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古墓、古屍、地宮、陪葬、機關、盜墓……

聽到這些,你的眼前會閃過什麼畫面?

是不是有些不寒而栗?

還有些小小的興奮和好奇?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影視劇《盜墓筆記重新開機》劇照

在擁有着深厚文化曆史的陝西

帝王将相,高規格等級的墓葬雲集

随便一鏟子下去帶上來的可能就是

震驚考古界的帝王墓葬

而近幾年來,一股“盜墓風”又被影視圈炒得火熱

今天驢小妹也要給大家推薦一個

堪比“現實版盜墓筆記”的神秘千年帝王陵

如果你準備好了,

就跟随驢小妹來一次探墓之旅吧!

#友情提示:探墓筆記,膽小勿入#

▼先來段視訊看看▼

,時長05:04

在位于寶雞市金台區北坡公園頂端,距寶雞市火車站僅3.5公裡的地方,藏着一座在鮮少人知的“帝後合葬”的王陵墓葬——【大唐秦王陵】。

這雖然是一座“王陵”,但是規格和唐代帝王的皇陵是不相上下的,甚至高于唐代部分帝陵,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這裡風水絕佳背枕隴山,俯臨渭水、三面環溝,東隔金陵河與賈村原相望,西與紫塬相望,渭河悠然遠去,縱目望去秦嶺一脈盡收眼底。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1

秦王陵的由來:此秦王陵非彼秦王

提起秦王聽衆們自然想到秦王李世民。而這個秦王李茂貞本名宋文通,據史書記載,他18歲從軍,骁勇善戰、屢建奇功,深得朝廷賞識。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圖檔來源:大唐秦文化旅遊景區公衆号

唐僖宗在位時期曾帶隊親征時陷入了叛軍的包圍,李茂貞勇猛拼殺把唐僖宗救了出來,自此唐僖宗賜名“李茂貞”,列入皇家典籍,唐昭宗家封其為岐王、秦王等職,統領漢中、隴西這些軍事要地。

▼中央十套《探索發現》欄目曾兩度前來秦王陵拍攝《誰是秦王》、《五代秦王陵發掘記》專題紀錄片兩部,并在央視展播。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2

第一王陵“被盜後的搶救性發掘保護”

大唐秦王陵不是一座皇陵但卻是以帝王陵寝形制為樣闆修建,它和關中18座唐朝皇陵相比卻是最獨特的。盡管年代久遠,曾屢屢被盜,但經過搶救和修複,現已成為可供遊人參觀遊覽的文化旅遊景點。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内有唐末五代秦王李茂貞及夫人劉氏合葬陵寝,全國罕見的帝後地下宮殿兩座,也是我國唯一開掘的一座唐末五代時期“同茔不同穴”的合葬王陵。

位于陵園東北側的李茂貞寝宮,除前室、中室用石條砌築外,其餘均為青磚砌成。大唐秦王陵由山門、神道、獻殿、祈殿和兩座地宮組成,其建築規模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極為罕見,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3

機關重重,精美壁畫讓人驚歎

墓道以大殿東阙台下的券室做為入口,其可分為南北兩段,其兩側牆上畫有大量壁畫,反映了當時人們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墓中走廊壁畫,當年所繪壁畫依稀可見,局部色彩完好,經過一千餘年能儲存如此完整,真令人有點不可思議。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也是我國古代各族文化交流融合,共同推進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證據,是唐末到五代時具有代表性藝術精品之一。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大唐秦王陵的鎮館之寶—端樓,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磚砌端門,屬于唐風青磚仿木歇山雙重飛檐建築,這是我國罕見的地下唐代建築,是寶雞乃至陝西的驕傲,也是考古界的奇迹。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端樓建築既氣勢恢弘,又極具藝術特色;門窗、欄杆、筒瓦等全部由青磚雕刻而成,做工極其精緻細膩。據說如果盜墓賊拿掉一塊磚整個端門就會倒塌,将盜墓賊掩埋其中。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王妃劉氏寝宮的墓道盡頭的端門建造做工精細,用青磚雕刻出的門窗、護欄、筒瓦和人物,栩栩如生。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磚雕中的“兩人轎子圖”、“八人轎子圖”在其他地方均未發現過。這些磚雕不論從考古和藝術上的角度均稱的上是唐代磚刻藝術上的珍品,非常的珍貴。

多次被盜發掘後卻仍舊震撼的千年王陵,央視還曾專門來拍攝

"欲知晚唐風,必遊秦王陵"

這裡有用青磚砌牆并券的八邊形穹窿頂;

有栩栩如生墓道兩側18幅樂伎圖;

有精美的磚雕“十二生肖圖”“八人擡轎圖”

有按北鬥七星位置挑開青磚形成勺狀“地面天象圖”;

還有帶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

走進千年地宮王陵,

跟驢窩一起探秘墓穴風雲,

熱愛曆史古迹文化的你,

這周末一起來逛逛吧!

【-END-】

繼續閱讀