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時珍遍嘗百草惠千秋

作者:大氣露珠666DDVG

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身份卑微,但心系天下蒼生;雖然 沒有揚名立世之心,卻名留青火。這種人就是老子在本章中提到的“善 利萬物而不争”的聖人。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明朝的李時珍,就是這樣一 位偉大的人物。

李時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他的祖父、父親都當過醫生,父 親李言聞對藥草很有研究。李時珍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常常跟小夥伴一 起上山采集各種藥草。日子一長,他認得了各種草木的名稱,還知道了 什麼草能治什麼病,是以他的醫藥知識漸漸豐富起來。多次科舉落第後,李時珍更堅定了做個替百姓治病的好醫生的志 願。從那以後,李時珍一心一意跟父親學醫。有一年,他的家鄉發生了 大水災,洪水退後疫病流行,但老百姓卻沒錢治病。雖然李時珍家境并 不寬裕,但隻要有窮人找他們看病,他們都悉心醫治,不計報酬。老百 姓很感激他們,李時珍也由此堅定了從醫的決心。

為了提高醫術,李時珍開始潛心研究古人的醫書,比如《神農本草 經》等,努力掌握理論知識。這樣,他的學問越來越豐富,醫水也越來 越高明。李時珍在長期的醫療工作和采集藥物的過程中,得到了不少第 一手的資料。他發現古代醫書上有不少錯誤,而且經過那麼多年,人們 又陸續發現了許多古書上沒有記載過的藥草,李時珍便決心編寫一本新 的完備的藥書。

為了更廣泛地搜集醫藥資料,從公元1552年開始,李時珍在十幾年 裡,頭戴鬥笠,身背藥囊,踏遍了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安徽、河 北等許多地方。這期間,他穿破了多少雙鞋,腳上磨出了多少泡,經曆 了多少險境,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出來的!據史書記載,有時為了 尋找新藥,李時珍不惜翻山越嶺,爬到險峰峻嶺處,甚至要冒着生命危 險去采摘,而且還要親自品嘗。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時珍最終采集到了 許多珍貴的藥物标本,并向農民、獵戶、樵夫、藥農等各行各業的人請 教,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在此期間,他發現了大量前人未曾用過 的藥材,如磨刀水、山柰、樟腦、三七、勾金皮等,極大地豐富了藥學 的内容。

經過27年的嘔心瀝血,公元1578年,已經61歲的李時珍終于寫成了 醫藥學巨著《本草綱目》。這部著作共52卷,記載的藥物有1892種,還 附有1160多幅插圖,記錄了一萬多個藥方,是中國古代記載藥物最多、 分類解釋最為細緻的醫藥學巨著,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醫藥學都産生了深 遠影響。李時珍的醫術令後人稱道,他的醫德令後人景仰,他的著作惠及千秋萬代,他就是符合老子在本章中所言的“上善若水”這一偉大德行的 聖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