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作者:魏門寒士

公元263年,這一年對于蜀漢來說是決定生死命運的一年。因為在當年,魏國分三路大軍,發動了滅蜀的軍事行動。面對來勢洶洶的魏國,蜀漢隻能去全力地抵抗。姜維好不容易擺脫鄧艾,與廖化、張翼、董厥等人在劍閣彙合,希望利用劍閣的天險,把魏國的大軍抵禦在國門之外,因為劍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姜維的計劃固然很好,但姜維的老對手鄧艾也不是吃素,鄧艾曆經千辛萬苦偷渡陰平,突至江油,江油太守馬邈在抵抗無望之後被迫投降。鄧艾大軍直逼蜀漢的都城成都,蜀漢組織了最後一次反抗戰争,此戰是由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親自領兵作戰,可惜也是以失敗而告終。在此戰中蜀漢有五位重要人物戰死,那麼此五人都是誰呢?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作為“綿竹之戰”的領軍人物,此時的諸葛瞻都有什麼職務呢?行都護、衛将軍、平尚書事,爵位武鄉侯。行都護,可能大家不知道都護什麼官職,那麼我們看看在三國之中都誰擔任過都護,曹魏的有夏侯淵、曹洪,蜀漢的有李嚴、蔣琬,這四人在朝堂之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衛将軍大概是一個什麼職位呢?曹洪擔任過衛将軍,此時的諸葛瞻毫無戰功,已經被封為衛将軍,可見劉禅對諸葛瞻的重視。平尚書事是什麼職位呢?平尚書事可以有多人擔任,此時的蜀漢董厥、樊建擔任的也是平尚書事,主要負責中央的事務。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諸葛瞻在蜀漢之中的地位非常的高,這也是諸葛瞻為什麼和黃皓直接剛的原因。因為諸葛瞻的地位太高了,還承襲了諸葛亮的爵位。諸葛瞻的頭銜太過得閃亮,劉禅給予了諸葛瞻很大的期望,可惜的是名不其實的諸葛瞻,隻有“名”了,才能不過爾爾。《三國志》記載:

瞻怒,斬艾使。遂戰,大敗,臨陳死,時年三十七。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諸葛尚,諸葛瞻之子。在“綿竹之戰”時諸葛尚隻有十九歲,在蜀漢還沒有任何的官職,在“綿竹之戰”作為先鋒,曾經獨自殺退鄧忠、師纂兩将。諸葛尚見父,埋伏而死,諸葛尚也殺入敵軍直到戰死為止。

諸葛尚在蜀漢的影響力遠遠沒有諸葛瞻的影響力大,但諸葛尚是諸葛家族未來的希望,更是蜀漢未來的期望。因為諸葛尚從小博覽群書且精通武藝。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在“綿竹之戰”被殺的還有蜀漢的另外三位重臣,分别是:張遵、黃崇、李球。張遵是張飛之孫,黃崇是黃權之子,張遵、黃崇兩人可以說是将門之後。在參加“綿竹之戰”時,此時張遵官居尚書之職。《三國志》記載:

苞子遵為尚書,随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尚書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呢?負責君主的一切政令的一個高官,相當于以後的宰相。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在“綿竹之戰”中發揮最好的應該是黃崇,因為諸葛瞻在“綿竹之戰”失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聽黃崇的建議。《三國志》記載:

到涪縣,瞻盤桓未進,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于流涕。會艾長驅而前。

在諸葛瞻錯失良機退守綿竹之後,黃崇鼓勵手下士兵英勇作戰,黃崇在亂軍之中被殺。那麼,黃崇在蜀漢擔任的是什麼官職呢?尚書郎。主要的職責是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是皇帝的近臣。

諸葛瞻綿竹陣亡,蜀漢五位重要人物戰死,包括張飛孫子和黃權兒子

李球在蜀漢擔任的是羽林右部督,是當時參加“綿竹之戰”唯一的将領了。因為此時的蜀漢成名的大将,基本都沒在成都,而是在劍閣抵禦鐘會的大軍。李球在“綿竹之戰”随諸葛瞻一同戰死。《三國志》記載:

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随諸葛瞻拒鄧艾,臨陳授命,死于綿竹。

綜上所述,在“綿竹之戰”戰死的五位蜀漢重要大臣分别是:諸葛父子、張遵、黃崇、李球。諸葛父子在蜀漢名聲不用多說,張遵、黃崇、李球可以說是劉禅的近臣,是劉禅非常看重的人。在“綿竹之戰”均戰死,想必這也是為什麼在谯周的勸說之下,後主劉禅選擇投降的原因。因為自己最為看重的人,都沒能阻擋鄧艾的大軍,自己又有何手段翻雲覆雨呢!

歡迎關注,談笑風史,感受古人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