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作者:琅琊念同

周培春,生平不詳,大抵是清末北京的民俗畫家,也是一位外銷型畫家。

《古代二十美女圖》采用傳統的中國國畫風格,人物表情和服飾表現細微精緻,藝術水準很高。是以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副教授馬義德(Maiatckii Dmitri)與俄羅斯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波琳娜(Rud Polina)在《Г.Ф.斯梅卡洛夫(1877-1955)收藏的北京風俗畫——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圖書館珍稀藏品》一文中,根據每幅畫左下角的印章推測,這些畫或者直接出自大師之手,或者是周培春畫坊的畫師所畫。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馮骥才先生認為,這印章和文人畫的題款不同,有着更多的市場廣告的意味。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紅拂

紅拂女,原姓張,是隋越國公楊素府中的歌伎,因手持紅拂侍立,故稱紅拂女。

紅拂女是唐代開國大将李靖的結發夫妻,但是民間傳說其為“風塵三俠”之一。

其傳奇故事見于杜光庭《虬髯客傳》,茲不贅述。

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高啟有詩雲:

化枝不鎖後堂春,夜半長安旅邸貧。

棄去老奴從此客,可憐小妓亦知人。

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亦有詩雲:

楊家紅拂識英雄,着帽宵奔李衛公。

莫道英雄今沒有,誰人看在眼睛中。

相傳,民國初年,蔡锷将軍去世之後,名妓小鳳仙有挽聯雲: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即用紅拂女的典故。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小蠻

小蠻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小妾之一。

白居易有詩雲:

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因為這句詩,我們有了兩個形容美人的典故,一個是櫻桃小口,一個是楊柳腰。

實際上,這句詩指的是樊素擅長唱歌,小蠻擅長跳舞。

南宋姜特立有詩雲:

小蠻方豔色,老傅已華颠。

念彼當春花,能得幾時妍。

勸君莫留花,花亦悲流年。

對白居易表達了不滿!

明代石沆有詩雲:

江州司馬兩紅妝,水墨何人畫此堂。

得似往年歌意思,卻看今日舞衣裳。

摸聲漫點櫻珠破,拟态輕拖柳帶長。

别有幽情傳筆底,主人狂得且須狂。

态度又有不同,諸君細味之。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嫦娥

嫦娥可能是最為中國人熟知的仙女了。

嫦娥,又稱姮娥,為後羿之妻。相傳,後羿從西王母那裡求得了不死藥,其妻子偷吃了之後,就飛到了月亮上,成為了嫦娥。

嫦娥的故事有諸多不同的版本,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找來看一看。

唐代李商隐有詩雲: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元代耶律鑄有詩雲:

月姊應勞駕望舒,可能圓缺為陽烏。

如何竊盡長生藥,卻種相思樹一株。

關于嫦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了解,見仁見智。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紅绡

紅绡為傳奇《昆侖奴傳》中的女子。

有一官二代崔生,奉父命前往看望以為生病的一品大員。在一品大員的家中遇到了家妓紅绡。臨别時,紅绡伸出三根手指,又連續翻了三掌,然後又指了指胸前的小鏡子,說:“記住”。崔生回去之後,對此念念不忘。他的家奴昆侖磨勒見到之後,為其解開了謎底。一品大員有十院歌伎,三根手指,指的是住在第三個院子;翻掌三次是十五,意思是十五天後;鏡子指的是月圓如鏡之夜相會。于是,在昆侖奴的幫助下,崔生和紅绡過上了沒羞沒臊的日子。

清代顧太清有詞雲:

赫赫威權者。鎖金閨、名姝十院,花台月榭。何必绯桃延佳士,此是君侯自惹。又何必、烏龍守夜。一面菱花雲記取,好良期、三五清輝射。花陰底,月光下。

潭潭院宇人皆怕。越重垣、金釭半斂,雲鬟初卸。空倚玉箫愁不盡,蓦地人來迎迓。問何術、仙乎神也。磨勒奇謀人不識,莽昆侖、能使紅绡嫁。百年偶,本無價。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王昭君

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名嫱,字昭君,又稱明妃,明君。

王昭君原為漢元帝後宮之人,因為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是以被刻意醜化,是以獨居後宮。後因匈奴呼韓邪單于歸漢,并向漢元帝求親,漢元帝便将王昭君賜婚呼韓邪單于。臨行前,漢元帝召見王昭君,驚訝于她的美貌,但是礙于天子威信,隻能送走昭君。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甚廣,曆代不乏歌詠之人。

唐代杜甫有詩雲: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宋代王安石有詩雲: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杆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有意思的是南宋許棐的一首詩:

漢宮眉斧息邊塵,功壓貔貅百萬人。

好把香閨舊脂粉,豔妝顔色上麒麟。

你看出門道了嗎?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馮小憐

馮小憐是北齊後主高緯的淑妃。

據記載,北齊後主的皇後穆邪利失寵于後主,為了保住自己的皇後地位,便将身邊的侍女馮小憐獻給後主,是以,馮小憐又被稱為“續命”。馮小憐聰慧靈巧,擅長彈奏琵琶,精于歌舞,很快便得到了後主的寵愛,封為淑妃,後來又被立為左皇後。

後主與馮小憐經常在一起,所謂坐同席,出并馬,恨不得生死在一起。以至于後主不顧晉州危急,還陪她打獵。

末代皇帝的女人幾乎都是不幸的,馮小憐後來自殺而亡。

唐代李商隐有《北齊》二首記載馮小憐事:

其一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

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其二

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

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

成語“玉體橫陳”就源自馮小憐的典故。

知識共享局:周培春《古代二十美女圖》(下)

陳後

陳後即漢武帝皇後陳阿嬌。

據記載,漢武帝劉徹小時候,其姑母長公主抱着他,逗他說,你要娶媳婦兒嗎?然後就指着身邊侍立的女子問,要他作你的媳婦兒嗎?劉徹說,不要。問了一圈,劉徹都說不要。長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兒阿嬌問,阿嬌給你做媳婦兒好不好?劉徹回答說,要是阿嬌做了我的媳婦兒,我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來。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來處。

關于陳阿嬌,還有其他的典故,比如“長門買賦”等,不贅述。

唐代劉禹錫有詩雲:

望見葳蕤舉翠華,試開金屋掃庭花。

須臾宮女傳來信,言幸平陽公主家。

宋代劉克莊有詩雲:

甫聞阿嬌進,又報衛娘留。

莫倚金為屋,重重隻鎖愁。

明代瞿佑有詩雲:

咫尺長門有别離,君心甯記主家時。

黃金作屋成何事,隻辦相如買賦資。

#知識分享#

#驕傲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