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特寫:希望的田野“流轉”出鄉村振興新景象

作者:江門廣播電視台

正值晚稻收成時節,在開平市革命老區大沙鎮,到處是一片豐收景象,收割機在田野中穿梭忙碌,不見了以往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勞作的農民身影。休閑的他們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不辛苦而收入比以前多了很多,生活越來越好,鄉村越來越美。

新聞特寫:希望的田野“流轉”出鄉村振興新景象

鏡頭裡的這片稻田是大沙鎮大塘面村270畝已經完成承包地經營權流轉的土地,由鶴之州(江門)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投資種植優質水稻,經辦土地流轉工作的該鎮農辦主任馮韶旭當天下田了解晚稻收成情況。

馮韶旭:“今年産量怎樣?”

鶴之州(江門)大沙水稻項目經理龍勇:“産量今年受台風影響差一點。”

馮韶旭:“明年我們再推行社會化服務,加強農機教育訓練、減少機損。”

馮韶旭告訴記者:“開平市政府有一個土地流轉的方案,簡稱‘兩預兩委托’,最大的困難就是要說服村民進行土地的預流轉預整合,因為我們大塘面村這一塊田牽涉到一百多戶村民。”

馮韶旭所說的“兩預兩委托”是開平市在全省首創并獲得在全省推廣的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工作模式,通過預流轉、預整合,委托鎮或村集體統籌經營、委托第三方統一發包公開招标,引導農民自願流轉承包地,引入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投資經營,不但改變了傳統農業效益低的問題,還把大片抛荒地利用起來,推動農業向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發展。目前,大沙鎮實作流轉的土地有2萬畝,涉及農戶約7千戶。

村民葉金意說:“農田出租後,我就來到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工作,收入比以前好很多,多了一倍左右,現在年收入有三萬多元。”

鶴之州(江門)大沙水稻項目經理龍勇說:“因為丢荒得太多,我們借着這個政策拿到土地,最直接得益的是我們農民兄弟。”

曾經是大沙鎮最窮最落後的大塘面村,還依托土地流轉政策,将水庫邊的70畝土地“打包”流轉,引入旅遊公司投入1000多萬元,打造“春踏花海夏賞荷,秋聞稻香白鹭飛”的田園四季景觀。帶動市集、民宿、野營燒烤等新業态發展。這些天金燦燦的稻田風光吸引了衆多遊客。

開平市大沙鎮大塘面村項目負責人黃姝說:“我們通過這樣的四季活動,不斷地帶動整個大沙的對外推廣以及人流量,我們的村民市集這個月的營業額估計達到了20萬左右。”

大塘面村從貧困村一躍成為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吸引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流。村民熊雪燕和黎國良去年辭職回鄉,參與村民合作社市集經營管理。

村民熊雪燕說:“我們這裡的營業額一天可能達到兩三萬,土地流轉之後對我們農民的意義就是帶動我們走向小康生活了。”

開平市大沙鎮大塘面村村民合作社市集負責人黎國良說:“村裡面的經濟收入應該翻了五倍左右,村裡面的集體收入現在上十萬 、十幾萬都有。”

如今的大塘面村成為了開平市生态宜居美麗鄉村的典型。據統計,自去年6月開平市被省農業農村廳列為省級農村土地流轉試點以來,該市已經完成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9.1萬畝,占承包地總面積的71.6%,帶動6萬多農戶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