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浦東 黃炎培故居

作者:故居行
浦東 黃炎培故居

黃炎培故居,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鎮南市街74弄1号。故居是清鹹豐九年(1859年),由内閣中書、舉人沈樹庸所建。原是一幢三大進深二層樓宅院,取名“内史第”,又名沈家大院。

黃炎培的祖父黃典谟是國學生,娶得沈樹庸的妹妹為妻,清同治二年,在夫人的要求下,舉家遷到“内史第”沈家大院居住。

浦東 黃炎培故居

清光緒四年(1878年),農曆九月初六,黃炎培出生于“内史第”第三進内宅樓東廂房前樓内。黃炎培的父親黃叔才是上海縣學秀才,性格開朗,仗義執言,頗有學者風度,先是從事私塾,後入廣東巡撫幕府,成為家庭教師,并協助辦理文書。黃炎培從小與母親一起生活,母親也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賢惠善良,對他起到了良好的家庭啟蒙教育和精神熏陶。黃炎培曾用詩贊美過自己的母親。“世界上有美人,最美的是母親;世界上有好人,最好的是母親。”

浦東 黃炎培故居

可惜的是,黃炎培年僅13歲就失去了心愛的母親,17歲又失去了父親。這時候,他的外祖父孟蔭餘一個很有文化造詣的私塾老人收養了他們三個外孫子,在他辦的私塾裡讀書。同時,還經常受到他的姑丈沈毓慶全家的教育和照顧。沈毓慶即沈樹庸的兒子,他們是親上加親。1895年,外祖父孟蔭餘去世後,黃炎培又搬回姑丈沈毓慶家的“内史第”沈家大院中居住。1899年,黃炎培參加松江府試以第一名中秀才後,邊教書邊讀書。這一年,黃炎培在“内史第”沈家大院中結婚,住在第三進二樓東廂房的後房内。先後生3男1女,直至1914年才舉家遷往上海浦西西門黃家阙大古路居住。

浦東 黃炎培故居

據介紹,這個“内史第”沈家大院,1890年至1904年間,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父親宋耀如和母親倪桂珍攜子女在此居住了十多年。據考證,宋慶齡1893年就誕生于“内史第”沈家大院第一進院西側沿街房内。還有文化名人胡适也曾在此居住過。是以說,這個“内史第”沈家大院——黃炎培故居,名人衆多,曆史厚重,很值得參觀、瞻仰、學習。

浦東 黃炎培故居

大門口是古典精緻的儀門,飛檐翹角,正面有“鳳戲牡丹”等磚雕,中間鑲有“華堂映日”四字,背面有“德厚春秋”四字。整幢建築具有晚清時期典型的江南城鎮風貌。正樓前,安放着一尊黃炎培半身銅像,“黃炎培先生”系趙樸初題寫。門額上懸陳雲手書的“黃炎培故居”牌匾。故居内設有“黃炎培生平事迹陳列室”。有衆多國家上司人題詞,如彭真題寫到:“紀念為祖國解放和建設事業合作奮鬥的戰友。”鄧穎超題寫到:“發揚黃任老熱愛祖國與時俱進的精神。”

浦東 黃炎培故居

還有黃炎培為子女書寫的座右銘:“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求實;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行,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内方。”前四句是告誡子女做人一定要追求真理,中間四句是對子女的日常生活要求,後四句是用古錢外圓内方作比喻,要求子女外表随和,内裡嚴正,謙虛謹慎,不露鋒芒。可見黃炎培對子女的一片苦心,特别是前四句也是黃炎培自己的座右銘。

浦東 黃炎培故居

黃炎培一生與時俱進,求索奮進,從一個封建秀才,投身于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抗日救國。從一個愛國民主人士,走上與中國共産黨密切合作的道路,成為中國共産黨的摯友。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主任委員,成為新中國德高望重的上司人之一。

黃炎培的大閃光點,在我的印象中有兩處。一處是1945年7月,黃炎培由重慶飛往延安,與毛澤東的肺腑之言:“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乃至一國,不少機關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條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開誠布公,坦然相說。

浦東 黃炎培故居

毛澤東聽後堅定地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能松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就是著名的“窯洞對”。

另一處是1950年10月,毛主席與周總理曾研究以什麼名義出兵抗美援朝,初步拟用“支援軍”的名義,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見。黃炎培經過認真考慮,認為用“支援軍”的名義出兵不合适,于是專程登門造訪。一見毛主席、周總理就說:“有個問題要考慮呀,自古道師出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這個仗就不好打。”周總理說:“我們叫支援軍,顧名思義,支援北韓人民嘛!”黃炎培不以為然,他辯駁道:“支援軍,那是派出去的。誰派出去支援?國家嗎?我們是不是要跟美國宣戰?”

浦東 黃炎培故居

“哦,有道理!有道理!”毛主席聽後,一邊應着,一邊從筆筒裡抓起一支鉛筆,将“支援”兩字劃去,改成“志願”兩個字。周總理、黃炎培看了連連稱是。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稱的來曆,也充分展現出黃炎培直言不諱,風雨同舟,肝膽相照。

黃炎培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信念和對光明、對真理的追求,以及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産黨長期共存,真誠合作的精神,永遠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

九口2021-11-2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