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固廢垃圾變身“綠色建材”海陽再開綠色發展新路徑

中國山東網-感覺山東11月24日訊(通訊員 通訊員 姜雅靜) 在二十裡店鎮潘家村南,青山環繞之中,一處工程建設現場讓鄉村的節奏變得緊張而熱烈。挖掘機、打樁機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工程運輸車來回穿梭,勞工們各司其職、緊張有序,機械裝置高高聳立,一座固廢垃圾處理廠已雛形顯現。

固廢垃圾變身“綠色建材”海陽再開綠色發展新路徑

“這三座最高的裝置是篩子,高14.5米,收集到的固廢垃圾将從這裡完成篩選,再通過多道工序進行加工,生産出可再利用的環保建材。”在嘈雜的項目建設現場,山東昌嶽環保建材公司總經理周鵬介紹道。

城市建設發展必然會産生固廢垃圾。通常,對固廢垃圾的處理大多采用堆積、填埋等方式,不僅占用土地資源,且在運輸、存放的過程中極易産生浮塵,對大氣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随着海陽老舊小區改造、高鐵建設等城市化程序加快,固廢垃圾處理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今年,海陽在全國率先實行了‘零碳’供暖,這僅僅是海陽打造新能源綜合利用城市的先行嘗試。在城市發展方面,我們同樣要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海陽市委書記劉宏濤說。

2020年,海陽成功與山東國源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協定,計劃投資1.2億元,建設固廢資源化再生利用環保新材料項目,填補海陽固廢垃圾處理的空白,向固廢垃圾“開刀”,開拓海陽綠色發展之路。

固廢垃圾變身“綠色建材”海陽再開綠色發展新路徑

2020年11月,項目正式開工,主要建設2條共計時産500噸的全封閉生産線及1棟辦公樓,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為保障項目如期竣工,早日投産,二十裡店鎮主動靠上服務,為項目方協調解決遇到的問題,配合部門辦理土地立項、環評、安全生産等一系列手續,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環保化處理固廢垃圾不産生二次污染,還可将回收的垃圾和石料進行篩選加工,做成豐富多樣的建材,實作廢物再利用。”周鵬介紹道,回收的固廢垃圾往往成分複雜,含有磚、闆、鋼筋、塑膠、木頭、玻璃等雜物,項目将采用北京固廢處理研究所研發的最新技術,通過除鐵器、除泥等精密篩選,留下可利用的石料,進行加工轉化為可取代天然砂石的再生骨料,用于生産再生磚、彩色花磚、路沿石等,實作取之建築,用之建築。

細節之處見真章,在山東昌嶽環保建材公司,環保理念可謂貫穿了固廢垃圾收集、運輸、處理的全過程。除塵方面,裝車環節采用霧炮加濕,卸車環節進行場内除塵,生産過程離不開吸塵,将原本漂浮在空氣中的粉塵、摻雜在固廢垃圾中的泥土進行收集,加工成磚、泥餅等環保材料,實作了固廢垃圾處理的“零污染”。

“對拆建産生的固廢垃圾進行環保化處理,是海陽綠色發展和品質城市建設的要求,我們将合理布局建設建築垃圾轉運調配、填埋處理、資源化利用等各類設施,全力治理固廢污染,守護一方淨土。”海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海彬說。

眼下,海陽固廢資源化再生利用環保新材料項目已完成基礎建設、裝置安裝、鋼結構制作,預計12月中旬投産使用。項目建成後,年可消納固體廢棄物約300萬噸,解決海陽全市及周邊城市各類存量及增量固體廢棄物,節約大量土地資源,預計年可實作産值1.2億元,利稅近1500萬元,帶動500人就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不僅如此,通過固廢垃圾再利用産生的環保建材還可廣泛應用于市政設施、水利工程、“海綿城市”建設和裝配式建築等工程建設領域,從源頭減少建築垃圾總量,保護自然資源,讓海陽在城市化發展之路上,有藍天白雲相随、綠水清風相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