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作者:科普中國

椰汁想必很多人都喝過

甘甜、醇香

又帶有一點酸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不過有個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

為什麼超市賣的椰奶是乳白色

而我們看到的天然椰汁

其實是透明的?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難道是超市的椰奶裡面

加了東西?

那還能不能喝?

今天就來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椰子裡的椰汁是無色的

而包裝賣的卻是白色的?

椰子是椰子樹的果實,是一種熱帶水果,是外殼有纖維素,内含厚肉質和汁液的大堅果。

椰子果所含的汁液,是椰子的“液态胚乳”。随着椰子的成熟椰汁會變得越來越少,而“固态胚乳”即椰肉會逐漸增厚。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大部分地區喝到的各種包裝的乳白色“椰奶”,是椰子的椰肉“固态胚乳”經過一系列生産工藝流程加工而成的椰肉産品。而打開椰子後直接喝到的透明清亮的、微酸中帶點甘甜的椰汁是天然的椰汁。

很多喝慣了包裝椰奶的人,當有機會打開椰子看到和喝到的并非是乳白香甜的“椰奶”而是如清水般的液體時,自然都會很迷惑。

乳白色的椰汁裡是不是添加了東西?

香甜乳白的“椰奶”産品是把椰子中的椰肉刮出烘幹或直接熱燙磨碎過濾得到椰奶粗品後,再經過加熱離心脫脂調配均質乳化等工藝流程加工的産品。(具體工藝流程見下圖)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摘自《食品科技》1999,新鮮椰子的綜合加工,作者:李曉娟等

雖然椰奶中存在的椰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和磷脂可以起到乳化劑的作用附着在椰油表面,阻止椰油絮凝、合并而使其自然呈現乳化狀态,但是這種天然乳化的穩定性極低,導緻加工過程中容易分層,出現奶油層和乳清層分離。

是以,椰奶中添加了在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允許範圍内的乳化劑以達到延長貨架期的目的。

當然,為了保證椰奶标準的香甜口感,椰奶飲品和一切包裝飲料一樣,添加了糖或甜味劑。

椰肉、椰汁都有哪些營養成分?

椰子果由外果皮(厚而疏松的棕色纖維層)、中果皮(堅硬的椰子殼)、内果皮、種皮、種仁(胚乳、椰肉)、椰子水等部分構成。

椰汁

椰汁占椰子重量的22~25%,天然椰汁味道雖然并不濃郁,但其對健康的作用比較強大。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椰子汁其成分與人體細胞内液相似,富含鉀、鈉、鎂、磷等離子狀态存在的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素,其中鉀的含量能達到475mg/100g,鈉和鎂分别為55.6mg/100g和65mg/100g。

新鮮椰子的能量為241千卡//100克,行業标準《植物蛋白飲料椰子汁及複原椰子汁》對月桂酸和豆蔻酸占總脂肪酸的比例也制定了明确的要求。

是以,在悶熱和大汗淋漓的夏季,椰汁可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也可以算是最好的清熱解暑、恢複體力的天然功能飲料。

椰肉

椰肉占椰子總重量的28~30%,椰肉中含大量蛋白質、脂肪、果糖、葡萄糖、蔗糖、維生素B1、維生素E、維生素C、鉀、鈣、鎂等營養成分。

椰肉的最大營養特點之一是含油量非常高,而且是飽和脂肪酸為主。新鮮椰肉脂肪含量為35g/100g,幹的椰肉中高達65%-74%,其中飽和脂肪酸占90%左右。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由此可見,椰肉及其産品,如椰肉幹、椰蓉等屬于高能量食物,應該注意控制攝入量。

但也有不少研究和文獻報道指出:椰肉及其産品雖然為高脂肪食物,鑒于類脂成分很少,而存在相當量的月桂酸、肉豆蔻酸、油酸、亞油酸等成分,所含脂肪酸大多以中等碳鍊飽和的短鍊脂肪酸為主,不參與膽固醇的合成和轉化。

由此可推論:在保證健康生活方式的情況下,适量食用高脂的椰肉及其産品不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升高。

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在家自己制作椰汁飲料,加點冰塊口感更佳,這時候問題又來了,為什麼飲品店賣的冰塊是透明的,而自己做的冰塊就是白色的呢?

為什麼飲品店賣的冰塊是透明的

而自己在家做的是白色的?

零度以下結冰的常識雖然人人皆知,可自家冰箱冰櫃零下18度凍的冰塊怎麼不會像飲品店裡的一樣是晶瑩透明的呢?

飲品店會不會在冰塊裡添加了什麼化學試劑呢?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其實,冰塊當機的硬度和透明度和當機時間快速與緩慢關系密切。如果冷凍時間長,過程中逐漸會有空氣滞留,導緻當機的冰塊中有氣泡而不透明。

一般來說,家用冰箱制冷能力有限,無法在極短時間内使液态水快速當機,進而在由内到外結冰的過程中,水中的空氣會滞留而産生氣泡,即使完全當機冰塊,透明度也不佳,甚至會發現冰塊竟然成了白色的。

為啥天然椰汁是透明的,超市賣的椰奶卻是乳白色?

如果想在家裡凍透明的冰塊,可以先把水燒開,并且最好用瓶裝純淨水或家用淨水器過濾的水試試。

但無論如何,家裡存的食用冰塊最好不要超過6個月,以避免緻病微生物和有害物質污染。

本文專家:葩麗澤,營養學主任醫師、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預防與健康管理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