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讀《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讀到鄭淵潔老師和他父親受邀在中央電視台《朗讀者》節目中,朗讀過的《父與子》的文章,語言質樸,卻表達了深厚的愛,讓人深深感動。如果天下父子均如此對待,哪還有那麼多壓力大、抑郁症的孩子?
給孩子多些欣賞,少些期望,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他也是他自己,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我看了大量的親子教育書,知道教育孩子要“無條件的愛”,要懂得誇贊和欣賞孩子。
然而讀鄭淵潔的書,他對家庭教育的了解是如此透徹,貫穿一個字——愛。
鄭淵潔父親對讀到國小四年級就退學的鄭淵潔的教育,以及鄭淵潔教育自己早退學的兒子,他們之間愛和教育的傳承,給人們真正展示了什麼是真愛。
從西方引進的正面管教、PET效能溝通等家庭教育,我一度深以為然。其實鄭淵潔老師的家庭教育,他父母親教他的,他教孩子的,是在咱們本土一直真正實踐的真理。
之前對鄭淵潔老師讓孩子退學自己教育的事,我不敢苟同,但讀這本書以來,一直被怵動,在我們那個年代的教育體質中,鄭淵潔作為一個父親,敢站出來維護孩子權益,拒絕打不知來路的預防針,揭露學校的午餐克扣等,是很多作為弱勢群體,把孩子交給學校任憑學校安排的父母們想也不敢想的,中國人或許一向被奴役慣了。
還好,鄭淵潔是個敢作敢當、有正義感和勇敢、務實的人,正是有了他們這樣的人,敢于挑戰權威,為弱勢群體說話,維護道德和正義,社會制度才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尊重弱勢群體。
鄭淵潔老師沒有給家庭教育定義多高深的理論,都是以他的切身經驗,自己的成長和教育孩子成長的實踐中而總結的,跟大家至情至信的分享。
得這樣的父親,三生有幸。《童話大王》是很多人從小就在追的期刊,我也是,我兒子也是。
看到這本書,我感覺還是要把鄭淵潔老師的書全都讀過才好。這篇《父與子》感人至深,每位父母都應拜讀,特轉載分享于此,希望同樣給到你心靈的震撼。

父篇:
我是一隻羊。我活到了應該當父親的年齡。
世界真奇妙,到了這個年齡,我的思維裡就産生了一種激情,還伴随着身體裡的一股原始沖動。這大概就是生命得以延續的接力棒。
我渴望當父親。渴望讓生命中的一個單元通過我繼續。
在我們這兒,不是你是什麼就得生什麼,而是逢什麼年生什麼。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還是兔還是馬,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媽媽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今年生的孩子都将是豬。于是就有了這麼一頭小豬成為我的兒子。這是我們的緣份。不管他是什麼,我都愛他,他的血管裡流着我的血。盡管我是羊,他是豬。
我們這兒有的爸爸可不這樣,他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就拿我的鄰居牛來說吧,他的兒子是一條蛇,他怎麼看兒子怎麼不順眼,整天對兒子吹胡子瞪眼。
我問他為什麼 虐待親生兒子,他說他的兒子應該是隻虎,起碼也得是頭牛。他的兒子真不幸,攤上了這樣的爸爸。
做父親的對待孩子隻能幹一件事:愛。
我的兒子是一頭小豬,這就足夠了。
我不羨慕别人的猛虎兒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裡馬兒子,這個世界上絕了哪種生命形式都會導緻地球毀滅。獅子和螞蟻一樣偉大。我鬥膽說一句話,你看人類在地球上橫不橫?可從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小草和人類一樣重要。
不明白這個道理 ,就不是合格的爸爸。
我是羊,我生了一頭小豬,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這個世界上,羊隻能生羊,馬隻能生馬,那該成什麼樣子了?
我愛我的小豬兒子。如果他是雞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樣愛他,一樣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是他爸爸。
子篇:
我是一頭小豬,我爸爸是一隻羊。
從我出生那天起,我就發現爸爸和我不一樣。後來,我還發現别的孩子的爸爸和我爸爸也不一樣。
就拿鄰居那頭小豬來說吧,她爸爸是一隻猛虎。再說隔壁的小兔,他爸爸是一匹駿馬。相比之下,我的爸爸顯得弱小不起眼。可我最愛我爸爸。我覺得爸爸是什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有的爸爸雖然是老虎,但他不是男子漢。我見過一隻老鼠爸爸,那可真算得上是一個道地的男子漢。
什麼是男子漢?我覺得,他首先應該全身心地愛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他還不嫌棄孩子,不管孩子是什麼,他都愛孩子。
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我的爸爸雖然是一隻羊,但他是一個男子漢,他知道怎麼愛我。我要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我有時偷偷想,假如我的爸爸是老鼠或是雞或是蛇呢?我一準照樣愛他照樣自豪-——因為我是他兒子。
讀完後,你有何感想?你的父母如這般對你嗎?你如這般對你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