固了防線。

面對蘇軍的追擊,莫德爾充分發揮了“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的理念,集中兩個戰鬥群,在蘇軍的必經之下設下埋伏,發起了反向沖鋒,擊潰了追擊的蘇軍先頭部隊,為德軍收攏殘部,建構防禦工事争取了時間。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受到這一勝利的鼓舞,德軍逐漸恢複士氣,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阻擊,令蘇軍損失慘重。在勒熱夫地區,德軍建構了一個長達150公裡的“突出部”,先後擋住了蘇軍組織的五次沖擊。

蘇軍在這一道防線下,傷亡170萬餘人。但是,即使是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蘇軍還是未能突破德軍防線,最終隻能铩羽而歸。這一戰,奠定了莫德爾“防禦大師”的威名,但是并未能阻止德軍的頹勢,在不久之後,莫德爾便遭遇到了人生的最大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慘敗。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成功登陸,德軍陷入腹背受敵的艱難境地。當時莫德爾負責的正是德軍西線的防守任務,他在法德邊界上構築了一道十分堅固的齊格菲防線。

最開始,莫德爾組織進行了一次防守作戰,粉碎了蒙哥馬利提出的戰鬥計劃,打亂了盟軍的進攻節奏。但是這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德軍勢弱的局面。

面對如此困境,莫德爾提出要繼續固守防線,收縮不出,消耗掉盟軍的有生力量。但是此時陷入瘋狂的希特勒,已經聽不進去任何建議了。在希特勒的指令下,莫德爾隻能執行所謂的阿登計劃,試圖集中兵力,穿插到盟軍後方,将其一舉殲滅。

最開始,德軍确實取得一定戰果。但是随着天氣逐漸晴朗,盟軍的空軍開始展示出巨大優勢,令德軍寸步難行。最為緻命的是,由于未能迅速達成戰略目标,深入敵後的德軍失去了補給,戰鬥力銳減,最終隻能傳回齊格菲防線。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這次失敗,徹底斷送了德軍苟活的希望。在德軍收縮不久後,盟軍便再次組織起部隊,對齊格菲防線發起進攻。此時的莫德爾手下已經沒有足夠的部隊能夠支撐起這麼漫長的防線了。很快,盟軍突破防線,向着德國腹地攻去。

特别是盟軍與蘇軍已經形成了合圍之勢,為了緩解東線的壓力,希特勒隻能從西線調部隊。但是西線如何守住呢?希特勒給莫德爾下達了一個無法做到的指令。

瘋狂的希特勒為了勝利已經不擇手段,他甚至下令讓莫德爾率領B集團軍傳回柏林,在路途中可以搶奪群眾以補充物資,甚至還可以向平民開火。作為一名職業軍人,莫德爾無法違背自己的良知,向自己的同胞開槍,是以他拒絕了希特勒的指令。接下來,莫德爾又将何去何從呢?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拒絕了希特勒的指令後,莫德爾審視了一下目前自己所率領的B集團軍。面對盟軍的猛烈進攻,曾經的王牌主力,已經被分割成了一股股小部隊,失去了反抗的能力,隻能束手就擒。

莫德爾明白,德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多久了,目前局面,投降是德軍的最好選擇。但是納粹一直以來的洗腦,讓堅決抵抗的念頭在他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隻要上級沒有下令投降,這些士兵一定會堅決抵抗到底,用自己的生命捍衛德意志帝國。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為了挽救這些士兵,也為了避免出現更大的傷亡。莫德爾下了此生最後一道指令。他指令B集團軍原地解散,所屬人員可以選擇繼續抵抗盟軍,也可以放棄抵抗,向盟軍投降。在莫德爾這道指令的影響下,德軍士兵徹底放下了心理包袱,紛紛選擇向盟軍投降。

但是莫德爾自己呢,他從一戰一路走來,經曆過一戰後德國所受的屈辱,也經曆過二戰初期,納粹的不可一世。現如今,他又再次見證了德國經曆一場失敗,而且這一次注定永無翻身之地。作為希特勒的狂熱追尋者,他曾經沉迷于希特勒所描繪的“美好世界”,也充當了這個惡魔的劊子手,犯下了無數罪孽,在蘇德戰場上造成了上百萬蘇聯士兵的死亡。

殺傷蘇軍170萬,死前卻讓部隊就地解散,莫德爾的結局到底怎樣?

現在,他與戰友們一同締造的帝國已經轟然崩塌,他自己都違背了希特勒的指令。但是作為一名軍人,他生在戰場上,自然也該死在戰場上。士兵可以投降,他不能。再說,他如果選擇投降,也免不了上斷頭台這一下場。是以,最終莫德爾在随從的陪伴下,用一聲槍響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文/樂宇
參考資料:《東線防守大師》,史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