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作者:紅河旅遊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點選題目下方紅河文旅,了解更多文旅資訊。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下高甸村位于彌勒市西南方巡檢司鎮,山清水秀,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彜族同胞世居此地約600年。

下高甸北枕玄武山,東連青龍山,東南老虎山,西南獅子山。西南獅子山崖畫,畫風補拙粗犷,是彜族先民的祭岩神圖;村北玄武山的玄武洞,喬木直插洞頂,如綠傘覆寫洞中,洞内造型奇異的鐘乳石千奇百怪,各種古怪迷離的傳說在這裡演繹;村東是上高甸村外的範氏祖墓,建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碑文記載了範氏家族的來源及頭人範世昌的生平事迹。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下高甸村是彜族(阿哲)文化儲存、傳承較好的自然生态村,村落完整儲存了畢摩經文、古崖畫、阿哲祭龍、手工刺繡、阿哲歌舞、阿哲服飾文化,2006年被列為雲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彜族(阿哲)傳統文化保護區”。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

阿哲祭龍

彜族(阿哲)人認為龍是人類繁衍的神聖圖騰。彌勒市巡檢司鎮高甸村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初二都要舉行祭龍活動。農曆二月初一“祭公龍”。全村男子去龍山殺豬祭龍,祈求公龍保佑全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女性回避;農曆二月初二“祭母龍”,稱“女子祭龍”。這天晚上是公龍和母龍相會的日子,要迎接母龍進村。祭祀的内容和形式蘊含了遠古母系氏族的文化特征,是彜族(阿哲)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土掌房極具特色

石頭為基,泥土做牆、木頭為柱、草坯為頂,加上獨特的造房技術,形成了土掌房。土掌房多為平房,部分為二層或三層,大多建在幹旱少雨的高寒山區和河谷地帶,冬暖夏涼,防火性能好,非常實用。土掌房層層疊疊、集中連片、背山面河,全村房屋牆連牆,下一家的屋頂即為上一家的場院,層層而上,直達山頂,極具特色。

“阿哲跳樂”很獨特

彜族能歌善舞,“阿哲跳樂”獨具特色,源于阿哲先民愛佐與愛莎的愛情故事,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四弦、三弦、二胡、笛子、木葉響起來,阿哲跳樂就跳起來了。男子的蹬吸頓踏步剛勁,女子的劃蹀躞步柔美。在由小跳轉大跳時,節奏歡快熱烈,“愛佐與愛莎”之呼喊聲也随之更高亢嘹亮,渾厚深遠。尾聲時,亦有領唱衆合,一男對一女,衆男對衆女,且舞且歌,如醉如癡,從日出跳到日落,月升跳到月落還嫌早,不到累倒不停歇。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阿哲畢摩經

彜族(阿哲)的“畢摩經”,當地人稱“白馬經”,主要流傳于彌勒市五山鄉、巡檢司鎮等彜族(阿哲)人聚居的地區。主要代表作品有《高山招魂經》《招魂經》《獻星宿神經》《祭龍經》《祈護佑經》《送火神經》《婚嫁起源》等。涉及人生禮儀、婚喪禮俗、宗教祭祀、曆史、天文、地理、哲學、倫理等,記載了民族起源、遷徙、倫理道德、哲學思想、人生禮俗等。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服飾多變

彜族(阿哲)男女從少到老,服飾多變。心靈手巧的當地人把世間萬物美好的事情都繡到衣服上,并根據不同性别,不同年齡做了不同的服飾。如男童銀制的壽星、虎頭;成年男子的各式草鞋、繡花布鞋、瓜皮帽、黑布標頭;女童的虎頭帽;少女的黑色扭裆褲;女青年的繡花圍腰、銀泡、飄帶、銀虎頭;婦女的半鑲(叫“半截衣”)、滿鑲(叫“母衣”)等。每件服飾都是手工制作,獨一無二,絢麗多姿。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獅子山崖畫

古老的獅子山崖畫又稱大崖子崖畫,位于紅河州彌勒市巡檢司鎮下高甸村西800米的石岩上,記載了古人的生活場景。崖子正面呈弧形,長150米許,上懸下凹,左版能見葫蘆形銅鼓兩個,周圍有圖形分布,中版有箭頭、動物等形狀,右版以箭頭、人形的粗描為主。該畫古樸粗犷,是彜族先民的祭岩神圖。

下高甸村仿佛把時間停在了以前,用物件、語言、傳承人、文物來無聲地向世人傳遞燦爛的阿哲文化。

到下高甸村,與彜族同胞共舞。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文丨孫思漫 普忠玲

圖 | 彌勒市文化和旅遊局

編輯丨劉榕杉

稽核丨李亞 邱忠文

運維 | 雲報集團·雲南就愛去旅遊文化傳媒

各位小夥伴,紅河文旅的投稿郵箱已經開通,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掃碼即可進入

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報小程式

到彌勒下高甸村,與彜族(阿哲)同胞共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