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狄更斯:霧都孤兒,被喚醒的旁觀者

作者:九尾貓的陪讀小窩

《霧都孤兒》作者[英國] 查爾斯·狄更斯

狄更斯:霧都孤兒,被喚醒的旁觀者

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

霧都孤兒寫于英國維多利亞時期 ,是英國飛速發展時期,以及産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工業革命浪潮噴湧,科技與創新為國家經濟帶來騰飛。但在這繁榮景象之下,勞工階級的貧困與不幸,為了謀生連婦女和兒童都要受雇到陰暗危險的工廠礦山去賣苦力。狄更斯對于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生活,揭露了資産階級金錢世界的種種罪惡,底層人民在這種環境下的種種掙紮。

主人公奧利佛在孤兒院裡待了9年,他的自身背景是富人子弟。被送到殡儀館當學徒。難以忍受饑餓和侮辱,迫使奧利佛逃到霧都倫敦,剛入城就被拐進賊窩被迫當了扒手。第一次上街被誤認為小偷,幸虧書店老闆的擔保。出來後他幸運地被布朗勞先生收留。這是小說的第一階段,奧利佛年齡幼小,卻在孤兒院長大,之後卻在當學徒的時候被壓榨,他的反抗就是逃走。

狄更斯:霧都孤兒,被喚醒的旁觀者

賊窩的人怕奧利佛出賣,用手段把他抓了回來。賊窩裡女扒手南希為了營救奧利佛,不顧賊頭地監視和威脅,向布朗勞先生和羅斯小姐報信,說奧利佛就是他找尋已久的外孫兒。但由于南希報信時被跟蹤,最終被賊窩頭目殺害,警察随即圍剿了賊窩。奧利佛終于得以與親人團聚。

世上一些麻木不仁、全無心肝的人恐怕确實是徹頭徹尾不可救藥的壞蛋

這裡包含着人類本性最好和最壞的方面;有許多色彩醜惡不堪,也有一些極其美麗。這是一種沖突,一種異态,一種表面看來不可能的現象,然而這是真實。

這本書的可讀性不高,譯本的翻譯讓我無語。但是我想其中的情節色彩之是以動人,就是在主人公的命運颠沛流離,對抗着欺壓和野蠻,在黑暗的世界裡不停頑強掙紮,就算他被槍打中之後,在雨裡爬行直到被救。我認為第一段是社會的黑暗,第二段是人性的險惡。

但是狄更斯還給我們留了一絲光亮,比如書店的老闆。比如南希。

狄更斯:霧都孤兒,被喚醒的旁觀者

我讀過日本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這本書,也看過這部電影。跟這本書不一樣。狄更斯的小說背景更複雜,而且着眼更大的沖突,主人公是孤兒出身,更具有當時社會的普适性。社會沖突主要就是在勞工和資産階級身上,也具有代表性。

《小偷家族》這本書是從小處來解讀,構思巧妙,一家五口人表面親密,其實都是陌生人硬湊在一起,每個人都是有秘密演員,但是最後他們活成了一家人。

讀過了書,我有什麼滿足感嗎?

狄更斯:霧都孤兒,被喚醒的旁觀者

故事裡确實有感人淚目的地方和人物,我想我們之是以讀這些名著,不隻是汲取語言的張力和渲染力,也不隻是為了讀一段複雜感人的故事。我認為文人捉筆為刀,不隻是砍向他所認為的片面的不公、醜惡,還有許多埋藏其中的善,甚至是思之甚深處。更多的是搭建一個未知的世界,既脫胎于現實,又賦予想象,讓你看到的,也是你能想到的。

旁觀者的心态去讀一本書,可能被感染的幾率太低。而這個社會上太多的旁觀者心态,工作上我們希望看到同僚不小心犯錯,暗地裡竊喜。我們愛看别人的熱鬧,正因為事不關己,是以興緻勃勃。生活裡的朋友圈都是想讓你看到的,花團錦簇的點贊生活,我想你對面的點贊朋友更願意看到你的生活一團亂麻。

其實你讨厭的人,你願意看到他倒黴樣子的人,更像是一面鏡子,不要嘲笑現在的他,因為将來你也會慢慢成為這個樣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