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來源:皓邦傳播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田雲樵

田雲樵 (1909-2003),山東省濰坊市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長期在上海從事隐蔽戰線鬥争,曾擔任中共上海地下黨策反委員會委員,出生入死,屢建奇功。

與商界傳奇人物董竹君并肩戰鬥

田雲樵在上海從事隐蔽戰線鬥争的曆程中,上海錦江飯店的創辦人、傳奇女子董竹君是值得一書的關鍵人物。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13歲的董竹君

董竹君是女中豪傑,是中國共産黨的堅定盟友,早在1935年就要求加入中國共産黨。她獨力在上海灘打拼,1935年3月15日創辦了錦江川菜館,1936年初又創辦了錦江茶室。國民黨軍政要員以及青幫、紅幫的頭子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等,都是錦江川菜館的常客。然而董竹君心向共産黨,掩護、幫助了許多中共地下工作者。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董竹君

1945年夏天,田雲樵接到新四軍敵工部派往上海的特别任務,與黨中央要求尋找的一位老同志取得聯系,同時拜訪早就與我黨有秘密聯系的董竹君。當時田雲樵的職業掩護是商人,對外稱呼是“宋老闆”,西裝革履的他,第一次與董竹君見面是從錦江飯店後門進入的,有過人生苦難經曆、傾向中共的董竹君與具有豐富革命鬥争經驗的田雲樵一見如故。

董竹君在自傳體《我的一個世紀》書中寫道:“約在1945年7月,永業印刷所開門不久,向明(時任新四軍蘇北區黨委書記)、高原(新四軍敵工部副部長)、曹荻秋(新四軍行政公署主任)三位共商決定,派在新四軍敵工部工作的田雲樵同志代表新四軍來上海後與我聯系。他住在永業印刷所,我倆見面是在錦江二樓亭子間圓桌旁,彼此雖是初次碰頭,卻似久别重逢的老友,我們談話是那樣不拘謹,親切而坦率。”永業印刷所是根據新四軍敵工部要求,由董竹君出資創辦的。其主要任務是在新四軍進攻上海時出版報紙、印刷上司訓示、檔案、宣傳品之用。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1946年元旦,田雲樵正式告别在部隊前線的戰鬥生活,攜已經懷有身孕的妻子方寺,進入到中央軍委為解放上海埋下伏筆的上海策反鬥争最前沿。

初到上海的田雲樵夫婦,因為經費緊張,一時沒有合适的落腳點。得知情況的董竹君毫不猶豫地挺身相助,将他們安排在邁爾西愛路(今茂名南路163弄6号)自己的住房居住。講述田雲樵在上海的策反鬥争,他的妻子方寺發揮的作用功不可沒。方寺真名張朝素,原本是上海灘有名的大戶人家的大小姐,無論上學還是逛街購物,都有私家車接送的,家中保姆仆人一大幫。但受革命進步思想影響的方寺,立志投身革命,16歲時與家人不辭而别奔赴蘇北革命根據地,在艱苦的鬥争環境中鍛煉成長。盡管離家數年的方寺很想回家看看,但考慮到黨的隐蔽鬥争的複雜性,田雲樵夫婦不但不能住到方寺家,而且還不能讓家人知道他們在上海。又因董竹君是社會名人,引人注目,住了三個月後,田雲樵夫婦又更換住所。

直到1946年夏天,田雲樵的二哥田仲濟由重慶來到上海,住到虹口窦樂安路(今多倫路)202弄71号一幢三層石庫門樓房中,分别多年的兄弟得以團聚,田雲樵也住到此處二樓,一直到1948年底才搬出,而這次搬家是因為一次突發的緊急情況。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夜晚,被敵特通緝的著名進步詩人臧克家敲開田家的門請求避險,田仲濟毫不猶豫地掩護臧克家入住;但肩負中共對敵策反和接應解放軍進城重任的田雲樵,卻不能有半點的疏漏和僥幸,他不動聲色地尋找了一個合适的借口,夫婦倆立即撤離出多倫路住所。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董竹君(右)和女兒夏國瑛

田雲樵是黨組織委派與董竹君的直接聯系人。董竹君本人并不懂情報的意義,但她廣泛的人脈資源為田雲樵提供了大量有利于我黨鬥争的資訊;當中共隐蔽戰線需要擴建和再建印刷所和進出口貿易公司時,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董竹君仍然積極投資,其深明大義和正直開明的态度令田雲樵十分敬重。在革命鬥争中,田雲樵和董竹君結下深厚的友誼,董竹君原原本本地向田雲樵講述自己的身世。田雲樵在晚年時曾經發表《奮鬥一生的董竹君》一文,較全面地介紹了董竹君的革命經曆。

策反上海幫會勢力

在解放上海的地下鬥争中,田雲樵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上海的幫會及其上司人開展統戰工作。黨組織對上海的幫會勢力作了詳盡分析,特别是在1927年,蔣介石借助幫會勢力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幫會勢力滲透到國民黨的黨、政、軍、警組織及社會其他各個領域中。是以,要確定上海平安穩定地獲得解放,除解放軍正面戰場的強大攻勢,深入幫會組織内部開展分化瓦解,團結争取幫會力量,阻止其為國民黨反動派利用,對確定上海解放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1947年夏天,中共上海局決定成立黨的幫會工作委員會,田雲樵任書記,由了解和熟悉青幫、洪幫組織體系的顧叔平、金龍章任委員,協助田雲樵工作。當時上海的幫會組織還有僞工會,田雲樵置個人安危于度外,亮出中共黨員的身份,親自與青、洪幫的幫主交朋友,以其豐富的鬥争經驗和不畏艱險的膽略,征服幫會上層人員,使得他們控制門徒不為國民黨特務效力或利用。

在開展幫會統戰工作中,田雲樵了解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中共早期共産黨人蔡和森被敵人殘酷殺害後,留下才幾個月大的兒子蔡林。青幫女幫主李志慎,其丈夫原是青幫幫主,在幫中很有威信。他們講義氣有正義感,早在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就與中共地下黨組織建立了聯系。他們開辦的一個汽車行是中共中央軍委的一個秘密聯絡點。掩護過一些中共上司人,還為中央特科設立的專用電台作掩護。李志慎的丈夫因病去世,李志慎接過幫會上司權。出于對共産黨人的敬佩與信任,她收養了又瘦又病的蔡林。獲知這一重要資訊,田雲樵立即向上級黨組織彙報。不久黨中央來電證明,蔡和森當年确有一個兒子留在上海,訓示上海的地下黨員,要全力保護好革命烈士的後代。上海解放前夕,田雲樵将李志慎和養子蔡林安排在汾陽路的白公館重點保護,直至上海解放。

策反國民黨上海守軍起義

為了解放大上海,田雲樵成功地策反了蔣介石的傘兵三團,也策反了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兼51軍軍長劉昌義。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上海局成立策反委員會,田雲樵是委員之一。在從事對敵策反工作的幾年中,通過與上海社會各階層人士、幫派會員、國民黨将領等多方面接觸了解,田雲樵帶領他的同志們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對國民黨軍隊的策反。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1949年3月,田雲樵接到協助策反國民黨傘兵三團起義的重要任務。其實這項工作早在1948年就已進行。由于從事策反的張執一、段伯宇和李正文遭到國民黨特務的偵查追蹤,組織上決定他們三人立即轉移去香港。經黨組織研究決定,部隊起義後,争取海運,在通過敵軍的警戒線後,開赴連雲港。田雲樵根據起義的實際需要,設法為起義部隊配備了兩名航海技術人員,還通過在招商局工作的同志,購買航海圖,幫助起義部隊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4月15日淩晨,運載起義部隊的國民黨102号登陸艦安然抵達連雲港。28日,新華社發表了傘兵三團起義的消息報道。毛主席、朱總司令發來電報:“祝賀你們脫離國民黨反動集團,加入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行動,希望你們努力于政治上和技術上的學習,為建設新中國的傘兵而奮鬥”,并指令國民黨102登陸艦編入人民海軍服役。

1948年夏天,田雲樵通過李志慎介紹,認識了在國民黨上海憲兵團任中校的武衛國。通過深入交往得到武衛國的認可,承諾接受中共安排的具體工作,解放前夕,武衛國收集到憲兵團換防的情報,及時傳遞給田雲樵,進而成功策反憲兵團一個正連建制部隊起義,解除了整個憲兵團的武裝,并把武器裝備全部安全移交給人民解放軍。緊接着,田雲樵又通過中共地下“職委”系統的黨員和已經被策反的國民黨國防部人員的參與,成功策反了國民黨軍機動隊、上海海關關警大隊起義。1949年5月下旬,蘇州河以南已全部解放,國民黨守軍的其中幾萬殘敵被包圍在蘇州河以北、錦藻浜以南地區,占據有利地形作最後一搏。中央軍委指令,為保護上海人民的生命财産和優秀曆史建築,不能用重火器強攻,一定要把上海市區完整地接管下來。這就是被陳毅形象地比喻為“瓷器店裡打老鼠”的解放上海戰役。

5月25日清晨,田雲樵就火速趕往駐紮在江甯路第二勞工醫院的解放軍81師師部。81師政委羅維道向他介紹當時的戰鬥進展情況。田雲樵建議,派出人員對駐守在造币廠橋對岸的國民黨51軍進行策反,他的建議正合前線指揮部的要求。田雲樵當即聯系已經被策反過來的王中民,因其與51軍長官是老朋友可以現身說法。在我軍掩護下,王中民順利到達敵指揮部見到守軍高層人員,并聯系田雲樵,田雲樵對形勢分析和曉以大義的勸導,消除了國民黨51軍高層的疑慮,同意過橋來與解放軍部談判。下午4時,田雲樵參與了由聶鳳智軍長與國民黨51軍高層的談判,報陳毅司令員準許後,同意國民黨51軍起義。5月27日,蘇州河北岸全部解放,上海這座遠東國際大都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

在上海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的日子裡,上海中共地下黨按照黨中央和上海局的訓示,大力開展反對破壞、反對屠殺、反對遷徙、保護工廠、保護機關和學校的鬥争,分别組織滬東、滬西人民保安隊,以確定把上海整個城市完整地保護下來。黨組織任命既有地下鬥争經驗又懂得軍事鬥争的田雲樵為滬西人民保安隊大隊長,馬純古任政治委員。在他們的上司下,滬西地區的勞工護廠鬥争有條不紊地進行,為上海的恢複和新上海的建設儲存了力量。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晚年田雲樵

正是由于“田雲樵們”對敵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分化策反,在解放上海中避免了更多解放軍戰士的流血犧牲、保障了人民生命财産安全、確定了優秀曆史建築的完好無損。

田雲樵:為上海解放作出曆史性貢獻的紅色特工

【來源:皓邦傳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