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作者:楚南公

相比較于毛主席同一時期的論文“實踐論”,這篇“沖突論”更加具有學術性,是一篇哲學論文,是為了克服當時存在于中國共産黨内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寫的,曾在延安的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作過演講。由于其學術化性質,導緻讀起來很拗口,或者說沒有一定哲學基礎的話讀這篇論文有點吃力。是以,大衆往往更加喜歡讀“實踐論”,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沖突論”隻能作為學術研究,如果能夠充分了解本篇“沖突論”,其實際操作意義甚至要大于“實踐論”。

首先簡單闡述下“沖突論”的内容。

文中認為事物的最根本法則是沖突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自然和社會均符合這個法則。舉個最簡單例子,炸彈在未爆炸的時候,是沖突物因一定條件共居于一個統一體中的時候。待至新的條件(發火)出現,才發生了爆炸。化學中的化合物比如最普通的水,化學名H2O,其組成便是二價的陰離子氧和兩個一價的陽離子氫組成,陰陽便是對立,組成的H2O便是統一。數學中的積分和微積分、正數和負數,社會中的人具有的善念和惡念都是這樣。

而沖突的幾個特點分别是“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的沖突和主要的沖突方面”。接下來我分别進行闡述其原理和如何應用于實際工作生活。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毛澤東選集

一、沖突的普遍性及其運用

沖突的普遍性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沖突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終的沖突運動。

讀懂了這個你就會明白,人本身就是一個沖突體,而人又生活在了充滿沖突的社會當中。是以,隻要我們活着,生命未結束,那麼沖突将一直伴随。

你剛參加工作,賺的并不多,但是身邊的人仿佛很有錢,吃吃喝喝,開着車用着蘋果手機,而你隻是用着一千多塊的國産手機,你覺得很沒面子,于是你拼命賺錢,做兼職,終于如願以償買到了蘋果手機,剛開始欣喜若狂,過段時間覺得蘋果手機也就那樣。這個時候你又發現别人天天開車上班,而你卻在倒公交,這讓你也無法忍受,你發誓要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去開,你省吃儉用存了幾年錢,終于買到了自己的第一輛車,天天小心翼翼的開車上班,但後來你又發現你的車子有點low,需要買更加高檔的才有面。

上面這個故事我相信每個人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都會碰到,想要一樣東西,而一時間又得不到,這便是沖突!但是,你以為得到這個東西之後沖突就消失了嗎?沒有的,沖突普遍存在,你得到這個東西之後,會想要更好的。這就是有的滬漂和北漂人年輕時候覺得能夠在北京上海有一套房就會幸福,當他真的得到一套房後,他肯定不會幸福,因為他那個時候又會想要别的得不到的東西。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蘋果手機

那麼,你明白這些是屬于沖突的普遍性後有什麼用?

當然有用!

首先,你的心态會改變!你會知道自己并不會因為用上了蘋果手機就會一直幸福,過一段時間你還會羨慕上别的東西,是以,這個沖突解決不了。當你有能力或者通過正确的方式去努力可以解決眼前的這一沖突時,你可以去解決,但你心裡也明白,你自己不會因為解決了眼下這個問題而再也碰不到此類問題了。

其次,你的行為會改變!當你眼下真的很難解決這個沖突時,你會将這個沖突暫時擱置,不去解決他!比如,前些年有個小夥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買蘋果手機,但是又沒有錢,又很急着要,這很明顯犯了認知的錯誤,他覺得隻要他買到了蘋果手機他就有面了,他的問題就解決了,其實根本不是。他沒有讀毛主席的“沖突論”,于是,他賣了自己的一個腎去買了一部蘋果手機,他拿到手機的那一瞬間高興極了,但是用了一年以後,蘋果更新換代了,身邊人都用起了最新款,他的又落伍了,這個時候他又想買最新款,新的沖突又出現了。

這便是“沖突的普遍性”給予我們生活的啟示:不要試圖去徹底解決某些沖突,特别當你能力不足的時候,暫時的擱置沖突,往往是當下解決沖突最好的辦法!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賣腎換手機

二、沖突的特殊性及其運用

沖突具有普遍性,這是共性的,但是就某一個體或者某一特定時間空間内,沖突具有其差別于其他的特殊性。

也就是說某一個沖突隻是存在于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下,并不會一直存在,而是會在另外的時間和環境下轉換成另外一種沖突!這其實就是對應我國一句老話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剛畢業工資是很低的,甚至比送外賣賺的都低,想要在理想城市買個小房子都不可能,這就是你目前存在的現實沖突!但是,這個沖突具有特殊性,因為它隻存在于畢業後五年内更或者十年内,過了這個時間,你的收入提高了,這個具體的特殊的沖突便不存在了,雖然又會産生其他的沖突。

是以,大家都要放寬心态,沒有過不去的坎,真解決不了咱就放一放,也許過一段時間它就迎刃而解了!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沖突的特殊性

三、主要沖突和沖突的主要方面及其運用

在複雜的事物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沖突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沖突,由于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着其他沖突的存在和發展。

這個特點的可操作性很強,真正了解了可以避免很多沖突!

先舉個《毛選》中的例子。在日本全面侵華前,我國的主要沖突就是革命和反革命之間的沖突,說白了就是國共兩黨的階級沖突。而兩黨所代表的階級分别是大資産階級、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是以,這時候中華民族的主要沖突是階級沖突。但是,日本全面侵華之後,我國的主要沖突發生了變化,由内部階級沖突轉化為了民族沖突,即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之間的沖突!明白了這個之後,才有了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因為日本進攻中國之後它不會管你是資産階級還是無産階級,他一律使用三光政策來對待,這就導緻了國内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有聯合的可能性!這個就是國共合作的理論基礎,雖然他們之間的沖突依然存在。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日本侵華

那麼,如何利用這個原理在生活當中。我之前做過一次實驗,實驗對象是我爸媽。我爸媽兩個人性格有點不搭,爸爸性格溫和一點,媽媽比較急性子,是以,兩個人相處半生總是三天兩頭吵架。後來。我想了個招,說村裡老是有人對我爸媽指指點點,說兩個人不合,遲早要離婚,而且還指出主要是我媽太強勢。結果我媽聽了之後對背後說她壞話的人破口大罵,但是從那以後她跟我媽吵架少了,特别在外人面前表現像變了一樣!我想,這就是我巧妙利用了上述原理吧,把他們兩之間的沖突轉化成了他們與外界之間的沖突!

我想,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當中,都可以利用這個原理将暫時面對的沖突轉化掉,這就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的理論基礎吧!

讀《毛選》中“沖突論”對于實際工作生活的啟示

夫妻吵架

“沖突論”是主席思想體系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絕對适用于所有的事物,隻要我們充分掌握,我們便能在工作生活中占得先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