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作者:閑蛋黃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歐洲有個國家,歌德說它最美,尼采認為它神秘,莫紮特在那譜寫了《唐璜》,德夏沃克在那奏響了《斯拉夫舞曲》,那就是捷克(羅馬人口中的波西米亞)。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當捷克,不想做波西米亞

今天的捷克共和國處在克爾科諾謝山、舒瑪瓦山、喀爾巴阡山脈圍成的盆地之中,由于這三座山脈不夠高大險峻,因而這裡成為各民族“歇腳”的交彙點。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有史可查的原住民是波希人,與高盧人同屬蠻族凱爾特人。凱爾特人北方,同樣蠻族北歐日耳曼人。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向北擴張,凱爾特各部被迫向西逃離大陸,進入不列颠群島。羅馬人将此地命名為“Boihaemum”,意思是波希人的家園,這就是“波西米亞”的來源。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寒冷的氣候和日耳曼人的頑強使羅馬人無功而返。日耳曼人于公元前1世紀占領波西米亞。在日耳曼人的沖擊下,羅馬帝國在風雨中飄搖。羅馬人甚至衰弱到,雇傭日耳曼人來拱衛邊疆。日耳曼雇傭軍也不客氣,反客為主,于公元476年毀滅了西羅馬帝國。

與此同時,發源于東歐平原的斯拉夫人為躲避被來自亞洲的遊牧民族向南、向西遷移。一部分斯拉夫人占據了除希臘以外的巴爾幹半島大部分,接受東羅馬帝國的統治,改信拜占庭教廷控制的基督教,即南斯拉夫。

一支斯拉夫人在6-7世紀進入到波西米亞,填補了日耳曼人留下的空白,部落名稱叫“Čechy”,音譯就是“捷克”。慢慢地,他們接受了鄰居日耳曼人的文化,改信羅馬教廷的基督教,即西斯拉夫。

由于無險可守,波西米亞地區時常遭到遊牧民族入侵。日耳曼商人薩摩将分散的捷克跟斯洛伐克人聯合起來,于623年建立第一個國家,薩摩公國。830年建立大摩拉維亞公國。大摩拉維亞公國也沒建立多少年,就遇到馬紮爾人。

馬紮爾人原生活在烏拉爾山,因氣候不得不西遷。來的時候正碰上歐洲大分裂,馬紮爾人洗劫意大利,掃蕩巴伐利亞,拳打拜占庭,順路還把大摩拉維亞給征服了。把斯洛伐克這塊給割走了,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匈牙利。

沒有了斯洛伐克,捷克隻好自己組建了一個布拉格公國,也叫捷克公國。962年,第三任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憑借擊敗馬紮爾人的功績被教皇加冕為“羅馬帝國皇帝”(後來腓特烈一世又在前面加上“神聖”二字,就變成“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即德意志第一帝國。捷克後來也臣服于神聖羅馬帝國,成為其一部分。

11世紀中期,羅馬教廷與拜占庭教廷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後,捷克堅定地站在天主教一邊,與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分道揚镳。天主教會特意将布拉格教區升格為教廷直屬,擡高了波西米亞的宗教地位。

德國“皇帝”的權力和實力有限,不能算“諸侯之王”,隻能叫“諸侯之首”。皇帝還是要由教皇加冕,在王權在和教權的争鬥中處于弱勢地位(1077年的卡諾莎之辱,教皇就狠狠羞辱了亨利四世。教權戰勝王權,這是歐洲走向分治而非統一的重要原因)。1086年,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迪斯夫二世,波希米亞國王的稱号。1356年查理四世與諸侯妥協,從法理上承認了七大選帝侯(科隆大主教、美茵茨大主教、特裡爾大主教、薩克森公爵、普法爾茨選侯、勃蘭登堡選侯、波西米亞國王)選擇下一任皇帝的權力。雖然被神聖羅馬帝國征服,但捷克還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獨立性。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這一時期,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崛起,通過聯姻和王位繼承擴張勢力。143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阿爾布雷希特五世繼承了德意志、匈牙利和波希米亞三個王位。此後,哈布斯堡家族長期把持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直至帝國覆亡。

為了擴大對北德意志地區的影響,皇帝一度把首都從維也納遷至更靠近北德意志的布拉格,使波西米亞成為帝國的中心。布拉格成為歐洲最繁榮的城市,城内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絡繹不絕,一派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神聖羅馬帝國及中西歐的日耳曼民族,一邊鄙視着信仰東正教、被蒙古和奧斯曼統治過的斯拉夫人,一邊卻推崇帶有斯拉夫色彩的波西米亞文化。波西米亞王國的地位高,并不等于捷克人的地位高。

15世紀初,曾任布拉格大學校長的胡斯,反對教皇兜售贖罪券,反對教會占有土地,主張用捷克語做禮拜,明目張膽地對教會提出批評。1415年胡斯被處以火刑,導緻胡斯戰争爆發。世俗的王公貴族與天主教會一起鎮壓胡斯派,而捷克平民和領主并肩作戰,共同抵抗被德意志民族把持的教會和領主們,捷克民族意志開始喚醒,大部分捷克人改信起了新教。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1526年,哈布斯堡的斐迪南一世繼任皇帝和波西米亞國王,指令所有人必須信仰天主教,德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要在宗教和文化上完全剝奪捷克人的自由。1618年5月,以圖倫為首的30名捷克人為反抗哈布斯堡王朝對新教徒的迫害,拒絕接受斐迪南大公為國王,起義者沖進王宮,将代行王權的十人小組中的兩個成員扔出窗外,釀成了著名的“擲出窗外事件”,引發歐洲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三十年戰争”,一直打到1648年。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這場戰争點燃了歐洲,所有強國必須選擇,支援天主教或新教中的一方。曠日持久的戰争大大削弱了哈布斯堡的統治,最後不得不承認新教在波西米亞的合法地位。但捷克人也損失慘重,上百萬人喪生不說,70%以上的勞動所得都要交給德意志貴族和天主教會,“波西米亞”這個名稱捷克人越聽越刺耳。

殘酷的宗教戰争和異族統治,使捷克人的生存哲學變得謹慎而現實,正如19世紀的捷克“複興運動”上司人卡雷爾·哈烏裡切克總結的,“别人是為了祖國複興和強盛而死,而我們是為了祖國存在而活”。捷克人對于宗教看法也發生了改變,今天的捷克仍是一個無神信仰人口占多數的國家。

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分分合合

哈布斯堡特别擅長用聯姻方式擴大自己的領地,在1526年又把匈牙利收進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臣服于匈牙利的斯洛伐克人與捷克人的關系就更加緊密。當哈布斯堡在19世紀初慘敗于拿破侖鐵蹄時,被迫在1806年宣布廢除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統治範圍縮小僅限于奧地利等南德意志,以及匈牙利、波西米亞等附庸國,成為奧地利帝國。利用這個機會,捷克人形成自己的知識階層和資産階級力量,進一步提出捷克民族解放和獨立的訴求。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1866年,奧地利帝國又輸掉了普奧戰争,為防止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趁機獨立,宣布與匈牙利組成二進制的奧匈帝國。哈布斯堡還将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并稱“捷克斯洛伐克”,加大斯拉夫人的權重,以平衡匈牙利人的勢力。1918年戰争結束,奧匈帝國徹底瓦解,哈布斯堡流亡海外失去所有統治權,德意志人主體的奧地利成立共和國,捷克、匈牙利等民族紛紛獨立。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是各自成立國家,還是一起過?捷克怕德國吞并它,因為蘇台德地區居住着大約三百萬德意志人。捷克人有六百八十萬人口,比德國人多,但還沒有絕對的優勢;斯洛伐克也害怕匈牙利還惦記它,因為境内有七十多萬匈牙利人。于是捷克人拉上兄弟民族斯洛伐克人,聯合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納粹找借口,向捷克索要蘇台德地區。英法為了禍火東移,出賣了捷克,在慕尼黑協定中把蘇台德地區割讓給了德國。二戰勝利後,捷克斯洛伐克複國,打算收回蘇台德地區,害怕當地德國人不配合搬遷,就無差别強迫離境(這也成為捷德兩國人民的一個心結)。捷克後來還與匈牙利等國家進行了民族交換,使民族成分大為簡化。最終,捷克成為了一個純粹捷克人的國家。

捷克是工業地區,商品多,斯洛伐克是農業地區,沒有什麼工業,斯洛伐克就成了捷克工業品的傾銷地。 在蘇聯的援助下,原本的落後地區斯洛伐克也開始富裕起來。匈牙利也不會想着吞并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就想單過。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和平分手。因為過程過順利,被稱為是天鵝絨革命。“分家”過程,如天鵝絨般平和柔滑。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捷克怎麼實作工業化的?

19世紀中葉,随着意大利獨立和德意志統一,奧地利帝國的影響力持續降低。然而波希米亞地區卻從之前的戰亂、天災中恢複過來。因為境内有着煤鐵資源,加之帝國的資源傾斜,使得捷克地區逐漸成為重要工業産區,布拉格一度成為奧匈帝國最富裕的城市。

我們所熟知的斯柯達公司正是在這一時期(1859年)建立。不過1866年時,斯柯達公司并不生産汽車,而是生産機械、鋼鐵和軍火。在一戰前夕,斯柯達是奧匈帝國最龐大的兵工廠,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工業集團之一。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一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捷克繼承奧匈帝國70-80%的工業,包括斯柯達公司。在二戰前,捷克是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生産汽車,火車甚至飛機的國家。工業化水準甚至超過了意大利,被譽為“奧匈帝國的心髒”。

不過捷克斯洛伐克并沒有來得及運用這些工業基礎進行發展,就在1939年3月,被納粹德國吞并了。德國占領捷克,還完整的接收了足足可以裝備35個師的各種武器。二戰初期,德國閃電戰的主力就是捷克的38T輕型坦克。

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分家,但這絲毫不影響捷克的現代化程序:捷克2004年加入歐盟,2006年就跻身發達國家之列;2015年仍舊能夠保持4.4%的GDP增速,全國貧困率僅為5.6%,是斯拉夫民族國家當中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

捷克的經濟繁榮,并不全是因為“資源禀賦”,而是得益于“大樹底下好乘涼”。捷克對于本國的定位非常準确,擁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用自身優秀的工業基礎,做大國的加工廠。這個大國,就是德國。

德國,是捷克的最大貿易夥伴,德國投資占到捷克外國直接投資的4成以上,汽車和金屬加工是德國投資的重點領域。德國切走了蛋糕的大部分,捷克保留小部分。隻要蛋糕總量足夠大,捷克的日子就可以很滋潤。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歐盟萎靡不振,捷克經濟也随之一路震蕩。

這就是捷克,擺脫了“波西米亞”這個名字,一個公認的發達國家,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被視為西方世界的一員。

往期文章:

哪類移民,在美國最受歡迎?

難民最好的歸宿是祖國,最好的幫助是重建家園

星月傳奇,寫給伊斯蘭世界的一封情書

曾經鼎鼎大名的波西米亞,今何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