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跟着無塵讀好書,建構良好親密親子關系(八十七)

作者:心理咨詢師苗保平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詢師苗保平,網名心若無塵。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嶽曉東博士《登天的感覺: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咨詢》一書中的:“第9章我們的緣分盡了嗎?”的章節内容。

跟着無塵讀好書,建構良好親密親子關系(八十七)

正文:我不滿意你總是在回避沖突

衛紅和志剛都苦惱萬分,“離婚”這兩個字已開始常常挂在他們的嘴邊。

認識衛紅是通過我的妻子,她們結識于哈佛燕京學社舉辦的一次文學研讨會上。

志剛來波士頓那天,衛紅打來電話,請我駕車到飛機場接人。之後,他們兩口子又請我們過去聚了一次,當時志剛還向我詢問了一些有關申請學校和打工的事情。我對他們兩口子的印象蠻不錯的。

半年後的一天,衛紅忽然打來電話,問可不可以與我單獨談一談。

“可以知道談什麼嗎?”我謹慎地問。

“是關于我和志剛的事情,反正一句話說不清楚。我知道你是學心理|學的,也許你能幫助我理一理思緒,我實在是撐不下去了。”衛紅答道。

第二天,衛紅來到我的辦公室,坐定之後就對我說:“希望你能保密我在這裡講的一切。”

“那當然了,”我應道,“這是幹我們這一行最起碼的要求,也包括對我的家人。”

衛紅會心地一笑,接着就講述了自志剛來美之後,他們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争執與沖突。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對今後發展去向的沖突。

志剛雖然人在美國,心裡卻念念不忘國内那幾個哥們兒的一攤子事兒,他們已經在國内正式注冊成立了公司,并來信邀他回去掌舵。志剛出國前,曾告訴他們,此次來美國,也是為了探測一下美國的市場行情。志剛說他從未想過要留在美國,盡管衛紅不止一次地暗示過他。

第二,志剛現在出外打工,幹的盡是零工粗活。

這與志剛原來在國内做的工作極為不比對。志剛常抱怨,這樣待下去,他很快就會變成一個廢人。而對于衛紅一再要他也上學的請求,志剛卻始終無動于衷。“我已經學不動了,而且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做學問的人”,志剛總是這般搪塞衛紅。

第三,關于他們計劃生育的事官。

這是志剛家人的一樁心頭大事,而衛紅卻明言起碼還要再等五年。盡管志剛也不是立即就想要孩子,但他不滿衛紅這樣一再地搪塞他。可衛紅又能承諾什麼呢?拿了博士學位之後還要找工作,找到工作之後又要過 tenure (終身教職關),那根本就不是五年的事兒了。

眼下,志剛每天嚷着要回國去,他自言受不了在這裡當“人下人”的日子,他要回國去當“人上人”。然而,他們兩人心裡都很清楚,志剛一旦回國,則意味着他們的婚姻必将結束。

他們曾共有過一個美好的家,一份共同的夢想。但眼下,他們已開始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中,連睡覺都要分床了。

“難道我們的緣分就到此為止了嗎?”衛紅問我。

我沒有出聲,在等她答複自己。

“我不明白我想多讀點兒書有什麼錯,難道我一定要拿我的婚姻去換哈佛的博士學位嗎?難道我們有了各自的事業就不可以有共同的家庭了嗎?難道我出國留學就是為了尋找新的情感歸宿嗎?

衛紅一氣兒地問我。

我依然雙眼注視着衛紅,等待她答複自己。

面對我的注視,衛紅略有些不好意思。她翻了下眼睛問我:“你平時不是挺健談的嗎?怎麼今天變得這麼深沉?”

“我是在認真思考你提出的每個問題,我很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我回答說。

“我正是因為想不清楚才來找你,如果我自己想得清楚,我幹嘛還來找你啊?”衛紅也直視着我。

“你是想讓我告訴你現在該怎麼辦?”我問衛紅。

“這難道不是你們心理咨詢人員該做的事兒嗎?”衛紅反問我。

“你覺得我有能力給你指點迷津嗎?”我再問衛紅。

“那你們做心理咨詢的人到底怎麼幫助人?”衛紅略有些不高興了。

頓了一下,她又說:“你看,我已經講了大半天的話,可你除了講了幾句同情性、了解性的話外,什麼好話都沒講出來。這完全不像上次你陪我去機場接志剛時的那個樣子,一路上談笑風生,給我講了那麼多很有生活智慧的話,使我很受啟發。我這次來找你,還以為你會接着開導我呢!”

衛紅的話,代表了常人對心理咨詢的誤解。他們以為心理咨詢隻是為人出謀劃策、指點迷津的。他們沒有想到,這其實正是心理咨詢之大忌。

想到這裡,我對衛紅說:“衛紅,我很了解你此刻的心情。你是希望我能直截了當地告訴你該怎麼處理與志剛的關系。如果我們是在另一個場合談論這件事,也許我會更加直接一些。但現在,我們是在咨詢室裡談這件事情,而心理咨詢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要替人當家做主。是以,我希望能與你多做探讨,少做指教。我也希望我是在幫你拿主意,而不是在替你拿主意。這就是心理咨詢與一般生活咨詢的不同之處。是以,我不能直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衛紅聽後,先是點點頭,後又搖搖頭。

“你有什麼疑問?”我問道。

“我不習慣你現在的講話方式。”衛紅幹笑着說。

“ Yes ,”我用英文答道,“因為我們現在不是在随便聊天,我們是在進行很認真的心理探索。”

接着,我向衛紅講解了心理咨詢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方法,并建議我們先見六次面。鑒于衛紅的迫切心情,我答應她每周安排兩次會面。

臨出門的時候,衛紅還不放心地交代說:“你可千萬别讓志剛知道我來找過你,不然他會多心的。”

“放心好了。”我應聲道,心裡琢磨着她這句話的意思。

跟着無塵讀好書,建構良好親密親子關系(八十七)

解讀:

本章節的内容,應該是衛紅與志剛沖突焦點的端倪,暴露了幾個方面的問題:

1. 事業與婚姻孰輕孰重。在婚姻與事業的天平兩端能不能求得平衡。

2. 生育問題。中國人注重傳宗接代,其實外國人也一樣,要不世界上的人口哪能越來越多。可是孩子的出生是不是會影響事業的發展,當然也不一定。不過就衛紅的情況下,攻讀博士學位,挺着個大肚子去上課嗎?可是在老人的心裡面,有了孩子才算真正的家庭,才能維系婚姻與家庭。

3. 志剛的問題,世界上還是環境的适應問題,或者說他壓根就不願意到美國生活。這就是俗話說的什麼葉子開什麼花呀!況且“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出事才怪。是以衛紅與志剛的沖突也不奇怪。

我們幸運的是衛紅還是很珍惜與志剛的婚姻,感情基礎還是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火急火燎地找心理咨詢師拿主意。當然作者的原則性還是很強的,不是一般的強。好朋友也得按照規矩來。

沖突躲是躲不掉的,“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呀!但實際上,我認為解決衛紅與志剛的沖突沖突,衛紅的自我意識需要覺醒。我們且聽下回分解!

2021年11月27日#心理咨詢師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