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出洞穴的先民如何生活?從一粒米看一萬年

作者:光明網

一萬年前,先民們開始陸續走出洞穴,走向曠野。上山人從洞穴中走出,到曠野中定居,意味着古代先民生存空間的擴大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是人類走向文明的一大步。那麼走出洞穴的上山人如何生活?他們吃什麼?用什麼?住在哪兒?走進國家博物館南1展廳,“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給出了答案。 展廳中央,精心布置過的展櫃中隆重陳列着一個極小的物件:一粒已炭化的米粒。

這粒米發現于浙江浦江縣上山遺址的地層中,屬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上萬年。通過科技考古,專家們認定這粒米是人工栽培的,是迄今考古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也就是說上山文化的先民們,是已知世界上最早開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經過21年的考古發掘,目前已在浙江發現上山文化遺址20處,在其中又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證明在當時稻米的食用已較為普遍。

當然,上山人也不是隻有主食。考古人員在遺址中沒有發現動物骸骨,因為這裡的酸性土壤将它們腐蝕殆盡,但發掘出的部分石器展現了上山人飯、肉搭配的一面。展台上還有一件陶壺——研究人員在壺底發現了釀酒的殘餘物,可見上山人已經掌握釀酒技術。

走出洞穴的先民如何生活?從一粒米看一萬年
走出洞穴的先民如何生活?從一粒米看一萬年

來源: 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