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部分黑旗軍回家收麥子了,想來就來,大敵目前 宋景詩該怎麼辦

山東部分黑旗軍回家收麥子了,想來就來,大敵目前 宋景詩該怎麼辦

宋景詩電影形象

當時發生在山東宋景詩上司的黑旗軍農民起義,管理松散,麥收時還要回家收麥子,收完麥子,想在家歇幾天就歇幾天!就像打工一樣,不想來隊伍了,就不來了。其實隻要家裡的生活能夠維持,能吃一碗飯,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

可是你回家收麥子了,義軍還在呀!他們該怎麼辦呢?他們在火上烤呢!

宋景詩,山東堂邑縣劉貫莊,出生于1824年。累世為農,種十幾畝地為生,艱難度日。隻讀過一兩年書,就為當長工,為各村扛活謀生。劉貫莊習武風氣很濃,尚武寵強,才能在亂世求生,于是宋景詩拜師孫汝敬學習長槍和水浒拳。那是為108式纏槍陰把槍,左、右手虎口内握槍為陰把槍。長槍粗重異常,槍尾可達碗口粗。拖槍是陰把槍的絕招,可以敗中取勝。用大長杆子與人練習時,點選人身體的筋骨皮肉時,随心随意。牆上挂百張紙,口裡道掉幾張,就是幾張。于是宋景詩武功一幟獨樹,冠絕當地。後來,孫敬汝參加太平軍,宋景詩受其影響有了反清的思想。

晚清,山東直隸太平軍、撚軍與清軍激戰,民不聊生。盤剝農民日甚,農民生活都艱難無比,縣府竟然要求各家各戶交納團練費。宋景詩帶領鄉民親自去縣衙要求免除團練費,這個縣官可是壞的很,當面應承的好好的,暗地裡就使絆子,當天夜裡就找民團,把宋景詩等十幾人抓了起來。

山東部分黑旗軍回家收麥子了,想來就來,大敵目前 宋景詩該怎麼辦

能救自己的隻有自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絕處逢生的宋景詩,1861年3月28日,宋景詩與十八人劫牢成功,加入白蓮教黑旗軍。不久,成為首領。

1861年6、7月,白蓮教首領楊泰、張善相繼被害,在加上山東直隸麥子成熟了,白蓮教黑旗軍中起義的部分弟兄就說:要回家收麥子去。你看的沒錯,部分義軍就是要回家收麥子,他們丢不下家。也可以看出當時黑旗軍的軍事化管理多莫混亂,打着打着仗就成了逃兵。于是黑旗軍勢力大減。宋景詩被迫投降勝保。

這勝保也算一奇葩人物,到處招降擴軍,卻不管部下投降後再叛亂。而且傭兵自重。他招降的撚軍苗沛霖,殺英王陳玉成。後來這苗沛霖竟然攻打總督府,把大清柱石帝師翁同龢生擒了,就差給殺了。勝保一樣袒護,并且為苗沛霖擔保。是以宋景詩遇到了他的福星,于是宋景詩一路由五品藍翎頂帶晉升為從二品副将。那可是從二品大員啊!一個隻念了一兩年書的農村小夥,走到了這一步,已經是人生巅峰了。

但是很快宋景詩的靠山勝保倒了,被慈禧殺了。是以宋景詩在軍中就被受排擠,再加上晚清政府對義軍隻是出賣和利用,宋景詩就對清政府失去了信心,再次率隊要傳回老家山東,在山西直隸山東的地界。清軍後補千總劉世忠竟然一路伴随,生怕宋景詩再次叛亂,說:願意為國效力的,可以投效國家立功。願意回家種地的,可以給錢遣散回家務農。

宋景詩說:願意報效國家,100多個傷兵,要送回老家安置,士兵一年多沒有回家了,也要回家去看看。請十天假,我們很快就回來。此時,宋景詩有騎兵1500人,步兵300人。清廷讓宋景詩剿滅張錫珠,宋景詩說:部隊太少了,至少要招募三千人才能上戰場。

山東部分黑旗軍回家收麥子了,想來就來,大敵目前 宋景詩該怎麼辦

僧格林沁

于是,宋景詩開始召集舊部,以前回家收莊稼沒有歸隊的舊部也紛紛來投。隊伍很快就到了五六千人,宋景詩不但不剿匪,還把豪紳列強的民團給打了。宋景詩之後再河南山西直隸山東遊擊行走,被劉長佑蘇克金攻擊。宋景詩再次攻克武邑,釋放囚犯,劫饷銀兩萬多兩,畢竟這麼龐大的隊伍要吃飯。 最後,宋景詩和林開芳合圍大敗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被殺。宋景詩反清再次達到高潮。

宋景詩在開州太平莊,被官軍圍住,全軍覆滅,宋景詩險些被捉,帶着自己的弟弟宋景書侄子三人逃上岸去,向東南山中逃去,不知所蹤。宋景詩一家的人都隐性埋名遠走他鄉,姓了娘家的姓。慈禧還親自下令捉拿宋景詩。

第一種結局。正史記載,宋景詩在安徽靠授徒,賣藝,符水賣藥治病為生,在亳州與友人相會,酒後口無遮攔,說出自己的經曆,被人出賣,被安徽巡撫英翰抓住,在安徽被淩遲處死。存疑。一個達到從二品的武将大員去賣藝,去招搖過市,這有可能嗎?要不就繼續從軍起義,要不就隐居。怎麼能去賣藝、賣符水賺錢?

第二種結局。宋景詩逃亡歸化(呼和浩特),1900年左右還回劉貫莊探過親。有些研究認為趙老同就是宋景詩。因為他深居簡出,教了四個徒弟纏槍陰手槍。

哪一種結局才是曆史真相呢?這是一個迷。

參考文獻,《河北通史》。

山東部分黑旗軍回家收麥子了,想來就來,大敵目前 宋景詩該怎麼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